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有大片的绿色,灿烂橘黄的日出与夕阳,梦境般的层层雾霭,还有异国他乡旅人们道不尽的故事与感伤。
在流量、票房、口碑统领影视江山的时代里,充满导演个人化的表达作品往往充满争议,更何况说的是朋友的故事。可朋友的故事,没有小说里的精雕细琢、没有戏剧里的起伏冲突,而那份平平淡淡,才归于我们对生活的认识。
人的成长在于敢于相信,甚至愿意去相信许多虚构的事物,从中或是找到慰藉、或是寻求共鸣、或是一解苦闷,时间一久,突然发现真实平淡的东西索然无味,就像习惯了品尝酸甜苦辣,却忘了水的清冽。
冯导也挺不容易的,为了把这杯无色无味的水舒舒服服地灌给大家,让新西兰给它上了色,通过穿插叙事和冷笑话给它调了味,但本质还是我们生命中那份无可或缺的真实感触,慢慢才发现,其实离不开它。
故事基本是按照倒叙的方式进行的,从隋东风踏上一万五千公里送小芸回新西兰,重走他们一起走过的路,到定居小镇租下屋子开餐馆养狗狗,再到最初的相识相爱。这是个看起来似乎千千万万人都可能有的故事,普通人也会拥有美满但抱有缺憾的爱情,会完成爱人的遗愿,带她回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但徐帆的眼泪和寥寥的几句台词,让我们看到了这部爱情电影背后深藏的脉脉温情。
婚姻是相伴,是习惯,是忍耐。我们从片中看到的不是轰轰烈烈、昙花一现般的炽热情感,而是婚姻里对爱情的坚守。有人说,时间久了,婚姻不过变成亲情,但隋东风和罗芸却爱了一辈子,林太还能时刻念叨林先生的爱意,回忆起那一眼、那个瞬间。
“半路留下来的人,苦啊。”前半生他们无所保留去爱,后半生拼尽全力去忆。婚姻里,总有人要先白头,总有人要先离开,《只有芸知道》说的是两个人的故事,小芸离开了,只有她懂隋东风曾经的喜怒哀乐,说的也是每个人的故事,你或者她先走了,只有彼此铭记,专属于你们的故事。
《只有芸知道》这部电影带着很多硬伤呈现在观众面前,故事七十分,表现六十分,演技四十分,竟然让我走出影院抹干眼泪没有像“相爱相亲”和“地久天长”一样破口大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好像掌握了冯裤子和他身边一干人等的心路历程。也好像越来越明白为什么中年之后的冯小刚喜欢用黄轩,黄先生有一副大陆男演员罕见的干净笑容,虽然时常表情生硬,比那些假做苦大仇深,假做风流倜傥,假做坚强隐忍的强。海岩,王朔还有我,都说过中年人的爱情是脏的,不见得非常肮脏,但至少都蒙了尘。冯裤子就是这老几位老师的乏走狗和精神上的忠实信徒,欣赏有难得干净笑容的黄轩并不奇怪。
故事开篇注明是由真实故事改编,冯小刚挚友张述夫妇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温哥华,电影的场景被搬到钮西兰,总让人怀疑剧组得到新西兰旅游局的特别献金。杨采钰的英文真不像上过哥伦比亚大学,徐帆的武汉话真不像来自湖北,纽西兰的风吹草低现牛羊很真实,北京街景用滤镜都滤不掉的雾霾也很真实。
毛利人民歌改编的主题歌之所以动听,因为那里面有人类朴素的情感,无论是填充何种语言,萦绕在何人耳畔,盘旋在何地上空,奥克兰,惠灵顿,温哥华,多伦多,洛杉矶,旧金山,余味都是一样的。这些人可能是隋东风,罗芸,刘峰,苗苗,秦奋,梁笑笑,王薄,王丽,韩冬,小芸,刘元,李青,可能是矮大紧口中的崔大师,还可能是那些大理丽江雷波开客栈的朋友夫妇情侣们,他们在那里,在那里相依为命,从天涯孤旅到天涯眷侣,他们的人生不需要定输赢。可谁不怕成为后走的那一个呢,苦啊!
田园牧歌的生活不接地气,赌场一夜暴富不合常理,非线性叙事手法做作,声音铺得太满,通篇风景大定格如明信片般塑料,除黄轩之外所有人的表演都非常虚假,英文台词和字幕不能匹配,所有人的中老年妆容几乎可以看到胶布。我只能记住会乐器真好,有钱真好,纽西兰风景真好。
隋东风给罗芸捐的椅子就是我在温哥华公园里最喜欢观察的那种,小芸的长椅是蓝色的,北美大多是棕色,上面的'铭文都是家人或者爱人浓浓的情感,难以消解难以稀释。谁的感情不是固然难逃遗憾,终究曾经圆满。既然爱与不爱,来世都不会再见,那就赶紧用力爱吧——“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冯小刚是特别懂生活的导演,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都能够将镜头触角深入生活中的肌理,拍出来的生活富有质感。他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辐射出当代社会爱情和婚姻中的种种问题,鞭辟入里。他也可以让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一次次的上访,折射出当代官场的各种光怪陆离。
《只有芸知道》几乎全部都是由各种生活琐碎组成的,甚至都没有比较大的戏剧冲突,整部影片出现的几次比较重大的情绪点也寥寥无几,比如,隋东风和罗芸的狗狗去世、两人共同经营的餐馆着火、罗芸去世等,但导演在处理这几处情节时,基本也是以比较克制内敛的方式来表现,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没有毫无节制的煽情,但观众仍然被故事所打动,不由自主流下眼泪。
这都得益于电影的真实力量。该片改编自冯小刚挚友张述和罗洋夫妇的真实爱情经历,片中大部分情节都是根据两人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所以,即便是在没有强情节的推动下,观众还是能够被这种细水长流式的情感表达方式所感动,整部影片就像一首淡淡的忧伤的散文诗,两位演员在银幕上已经不是在表演,就像是生活一样,爱情没有轰轰烈烈,但却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到观众的心窝里,暖心。
以《甲方乙方》《没完没了》等商业贺岁片起家的冯小刚,早年嬉笑怒骂,仿佛穿着一身刀枪不入的铠甲,可以尽情的讽刺生活,嘲笑世态,而羞于表达自己的浪漫与深沉,之后随着《集结号》《一九四二》等作品的尝试,冯小刚找到了另一种创作的表达,很显然这种创作对他来说,是成功的。冯小刚说,在《芳华》里他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他脱掉了铠甲,年过六旬是时候直面本心了,双鱼座,就别伪装成变形金刚了。
的确,这次在《只有芸知道》里,冯小刚开始直面自己的本心,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也真正敢于直面爱情里的生死。电影中,东风和罗芸经常坐在新西兰那广袤静谧的草地上,就那么静静的偎依在一块,即便不说话,观众也能感受到那种美好。想必,这也是导演目前所追求的心境,远离浮躁喧闹的都市,回归到宁静的田园生活。能够读懂冯小刚电影的,基本都是有故事的人,有过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于生活有很多感悟。
《只有芸知道》中,漂泊半生的东风,中年猝失妻子,为了完成妻子遗愿而踏上一段旅程。东风是绝世好男人,可以为了爱人和别人拳脚相向,起早贪黑经营餐馆也是为了给爱人更好的生活,简陋的结婚仪式中对妻子说出直白却最动人的誓言。片中东风和罗芸的爱情是相当理想化的,但这又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这对于现代年轻观众来说,是相当奢侈的。现实中,观众接收到的信息往往都是分手、离婚、出轨等,各种瓜吃不完,但是冯小刚的新片让观众又相信爱情了。61岁的冯小刚脱掉盔甲,拍出了最暖的爱情。
奥克兰是两人初次相遇的地方,故事开始于新西兰奥克兰,在这个孤独的大岛上,两个来自北京的青年隋东风和罗芸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合租室友。
东风上白班,罗芸上夜班,两人就因为工作时间阴差阳错,同住一个屋檐下,一个多月都没有碰过面。挺有意思的是,两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小习惯,偶尔会在公共用的厨房以及阳台,留下小纸条。
后来在一个公共休假日,他们两人难得碰面,第一次相见,就好像认识很多年了。东风喜欢吹笛子,他就教给罗芸弹钢琴,两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或许是一见钟情,他两便开启了一生的美丽爱情。
在房东林太的帮助下,两情相悦的他们,很快就在奥克兰结婚了。在罗芸结婚前一天,林太将自己戴了多年都未曾离手的镯子,送给了罗芸。
她还说了一段话:“到头的夫妻,都没有想过要分开的,有时候当天觉得熬不下去,但是往往第二天醒来,又觉得没多大事。”
婚礼当天,林太醉了,却不经意间流露出相思之苦,当年就看了喜欢的人一眼,魂就丢了,可是为什么现在却丢下自己一个人呢?房东林太可以算是他们的大恩人,可谓是给了东风面包和爱情。
为了给罗芸安全感,一次交谈中,林太又帮东风介绍了一份工作和安居地。他们去往偏远的克莱德,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中餐厅。
并且还遇到了美丽聪慧的`本地姑娘梅琳达,梅琳达的性格很有趣,和客人聊天总是能将别人逗乐,随后梅琳达成了他们餐厅的帮手,在相处中三人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其实罗芸从小就没有安全感,她是早产儿,医生说她心脏发育不完善,只能撑过20岁。可东风却深深爱着罗芸,在生活中也是不断为罗芸制造惊喜,他们还收养了一条可爱的狗叫布鲁。
生活仿佛慢慢的步入了正轨,这对恋人的感情一直都是如胶似漆,深深的相爱着。中餐馆生意火热,罗芸也顺其自然的***了。但没料到好景不长,噩耗相继到来:芸流产了,他们的孩子没了;陪伴多年的布鲁病逝。
东风陪罗芸旅行的途中,接到警察电话,餐馆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于是心灰意冷的夫妻两人决定回到奥克兰,东风成为了会说英文的社区警察,但是坏消息再次传来,罗芸生病了,没想到是肿瘤。
在一场手术后,昏睡了八天的罗芸再也没能醒来。悲伤的东风踏上了他们一同走过的路,毅然决然的去实现罗芸生前一直想看鲸鱼,却没有去成,还有她想去各地旅行的梦想。
最后他将罗芸的骨灰送回了她北京父母的手中,也因此知道了罗芸的秘密,她从出生开始就命运不好,因为是早产儿,也明白了为什么她一直都没有安全感……还有她的生命随时都可能被夺走,原来这一切罗芸都知道……
克莱德是两人的中餐馆所在的地方,当我第一次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其实我很难再去说服自己再看第二遍,因为每看一遍我都能感受到与东风同样的悲伤,能感受到同样的痛苦。
有人说罗芸最后其实已经抑郁了,她得知自己终生不能***,心里面就很难受,她变得不再开心。影片是由东风第一人称讲述的,看着影片的感觉,仿佛一切都真实的发生在我的身边。
房东林太说罗芸好福气,对啊,罗芸是多么幸福啊。在奥克兰的异国他乡,她遇到了相守一生的东风,还遇到了待自己如亲生女儿的房东林太太,她拥有贴心开朗的好友梅琳达,还拥有聪明懂人话的小狗布鲁,也如愿看到了极光。
罗芸是被命运宠幸的人,也是不被命运长期眷顾的人。影片中有不少的镜头,让人潸然泪下。特别是他们含泪送别生患重病,临危之际的狗布鲁。
布鲁被查出来直肠癌,已经是病入膏肓。两人依依不舍,最后那晚,罗芸忍着心里的痛,给布鲁喂下了最喜欢的饼干,为了减少布鲁的痛苦,他们最终为布鲁选择了安乐死。
还有最让我为之动容的是,东风对妻子罗芸一如初始的爱,罗芸在渔场工作,手因此裂伤,东风不知道买哪款护手霜适合罗芸,便把所有的护手霜都买了回来。东风是真的深深爱着罗芸啊。
为了给罗芸惊喜,知道罗芸缺乏安全感,喜欢鲸鱼,就把鲸鱼广告牌高价买回来,偷偷地安装在两人的房间。知道罗芸喜欢狗,便收养了布鲁。罗芸去世以后,隋东风也按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骨灰分成了四份。
一份埋在了他们曾经居住的小山坡上,陪伴着他们曾经视为家人的狗狗;一份撒到了凯库拉的大海里,随着罗芸最爱的鲸鱼畅游大海;一份交给了罗芸的父母,让她回归故乡;最后一份留给了自己。
他走了一万五千公里的路,把妻子的骨灰,安放在了她喜欢的地方。可能爱情有时就是这么的简单。我们无法忘记一个人,往往不是因为对方有多难忘,而是因为我们有多么依恋和不舍。
罗芸曾说:“我爱他胜过一切。”
梅琳达说:“不管发生什么东风都爱你。”
新婚之夜,东风带着微醺的语气说了一句话,或许我们听完都会很感动。我想他们的爱情誓言,真的都做到了。
隋东风说:“将来我喝白开水,你就喝酒。我吃饭的时候,你就吃肉,我吃肉的时候,你吃燕窝,总之咱们家最好吃的东西一定在你肚子里。”
《只有芸知道》由黄轩和杨采钰主演,改编自冯小刚好友张述的真实经历,讲述的是男主角隋东风和女主角罗芸在新西兰的爱情故事,从相遇到相守,再到女主去世,男主完成妻子遗愿,整整15年的故事。
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也没有什么太强烈的戏剧性,要拍得动人挑战性很大。这就让人好奇冯小刚为啥愿意拍这样一部朴素的爱情片出来?
这部电影,吸引人的不只是故事讲的动人,也不仅是新西兰清新唯美的风景令人眼前一亮,更不仅仅是杨坤谭维维的歌声萦绕在耳,更在于冯小刚通过这部电影展示了他超强的功力。
他通过时空倒叙插叙的方式,把一个细水流长的故事展示得充满柔情和温度,使得观众在被电影感动的同时,又能让人联想到自身感情经历中的点点滴滴。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冯小刚被张述夫妇的爱情感动到了。他们的感情简单纯粹,美好温暖。普通人的爱情也可以惊艳时光,也可以把日子过成诗。
第二个就是,冯小刚坦诚自己已经62岁了,拍电影的时间也不多了,这时候想拍一些暖心而又美好的东西。
无疑,张述夫妇的感情经历触动了他。在冯小刚看来,老一辈人纯粹的感情观在这个浮躁、追求速度的时代尤为珍贵 。
在《只有芸知道》里,黄轩饰演的男主角隋东风同样是一个招人喜欢的贴心暖男。
电影中车位被占,隋东风还没那么生气,但是一看到女主罗芸被人无理推搡,就气打不一处来,直接上去就是抡拳头,打得对方满地找牙。
生活中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情节不少,但是隋东风真正对罗芸的呵护和体贴,就经常体现在一些细节里。
比如隋东风注意到女主出去打零工不爱戴手套,手上的皮肤都磨破了,就默默地跑去买了个护手霜给女主用;
结婚后,两人的感情如胶似漆,哪怕只是看着他们俩相互依偎在树下看悠悠白云;在餐馆边安安静静地晒着太阳,你也会觉得这样的爱情美得不像话,暖的如太阳。
结婚那晚,隋东风曾对罗芸说过一段土味情话:
我喝汤,你就吃肉;我吃肉,你就吃燕窝,反正家里最好的东西一定是在你的肚子里。
听了这些话,罗芸就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情话虽然腻歪,但却情真意切,他对妻子的保护和爱意确实都体现在生活的细微处:
两人开了家中餐厅,妻子得空进来帮忙洗菜都要被他唠叨;妻子喜欢鲸鱼,他就骗她出去采购东西,结果偷偷在卧室里装了巨大的鲸鱼背景板;有客人吃霸王餐闹事,他就第一时间冲出来挡在妻子前面。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呈现的是一种感情付出不平衡的状态。
其实并非如此,开头就有许多细节呈现,女主罗芸作为贤内助,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会担心男主抽烟影响身体健康、担心男主太累而尽力去帮他分担餐馆工作,甚至到了自己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也放心不下男主,虚弱的她缩在男主怀里说:
半路留下来的那个人,苦啊……
就是这样一句话,一下子戳中了泪点。相濡以沫的爱情,到最后却只剩下一个孤单的人缅怀,那种痛,那种无能为力,深入骨髓,令人感同身受。
可以说,他们两人所呈现出的感情戏就是国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完美的爱情状态——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这样的故事,任何一个深爱家庭的男子都会被击中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以至于不顾一切、不再扭捏地勇敢表达自己对爱人浓浓的爱意。
茫茫人海之中,有幸遇见了你,可以相爱可以相守。直到现在青石写这段文字都忍不住想落泪,作为男性影迷来说,这时候我们都会去追溯回忆生活中是否哪里做得不够好,哪里亏欠了另一半,得抓紧时间弥补,莫留遗憾。
不要等意外发生了,才去想着假如还有明天。
活在当下,珍惜这一份感情,就是这部电影给我们最大的感悟。
因为,主人公隋东风和罗芸的往事,只有他们知道,罗芸隐藏了什么秘密,只有她知道。
同时,我也明白了,女主人公为什么叫“芸”。因为,芸,对中国人来说,是个特殊的名字,清朝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女主人公就叫“芸,林语堂说,”她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芸”是沈复的妻子陈芸,两人曾经有过一段清淡快乐的生活,但后来因为沈家家庭内部的骤变,两人被逐出门外,在一段艰苦的、相依为命的生活之后,陈芸早早去世。
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译为英文,并且写了序言,在序言里,他说出了上面那句话,还这样概括了陈芸的一生:
她的一生,正可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说她是“事如春梦了无痕”,要不是这书得偶然保存,我们今日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女人生在世上,饱尝过闺房之乐和坎坷之愁。
我现在把她的故事翻译出来,不过因为这故事应该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传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为我在这两小无猜的夫妇简朴生活中,看她们追求美丽,看她们穷困潦倒,遭到不如意事的磨折,受奸佞小人的欺负,同时一意求享浮生半日闲的清福,却又怕遭神明的忌——在这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表现出来。
两位平常的雅人,在世上并没有特殊的建树,只是欣赏宇宙间的良辰美景,山林泉石,同几位知心友过他们恬淡自适的生活——蹭蹬不遂,而仍不改其乐。
隋东风和罗芸,在很多地方,就像是1980年代的沈复和陈芸。自从离开北京去了新西兰之后,整整十五年时间,他们在一个叫克莱德的小镇上,在蓝天绿草间,过着安静的日子。
他们拥有一间小小的中餐馆,在小山坡上拥有一个美丽的家,还收养了一只名叫blue的流浪狗。他们一起打理餐馆,一起结伴回家,直到一些小小的变故发生。
这部电影,和冯小刚导演所有的电影都不一样。他之前的作品,都是强剧情的,要有故事,有笑料,有强烈的感情。这个故事却极其清淡,节奏悠长缓慢,画面时时停留在草地、树林和山岗上。
能被称得上剧情的,就是两口子清淡如水的生活,生活里的那些琐屑小事,这些小事,还发生在被视为已经进入“历史的终结”状态的新西兰这样的国家,更是淡若微风。而故事里露面超过一分钟的演员,把狗算上,不会超过十个。
但就是这样一个电影,让人没有一刻失神,让电影院里的观众,从头到尾流泪。这个“芸”,和那个“芸”一样,和爱人安静相守,在平静的生活里追寻美,念念不忘高山大川,北极光,和海上的鲸鱼。两个“芸”,像是两朵两生花,可以说明,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其实古今同步。
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了“芸”这样一个“最好的女子”的,是杨采钰。
很多人是通过《1980年代的爱情》和《芳华》知道杨采钰的,其实她出道很早,算是童星出身,央视制作的动画片《哪吒传奇》的片尾曲《少年英雄小哪吒》,就是她在11岁的时候唱的。
这首歌由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李海鹰作曲,“是他是他就是他”是许多经历过九十年代的人的深刻记忆。后来,她去了美国读书,19岁时,她回国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进入表演系。
她是那种举重若轻的学霸女孩,到什么地方都迅速崭露头角,小时候是歌星、主持人,考进北电,就成为表演系大一课代表,还担任过第十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大学生电影展双语主持人,演过《芳华》,和钟楚曦、苗苗、李晓峰一起成了“《芳华》四美”。
但即便这样,《只有芸知道》里的罗芸,对她来说,或者说,对很多女演员来说,都是很难演的角色。
首先,这个故事有真实的人物原型——这是冯小刚的挚友张述和妻子罗洋的故事,张述后来回国从事的是电影工作,和冯小刚合作了十几部电影。不论张述还是冯小刚,对角色的表现都是有要求的。
其次,这是一个清淡故事里的清淡角色,没有戏剧化的转折,没有拯救人类的弧光,没有咆哮,没有大段声泪俱下的告白,甚至连最有可能催泪的病中情景,也被很技巧性地简化了。
因为,主人公隋东风和罗芸的往事,只有他们知道,罗芸隐藏了什么秘密,只有她知道。
同时,我也明白了,女主人公为什么叫“芸”。因为,芸,对
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译为英文,并且写了序言,在序言里,他说出了上面那句话,还这样概括了陈芸的一生:
她的一生,正可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说她是“事如春梦了无痕”,要不是这书得偶然保存,我们今日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女人生在世上,饱尝过闺房之乐和坎坷之愁。
我现在把她的故事翻译出来,不过因为这故事应该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传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为我在这两小无猜的夫妇简朴生活中,看她们追求美丽,看她们穷困潦倒,遭到不如意事的磨折,受奸佞小人的欺负,同时一意求享浮生半日闲的清福,却又怕遭神明的忌——在这故事中我仿佛看到
两位平常的雅人,在世上并没有特殊的建树,只是欣赏宇宙间的良辰美景,山林泉石,同几位知心友过他们恬淡自适的生活——蹭蹬不遂,而仍不改其乐。
隋东风和罗芸,在很多地方,就像是1980年代的沈复和陈芸。自从离开北京去了新西兰之后,整整十五年时间,他们在一个叫克莱德的小镇上,在蓝天绿草间,过着安静的日子。
他们拥有一间小小的中餐馆,在小山坡上拥有一个美丽的家,还收养了一只名叫blue的流浪狗。他们一起打理餐馆,一起结伴回家,直到一些小小的变故发生。
这部电影,和冯小刚导演所有的电影都不一样。他之前的作品,都是强剧情的,要有故事,有笑料,有强烈的感情。这个故事却极其清淡,节奏悠长缓慢,画面时时停留在草地、树林和山岗上。
能被称得上剧情的,就是两口子清淡如水的生活,生活里的那些琐屑小事,这些小事,还发生在被视为已经进入“历史的终结”状态的新西兰这样的国家,更是淡若微风。而故事里露面超过一分钟的演员,把狗算上,不会超过十个。
但就是这样一个电影,让人没有一刻失神,让电影院里的观众,从头到尾流泪。这个“芸”,和那个“芸”一样,和爱人安静相守,在平静的生活里追寻美,念念不忘高山大川,北极光,和海上的鲸鱼。两个“芸”,像是两朵两生花,可以说明,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其实古今同步。
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了“芸”这样一个“最好的女子”的,是杨采钰。
很多人是通过《1980年代的爱情》和《芳华》知道杨采钰的,其实她出道很早,算是童星出身,央视制作的动画片《哪吒传奇》的片尾曲《少年英雄小哪吒》,就是她在11岁的时候唱的。
这首歌由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李海鹰作曲,“是他是他就是他”是许多经历过九十年代的人的深刻记忆。后来,她去了美国读书,19岁时,她回国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进入表演系。
她是那种举重若轻的学霸女孩,到什么地方都迅速崭露头角,小时候是歌星、主持人,考进北电,就成为表演系大一课代表,还担任过
但即便这样,《只有芸知道》里的罗芸,对她来说,或者说,对很多女演员来说,都是很难演的角色。
首先,这个故事有真实的人物原型——这是冯小刚的挚友张述和妻子罗洋的故事,张述后来回国从事的是电影工作,和冯小刚合作了十几部电影。不论张述还是冯小刚,对角色的表现都是有要求的。
其次,这是一个清淡故事里的清淡角色,没有戏剧化的转折,没有拯救人类的弧光,没有咆哮,没有大段声泪俱下的告白,甚至连最有可能催泪的病中情景,也被很技巧性地简化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