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位身穿西服、戴着一副比啤酒瓶底还厚的眼镜、消瘦的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微笑的先生,他就是我的良师——钟程。
钟老师知识渊博,教学技能娴熟,教法灵活多样;课堂调控能力强;教态亲切自然,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每次听他讲作文,总是那么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也使许多害怕写作文的同学逐步懂得了一点写作文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是一节作文课,只见钟老师像往日那样大步走进教室,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刚走到讲台前,就笑嘻嘻地说:“同学们,我今天好开心哟,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钟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农贸市场花一元钱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叫我开心吗?”同学们一听,便哄的一声大笑起来,刘涛笑得特别夸张,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我想钟老师准又在和我们开玩笑了吧!哪知钟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只见钟老师手里拿着一位同学的作文本,高声念着。
原来是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他爸爸去农贸市场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就买了两只肥壮的老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钟老师是在批评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钟老师接着告诉我们:“写作文不管你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如果你写的作文脱离了事实,那你这篇作文就失去意义了,当然就更谈不上是一篇好作文。”是呀!我在写作文时,也经常犯这种毛病,比如写秋游的,却用上了“春光明媚、白花争艳……”看来,通过这次钟老师的纠正,同学们今后写作文时,一定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么问老师,要么问家长或自己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一定会大大减少的。
钟老师对工作十分认真,从不耽误学生上课。记得有一次,钟老师因重感冒使咽喉肿得十分厉害,讲话非常困难,原本数学老师叫我们这节语文课上自习的,但上课铃刚响,我们的钟老师又拖着沉重的双腿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赶紧跑上前去扶钟老师,就这样,钟老师用轻微的声音,带病为我们上课,虽然在上课的时候,钟老师偶尔也露出痛苦的表情,但还是认认真真为我们上完了这节课。
现在我就要毕业了,能与钟老师相处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二个多月了,但我永远也忘不了,是谁给了我向知识海洋进军的勇气和力量;是谁点亮了我前进路途上的灯塔;是谁如春雨一般滋润我幼小的心房;钟老师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他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良师。
历史的车轮辗过,如过眼烟云的几千年中,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将永远被人铭记。
都说历史是给胜利者的传记,而项羽,这个在楚汉战争中的失败者,原本应被历史一笔带过的。或许是司马迁对刘氏家族的不满,把他,这与刘邦抵抗至生命最后一息的失意英雄记入了《史记》中的本纪。
残阳似血,映着滚滚黄沙。历史是无情的,它使得四面楚歌别虞姬,霸王终在乌江自刎。为何如此一支英雄部队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其中也是有原因的。
项羽的缺点不少。一是用人。刘邦知人善用,因此得多位贤哲。其实项羽手下也不是没能人,他的谋士范增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水平也算天下数一数二。可你看看项羽,只因前夜叔父项伯的几句话,在鸿门宴上竟然对范增的几次暗示,甚至是最后他忍无可忍的“明示”都无动于衷,结果错失了***刘邦的最佳时机。如此之事,极似三岁小儿所为。
二是贪财。同样是鸿门宴,张良替刘邦献上白璧一双给项羽,项羽欣然接受,还恭敬地“置之坐上”。气得范增都说出了“竖子不足以谋”这样的话。进了咸阳,白璧玉杯怎会少?项羽就是目光短浅,贪图小钱。遇上这样的主子,范增也只有叹息的份。
三是心无城府。这一点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比起老谋深算的刘邦来说,他还是太嫩了点。好不容易有个曹无伤肯给他做间谍,搞搞情报工作,愣是被项羽三言两语就给透露了。动不动就会被别人说出去,遭***身之祸的工作,换谁谁都不会去干。看了曹无伤这个刀下鬼,我们也自然明白:项羽这人,靠不住。
不仅这事儿,再往早追溯几年,尚还年少的项羽看到了秦皇威武的样子,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说这样的话,是要掉脑袋的。可项羽没想这么多。
再听听刘邦这小子说了点什么:“大丈夫安当如此!”多么妙的一句话呀!看似赞扬秦王,其实也道出了自己的伟大志向。
……
以小见大,由此,你或许能明白项羽----这一代好汉失败的原因了吧!
“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个战士”最后还是用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来作为结尾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其实,项羽大可不必如此,他觉得“无颜以对江东父老”?这样也酿就了项羽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悲剧,说实话: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会有期。
知耻而后勇,项羽若能东山再起,那刘邦,怕也只有望洋兴叹的机会了。
鱼儿可以忘记那一簇簇绿油油的水草,但是它却忘不掉那给予它畅游的大海;鸟儿可以忘记沿途见过的山川,但是它却忘不掉那给予它自由的天空;花儿可以忘记那些给它带来快乐的蝴蝶,但是它却忘不掉那给予它安定的大地……
而我们人类,岂不是如此吗?
我们可以为忘记金钱,忘记荣誉,忘记朋友们的音容笑貌,但是我们能忘得掉我们的根,那块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
茫茫人海中,我们都在寻找那些似曾相识的陌生人,他们穿着家乡的衣服,这样的装束让我们感到欣慰;人声鼎沸时,我们都在寻找那些熟悉的家乡土话,听着那些与标准普通话格不入的家乡方言,我们觉得安心;去书店的时候,我们都在寻找有关描写家乡的书籍,读着那些朴素干净的话语,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
这些再平凡不过的细节,无时无刻都不体现着人类最本能的归宿感。寻根,不错的,自始至终……
伟大的音乐天才肖邦每到一个国家演出,他总喜欢带一瓶装着自己国家的泥土。他说:“闻着这泥土的芬芳,让我无时无刻地想到我的祖国波兰。”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旅居异国多年的俄罗斯太太托她的一位回乡探亲的朋友带一份家乡的报纸。当她看到这些多年不见的熟悉的俄罗斯文的时候,她不禁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此刻,那种根的归属感,在她心中猛然爆发。
每个人的一生中,他可以去很多地方旅游或者居住,但他们的心中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家乡的。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那最初的原点,根的起点,也是终点……
记得一位在巴黎留学的朋友,他说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要在心里给自己的家乡道晚安。然后才能入睡,尽管法国的时间和中国的相差8个小时,然而这却是一种在他心底生长出来的情愫,一种寻根的思念,一种可以横跨时间与空间的力量,使他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
路在我们的脚下一直延伸,寻根,从我们背上行囊的那一刻起,在远方,在心里,抑或在梦境……
楚汉之争,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一段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历史,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钜鹿之役、鸿门之宴、鸿沟协定、垓下之围、舞剑别姬、乌江自刎……文艺家们历来咏叹不绝。西楚霸王项羽,学术界、戏曲舞台或是民间,都记住了他的粗莽勇武、简单而缺少谋略。
而我眼中的项羽却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他会舞剑,会吹箫;不要江山,只爱美人;他不求权力,只盼自己心灵的归宿。他智勇过人、个性鲜明、有主见而不乏天真……
项羽的天真透射着一种可爱且爽直磊落的人格魅力。他鄙视贪生怕死,鄙视阴谋诡计,一切不够光明正大的行为都与他无缘,不论这行为能否导致一个多么功利实用的结果。他崇尚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崇尚祖父项燕那种坦荡悲壮的生命终结。
于是项羽就必然会鄙视刘邦。他在鸿门宴的刀光剑影中让刘邦轻松跑掉,并非因为他的愚蠢和任性。他决意要***刘邦不是与他争夺地盘的需要,他是从内心深处瞧不起这个市井无赖。可已经闪露寒光的青锋剑最终还是插回了剑鞘,只是由于那一刹那,亚父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如此,光明正大的较量变成了鼠窃狗偷的阴谋!一个一生追求坦荡的人如何能容忍阴谋?历史证明,这一插剑入鞘铸成了大错。而在历史的紧要关头,项羽把人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项羽的本性就是一个诗人,本来对执掌江山并无兴趣,他理想中的生命状态是与自己深爱的女人一马双跨,逍遥于山水之间。项羽与虞姬的相遇相识相爱,也许比我们所了解的更加浪漫动人。虞姬说“这个世界不好,是因为总有人要用刀说话”。项羽记住了,因为这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不用刀说话,用人格的魅力和高尚。这样,他们的相爱,他们的生死与共,便矢志不渝。
楚歌阵阵,悲壮悠扬,仿佛自天而降。“汉兵已掠地”,将项羽逼到了乌江边上。都听得京剧里虞姬唱“大王意气尽”,而真正的'虞姬,对项羽,既不埋怨也不惋惜,她深深地理解他,平静如水,拔剑自刎。作为项羽的女人,她和项羽一样,不为其他,只要给自己一个交待。
历史竟成了这样,项羽似乎明白了,“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比起那些悲痛欲绝的儿女情长,项羽气吞山河、壮烈瑰丽的生命结剧给我们留下了说不尽的感慨和遐想。
这便是歌者,这便是诗人。
他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他要把战争写成一首诗……
他要做一个真正的爱人,他要把爱情写成一首诗……
他要做一个真正的男人,他要把生命写成一首诗……
他轻轻地割下虞姬的头颅,那温暖的血喷射在他的脸上;他微笑着割下自己的头颅,火热的血浇开了一片虞美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