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酿豆腐,是客家人逢年过节招待亲友必备的传统名菜。记得每年回老家吃年夜饭,最早一扫而光的总是这醇香的酿豆腐。虽然平时常吃,但却永远受欢迎,永远吃不腻。
别小看了客家酿豆腐,这小小的一块豆腐,却体现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据说,客家人当年从中原南迁到岭南一带的时候因在中原的时候有吃饺子的习惯,迁居南方没麦子包饺子,便想出酿豆腐的吃法,以延续包饺子的传统。
家乡的酿豆腐的做法与其他地方的做法有些不同。相同的是,将豆腐切成一块一块的,把猪肉、香菇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入香油,放在锅里煎,直到香气四溢;不同的是,在煎好后要放上红曲,然后再放进瓦煲里煲。放红曲为的是让豆腐红彤彤的,保佑家里的所有人健健康康,气色红润;做生意的人生意兴隆,红红火火。煲好之后,揭开盖,哇!只见香喷喷的热气直扑脸上,一块块水嫩嫩的豆腐直冒热气。那因红曲而染上一片深红的酿豆腐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于是,每当这时,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夹一块酿豆腐,咬一口慢慢品尝。吃酿豆腐时,要豆腐和肉馅一块吃,豆腐的清香和肉馅的浓香会让人回味无穷,并啧啧赞叹这就是客家饮食文化的精华。
客家酿豆腐,就是这样让大家在不经意的品尝中,领悟到客家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
酿豆腐的制作材料很简单,只是炸豆腐皮、青菜、炸肉和一些调味料。制作酿豆腐的第一步是制作馅料。首先把洗净的青菜和炸肉一起放到一个大盆里,剁成七分碎,之后撒上适量的玉米粉,加上水,把三者揉成团,再配上一些你喜欢的调味料,馅料就大功告成了!
第二步是把馅料装进豆腐皮里,使其成型。我们通常先把豆腐皮的一边用小刀划开一个口子,把豆腐皮弄得跟个口袋似的,再把馅料装进“口袋”里,这样一个挺着“大肚子”,头长翠绿的“胖将军”就诞生了。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如果馅料太多,把口袋撑破或划口子的时候把豆腐皮划破就会影响它的美观。
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蒸。蒸酿豆腐的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刚开始的时候用较大的火,然后用适中的火,最后用小火,直到出锅。当酿豆腐出锅时,一口咬上豆腐里面的馅和汁,热乎乎的,从喉咙流到你的胃里那叫一个暖呀!再告诉你一个蒸的'小秘密,蒸的时候削几块苹果放在豆腐里,削几片放在水里。这样蒸出来的酿豆腐还有一股淡淡的苹果香和甜味儿呢!
酿豆腐还有几种吃法,一般时候会有三种,第一种是醮着辣椒酱吃。第二种是醮着酱油吃,第三种是伴着蒜蓉吃,逢年过节时还会有番茄酱,酸辣青瓜一起吃,很合人的口味,更令人喜欢的是,我们吃着豆腐时还能听酿豆腐的来历呢!
清代时期,客家人还是居住在北京,华北一带的。后来成吉思汗入侵中原,将客家人逐出北京,客家人只好移居南方。因为客家人还带着吃饺的习惯,而当时南方还不生产小麦,客家人弄不到麦粉。于是有人根据包饺子的方法变通一下,以豆腐做面皮,把馅料塞进豆腐皮里,做成形似饺子的酿豆腐,后来便在民间传开。家乡酿豆腐和北方的饺子一样是节日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过年过节全家围着桌子吃豆腐,一片欢声笑语,它变成了南方团圆的象征。
我爱家乡的酿豆腐!
我的家乡——客都梅州,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风味食品。我就给大家介绍其中一种风味食品——酿豆腐。
酿豆腐是客家三大名菜之一。它的陷料以各人口味或家庭丰俭而定,一般从五花猪肉为好。它的做法很简单,先将猪肉剁烂,备用浸软的香菇、鱿鱼、虾仁等,放进油锅炸香后捞起,和猪肉一起加入酱油、鸡精、胡椒、盐、少许生粉,搅均待用,接着把豆腐冲洗滴干,对角切开,用筷子在底边挖一个洞酿肉馅。最后,将酿好的豆腐用锅煎再瓦锅煲,有人还喜欢在瓦锅底加些香麦、生菜或黄豆,这样豆腐不易烧焦,而且美味可口。
煲好的酿豆腐热腾腾、香喷喷,令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
酿豆腐还有一个传说呢!从前有两个好友为吃豆腐还是吃肉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正在饭店老板左右为难之际,他的女儿灵机一动,建议父亲将豆腐和肉合二为一,客家酿豆腐因此诞生。
客家酿豆腐是我的家乡——世界客都文化梅州众多美食之一,如果你想品尝更多的美食,就请到我的家乡来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