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或许是代沟的原因吧。随着我们自己年龄的增长,当初天真快乐的我们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年龄的增长,对于很多的事情,我们应该都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吧。可是,代购的问题还是那么明晃晃的存在在那里,还真是尴尬?有时候,我们都会把自己的事情讲给父母听,真的我们的见解肯定都会和父母有冲突吧。
父母看着我有时候都会叹道,当初乖巧的我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本性,听到这里我就会非常生气?乖巧?我又不是玩偶,哪来的乖巧呢?有时候和父母说话都会生气,真的年龄的问题非常严重了。甚至最严重的一次,我和母亲甚至三天没有理过对方,最终还是我受不了这股冷战的气息,缴械投降了。可是有时候,我真的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和作为,我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纸不愿意回家,见到父母了。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过父子没有隔夜仇,也许我们之间真的无法互相理解。那么为什么不互相退一步呢?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和父母之间到底还是有血缘关系的,我们息息相连。不能因为一时的气愤,就丢掉了最爱自己的家人……
和父母的相处,其实最需要的就是我们彼此的互相理解和互相体谅,我们会发现只要你多关心多理解一分,那么那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人们成长的道路上,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好比一把双刃剑,你被伤了,别人也不好受。一回忆起那件事,我就十分懊悔。
记得有一次下课,我和同学们正在做游戏,我们正玩得开心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何光军却骂了我一句。当时我没生气,说:“你为什么骂我呀?”他没搭理我。我们继续做游戏。玩着玩着,他又骂了我一句。我生气地说:“你要再骂我,别怪我手下无情啊!”““就你?”他毫不在乎的样子。我抓起他的衣服说:“就凭我!”他一指我,我气不打一处来,接着就把他的手给弯过来了。我说:“别指我!”我没想到他会嘴咬我。我用膝盖狠狠地顶住他的肚子,弄得他哇哇大叫。我生气地说:“再骂我,哼!有你好果子吃。”我回到座位后,看到他还在流眼泪,心想:自己也不该那么冲动。应该给他赔礼道歉。
放学后,我朝他的位置上走去的时候,他也过来了。我说:“下课发生的事真是对不起。””他说:“我也不对,不应该骂你。”哈哈,我们两个又和好了。
经过这件事后,我想:同学之间有了矛盾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能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如果能主动真诚地承认错误,矛盾和冲突就一定能化解。
我读了心理学大师卡伦霍妮的代表作《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妮的文字温暖又充满力量,简洁生动,即使是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也能轻易的读懂她的著作。如果你想了解自己,《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我们内心的冲突》指出,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很多内心冲突。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我们常常困惑于自己为什么如此自相矛盾。为了解决这些冲突,人们常常虚构出自己的理想形象,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将责任推给他人。与此同时,不同性格的人还会发展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防御机制。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卡伦霍妮指出了三种不同的防御机制:顺从型的人亲近他人,对抗性的人抗拒他人,疏离型的人疏远他人。但问题是,这些防御机制并没有消除冲突,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焦虑和绝望,让我们无法真诚的投入到任何关系或工作中,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看起来情况非常不乐观,但是作者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同样给出了解决之道。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在根本上解决内心冲突,消除由冲突带来的恐惧、焦虑和绝望等。虽然作者是站在心理治疗师的视角教导治疗师们该如何处理,然而对于个人来说,仍然有很多启发。比如在解决方法的第一个步骤中,作者提到要了解冲突造成的影响。
我想,对于我们自身存在的冲突,以及我们自己说做的无意识努力,我们常常是觉察不到的。然而这些冲突却真真实实的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通过观察这些影响,能够让我们进一步觉察和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解决问题,我们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人往往比自己以为的更加迟钝。
通过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我对自己更加了解了。我本身是顺从型人格,我也确实感觉到了因为自己的防御机制所带来的内心冲突,但是这些冲突是怎么产生的,要如何解决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这本书,帮助我了解我自己。
当然,学习心理学,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别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正如我们生活在人群的包围中一样,我们不可能没有对人的探究欲,不管这个***是向内探究自我,还是向外探究他人。但是读书的过程切忌给自己或他人贴标签,将书中的概念和现象当做壳子套在任何人头上。毕竟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他人,都是鲜活而复杂的人,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们性格的某一个片面。如果想了解人,我们需要不带任何预设,与真实的人去沟通和相处,如果带着书中的结论预设他人,无疑会让我们陷在一团迷雾中,永远看不清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