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

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3-26 20:58:14
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

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一】

当天空下雨的时候,我都会趴在窗户上看雨,不知在想些什么。 “啪啪啪,啪啪啪”小雨点儿们跳在玻璃上,玻璃变成了小雨点儿们的小鼓鼓。“嘟嘟嘟,嘟嘟嘟”小雨点儿们降落在一个箱子里,箱子成了小雨点儿们的大喇叭。

“咚咚咚,咚咚咚”小雨点儿们抱住门,门就变成了小雨点儿们的大鼓。风呼呼地吹过来,雷隆隆地叫着。似乎在给小雨点儿们伴奏,在声音真像一首乐曲。这时我觉得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儿们是最好玩的。 雨“哗哗”地下着,风“呼呼”地刮着。有时朦朦胧胧中能看见几个行人,在雨中的人们,有的双手盖着头往前冲,有的打着伞不慌不忙地走着,还有的已经变成落汤鸡了。看看那边,打雨伞的人极多,红的、黄的、蓝的、绿的······颜色多极了。人们挨挨挤挤的,雨伞就像合在一起,不仔细看还以为合在一起了。汽车来来往往的,路上的行人走着。突然来了辆汽车,正好开进一个水坑里,水花四溅,把行人的衣服溅湿了。车开走了,只见行人在后面说些什么。这时我觉得下雨的时候也有点不好玩。

雨落到了花园里,一棵小芽从地里钻出来,望着天空。一朵花儿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一朵花儿结了花苞,花苞像包子一样饱满。还有一朵花儿开出了美丽的花。有的还结果了。雨又跑到树林里,枫叶变红了,松树、柳树都变绿了,银杏树变黄了。一片片叶子长了出来,有的从没有叶子到长出嫩叶,有的从嫩叶长成大叶子,还有的从大叶子长成老叶子。树林犹如一片沼泽地。这时我觉得下雨的时候也挺奇妙的。

下雨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雨点儿好玩或不好玩,有时觉得雨也有奇妙之处。我说得对不对?

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二】

看惯了风雨,开始向往江南的宁静,阳,等我们长大了一起去江南定居,好不好?

不知道这算是问你,还是问我自己,只是希望这不要成为一个无言的结局。

殇别离,

醉意清漪,

心系兰亭,

素衣回眸无须泪。

我们认识的真的不算久,可当我初次欣赏你的文时,实属偶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错觉到以为那是另一个我。只是,我没有看到你倔强的忧伤后,有与我一样的脆弱。

怎么办呢?我始终没能挽留住你马不停蹄的忧伤,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希望能够让你的疼痛逐渐衰弱直至苍老,可是我怕我的心会突然苍老。

你写给我的每一个纸条我都好好地珍藏着,每次上小荷第一件事就是看你在不在,失落是无法掩饰的,于是我开始乐此不疲地翻看你以前的,希望能找到我的影子,当希望蜕变成现实,我也终于明白你不是任何人的影子,你是你自己。

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落日,因为里面可以寻找到你的身影,你不停地奔跑,那么畅快淋漓。我想,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个自由的姿势,你的忧伤我愿意代劳。

我开始狠狠地想你,这无任何来源的思念有时让我觉得有些荒唐,只是我仍是那么执着,我可以选择不相信这个世界,可是我无法选择不相信你。不要问我,我不知道原因。

缘分的三十四级阶梯,也许我们早已到达,只是我一直徘徊在楼梯口,找不到你的方向,是一种难以言明的酸涩。我仍旧义无反顾地努力着,没有犹豫,没有张望,因为我相信在我快迷失时你总会及时出现。与其说我的感觉不够灵敏,还不如说我没有知觉。因为我不知道心什么时候能被唤醒。

紫藤花泪,

静默勿语。

诉尽卿卿,

踏时路何归?

曾经的你在我眼中,只是个倔强的孩子。那时我真的很羡慕你能倔强得那么彻底,像株孤傲的水仙,不理会世事,只迷恋凡尘。恍然,发现自己错得太彻底,是不是所有的水仙都有流泪的时候?是不是所有伪装的孤傲都是为了更好的掩饰自己的无助?

有时我会不停地问自己有没有反抗的勇气?然后静静地等待那个遗憾的声音:抱歉,没有。是真的没有,我无法勉强自己,也许我比你更软弱,只是我习惯默然,把一切的疼痛都积压在心底,等着它们慢慢老化,只可惜我想错了,它们根本消逝不了。我所有的盼望瞬间燃成灰烬。

只是我并没有选择极端的方式,因为那个晚上我开始犹豫了,你的无助在我心里滋生,从来没有那样痛过,同命相连的感觉并没有让我感到畅快,我突然听到心碎的声音,很残忍,但对我来说是种解脱。你呢?所以我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也解脱。很庆幸你并没有像别人一样这是讨好,很庆幸你没有像别人一样用轻蔑的眼神看着我,很庆幸你给我的一切一切都与别人是不同的。

我原以为泪水已经干涸了,可那天我却哭了。你说你怕欺骗我,你说你怕我不相信你,你说你怕。我说我也怕,我怕你会抛弃我,我怕你会远离我,我怕世界连一点点光明都不肯施舍给我,我怕世界会随时剥夺。你是否能明白,我的恐惧你永远猜测不到,如流水,源源不断,是无止境的。

纤纤雨,

眼迷蒙,

若梦不断,

此生无挂牵。

记得有一个夏季,是我最幸福的时候。可惜它离去的那么快,那么决绝,那么让我措手不及,我开始不停地哭,声嘶力竭地喊,可它始终是离去了,我终于明白幸福是不可能有永远的`,而它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它,只是它不可能为谁停留。

而后我便开始学会了沉默。准确的说是记忆变迁。我宁愿选择自欺欺人也不愿回到过去的现实。记住,是过去的现实,它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梦。美好流逝了,就只剩下残忍,我不愿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也不希望有人陪我一起承受。那只会让现实得逞,我说“不”,因为我害怕它的狞笑。

好像这只是另外一个故事,不属于我们的故事,所以我不愿牵扯进来,过去的,就忘了吧。

对不起,你更残梦尽时,我无法给你一个美好的梦,只能给你一个安稳的梦,因为我的爱,是安静的,别无杂质。

我一直迷恋着蒲公英。也许是爱,我爱她在风中摇曳的微笑,我爱她在蓝天下随风飘荡的姿势,我爱她落地时平静地闭眼,仿佛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仿佛她是置身世外的。她,为何能活得那么自在?

我不奢望什么,只是希望能以她的姿势在风中纷飞。

与你一起,完成我们最美的纷飞。

最后,生日快乐,阳。

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三】

雨,好像是千万支魔指;好像是千万条琴弦;弹出了千变万化的声音。

春雨轻柔、夏雨粗犷、秋雨苍凉、冬雨肃***;因季节不同,情调各异。但是,雨色一样美丽,雨声一样动听。

在图画音乐和里,有许多描写雨的佳作。线条色彩和音节旋律,空灵剔透。

轻细的雨花,像飘忽的雾,白茫茫的,轻吻着人脸,微微觉着痒;又轻轻濡湿着衣裳。雨伞仿佛是风帆,在雨色蒙蒙中载浮载沉;也像一只只大翅膀,东南西北,无边无垠,因风四处飘航。

沉默的雨,无声胜有声;逗人的雨,真叫人喜悦。可以不必穿雨衣,在户外踯躅漫步。雨似蜜似酒,滋润着心灵。

---这梦幻似的雨,这奇异的雨,梦幻似的叫人幻想。

记得杏花春雨的江南,雨点敲打着船篷,雨中也有梨花的幽香。记得西湖的夏雨,元气淋漓,满湖荷叶被打得笃笃响。记得天目山的秋雨,重雾深锁,万木萧萧,撑天的松柏经雨洗濯,显得格外苍劲。记得富春江的冬雨,如泣如诉,两岸茅屋炊烟阴阴沉沉,像一幅染湿了的铅笔画。

细雨微风的夜,适宜读诗和散文。狂风暴雨的夜,则宜读恐怖神圣小说。要不然,便邀几位知己,泡几杯浓茶,买一包花生米,点上一支洋烛,又当另有一番情趣。风雨更宜怀人,怀人常不寐;一声风一声雨,都似离人低诉。

河堤上,那一排水泥柱上,那一排路灯的瓷罩,白玉球似的镶嵌在山水之间,依稀是西湖的景色。

“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看浙江潮?”

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四】

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笔显然比我们的那些苗正根红的史书要好读的多,再加之条分缕析的分析和多如浩海又恰到好处的史实,任何关心历史的人都会爱不试卷。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我们所做的是将一些冷冰冰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让你死记硬背,不许质疑书本,不许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钱穆先生想做的就是这一点。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就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前段时间关于中医关于新儒学的争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先生看来(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只是有时候不是这么做的)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不能理性对待国史不能算是懂得历史的人,不懂历史就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公民。要对本国的历史有一种敬畏之心,知道本民族繁衍生息之不易,同时又要明白中国落后之根源。作为一本教科书,《国史大纲》达到了目的,它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先生理性、进步的历史观,那它和现在的教科书究竟不同在哪里呢?

《国史》反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阶梯式进步的历史观,这是最大的不同,因为文明的延续不能用某种标准斩断,让前后之间截然不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明,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历史不断进步这一乐观主义的信念,以为社会是从低到高慢慢演化的。这种划分历史阶段的思维是经济基础决定论的产物,划分的依据是劳动工具的不同,举个例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开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我们书上的标准说法是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的分野为标志,之前为奴隶社会,之后为封建社会。但是,铁器的使用是一个过程,什么时候占主导地位这不好判断,占了主导之后是否引起了上层的.变化这个也不清楚。先生举了《盐铁论》中的一段话,说明到了西汉仍有一部分农民用石器进行耕作,而在南方有些地区,春秋时期就广泛使用了铁器农具。

随后,钱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托克维尔说,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子女,但靠着百年的努力才赶走了专制暴政这一革命的私生子,使得自由民主成为现代政治的首要原则。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将政治家关进了笼子,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给你们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找到病根再抓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多么的可贵。

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五】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带着温情与敬意,带着能够鉴古而知今的心态去学习本国历史,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报效祖国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六】

我也在暗暗发愁,中午还是阳光明媚的,怎么现在……放学的铃声还是响了!在我以前认为悦耳的铃声,现在却变得那么沉重。没办法,我还是收拾好书包缓慢地走到楼下。望着那豆大的雨滴,我沉默了。雨这么大,一时半会停下是不可能的了,真希望爸爸能来给我送一把伞。

刚把一只脚迈进雨地,便很快地缩了回来。犹豫半天,我还是决定冒着雨回家。带着期望的心情,我走进雨地,四处张望着,寻找爸爸的身影。“咦,爸爸哪去了,该不会把我给忘了吧?”我边走边想着。雨水打在头上,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全身冰凉。看着别的同学都有父母来接,我羡慕极了,心中却不断埋怨爸爸。“爸爸真是的,居然不来接我,敢把我给忘了,那我感冒就找你算账。”我气呼呼地想着,然而爸爸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在雨地中,我彻底绝望了。

雨真大啊,我感到全身冰凉,真想在雨中大哭一场,可我忍住了,我不能瞧不起自己。我叹息着,要是这时有个毛巾该多好,我就可以擦擦脸上的雨水;要是这时有一杯茶该多好,我就可以温暖一下我的身子;要是这时有把雨伞该多好,我就可以阻止风雨的入侵……可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我的幻想罢了,在我身旁的,只有那无情的雨滴!

不知在雨地走了多少漫长的路程,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家。可我惊住了,爸爸就站在门前,看到我回到家,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喜悦,可我愤怒极了,大声喊道:“你怎么不去接我,我全身都淋透了。”爸爸看着我,没有说什么,只是用眼神命令我回家。回到家中,爸爸把我叫到书房,问我:“知道我为什么没去接你吗?”我没好气地回答:“我哪知道。”于是,爸爸语重心长的教育我:“晨晨,你已经上了初一,成为一名中学生了,要学会坚强,不能处处依赖别人,爸爸帮得了你一时,却帮不了你一世。今后你遇到的'困难还多着呢,要学会独立去面对,知道吗?这次我没去接你,就是想让你明白,世界上你唯一能依赖的人,就是你自己。”听了爸爸的话,我心中的怒火平息了,回到房间仔细反省着自己。

爸爸说的对,自己不能处处依赖别人,要靠自己,要学会坚强,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否则怎样长大呢?

原来,在我的身边,不仅有无情的雨滴,还有浓浓的父爱!

以雨为题的作文大纲【七】

“等会儿肯定会下暴雨,把伞带上吧。”

“不,我一定会在下雨前赶到学校的!”

妈妈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别犟了,赶紧把伞带上!”

我再也不能忍受妈妈这份啰嗦,与她顶起嘴。最后,我忍无可忍了,摔门而别。

我孤身一人,在阴沉的大街上走着。沉重的书包成了我的累赘,我不得不放慢脚步。虽然是下雨天,但上班族与上学族却还是数不胜数。爽朗的笑声从我背后传来,我扭过头去看,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脚上套着水鞋,专心致志地踏着昨晚下雨后残余的水坑,不亦乐乎。而他的妈妈,一脸慈爱地望着她的儿子,眼光里充满溺爱。妈妈背着他的书包,牵着孩子的小手,幸福地走向学校。一股辛酸的感觉涌入我的心头,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想起了以前妈妈送我上学的情景:妈妈也总是帮我背着书包。我一路上欢快地跟着妈妈描述着学校的那些事儿,妈妈也总是配合地笑着,那银铃般的笑声我永不会忘却。多么其乐融融啊!

雨点无情地打在稚嫩的树叶上,树也不再挣扎,安寂地站在那儿,默默地接受雨点的肆虐。地上凝聚着更多的树叶,它们已经毫无生命力。我的衣服上有许多雨水滴过的痕迹,仿佛为我节省下眼泪。天空下着冰冷的雨,它们感染了我的心冰泠了我的心。浑身都在不自觉地颤抖着,又让我怀念起妈妈那充满力量的双臂与温暖的怀抱:妈妈一只手撑着伞,一只手搂紧我,生怕我会淋湿。伞比较小,但却帮我遮挡住全部的风雨,却看见妈妈的右肩是如此的湿漉,但她却不以为然,依旧搂着我到学校去。

无数的雨点逐渐形成一条条直线,眼前所有的事物都模糊不清。我奔跑在雨幕中,想撩开雨幕,可是它却永远撩不完,阻止我与另外一个世界上的接触。我的心沉沦在幻想之中:妈妈飞奔着,焦急地喊着我的名字,担心的倦容让大街上所有的'人都驻足,并为之感动。我听到了妈妈的喊声,转身投入到妈妈的怀抱,沉醉在妈妈温暖有爱的拥抱中,久久不肯离去。就这样,一直走到学校……

密密的雨幕把我从幻想中拖拽出来,我必须集中精神地奔跑,不要让自己被淋得太过于狼狈。终于,到了学校,可是我却湿透了。发尾还频频地滴水,衣服与鞋子都尽显我的落魄。我已别无选择,垂头走向学校大门。我在他们的眼中是如此的另类,别人在家长的拥护下安然无恙,我却感觉与他们的距离是如此的漫长。正当我下定决心往前走时,却意外地发现妈妈正站在校门口!一把修长的伞与一套干净的校服让她在我眼中更加光芒四射。此时此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我欢呼。

当我擦拭着我凌乱的头发时,心想:母爱就是雨幕上的伞。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