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金马奖的嘉奖,给《一个勺子》加了一道光环,让影迷有了期待的理由,陈建斌从《甄嬛传》里的皇帝,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导自演,而且能捣鼓得有模有样,转型不仅成功,而且有意义。就像一个常年撩猫逗狗的纨绔子弟,一下子变成了品学兼优的杰出青年,没有不恭敬的意思,这是好事。
电影确实非常好,讲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个穷人自己已经焦头烂额了,还捡了个勺子回家,导致的鸡飞狗跳,黑色荒诞的闹剧里面有关于道德的思考,有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还有对穷人的关怀。
基本上,一部现实主义佳片该有的东西,陈建斌都找到了,而且都展现的很有弹性,不触碰底线,也不制造过激的冲突,也没有流于表面,手法很柔和,很劲道,就像一碗西北拉条子一样津津有味。其实那些黑色的,隐喻的,探讨的,都要说白了就会变得生硬刻意和无趣,电影如此,我们评论电影的文字也是。本文就从三个小角度来谈谈《一个勺子》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不生吞活剥它,而是简单谈谈品味后的感受。
奔跑的月光——胡学文的现实迷宫
先撇开电影说小说,《一个勺子》的真正灵魂来自原着小说《奔跑的约稿》作者胡学文,一位出色的现实文学作家,他才是这个故事的灵魂。这部小说以西北村镇城乡结合部为北京,通过拉条子和勺子的遭遇,表现了现实社会里善与恶的冲突,城市化和信息化社会形态对传统道德的扭曲。
故事建立的是一个命运的迷宫,所有人物都在里面追逐,拉条子追大头哥,一开始是要钱,后来是要问个明白,勺子追拉条子,到后来是勺子的真真假假亲戚们追到拉条子家。他们形成个一幅清晰的食物链关系,拉条子无疑就是被前后夹击的命运,他追到了大头哥也是被坑的命,这是他的命运。
胡学文也一向很擅长这类手法,在他另外两部被改编的作品中,《大风起兮》改编的《跟踪孔令学》讲的是循规蹈矩的中学教师被不良青年尾随到杯弓蛇影的黑色故事,《婚姻穴位》改编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三轮司机的老婆也被流氓纠缠不休,都是黑色幽默,都是好人的困惑,都是善类拿恶类无可奈何,只好苦中作乐。
从小说到电影——陈建斌的变与不变
有小说打底,其实陈建斌讲故事的压力并不重,就算按照原文照本宣科,基本上也差不了,但是他并没有满在原着的摇篮里上睡大觉,而是尽可能的给故事加入了很多新的东西,作业成绩从良升到了优。
从小说到电影,整体来讲,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物变得更灵活了,小说讲的是事,电影演的是人。在原着的文字里,叙事很精炼,情绪很饱满,但细节不是太多,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特别大,变成电影就要把一切都转化成影像的细节,特别是人物的塑造,每个人的想象力不一样,读书的感知也不一样,但这部电影,所有的形象基本上能让读者感到满意,像大头哥的半社会人半生意人的形象,还有杂货铺女老板,女警察的形象,都比小说更有神采。
具体情节的改编,笔者印象比较深的是大头哥最后被缠得无可奈何,把五万块钱还给了拉条子,这一情节在原着中是没有的,由此可见,陈建斌导演在增强了讽刺感和戏剧性的同时,还是给出了比小说更温暖的意味。另一个是拉条子最终被戴上了勺子的破帽子,以勺子的面貌面对孩子们的打骂,这个也算是一个主题的总结吧,暗示小人物的形象。
疯魔即觉醒——拉条子的道德困惑
看《一个勺子》的时候,其实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贾樟柯监制的《树先生》,一样讲的是新的经济体系下,环境影响人性的`变异,一个用勺子,一个用大神,两个在常人眼中的非正常精神状态来表现道德的迷失,生存的困惑,显然是异曲同工的表现手法。
中国城市化进程对生存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规范的影响,一直是现实主义作品的一个重要命题。经济形态的改变,让每个人都产生了变化,价值、道德、规则,让每个都很迷茫。电影里不仅拉条子,大头哥和村长,还有村民,民警,他们也不知道真相,所以可以说,他们全是勺子,不同程度和病症而已。
这个世界只有表相,没有真相,每一个试图洞悉真相的人都是勺子。
拉条子最后悟到了,把破帽子戴上,他在别人眼里成了勺子,别人在他眼里更是勺子。这种明白和树先生变成大神是一个手法,别人笑他太疯癫,他笑别人看不穿。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这样,荒诞和真实已经融为一体。
敬爱的食堂阿姨们:
你好!
我是来自六年级(1)班的一名学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落下帷幕。毕业之际,我想对一直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你们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
在我的记忆中,你们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的饭菜忙碌着,操场上,楼梯间,走廊里,都能看到你们奔跑身影。早晨,你们早早来到学校,就开始了一天疲惫而又单一的工作。从买菜、洗菜、烧菜、分饭菜、到洗餐具、搞卫生,你们都能做到无微不至。忙活一上午,只为了给我们送上健康可口的午餐。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躲在教室里吹风扇,而你们却依然守在锅炉旁,任由汗水划过,也不曾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寒风瑟瑟的冬天,你们不畏寒冷,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仔细地清洗着锅碗瓢盆。你们用辛勤付出换来了我们每天的午饭。
六年了,感谢你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付出,感谢你们不辞辛劳的工作,感谢你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出光彩,感谢你们为我们的成长做出贡献。因为你们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使我们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过得更好。
食堂阿姨们,谢谢你们。
祝你们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六(1)班
xxx
《一个勺子》是个值得一看的电影。其因不在于它有炫目的特技,也不在于有宏大的场面,更不在于有引人入胜的激情戏,甚至于,连蒋勤勤、金世佳等一干颜值颇高的演员都几乎看不清脸。然,其可贵处在于,发人深省。
电影讲了一个农民拉条子收留了一个傻子,将傻子送还、被骗、重寻、受诬和力图自证的故事。
电影取景于农村戏台、山坳、集市,别具深意和幽默感,营造故事氛围的同时,又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演员演技很是不错,连农村小商店的老板一颦一叹都拿捏的十分到位,更不必说一干主演了,为演技点赞。
但是,最打动我的还是导演对整个故事的把控和陈述能力。
看完后我的直观感受是,若有所思,又说而不透,很有深度,却又不太明白。但是,不管导演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即使我没有抓住其主旨,我依然有所思考,这也许就是我的收获了。
其一,社会风气与政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很有必要。初得傻子时,拉条子试了多种方式想送走傻子,使之有个合适的环境,却都失败了。试想,如果村长能够替他写证明,收容机构能够切实运转,警察局能够尽心履行职责,也许,傻子早就被安顿好了,又何苦缠着这个老农民呢?再者,如果社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善意,没有这么多邪恶之徒连傻子的利益都不放过,傻子的结局又怎会如此?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目前风靡全国的碰瓷事件。就如收留了一个傻子给拉条子带来如此多的麻烦一样,碰瓷的增多给善意之人也带来了不少恐慌,如果法制多一些健全,民众多一点自省,人人以勤俭自持而存活,非求好逸恶劳,相信,好人也会多一些,会越来越多,亦不会出现老人摔倒路边而无人搀扶的现象了,民风如此,世风日下,当真是,心寒。
其二,傻子之所以是傻子,是因为他忽略了人情社会的很多生存法则,只一味追求生存这一个目标。而拉条子最后也变成了傻子,同样是因为他为了自证清白一味缠上了别人,甚至不惜***了自己珍惜的小羊羔,抱着一个目的,一味执着,难以避免地会陷入犄角,从此,再也走不出来。变成一个傻子。而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避免呢?
然,从另一方面讲,变成傻子就真的不好吗?答案是模糊的。傻子坚持生存的需要,有什么不对?拉条子坚持为自己澄清又有什么错呢?难道当我们面对世俗的质疑和嗤笑时,放下所有的坚持,就真的是“智”吗?傻与不傻,都在一念之间。傻与不傻,又有甚重要?我只能说,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总是充满着荆棘,伴随着嘲笑。而拉条子到底应不应该继续自证清白,端看个人追求。当然,适可而止,也许也是人生的另一种豁达。
其三,事物总有多面性。拉条子的善良让妻子爱上了他,觉得一辈子可以安稳度日,又有谁知,正是他的善良,才是整个故事所有矛盾贯穿始终的导火索。所以说,当你面临选择时,务必慎之又慎。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优势时,也许,你同时选择了一种你意想不到的生活。事情总有多面性,送走傻子赚了钱,谁知又赔了更多的钱,到头来还是赚了钱,唉,生活总是如此,处处充满着不确定性,这也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所以说,无论你现在处于何种境地,请务必胜者务骄,败者务馁,谁又知道呢,也许,明天又是个新的人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四,不要过于追求结果。人生就是个过程,酸甜苦辣,皆是其中一站。努力过,尽心了,就好了。太过追求结果本身,反而会让你失了期待,陷入无尽的痛苦中。拉条子为了争取儿子的减刑可谓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然,刑未减,钱未见。最后他都放弃的时候,减刑了。这让人觉得既开心又无奈,只余一声笑叹。
不要着急,只要你努力,那些你想要的,生活迟早都会给你。
其五,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与见识是多么得重要。拉条子与其妻的善良与愚钝实在让我们无奈,真的不怪他们,知识水平、社交平台、环境等等限制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行事风格,他们只能选择作为一个老农民认为最好的方式解决现有的问题,其愚钝与蹩脚的处事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笑点,然,谁又知道在他人眼里我们又是不是如此呢?世事总是如此,"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村长有一句经典台词,“把别人当傻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让我们以我们内心的善意本真地活着,对别人,亦对自己。“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愿我们都活成社会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装点了别人,亦装点了自己。
总的来说,《勺子》是个不错的电影,让我想到了很多,远不止于此,相信它能带给你的更多。
不将任何人当傻子,不苛责,不强求,始终心存善意,从容优雅,豁达与坚持,我们共勉!
当然,帮助别人,亦可保全自己,这才是智者之举。
博物馆。这个词好像用的有点不恰当,但又的确如此。看到食堂的饭菜,就禁不起让我想起了80年代的伙食。我一般只在课间去吃吃点心,结果不由得大吃一惊:煎包一周才供应一次,春卷一个月才能吃到一次。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吃馄砘,结果找了半天愣没看到汤匙,用筷子吃馄砘,估计这也是一个创举吧。至少一看到食堂的饭菜,我就能够领会到非洲小朋友的可怜,能够到爸爸他们当年的处境……真是极富“教育”意义哪!
体育场。我校领导对学生关爱有加,生怕我们只顾学习,而忽略了对自身的锻炼,于是特地将我校食堂挪了又挪,一直挪到了后门旁。这一招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为啥?我校的教学楼一般地处前方,距离后门的距离少说也有那么五六百米,就算我们这新教学楼赶到食堂来回少说也得五六分钟。这样一来,在下课时,道路上,食堂边,就常常可以看到飞奔而来又疾驰而去的身影。难怪一中的田径队能够取得如此佳绩,感情离不开我校领导的英明决策啊。
健身房。就算你有足够的毅力,能够熬上一上午,他们还是有让你运动的方法。在中午时分,食堂人头攒动,五千精英同时汇集于此,以图一饱的情况下,就算有十二个窗口也不管用。在这里排队只会越排越后头,这样的话就只能发挥身体上的优势,通过“柔道”等方式抢占先机。就算你再怎么瘦弱,经过几次“锻炼”,身体也就强壮了吧。
球场。此球场非彼球场也,此球场指看球的.场地。这或许是食堂唯一能被人称颂的地方了。两层楼,四台29寸大彩电,只要有比赛,就会锁定CCTV5。遇到湖人VS火箭这种重大比赛,电视前必然是围的密不透风,科蜜姚蜜自动分成两派,拼命的摇旗呐喊,那个壮观哪。当然,我和几个同学这么做的副作用是上课迟到,结果被狠批了一顿;NBA全明星赛时,人流达到了高峰,保守估计,小小的一台电视前起码围了百来人。如果来个检查团的说不定还会给造成错觉:这食堂的饭菜一定是太好吃了,下课都这么多人。
这就是我们学校特殊的食堂,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呢?
在形式上,这是部有着浓郁豆瓣气息的电视剧,非文艺青年会在潜意识中排斥它由画面、音乐、旁白构成的创作形式化,尽管它的旁白已经足够口语化,“一天又结束了,当人们赶路回家的时候,我的一天才正式开始……你问会不会有客人来?喔,还不少喔!”但在影像意境的衬托下,多少还是有点做作。
《深夜食堂》刻意营造的语境如同屋檐下的瓦罐,只是在看过故事之后,会觉得这瓦罐里装的不是寻常的雨水,而是浓郁的蜜酱,或者是其他任何放置很长时间也不会变质的腌制品。受这些简单、短小但情绪饱满的故事影响,观众一开始对它形式上的刻意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扭转,会觉得,这样深情的故事,配得上这种矫情的外在。抑或是,不知道是它沉稳的煽情手段感动了观众,还是内心需要填补的观众,找到了一款可供安慰午夜心灵的优品。
老板脸上有道长长的刀疤,一幅谁都不惧的表情,开食堂仿佛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收集积累食客们的故事;黑道大哥总是戴着墨镜面无表情,宛若小一号的高仓健,因为冷酷而极帅;男同性恋者敢说敢做,颇见真性情,演员的表现可谓极致;片中几位女角色相貌家常,但却有惊人的温婉气质……
就是这样一群在午夜活动的人,把狭窄的深夜食堂变成了一个舞台。从角色社会形象以及场景布置来看,《深夜食堂》将镜头对准日本底层民众的意图显露无遗,不同于村上春树小资阶级式的恐慌与迷乱,《深夜食堂》里的人物非常接地气,他们就是巷子里的人,是大城市的“社会填充物”,但他们和活动于这个城市的任何群体一样,有血有肉,有着明确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价值观,这部剧集在日本包括在中国受欢迎,除了故事的精致之外,和它能够轻易触动生活在底层、关注底层的人的内心有关。
《深夜食堂》有一些励志元素,但励志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在《猫饭》这个故事里,一个在卡拉OK厅工作的姑娘偶然撞入食堂,爱吃猫饭爱唱歌的她引起了老板的怜惜,在常来食堂的一位作曲家的帮助下,姑娘短时间内成为了巨星,但却因患重病去世,在去世一个月之前,她再次来到食堂要了一碗猫饭。故事的结局是一只猫来到了食堂,吃完了姑娘剩下的饭。说不好是被她的`传奇经历所打动,还是被演员出色的表演感染,看完之后没觉得励志,反而认为,“人生不过一碗饭而已”,只要吃的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遇到好的人,有什么样的命运也不重要。
日剧在1980年代曾以《血疑》为代表火爆中国,有媒体称《血疑》“让半个中国泡于泪水”,过去的日剧能撼动中国观众,是因为它们击中了麻木许久的心灵,让继续亲情、温情、人性来填充内心的人们,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贵。但在韩剧统治中国内地电视剧市场之后,日剧再无掀起大风浪的机会,现在《深夜食堂》的袭来,暂时也只是影响了一部分年轻城市观众。
与过去时代的日剧相比,《深夜食堂》已是全然不同的风格,没有沉重,没有声嘶力竭,面对生死也是泰然处之,无所不在的轻松态度,不会带给观众任何观看压力,它奇异的治愈效果,面对不同国家的现代人同样有效,它的陪伴作用,会让那些深夜不愿睡或无法睡去的人们,感到一些安慰。
学校的食堂是大家最熟悉的地方。每当下课的铃声一敲起,学生们都会到食堂用餐。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食堂的`规模不大,但设备齐全。食堂售卖的食品更是多样化。
学校里有很多长桌子和长凳。每当学生购买后,就可以坐下来享用。上课时,清洁工人就会把坐姿清洁干净,以保持食堂的清洁和美观。所以,清洁工人的功劳可不小呢!
下课时,食堂的座位每次都挤满了人,十分热闹。食堂的事物常常飘出阵阵的香味,因为那里摆卖了许多令人垂涎三尺的食物。学生们都很守规则,都会排队买食物。虽然如此,巡查员仍然站岗维持秩序。
食堂的角落里摆放了一个大盆子。每当学生用餐完毕后,他们就会把餐具放进大盆子里。这样一来,就能方便清洁工人收拾餐具,而且也可以配汤学生的良好习惯,真是一举两得呀!食堂也有几个洗手盆、几面镜子和洗手液,学生可以在饭前后洗手,以保持卫生。
墙壁上有个布告板。上面贴着一张张布置精美的海报。它提醒我们不可浪费食物,也要注意摄取饮食均衡的食物,及保持食堂的整洁。
《一个勺子》是陈建斌导演的处女作,因为王学兵吸毒事件影片推迟到现在才上映。其实对陈建斌不是很了解,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甄嬛传》里的皇帝角色,那时候就觉得他很显老,但是演技也着实让每一个看剧的人一饱眼福。但是他的导演实力却没有什么作品能够让我对他进行大概的估计,是坊间对这部电影良好的口碑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更有对陈建斌的期待,带着这种期待,我看了这部电影,以下是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在看了电影《一个勺子》之后的主观感受。
整体来看,这部电影其实还是不错的,整部电影叙事完整,情节之间的连接自然,让人看电影时较为舒服,当然,这一个优点的另一面就是,整体叙事较为平缓,波折性不是很强,更多的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以一个普通的西北农民拉条子(大名马吉)的视角,借助了拉条子的嘴表现了中国西北农村社会的现状,以及现状之下的担忧。农民拉条子是村里公认的好人,心地善良,且肯吃亏,媳妇金枝子也正是因为他的收留没有被冻死、饿死,两人才能够结为夫妇,在我看来,这个不起眼的小细节的介绍有可能是为了表现好人有好报,希望用好心有好报来再次捂热社会上每一个心凉了的人。将揭示社会现实的冷酷与行善会有回报这两方面结合,已达到更好地引导人心回归善良的本性,让社会中的人重新形成友好的关系。这可能也是这部电影以及所有良好的艺术作品的重要目标之一吧!毕竟,艺术家是一群拥有更敏锐的触角,能够感受到自然世界中的美好事物及状态并且能够用他们特有的手段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那些对生活不够敏感的人们同样能够感受到这些美好,唤醒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之心,以促进他们提升自我修养并且尽力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
影片中的好心人拉条子因为好心给了流浪汉(金世佳饰)半块馍,而流浪汉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吃完了还是不走,拉条子狠不下心就将身上带的馍全部都给了他,就这样,流浪汉就认定了他,跟定了他,一路跟着他直到他回到家,流浪汉也就跟着他回到了家里面,怎么赶也赶不走。换做一般的人,估计各种手段用个遍,早就将流浪汉赶出去了,但是拉条子夫妇却都是那种狠不下心来的人,当把流浪汉丢在院子外面的时候,两人在炕上又担心那个流浪汉会不会在院子外面冻死,借着“冻死人要偿命”的由头来使自己的善良不显得那么直白。他们将流浪汉收留在了羊圈里,就这样还是怕冻着流浪汉,便又大半夜的送去了大衣。几次三番想要将他丢在外面都不成功,拉条子极为无奈,便动了将流浪汉绑在野外雪地里的念头,才将人绑上去,就于心不忍,又让他跟了回家。当金枝子听说了这件事时,眼睛瞪得老大,责怪拉条子,说那是害人命的事,冠冕堂皇的关切理由之下,他对那个叫她“妈”的流浪汉的关心之情热烈而羞涩,却十分让人动情。
陈建斌在这部电影中自导自演,可以说,是十分下功夫了,曾经的“皇帝”,如今胡子拉渣、面容苍老,脸上还有西北农民惯有的酡红,常年穿着厚重笨拙的棉大衣,脸上的表情有无奈与无助,也有坚毅与朴实,但是没有偷奸耍滑,不懂得如何投机,不懂得戒备。正是他在生活中没有学会后者,他被一个“勺子”纠缠的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也只能够贴告示,让勺子的家人来将他领回去,这样良心才安定;正是因为他没有学会者,他在自称是勺子的家人的人轻而易举地将流浪汉领走,没有质疑,只有对离开流浪汉的深深的不舍,而当第二批、第三批自称是流浪汉家人的人到来时,他们夫妇两个显得手足无措、惊恐不已,显然是因为他们眼中的社会并不是如此这般的处处是猝不及防的欺骗与陷阱,这些新知让他们不安。
在这部片子中,流浪汉由金世佳扮演,说实话,个人觉得演的还是挺到位的,只是因为事先知道是他,所以看电影时就有些跳戏的感觉。然后就是陈建斌的一会儿方言,一会儿普通话儿,有点受不了其他的都还好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