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原有的本、本等,课前学生找出,仔细阅读教师作文本中的“眉批”、“总批”。
2.学生摘录的描写各方面的好词好句,适时利用。
这幅画可谓是精美绝伦!画中以一条贴近山坡的小溪流为主。看上去,溪水湍急,卷起层层小浪花,浪花拍打在水中的岩石上,似乎发出了“啪——啪——”有规律的声响。在清澈的水中,有鱼儿在游,有的还蹦跳出来,在空中划过一条条优美的弧线。河岸上的芦苇呈摇摆状态,怎么看怎么像是在舞蹈呢!该不会是在跳《江南stle》吧?
满山的翠绿,随着山势连绵起伏跌宕,绿浪在风儿的推搡下,忍俊不禁地不断舞动。
阳光是刺眼的白,像锡片,像发光发热的金属;是哪个聪明的文学大师灵感突发来以木像春而以金像秋的?又是哪个诗人说春象征生命的诞生?而夏象征生命的成长;秋象征成熟?
嗯,是的,这就是灿白。如果不知道“白花花”这词的具象,那跟着眼前的景色来逡巡。再闭上眼睛来感受,在云里,在松尖上,在满山的绿树上,就在这刺眼的白里,这样具体的“白花花”向你扑扑的压下来。
今年的春在我们这里演绎得太过短促,似乎都没春的到来夏就这样带着满腔热忱向你热情拥抱。夏,在这——我们南方的山乡僻野,是永远不会被混淆的——这热情明朗的绿海洋。让我们从热风中去认取;让我们从散发松脂香味的松干中去认取。
已经是生命中第14个夏了,却依然陶醉于这夏的绿,正如几天前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
“依然迷信着绿”
是的,到以后的每个夏到来的时候,对于绿,我还会是这样的执迷……
简评:这是一
画作中的景物富有动感,正说明画的.创作者技艺精湛。但是,一幅画作中的景物再怎么有动感,也是“定格”了的,不可能变换姿态,不可能做连续动作。那么,我们用文字来描述画作中的富有动感的景物,就要注意:既要表现其十足的动感,又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在本来真实的东西里掺杂进虚假的成分。
比如,在画作中,可以看到浪花拍打在岩石上,但是,不可能看到一个浪花拍打过后,消退了,后面的浪花又拍打到岩石上;可以看到“有鱼儿蹦跳出来”,但是,不可能看到一会儿蹦跳起一条鱼,过一会儿又蹦跳起一条鱼……切记:看画作,看照片,不同于观看视频啊!
在上面的“病文”中,小作者就没把握好表现画作中动感的尺度,以至于让画作中的景物变换了姿态,或者做出了连续动作。尤其让芦苇“又扭脖子又动屁股”,既描写得过火,又显得不够文雅。
一般来说,油画也好,水粉画也好,都是没有声音的,所谓的“啪——啪——”的声音,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做文字描述时应该用“似乎”“仿佛”等字眼儿来标示。
要准确规范,忌前后不一
有一指令性通知的初稿,提出了三点要求:
1.明晰责任、齐抓共管。2.分流管理、分级负责;3.查改并举,重在治理。
这段中,第一点、第二点的前半句用的都是顿号,而第三点前半句用的却是逗号,前后不一致。还有,第一点的结尾用的是句号,而第二点的结尾用的却是分号,也是前后不一致。这些都应该统一起来,才显得对称。公文的标点符号使用不能马虎,要注意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等点号表示的是不同层次的停顿,使用得当,句子就能形成起伏均匀的节奏感。后来,这段修改为:
1.明晰责任,齐抓共管。2.分流管理,分级负责。3.查改并举,重在治理。
这样,通过标点的规范使用,可以表明"三点要求"相互之间的平等、平行关系。
春天悄然而至,春风随即拂遍大地。没有咆哮的风做伴,没有怒吼的雷尾随,只带着一颗纯净而透明的心。就这样雨来了。
小雨淅沥沥地下着,随风而飘,随风而舞。雨是自然的精灵,是可以读懂自然的精灵。泥土的芳香随雨飘,随雨舞。
雨静静地飘落,悄悄地溜入池塘,不愿惊醒鱼儿的一帘春梦;雨在天空中起舞,将自己献身于龟裂的大地,润湿了大地的心扉;雨也悄悄地流入了我们的心田,将希望注入我们的血液。
细雨绵绵,向天地讲述着春的妩媚,向人们诠释着春的风采。
雨热爱这片土地,它从天而落,轻轻地飘,淡淡地笑,盈盈起舞。这也正是它这一生中最美却是最后的一支舞。舞罢,它消失了,只在大地上留恋地画了一个圈,这是一个令大地魂牵梦萦的一个结。
雨毫不畏惧自己即将消逝,用世间最美的形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大地笑了,人们也笑了,而雨,只把它的精神留在了人间。但是我们坚信,此时此刻,雨,也笑了。
轻轻地接一滴雨水,它会向你诠释生命的价值,它最懂价值,因为它的一生是充实而有价值的。
【教师评语】这是一篇写景的优美散文,借景抒情,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交代背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想象丰富,先后有序,层次分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结尾点题。
1. 阅读教师批改过的一篇习作,读懂教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出的意见,明确修改习作的方法。
2.细读例文,感受如何抓住比赛中的一个场面,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把它写具体。同时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
3.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