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认为元宵节是新年的高潮,“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这当然不能成为理由。老舍先生最在意元宵节恐怕就是元宵节的灯会了,也有焰火。
我认为还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美!因为还未到元宵节工人就要返岗工作,学生就要返校上课,实在有煞风景。况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传统和文化是有一些差异的,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已趋于淡薄。而除夕就不同了,举国欢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全球华人到处欢歌笑语,辞旧迎新!
在中国的词语里恐怕没有比“除夕”更甜更美的词了!甜在哪美在哪?恐怕就是词条后面的举国同庆,合家团聚,万家灯火了!
而“正月”呢?“正月初一”也是开心和快乐的——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虽然总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天总是欢天喜地的,但既然高兴既然满足那就成了,也不去想那么多。
现在又有了“五一”“十一”这些黄金周,加之平时休假时间长了,有更多休闲方式可供选择,“年”的情结便淡了下来,但不管如何“年”已深深扎根中国人心底,是团聚和谐平安亲情的符号!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介绍老北京春节的故事。里面讲到了北京的过年顺序,总体分三部分,年前,过年,年后。
经过写这一些,表达了作者的热爱和想念,所以我也来讲讲我们家是如何过的春节吧!
我们这年前会经历大扫除,然后就要等到过年那一天了。这一天妈妈早上会很早就起来去购买食材。中午我们都随随便便吃点东西垫垫肚。下午,妈妈就拿出大锅到上热油,把腌制好的鸡腿,排骨,鱼。和一堆炸物一样一样的放下去炸。等炸好的时候就差不多五点多了,然后,妈妈就准备火锅。
一个火锅,几十盆才,一张桌子,一家人坐在椅子,其乐融融的。
等我们吃完之后,稍坐休息后,我们就准备跳火群了。每个人都跳三遍。但我们中有一个“例外”就是我表弟,他一直不敢跳,怕烧着。都他爸抱着他跳的,直到去年他还是不敢跳。
我们家的春节到这就差不多结束,虽然没有北京那么多的活动,也那么热闹,不过也十分开心!
虽然北京是个大城市,是我国的首都,但是,它也和我们一样,过着热闹非凡的春节。收红包快乐无比 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爷爷奶奶面前,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祝爸爸妈妈永远幸福,这样一个个红包就会如愿“飞”到我的手中,此刻我的心情是激动万分,因为我可以支配一部分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用它我可以买一本喜爱的书籍,或者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是快乐呀!
吃完晚饭,我们全家就等待看春节晚会,这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随着时针指向八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节目编排的很精彩,相声让我哈哈大笑;魔术让我眼花缭乱;杂技让我提心吊胆;歌曲让我舒心坦然;五彩缤纷的春晚的节目也包含了许多工作人员辛勤的汗水,有了他们的精心策划,才让我们看到精彩的节目,我祝愿他们健康幸福。 放鞭炮喜庆无比 时钟敲响新年的大门,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我和爸爸拿着鞭炮到院子里放,看到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在放鞭炮,鞭炮噼里啪啦的响,火光像小菊花一样在空中飞翔,好像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每户人家,鞭炮像红苹果一样,像一个个笑脸,好像祝福着美好节日的到来,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给美好的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
收红包、看春晚、放鞭炮让我觉得春节过得快乐无比,我爱春节,我也祝愿所有人春节快乐!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和正月十五的相关场景。感受到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和深刻的内涵。文中以“时间”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课文的最后一段以“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一眨眼就到了残灯末庙。”同时,这一段与课文首句相呼应。
老舍爷爷在这篇文章中,各用了一句话来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作者以自己老家的风俗来写过年的场景。
《北京的春节》是大作家老舍的作品。今天,我细细的品读了这本书,写出了这篇读书感悟。
《北京的春节》主要讲了在乾隆时期,孩子们、大人们的兴奋、过年时他们主要干什么、春节时的热闹景象、过年之间的的庙会、元宵、灯展以及那过完年之后的一片冷清景象。
随着时代的推进,手机、电脑的出现,使家庭之间关系越来越淡。过年时,年味也越来越淡。大家似乎已经忘了以前的腊八蒜、钻天猴;忘了以前的杂拌、糖葫芦;忘了以前的草纸抿嘴、糖瓜粘灶王,而是只记得在温暖的热被窝里充着电玩手机、坐在桌子上网购。越来越多的人在过年时不回家,只是一再的给父母钱,年味儿到底去哪了呢?
爸爸妈妈在我小时候就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很苦,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能吃上白面馒头的机会。他们过年的时候和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有所相同。
我希望大家都读这本书,争取让那浓浓的年味回归!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者先从春节我们要吃的“腊八粥”、“腊八蒜”写起,给文章添加了许多乐趣,把食物描写的非常的到位。还把春节孩子们要干什么事写了出来。放鞭炮是男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春节前几天,大人们都很忙,因为店铺很快就关门,所以必须在春节前把食物准备好,每到除夕的那一天,大家们更忙了,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贴上了对联,家家户户都飘着酒肉菜的诱人香味,鞭炮声不断的.响起。家家户户的灯到晚上都是亮的,除了很小的小孩子在睡觉,大家都很愿意等新年的钟声响起,等待凌晨烟花的升起。家家户户的喜庆,给春节添加了积分绚丽的色彩,让春节更有气氛。过年了,孩子们肯定都是拜年去了,大人们给红包,孩子们还玩鞭炮,这样的喜庆一直持续到春节结束。
春节,一个喜庆的节日,给中国添加了许多的色彩,让传统的中国更红,更绚丽!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二晚上熬一宿……”今天可是除夕,家家户户都万象更新,每个人脸上更是容光焕发。 过年了,孩子们最高兴。他们将早已准备好的零食带来,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分着吃,边吃还边互相炫耀自己家有什么样的鞭炮和礼花。说是炫耀,也只不过是吹吹牛,开开心罢了。更小一些的小孩子们便开始在大街上到处乱跑,嘻嘻哈哈,一片喜气洋洋。
孩子们玩儿的高兴,大人们也忙得热闹。通常是几个人,甚至是一家子人都在厨房里忙乱着。淘米、洗菜、放油、煮肉,把前两天买来的菜、肉做成一个个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上等到晚上再吃。
太阳刚刚西沉,还没落下,鞭炮声便迫不及待的响起。人们陆陆续续的坐在餐桌旁,开始吃年夜饭。酒过三巡,话也渐渐多了。大人们聚在一起唠家常,老人们则慈祥的将外孙、外孙女搂在怀中,边给他们发红包边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的春节。
最后一缕阳光消失了,当夜幕把天空渲染成深蓝色,人们相续来到街上。爆竹声声争相鸣,这边响两下,那边响两下。每每遇见熟人,大家都热情地打招呼,问上一句过年好。 十二点的钟声响了,过去的一年在饺子香喷喷的热气中结束了。一家人围着电视,打开装腊八蒜的瓶子,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转眼间,新一年的曙光又在欢笑中来临了。
北京的春节就是这么丰富,就是这么有“年味儿”,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去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