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等于几作文600字议论文(1+1=几为题目的议论文咋写)

1+1等于几作文600字议论文(1+1=几为题目的议论文咋写)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4-13 08:28:16
1+1等于几作文600字议论文(1+1=几为题目的议论文咋写)

1+1等于几作文600字议论文【一】

1+1=N。大家知道为什么吗?1+1就是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N就是生了孩子后,家里的人口数,生的孩子越多,N就越大。

1+1等于几作文600字议论文【二】

我不知道,如果考生在作文中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遇到这种情况他会选择保全自我,或者考生讲述现实生活中“触动心灵”的选择时,并没有表达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这样的作文会不会被判为“跑题”或中心思想错误?

估计没有多少考生敢这样写,实际上他们别无选择,不管内心是怎样想的,他们都只能乖乖地就范于命题者预设的主题和思路,用崇高、正义、勇敢、无私等冠冕堂皇的辞藻去抒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动人篇章。

实际上,即使是成年人面对这样生与死、为己与为人的非此即彼的道德考险,也很难作出果敢的选择,何况是18岁上下的高中毕业生?他们中间有多少人切身体验过“触动心灵”的选择?又有多少考生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我真的很同情考生们,本来高考的压力就非常大,现在又要他们在闷热的考场里,在短短的时间里化解道德难题,消除道德焦虑,作出“心灵的选择”,这简直是一种近乎残忍的苛求。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们惟一可选择的,就是编造虚假的'道德故事,抒发虚泛的道德情感,表达虚夸的道德理想。我不能说考生们选择舍身取义是错误的,更不能说所有考生说的都是假话,但至少大多数考生是不敢写出自己真实想法的。

回忆一下,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全国卷试题,都和伦理道德有关,无论是今年的“心灵的选择”还是去年的选择“诚信”,都是极其艰难的选择,都象是在借高考作文“考验”学生的道德水准,让考生陷入虚拟的道德困境之中。实际上,作文就是作文考试,它首要的任务是考察考生的文字组织能力,作文考试不是政治考试,更不是道德测验。即使政治考试和道德考试,也只能考察一名考生对于书本上的政治知识和道德知识掌握得如何,没有任何一种考试能准确测量一个人实际道德水准的高低。

明明知道考生们的真实想法及实际道德水准与预设的作文主题有差距,却为何硬要“拔苗助长”地设置一些连成年人都回答不了的道德试题?但愿今后的高考作文能回复“言为心声”的本来面目,让考生们真正有话可说,让他们的心灵真正能够自由地选择。

1+1等于几作文600字议论文【三】

溺爱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花朵,家庭的希望,所以会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充分关注。但具体说来,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他的未来。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们中国的一些孩子受家庭的传统试教育而显得畸形发展。孩子是爹娘的一块心头肉,可以说孩子从他(她)降临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深深的系在爹娘的心里。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能够发展到溺爱的程度。比如说,孩子走路跌倒了,家长肯定要急忙跑过去把(他)(她)扶起来,还要用甜蜜的语言抚慰一下孩子跌倒的心灵。于是乎,传统的家庭溺爱式教育开始付诸实行。孩子吃饭,爹娘给他(她)把饭送到嘴里,孩子睡觉,爹娘给他(她)被子铺下,尽管这些孩子已八九岁有余。如此,这些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伴随了多半生或者一生。而我们看看美国一些家庭教育孩子的模式,往往是不同于我们中国的。美国的孩子跌倒了,父母绝对不上前扶他(她)。从这点根本上反映了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本来是人之常情的事,然而这种疼爱如果一旦转变成溺爱,就变了质了。我们常说:“溺爱就等于抹***了一个孩子,适度的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常有适度的疼爱,合理的引导而成就一个孩子。但我们中国的有些家长常常是孰视无睹。这不但害了孩子,而且害了父母。我们说一个人的成长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A、家庭B、学校C、社会,而A选项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人来到世上首先见到的就是父母。

难怪我们从小首先开始学的称呼就是“妈”或者“爸”,其次才是“叔”“伯”“舅”等等,至于以后的老师朋友之类更是很远。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刻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家长代替了孩子所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客观上家长已经抹***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更谈不上自我创新与实践能力。诚如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中国科学院有位博士生,他的成绩非常优秀,但因他不会如何吃饭而被该院开除。看官可能有点不信,但这是真实事例。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如果人有其他非人而不同于人的`东西代替他所做的一切,人绝对不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我们想用机器人代替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可以足够的享受人间安逸的乐趣。可惜这种幻想是暂时不能实现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天生是存在惰性的。只不过这种惰性在某些人身上显的突出,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略显甚微。所以,如果一个人从小习惯了父母的溺爱,那么他(她)绝对不会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这种情况农村中出现的比例要略高于城市一些。城市毕竟聚集了大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中、高产阶级。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还不是过于溺爱。可农村就大不相同。有的家长好不容易生了个能够“传宗接代”的男丁。这下可好了,溺爱到形影不离的地步。连名字都叫的异常可爱:南方叫“阿猫”“阿狗”,北方叫“猫猫”“驴驴”“狗狗”“牛牛”甚至“猪猪”之类,以表溺爱。但我们不排除城市中一些家长出现的溺爱现象。总之,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溺爱是普遍存在。

因为溺爱,所以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书呆子,无能的健康青少年,更有甚者,“成了监狱里的囚犯”。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爹娘的心头肉充满希望!为了祖国的花朵充满美好的未来!请家长们吝啬一点你的“溺爱吧!”吝啬”你们的一份关爱,就等于挽救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们不想听“救救孩子!”的呼声,就做一名践行者吧!

1+1等于几作文600字议论文【四】

“寂寞”这个形容词,我最喜欢了,曾几和时,我问心:“为什么会喜欢寂寞。”良久,良久,心无语。-----------题记

在我们的周围的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有人感叹“一个人多寂寞啊!”其实,不如说得准确些“一个人多孤单”我一贯认为;孤单不等于寂寞。往往人们会把这两个词混为一谈。

烦闷,孤单,无聊都不是寂寞,但可能是寂寞的一些症状。

孤单是一种状态,或许它会导致寂寞的心情,或许完全不会,只是觉得安谧适意。

寂寞是一种心境,它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身理的某一方面孤单,更可能四因为心灵的孤单而产生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最美与独的感受。“独生幽筐里,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凄与惨的寂寞是”冠盖满京华,斯人读憔悴。真正的寂寞往往产生于闹市的人潮中,笑语的宴席上。

“寂寞“当然不是一种喜感,但也不一定是悲感。我们不能用”快乐“与 ”不快乐“来寂寞与不寂寞划界线。比较贴切的形容词是”愁。

作为自然的宠物的我们,生命中有很多情境都会使我们感到寂寞的。钟于期死,而俞伯牙碎琴;与其在弹琴时感到刻骨的寂寞,还不如从此不弹琴。翻开书那古老的范黄的古诗词,其中也有许多对人生各种寂寞的解释。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感叹历史,苍凉悲壮的寂寞。“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对生命目标难以达到的寂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愁与苦的寂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心情凄凉的寂寞。“月明星稀,乌鹃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在人生旅途中彷徨无适时的寂寞。

有些坚强的`人把“寂寞”视为软弱心灵,懦弱心灵的表现,而不承认自己寂寞;有些人恰恰相反,自己根本对‘寂寞“是何种的心情都不知道。任凭一时的烦闷,哀愁,就常把寂寞说在嘴边或写早文章的内容里。

蓦然回首,在我亲身体验中,我一贯认为:没有寂寞,休论文学,寂寞是文学创作者的一种必须有的心理境界,只有在沉淀和深化了体验中所创造的作品,才能唤起世间寂寞心灵的共鸣,才能扶平忍受寂寞的哀愁。

真正的寂寞者,往往就在你身边或许你根本不知道,其实他们也像一般的平常人,只不过,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眼中偶尔飘过 的一缕秋日的云彩,你我多半是不能理解,那是怎样的一种生命中的哀愁。

许久、许久……-寂寞——多么耐人寻味的一个词啊!

1+1等于几作文600字议论文【五】

1+1=任何数?哈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到了吗?答案就是——在算错的情况下。

1+1不一定等于2,人生的道路也不是只有一条,真理亦是可以被打败的。最后重复一句,1+1不一定等于2。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