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走的时间长了,便渴望有个落脚的地方,渴望有个温暖的港湾,于是人有了一个小小的家。人的心疲倦了,也渴望有个舒适、安静的去处,于是便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生活中,身边有许多过从甚密的朋友,可我仍要去寻找一个人可以独处的时光。
喜欢在阳光的沐浴下,展开崭新的纸,写下内心的独语;喜欢在深夜躺在床上,翻着精彩的文章,拿起亲切的笔,写下心灵的感悟;喜欢在春雨洗过后的晴朗天气,捧着冒着热气的茶,静享一个人的快乐,品味着生命的简单纯净。我喜欢独处。
在快节奏的城市中,我们忙碌拼搏,有时甚至忘了自己为何要拼搏,为何要奋斗,只是别人不停的推挤着你,环境不时的.提醒着你。在现实的空气中,我似乎总是惶惶然不知所归,总是跟着大多数人的步伐漫无目的的前进着,就像丢失了船浆的船,只能在波浪推动下“随波逐流”,迷失了自己的道路去往未知的方向。
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像一匹正在忙着追赶春天的烈马,哪顾得上其蹄声是否抑扬顿挫呢?不管是华尔兹、伦巴、还是探戈,所有的节拍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枷锁,他们就像永不停歇的机器,无止境的运行着,没有方向,只是习惯。
我想拥有独处,像家一样包围着我,那种舒畅与惬意,轻松与简单。
清晨的北京,静静的,一个人也没有。独自一个人,慢慢地踱着步子,大口吸入冰冷的空气,仿佛整个人都清爽多了。就这样不急不忙地向前跑着,享受着与这个聒噪世界相反的慢节奏,感受着独处的静寂。
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仰望上空,漫无边际的黑转变成了青墨色的蓝,而自己也来到了两边满是阔叶林的街道。就在这时,耳边充盈了风声。头顶的树叶打破了沉默,发出一片有节奏的簌簌声响。接着一片,两片,三片……叶子依依飘落,悠然而又恬静,像身着着金衣的小仙子,在泥土的芬芳中找回了归属。归属吗?我笑了笑,吐出一圈圈白雾。原来无论你身陷何种浮躁,独处总能助你找回内心的归属,还心灵一片静沃的土壤。
跑出那片叶林,道旁便是马路。总有人喜好破坏清晨的景致,鸣几声车笛,便使我心中难得的静谧打破。不禁皱了皱眉,脚步也愈加没有节奏,不一会儿便有些疲倦了。没有缘由,心中开始充满燥火。我停下脚步,闭上眼,回想着之前所见的宁静安详的画面,那正是我要寻求的画面。我想,只要静下来思索,让凌乱的心独处与浮夸世界之外,尼总能失而复得淡定恬然的心境。
东方的天空愈加明朗,我独处的旅行也已过大半。这时,我绕到马路的另一侧,一片古朴的四合院群旁。途径一名扫着落叶的老人,穿着清洁工的服装,只是提了个大黑口袋。我朝他笑了笑,他也报了我一个灿烂的笑容。心中倍感温暖。其实,在独处的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总会让恬静的心收获满满的幸福。
在这个快节奏而又浮躁的世界中,我们总是去追寻不知疲倦的加速度,生怕回落后与他人。但独处与静思,沉下心想一想,我们苦苦追索的意义何在?是学历、地位亦或是成就?到头来不过是自己的所愿。没有什么事情是停不下来的,也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用最好的时光去换。如果再某一个时刻,你想抛开尘世的喧嚣,坐在阳光下,静静聆听花开的声音,那么就去做好了。最后你会发现,或许你不很羡慕那些跑的飞快的人,重要的是你渴望过着的安逸宁静的生活。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我想,这便是独处带给我的滋味罢了。
并不需要为了说明有知识,而表现寡言少语;同样,也不需要为了说明有聪明,而表现性情温良。通常情况下,为了什么,而什么的,都不会长久。因为那不是真实生命的流露,而是外在粗略的伪装。纸包不住火,也可以应用到此处。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时看到一位美女很优雅地坐在桌前喝着咖啡,看似很温柔端庄。一旦与她对话,或者听她与友人对话,就发现判若两人,谈吐举止就显得特别粗俗无趣,甚至没有家教。同样,有时看到一位帅哥很有格调地翻看着杂志,看似魅力迷人。一旦与他对话,或者听他与友人对话,就会发现表里不一,思想言语就显得特别肤浅庸俗,甚至毫无教养。
可见知行合一和表里如一是多么难。然而,无论有多大的难度,我们都需要卸下所有的防备和面具,真实的面对亲朋好友和自己。因为涉及灵魂深处的才有价值和意义,一切外在的肤浅总归会褪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同样也是如此。群处守住嘴和独处守住心,都需要此般的智慧、平静的内心和谦卑的认知。
三年前,我还在老家那做事。工作之余,基本和各种企业家接触比较多,也会经常去一位好友老总的私人会所。这个会所和其他大家平常看到或知道的会所都不一样,不是吃吃喝喝互相吹牛的地方,更不是私藏小秘的场所。有个本质的区别,就是这位老总也是有信仰的人,所以这个会所自然汇集了很多有共同信仰的企业家。讨论的话题一定少不了企业社会责任等议题。
这个会所经常举行各种讲座和活动,平均每星期至少有一场,内容涉及面很广,如金融、文化、艺术、创业、信仰、公关、健康等等,所以经常会人满为患,来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的老总或行业精英。但这些并不是本文的重点,重点是这位老总身边的一位助理Y,总是默默无闻的做着各种事情,不管大小事,她都能随时上手处理。每次总是微笑着面对大家,随时照应所有来宾的`需求。
一般参会我比较专心听现场,也不太会打扰周边的人。自从参加多了以后,就慢慢和Y熟悉起来。有一次在散会后,人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和她聊了起来。原来她不是本地人,之前学的计算机,然后被老总招过来做总助了。自己没想到她年纪很轻,也是90后,但是思想却很成熟,很内敛,不浮躁,也很乖,态度柔和,也特别会照顾人。相信Y在这位老总身边学了不少东西。
她每次都是很友好的主动问别人,需要什么帮忙。在有活动的时候,基本都是默默的坐在最后面,观察着各位老总或者场地的需要,都会提前想到,并妥善安排。久而久之,很多来参会的老总都会很关心的问候她。虽然她几乎都不怎么说话(并非内向,私底下还是能说会谈),但大家都很喜欢她。她身上有一种安静的美。
因为她知道,什么场合适合她说话,什么场合不适合她说。什么时候需要出现,什么时候需要隐藏。分寸把握的很好,事情也处理的到位。以至于现在她谈婚论嫁的时候,一些老总也帮忙介绍男生给她。可惜现在她回到老家去了,我的这位好友老总失去了一位得力干将。虽然她回去了,但老总一直还在召唤她重新回去帮忙。
任何懂得群处守住嘴,既能把握现场又能在背后默默做实事的人,在哪都受到欢迎。时光和伯乐一定不会亏待他。
这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故事。我并不认识他,也不熟悉他。只是从朋友那得知他的一些碎片信息。他是一位商人,同样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位有信仰的商人。经常在独处的时候,向上帝感恩。
有一次,他在分享自己故事来勉励其他年轻人。他是一位新加坡人,管理着一家新加坡物流公司,他是这家公司的老总。这个家族企业所涉及的产业几乎垄断了整个行业。在整个分享之前,他淡淡的说了一句:“感谢上帝,让我有机会荣耀祂,我本身不配”。
他分享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经常自言自语,“天啊,我很惧怕自己继续这样成功下去,会变得骄傲自大,自以为有多大能耐,而不是靠着你的恩典,请你指教我,在一切的成就中学会做一个谦卑的人。”
有信仰的人在做事情之前,往往都会先安静的默想、默祷或灵修,来对付心中的“老我”,才能更有序、有清晰的思路和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各项复杂的事务。
独处的时候,守住心很重要。因为大多数人闲下来,就会无所事事。甚至一些人,会放荡不羁。所以保守心更为重要。正如人们所言,“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五官中,嘴巴最大的功用是吃和说。但凡能管得住自己嘴的人,方能从容面对人生。这些人都满有智慧,不管是吃还是说。在吃方面,能自我节制的人,通常不会太胖,身材有型也别致。在说方面,不多言多语的
人,通常不乏知识,还有聪明和智慧。
要记住: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
我读了文中的作者介绍中是这样写道:文学大师讲述最不可思议的历史转折。“传记文学之王”斯蒂芬·茨威格。
这本书讲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世界历史做出的贡献。第一篇是讲述了中世纪欧洲著名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故事,其中的许多令人憎恨而又可笑的荒唐的事情。
一开始“发现太平洋”就写了哥伦布发现一个岛屿上大量的黄金,他用丰富的想象力极力地吹捧着,其实他发现的小岛屿上并没有多少金子。只是他自己的想象,吹牛罢了。
因为哥伦布的“现身说法”,许多西班牙人和全国四面八方奔来的人都参加了第二次远航,其中有的是真正的探险家和达官贵人,但更多的是穷人、盗贼和强盗。就这样组成了一支队伍。
但是,当他们到达那里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发现金子。于是他们就开始抢夺印度安人身上的金锭子等等。后来他们成为了一群“赌民”,将剩余的时间耗在了赌场上,很快便背上了沉重的赌债。
情况越来愈混乱,后来又有一些人说其他的地方有宝藏——黄金。又开始了寻找。而那些“赌民”因债务缠身而被留了下来。
当我读到“对这些债务缠身的人来说,死并不是最可怕的,他们真正害怕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偿还高山似的重债。”时,我对他们的命运。
所以他们只能是穷人,赌民。他们的命运不会有改变,因为他们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命。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
是在畏惧什么呢?我问自己,他人在场时,人们的观点会带有双重性,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忙于揣测同伴的看法或者想法,企图附和或者应承。灵魂的思考便一次次湮灭,或者变的分散凌乱。与他人在一起时,我会分外到孤独。我们会因为差异、会因为品味、性格和心态的不同而产生痛苦。人际交往要求我们软化意见的棱角或者放弃个人的真实感受,以避免伤害,避免在社交场合中举止失当。
于是,从灵魂深处涌上来的酸涩告诉自己,何必要狂欢?何必要相处?不如换种方式生活,尝尝与灵魂交谈的滋味,尝尝独处的滋味。
于是,骤然独处,即刻你将踏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个空间就像宇航员眼中的外层世界一样,广袤无垠,未经过探索,有时甚至会让人感到害怕。“独自一人并不等于孤单,精神在冒险、行走、在寂静的花园,在凉爽的房间。”独处,他为每一种体验带来真实的滋味。没有浮夸,我们可以彻底地做我们自己,真实的.体会到自身的感受。纠正着对每一件事情的想法感受,不带任何浮华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没有旁人的干扰,自己的杂念。仅仅只是真实的思考,给自己以真实的感受。这种真实是多么大的奢侈,多么大的慰藉。
独处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慰藉不过是会给予我整整一天,不会有人打扰我。清晨我可以读一会书,和音乐散散步;午后可以躺在那里做漫长的冥思。这一切让我充满幸福感。我通过独处慢慢找回自我。将俗世赋予我的一切本不属于我的秉性还给这个悲凉的世界,留下我最喜欢的生活以及丢失的本心。不必计较人与人沟通之中的每一件小事,不必计较事与事之间的每一个细节。仅仅只是凭着自己的感受,做出最真的判断。
我冥思,凝望着风的抚摸。世界渐渐隐退,这一刻来临了,自我从无意识的深处浮现出来,带回了我最近所经历的一切,等着我去探索,去慢慢领悟。我和隐藏的自我再次交谈,就这样成长着,就这样焕发着新的活力,只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离。
这时,最奢侈的独处的慰藉便用灵魂向我抚摸,告诉我本心的美丽;真我的可爱;诚信的光辉……告诉我真善美、罪与罚、恶与善、美与丑。书写着人之初,性本善……
独处带给我最美好的品质以及最初的信仰。带领着我,一步步的纠正着我的世界。
是独处带给我的慰藉,让我看到最真实的世界。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争取南极的斗争》这个故事,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英国科学探险家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奋。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在征服南极点的竞争中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捷足先登,成功地将旗帜插在了南极点上并胜利返回。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在文章中,作者避开科学问题不谈,也不给成功者立说,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但作者打破世俗,偏偏用饱含感情的文笔,描绘斯科特失败的经历,写出了斯科特一行的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但却显示了其献身科学、坚忍不拔、超越私利、团结协作的崇高品质,凸显了悲剧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一行的钦佩。
斯科特一行的壮举是伟大的“悲剧”,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了人类优秀的意志品质,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人类在面对绝境时的伟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