你好!
没想到那天会和你在医院的大堂里相遇,你看我很镇定,其实我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我们是九五年分的手,屈指算来也走过了十五个春秋了,十五年里我们好像没有说过一句话。不过在我的心里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信念----一定会和你相遇!这次还真的实现了。
我们的相遇总是在寥寥数语的尴尬中。日日盼望,却到了此刻又仿佛有千万的重物压在身上。于是就有了逃离的冲动,我知道走开就会变得轻松,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那种痛彻心扉遗憾。我万万没有想到这种旷日持久的爱里会有两种心情,一种是遥不可及的美好思念,一种是五味杂陈的现实生活。想把这一切交给时间吧,让它去摧残一个人或者是两个人?
F,你还记得我们谈恋爱时的情景吗?我们第一次约会是逛马路,当时很流行。记得那晚太黑了,没走多远我就想拉你的手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鼓起勇气!没拉成手,我的心情还是格外的舒畅!那一夜,失一个很甜蜜的眠!F,你知道的,我十八岁就开始喜欢你了,那年你十九。
恋爱就此开始,我常常有事没事去找你,为你做一些事,你为我理发,有几次你还亲自做了饭我俩吃。有空时,你就拿出一大本书看,我看过封面是心理学的。你叫我有时也看看,我没有看。这么大一本书,不打开我都觉得晕。我最开心的还是我们常常骑着自行车去游玩,并排骑着,一面聊天一面蹬车。你还记得有一次我俩骑车去石城玩吗?你还记得石城那个很别致的景点吗?四周都是石壁,只有一个几乎只能一人进出的小洞,钻进小洞就成了一个天然“雅座”,里面有石桌石凳,别致幽静。坐着聊天,喝汽水,真是美好而惬意!你还记得吗,也是最重要的!你提议,让我们各自秘密写一句最想和对方说的话,放在我装胶卷的小盒子里,然后把它藏在能爬到最高的石缝里。相约十年后不管是分是合都要来此一聚,然后打开。不知什么原因这个日子我忘了。那一天不知你去了没有?我没有去。不知小盒子还在吗?如果在有十六年了!F,你知道我的那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什么吗?这我可记得很清楚,一句话:“F,你是我今生今世的选择”。好羡慕年轻时的好时光,那种纯净的.浪漫!
分手是个夜晚,说完分手话,我便骑上自行车钻进了黑暗的夜幕中。其实当时我的精神几乎崩溃了!痛苦,自卑,孤独好像无边的大海,而我就像那叶风雨飘摇的孤舟,好长时间都没有回过神来。有人说你和那个比你大二十多岁的有妇之夫好,是因为他有钱。我却不这样认为,至少有钱只是一方面。你还是喜欢人多一些,四十多岁的成熟男人,生活经验丰富,说话,做事,稳重大方,是能抓住一些女人的心。你们之间出事后不久,你就给了我一封信说:你恨我,恨我做事冲动,欠考虑,恨我不和那人去竞争。当时我无言以对,现在我知道了,因为我是全身心的去爱你。我需要的是一份纯洁的爱情,容不得半点的瑕疵!
F,我很好,还是在外打拼,深夜看书写字的习惯依然没有变。
祝你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健康,快乐,永远幸福!
外交,不同人对其定义不同,而在不同时期,各国外交也有不同风格,而关于外交到底重在国家实力,还是外交大师的权谋纵横也有争议。我个人对外交的理解是,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而战争本身也是外交的一极端体现,甚至工具,外交基于国家实力,但是在具体策略的制定和执行上,以及最终效果上却与关键人物密不可分。而《大外交》正是沿着这样的脉络,基辛格仿佛在构筑一部史诗电影,还是N部曲,他如画外音一般交代背景和格局,接着便“放出”诸多外交关键人物,让他们上演外交史上的一出又一出精彩的悲喜剧。
由于牵涉的时代,国家,人物众多,基辛格在展开上也有所侧重,首先,尽管外交每天都在全球各大地方展开,但是基辛格始终聚焦的是对应时代的“中心”或者冲突聚焦点,所以本书开场聚焦欧洲,从黎塞留到梅特涅,俾斯麦,对应的正是当时欧洲大陆居于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更是冲突频发的“火药桶”。而此后,伴随德国、日本跋扈到二战全面爆发,从美国崛起、苏联发威到冷战大时代,这本书在时间与空间上自然切换,大气磅礴。其次,基辛格始终很有自知之明,他写的是“外交史”,所以交代相关背景,特别各国内政秉承的是倒置的“内政史是外交史撰写的铺垫”思路,直击与外教事件相关的核心内容,绝不发散,保证了本书的主线始终聚焦在外交主题。
很多时候,审视同样的历史,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给你带来新的感觉,这本书在描述17到19世纪欧洲历史的时候,以黎塞留、梅特涅等政治人物切入的角度就令我感到耳目一新。在外交史上,活跃于17世纪的黎塞留可谓非常著名的人物,甚至开创了一种风格。尽管身为红衣主教,但是同样身为法国路易十三时代权倾一时的当权人物,他却跳出了外交中宗教利益的传统,更关注法国实际利益,这一如今看起来好像自然而然的思路,在当时却是具有开创性的。黎塞留堪称当时最伟大的战略大师,他面对的情况有些类似日后德意志的俾斯麦,有个强势的西班牙跟它打个不停,东边是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还有紧邻的德国诸多势力,更别说还有隔海相望的英国时不时来搅局。
黎塞留面对的是一个极端不利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内还有不断上演的宫廷阴谋,路易十三和其母玛丽 美弟奇的争斗更是堪称狗血,而由于一些宗教、财务争端,还时不时来些内部叛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黎塞留本着务实的态度,与邻国时而死磕到底,时而务实和谈,时而带着法国军队直接上阵,时而幕后撺掇各方冲突,最大程度保证了法国的利益。在外交权谋上,黎塞留没有后来的俾斯麦显得那么得心应手,但是在法国当时其实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他能做到如此成绩已经堪称大师。关于黎塞留的`更多事迹,推荐大家阅读有本年头的老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黎塞留传》。
而与黎塞留坚决维护法国和路易十三利益,甚至不惜多次挑起战争相比,19世纪奥地利的外交大臣梅特涅就是另一种风格了。梅特涅活跃的时代,正是拿破仑纵横欧洲的时代,中间甚至还有拿破仑借梅特涅夫人,向梅特涅传话要娶法国公主这样绕弯的趣闻。而梅特涅最大的外交事迹却是在后拿破仑时代,如同后来的一战、二战后一样,经历了一场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大战后,如何建立更稳定的欧洲新秩序是当时充满挑战的大事。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梅特涅来回周旋,成为英俄奥普“四国同盟”的主要缔造者,以及后续一系列活动的运作者。尽管在今天的一种解读的语境中,“四国同盟”是反动的,保守的,压制法兰西兴起的自由运动的。但是,站在那个时代节点,在当时的人们,发轫于法兰西的这场战争无异于一场“浩劫”,稳定发展本身也是一种时代的呼唤,而梅特涅能在几个互不信任,利益冲突的大国间寻找今天所谓的利益“最大公约数”,也足见这位“蝴蝶大臣”的不凡之处。
之所以对本书这两位人物所处时代的外交描述影响深刻,正是因为它一方面延展了我对欧洲一战前外交格局和风格的视野,另一方面这也是本书叙事风格的典型体现。本书始终以人物为视角,并没有把视野拉的过高,法国写一点,英国写几笔,西班牙再补上几句,而是聚焦核心人物,因为核心人物的外交活动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主线,中间在穿插几个人物的支线,自然的就把一个时代的外交格局展现出来,而且更加生动。
而也正是从黎塞留时代起,利益在欧洲外交关系中才成为核心要素,以至于基辛格在后续的其它时代的外交格局阐述中,也一再提及黎塞留,以及梅特涅时代的“四国同盟”模式,足见两人已经构造了经典的外交范式。在阅读《大外交》的过程中,我也到,尽管我们提倡独立自主,但是正如我们社会的运转,不可能单靠每个人“自主”为此稳定而高效的发展一样,国与国间的外交关系同样需要一个共同维护的秩序,而这个过程中也必然有挑头的。很多时候,“世界警察”并不见得是贬义词,不同的时代,总是需要一个或几个当时的强国,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局。所以,当这种格局松动的时候,缺乏一个“话事人”的时候,激烈的多国间的战争便会爆发,而战争结束后,紧接着必然是多国参与的会议尝试构造新的平衡,选出新的平衡体系下,那么一个或者几个有分量的主导。
以“功利”的态度进行外交,显然不如“让世界充满爱”这样的口号来的激动人心,但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事例证明了,这又是最现实,反而最容易达成一致的出发点。《大外交》正是让我们领略了数百年全球外交历史的主线,尽管视角还是西方化的,但是也确实代表着书中涉及时代的历史现实,欧洲、美苏争霸本来就是这段时间全球外交的主流,所以视角“西方”些也无损其思辨的价值。
而今天的中国,也到了想“韬光养晦”而不得的节点,因为从经济到政治已经深深的嵌入到了全球化秩序中,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更是成为当前世界格局中关键的一环。与此同时,在中国内部,伴随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国家公民的民族性也在体现,近期,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2》、《红海》的热映,实际上已经反映出了这种大众心理。所以,中国也正在进入全球化大外交时代,不管情愿不情愿,亚洲,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外交的新热点而中国在经济、商业、政治、安全上都将受到直接影响,进而辐射到我们,希望这将是一个摸索中顺遂的过程,希望更多人能从中受益。
无论是万隆会议还是日内瓦会议,无论是和苏联还是和美国,周总理外交的目的都十分明确——维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以确保宝贵的革命果实不付之东流。而之所以将此作为目的,原因也很明显。新中国在初期如此脆弱,国内是个烂摊子,经济困难、技术落后,民主法治更是一纸空文。而国际上是一个更烂的摊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于本国利益自然而然的对新生的中国种种压制且不承认。而社会主义阵营内,中苏关系也十分微妙,更何况“老大哥”苏联本身就暗存危机。而且,退守台湾的那个中华民国,在大部分国际事务中仍然代表中国。新中国如一个新生的婴儿,需要多方面的呵护,外交自然是其中必不可少又最为艰难的一种。而身为总理兼外交部长的***以革命精神中那种强烈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斗争精神担此重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