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
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在梦与醉中,人能获得生存的极乐之感。”尼采的话正式说明了梦与醉是自然界本身即有的艺术冲动,自然界的灵性之物自然是人。
何为艺术冲动?我理解,那是主体无意识脱离世俗而又高于世俗的意志表现。正如梦中人都将自己当作艺术家,不分阶级差别一样,而在醉中,人自己却成了艺术品,一个是个体化原理的静穆智慧的造型艺术,一个是个体化原理崩溃,意志成为主体的酒神音乐艺术,随大自然将自己随意重塑。
酒神的艺术冲动不仅是世界意志的体现,同时也具有十分强大的本能破坏力,这一点可以从各个种族的类似酒神节的表现即可说明。比如巴比伦的萨凯亚节。“在那里,在持续五天的节庆中,任何国家和社会的束缚皆被扯碎,其核心就是性的原始状态,全部家庭意识一朝毁于无节制的淫欲。”这段话正是在春情与酒精的双重刺激下,醉的艺术冲动带来的破坏力。
但希腊人却是例外。他们在自然的艺术冲动中,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诞生出悲剧音乐。在别的种族任由本能实施破坏的暴行时,他们却用美的枷锁套住了人类那强大的本能。
希腊人为什么会如此?
皆因他们同时具有精致的艺术能力和深刻的生命感受,而这两样很不幸的,比世界上其他种族更精致也更深刻。
“希腊人的眼睛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准确可靠的造型能力,他们对色彩具有真诚明快的爱好,我们不禁要设想,他们的梦也有一种线条,轮廓,颜色,布局的逻辑因果关系。倘若能够用比喻来说,他们的完美性使我们有理由把做梦的希腊人看作许多荷马,又把荷马看作一个做梦的希腊人。”这段话无疑是高度肯定了希腊人在梦的造型艺术方面已经具有完美性,荷马史诗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日神艺术的巅峰作品。
在梦的艺术中,造型艺术即美,美是第一要义。即使表现忧愁、彷徨、悲伤,外观也要披上美的面纱。日神在梦的'艺术中,完全是发光者,美是他的要素,永恒的青春与他相伴,同时不可逾越的界限在提示:适度的节制,对狂野激情的摆脱,造型之神的智慧和宁静。
这一切即是希腊神话中阐明的一句要义:认识你自己。
而当酒神带着强大的破坏本能汹汹而来时,阿波罗的智慧使得酒神兄弟慢慢平静下来,最终产生了兄弟联盟,放弃了自身那种低级的粗野本能,他们在与自然的和解中展现出天性中极其精致的本能。
酒神的迷狂舍得一切信徒都与自然达成和解,贫困和专制消失,人人都是自由人,都是更高更理想的共同体成员。信徒觉得自己已经成了自然的艺术品。
对于荷马时代的希腊世界来说,他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东西,那就是酒神信徒在酒精亢奋或春情澎湃是,生灵意志的整体表现,他们此起彼伏的轰鸣便是痛极生乐,乐极生悲的呼喊,个体化原理彻底崩溃,认识你自己的日神戒律完全被丢弃一旁。
音乐,这酒神意志的直接表达震撼了所有的希腊世界,信徒的呼喊和释放是东方来的全新之物,他们最终靠自己的节奏力和造型力量将其征服。
希腊人驯服了大自然醉危险的元素和最凶猛的野兽。
从欧里庇得斯的《酒神侍者》中,你便可看到一个入魔的世界里,大自然是如何庆祝他与人类的和解的。
读罢《庖丁解牛》,不禁为丁厨师“官知庄而神欲行”的刀中至境而惊叹,更对她"技经肯綮之未尝”的高超技艺钦佩不已,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牛能达到这种境界也着实不易。
其实,庖丁一开始宰牛的时候一点都不熟练,可以说得上是动作笨拙,缓慢。但是通过许许多多次的练习,他渐渐地掌握了宰牛的技巧,慢慢地就熟练起来了。最后才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是庖丁宰牛成功的一大原因!所谓熟能生巧,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
平时大家在报纸和电视上总会看到“在某某地方有一个神童,他(她)是谁谁谁”这样的内容,大家一定都非常羡慕。但是,在羡慕之余,大家想过没有,其实所谓的神童只不过是他(她)们的接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好,再加上后天的训练才会取得成功的,而并不是天生就那么神奇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开始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出现再眼前的题目,很多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经常感到很惶恐,而经过反复的练习,不断的巩固,却也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固定思路和一般解法,理清自己的思路,再去一步步的突破,通过已知条件再慢慢推导,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练习,初看题目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题目应该如何去解了。
除了反复的练习,不断的巩固就行了吗?“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这就是庖丁解牛的`技术关键,沿着牛体内的空隙走刀。这就叫绕开障碍走路,绕开障碍走路,比跨越障碍省力而且顺畅,绕开障碍既是解决问题的捷径,也是解决问题效果最佳的方法。遇到难解的节设法绕道沟通,避免违背它的规律硬砍硬碰。如果不按规律办事,不知道拐弯,拼着力气砍坏了解牛的刀,没有了武器,不但解不了牛,就连鸡也***不了。这样做势必会陷入尴尬而没有回旋的余地。“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解决问题不要在硬节上碰,硬碰不但自己费力丧气,更糟糕的是容易击到对方的最痛处,致使对方痛的对你不可饶恕;那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在合作的关键的门路上打上难以解开的死结。世界上的事情虽然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规律可循。就得善于掌握它的规律,顺着它的规律疏导,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就像《庖丁解牛》一样,牛是复杂的,但是只要掌握了牛的肌理,就可以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的解牛了。不管它多么复杂,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充分认识和掌握事情的内在规律,处理起来就游刃有余了。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是说,不管对于任何人或任何事,要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首先要找到门和路,也就是说要知道从那进,从那走,从那拐弯。比如学习,比如处理人事关系,都是这样的。“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里说得是熟悉,熟悉到心领神会,而不是盯住不放。盯住不放会使牛引起错觉,好像在下套。知道下套,牛就会反感不配合,而这种套子也会把解牛的人套住,不知如何下手。比如要化解人事关系的矛盾,也是这样的,盯住对方不放不但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而且会给别人造成一种下套的错觉,引起反感,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愿意被人套住。正确的方法是顺着对方的思路迂回引导,这就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其实感官的间隙距离沟通,比物碰物的沟通更有效。
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嘛!
庖丁顺利解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是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对于追求充满自信的境界。这也是人生希冀的境界。如何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就像庖丁一样学会用“刀”。“刀”是庖丁生存的武器,用刀是他生存的技能。会用刀,刀常新,就活的洒脱。如果不会用刀,砍坏了刀子,庖丁就失去了生存的武器,想要掌握好这用刀的生存技能,就得研究“牛”的结构,摸准牛结构的肌理,牛结构的肌理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有牛又无牛,也就是有事也不妨,化繁为简,才能轻松自如解决问题。
所以,做事要像“庖丁解牛”一样,既不能把自己刀子的锋芒磨损,还要把牛顺利解开。达到一种踌躇满志不败的境界。对于人事就是要善于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运用规律办事就顺利,办事顺利心情就愉快,这也就掌握了养生之道了。
当然,对于学习也是一样,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的自己的学习当中,投入自己的感情于智慧,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学习境界,享受学习快乐。就如当年孔夫子听到韵乐之时,如痴如醉,竟“三个月不知肉味”,那便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虽然学习是很枯燥的,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把学习看成发现美、攫取美的过程,体验学习过程所包含的成功及快乐情趣,就能使我们的学习丰富内在自我,而不再是乏味、痛苦的。
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