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宁波。说起宁波美食,我想到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宁波年糕。
我听妈妈讲过一个有关年糕的故事。古代有一次打仗的时候,因为粮食少,士兵们饿得没力气打仗,后来在宁波慈城的地下挖到村民们储藏的“城砖”年糕。士兵们吃了年糕,充满力气打了个大胜仗。哈哈!年糕是填饱肚子的好东西。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年糕的做法。首先,把新鲜的粳米用水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粉,再上锅蒸,米粉蒸熟后再捣成米团,最后,用模具做成年糕条。一条条白色的年糕就这样做好喽!我们用这充满米香的年糕可以做出很多好吃的美食。有青菜炒年糕,螃蟹炒年糕,雪菜年糕汤……美味的年糕吃起来滑滑的,糯糯的,满口一股米的清香,真是好吃啊!
在我们家乡还有一句常用的新年祝语:“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
我们家乡还有很多好吃的。有著名宁波汤圆,奉化水蜜桃,慈溪杨梅,还有鲜美的各种海鲜,想起来都要流口水。
我请您来宁波做客,品尝美食,宁波欢迎您!
咱中国人很重视吃!见面问候都会问对方“吃了吗?”工作被叫做“饭碗”,丢了工作又叫做“炒鱿鱼”,就连被挡在门外也能叫做“吃了个闭门羹”……因为重视,所以咱中国的美食特别特别多。在中华美食的海洋里,我能品尝到的只有一点点了,这“一点点”里面有三样最让我念念不忘,它们就是大饼卷菜、饺子和汤圆了。
面粉和成团,再用擀面杖压成薄薄的饼皮,蒸几分钟,或者在铁板上烙一两分钟,就能出锅。然后在饼上放些已经准备好的小菜,可以有肉丝、生菜、粉丝、辣椒、香菜、香葱、大蒜……然后卷起来,记住菜不要放太多哦,不然会把饼皮撑破的。现在,咬上一口,好好享受各种美食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吧,滋溜,我好像听到口水声了。
小小的面团压成皮,再包入馅料,边上压紧,就变成了饺子。因为形状好看,所以有些地方把饺子叫做元宝。馅料精细切过腌制以后,饺子皮包着一煮,味道特别鲜美。对了,饺子还可以煎着吃呢。
我最最喜欢的美食里面还有一个汤圆。除了它白白圆圆的可爱外形,还有它那又香又甜,又软又糯的口感,总是让我吃了还想吃。
唉呀,馋虫又来了,明天一定要让妈妈为我做这几道美味来吃。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孩纸,我所熟悉且喜爱的一种传统美食,叫做“果条”。
这是一种瑶家人只有在过年时节才做的特色小吃。年后走亲访友,瑶家人大多都拿着几盘果条作礼,互赠给亲友品尝自己的手艺。
“果条”这个名字,是根据瑶话音译而来,大概类似北方的“馃子”。实际上这两者的做法也类似,都是高温油炸而成,只不过北方馃子的原材料是面粉,而果条则是由大米磨成粉做成。
果条的.形状看起来像小时候妈妈纳的千层底儿。据说,果条正是依照瑶族人民的板鞋的形状制作的,寓意是亲友之间要多走动、多联络,是亲情和友情的象征。
果条颜色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若是配以另一种瑶族特色小吃——油茶,那就是瑶家人在劳作之余一种很好的享受了。除了直接吃之外,把果条煮着吃,也别有风味。把果条拆散,放水里烧开,加入自家种的鲜嫩蒜苗,就是一顿软糯香甜的大餐了。
做果条可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整个家族的人一起动手参与才能完成。记忆中的农村生活,每到年关时,大家就忙起来,洗净大面的匾箩,拿出专用的大锅,浸泡好芝麻,买好白砂糖,把少则几斤多则几十斤的籼米糯米浸泡后磨成粉,然后各家就开始陆续做果条。
但果条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
首先,和面就是一个体力活,一般由家族里的男人来负责。和面的时候,先把所有面粉分到几个大匾箩中,然后先取一小份面粉,多放开水,充分揉开,作为母本,然后把母本分作几份,分到各个大匾箩中,几人同时进行揉面。各个匾箩中,面粉和白糖充分混合,在母本的黏合作用下,逐步加入开水,最终把所有面粉揉成一团。揉好的面团如果一时还用不到,则需要用湿棉布覆盖,以免失水变干。
这中间需要注意开水要慢慢加,千万不能一下子加多了,加多了水则会导致面团太软,无法盘果条。还要注意加了糖的粉,会越揉越软,所以水一定要慢慢加。有些新手往往就是揉面这步做不好,有时候把所有米粉用完了,还是太软,导致还得再去打粉,这样一来就耽搁了工序,最后导致天黑了还完不成。
和面考验体力,而盘果条和炸果条则是一个技术活。我所知道的,盘果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取一团面,做成厚度均匀的大饼,然后在饼的两面都撒上芝麻,再用剪刀螺旋式的把大饼剪成条状,最后拼接为一盘果条。另外一种是直接取面团一边搓成均匀的长条状,滚上芝麻,一边盘成螺纹圈,最终捏合为一盘果条。由于后一种方法比较省事,而且做出来的“果条头”(黏合部分比较小,所以现在大多是用这种方法。
这边在盘果条,那边就可以烧油锅准备炸果条了。盘好的果条,盘得再漂亮,最终的成品还得看油炸这个环节。如果技术不到家,那么果条可能在锅里就散了,或炸出来的果条不平整,歪歪扭扭的不好看。油锅烧好之后,两手捏住果条头,轻轻的放进油锅,在炸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夹子调整变形的果条,最终保证炸出来的果条都是平整的。最近几年,都采用那种大的平底锅,放浅浅一层油,这样果条不容易变形。一般来说,刚放进锅的果条是沉底的,熟了之后就会浮起来。
经此流程,果条就做成了。但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把果条做得好吃的。好吃的果条,酥脆得当,甜度合适,芝麻迸香;不好吃的果条,会硬得啃酸了大牙。
要做出成功的果条,籼米和糯米的比例搭配很重要。籼米太多,做成的果条太硬,啃不动;糯米太多,则炸出来的果条太酥太油没嚼头,且容易碎,还没送到亲戚家就散架了。而具体是多少比例,则是老师傅才能说得准的了。另外,大米在打成粉之前,需要泡多长时间,也需要讲究。还有,做得好的果条,“果条头”(就是各个分支黏合的部分会比较小,整盘果条的硬度是均衡的。总之,从一盘果条,可以看出当家主妇的手艺如何,从而也可以看出她的持家能力如何。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监利县容城镇,是一个离长江较近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水产品与农作物,所以,我的家乡常被称为“鱼米之乡”。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美食,我最爱吃的是江虾、菱角、锅块。
我们这里的江虾可不像海虾一样大,它只有一到两厘米长,头上长着两根很长的胡子,这些虾子还没炒时是白色的,有些地方还是透明的,像水晶做的一样。但你把它下锅一炒,它们立刻卷了起来,还慢慢地变成了粉红色,隔着老远就可闻到它的香味,馋得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在水产品中,不仅有动物,还有植物,那是菱角。菱角外面有一层黑不啦叽的壳,样子就像老牛头上的一对角,角尖上长着刺,假如你拿时不小心,还会被刺伤。虽然它外面长得不好看,但是只要你把它剖开,里面就会落出白生生的肉来。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当菜炒着吃。蒸时,最好用沙木蒸笼,蒸一个多小时之后,开盖就是香味。我们那里,一到夏天,大街上都是卖菱角的,“卖菱角啦,沙木蒸笼蒸的菱角”的叫卖声,离很远都听得见。有的时候家里图方便,会直接去了壳,放上辣椒用猛火炒,绿色的辣椒衬托着雪白的菱角肉,又好看又好吃。
我的家乡还有一种美食,那就是锅块。锅块只有冬天才有得吃。冬天里,在街头巷尾,你总能找到锅块摊。只要有人来,老板就会拿出一小块面团,里包了肉或菜,再摊成饼状,在饼上拍上芝麻,然后把它贴在用油桶改成的火炉的内壁上,火烧得很旺,不一会儿,锅块就膨胀起来,表面变成了金黄色,冒出一阵阵浓浓的香气,烤好了,你还可以在外面刷上辣酱或是甜酱,在大冬天里能吃上锅块,可是一种享受。
对我们家乡的美食,你感兴趣吗?假如你的家乡没有这些食物,那就到我家乡来做客吧!我请你吃遍我们家乡的美食。
龙虾是一种甲壳类的杂食动物,也是餐桌上一道美食,我也非常喜欢。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一起去了0574龙虾店。不见其形,先闻其味。坐在椅子上,已闻到缕缕清香,那是属于美味龙虾的。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香得诱人,香得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香得我想立马就吃上龙虾。
当这盘龙虾“飞”上桌面,一幅画面映入我的眼帘:那雪白的龙虾肉像一个“小精灵”正在呼呼大睡呢!你瞧,它似乎躺在那一望无际的绿草地上,盖着那红色的棉被。它是在冬眠吗?或许是它太累了吧!我的口水已经直流飞泻“三千尺”了,不过,我还是在欣赏这幅和谐的图画,因为它实在是太美了。
红!一片片龙虾壳红得耀眼,绿!铺着的菜叶青翠欲滴,白!一块块龙虾肉白得似玉。我实在是不忍心吃掉它们,可它们又令我垂涎三尺。最终,我还是忍不住这美味的诱惑,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入口中,咀嚼了几口,仔细用味蕾品尝,清清的、淡淡的,还有一点咸味,隐隐有一股鲜味在召唤着我。令我回味无穷,对它念念不忘。
啊,龙虾,虽然我不可以经常和你亲密接触,但是我却怎么也忘不了你给我留下的回忆。
离开上海好几年,还是对上海小笼包久久不能忘怀。
正宗的小笼包要数城隍庙去吃。通常要早上去排队,有时一上午才能买到,运气好也要排一两个小时。
上海小笼包讲究的是“皮薄、汁多、肉鲜、叶美”,要的是看得雅、品得香。先说皮,总是半透明的,好看起来吹弹即破却总也破不了的。所以刚刚蒸好的,热气腾腾小笼包的皮朦胧而有造型,咬一口却还能保持Q弹不粘牙的口感,同时浸有肉汁的鲜香。
不过吃小笼包不能心急,万万不能一口吞,不仅汤汁会溅一桌子,你也会被烫的跳脚。而是用筷子轻轻夹起小笼包没有陷的上端,先咬一个小口,再把里面汤汁慢慢吮出,汁是小笼包的灵魂,能把人的舌头都鲜掉。
我最喜欢吃蟹黄的,吮完汁咬一口在嘴里细品,味甜、肉嫩、皮滑,那滋味儿一直在舌尖回荡。
注意过小笼包蒸笼吗?那里面总是仔仔细细扎着芦苇,虽然闻不出它的味道了,但却是点睛之笔,提升气质,而且小笼包诱人的香味中也夹杂着清新朴质。
两屉已下肚,仍觉不足,鲜味久不散,愿还能再次尝到此美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