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是一部动物类的小说,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法布尔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上学、买书,但他从小热爱大自然,非常喜欢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立志要成为一位有作为的动物学家。虽然求学和研究道路困难崎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使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一位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和作家。
法布尔对动植物的喜爱,超过了一般人。他把自己所见、所听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写成了《昆虫记》。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文章中的“我”在自己的荒石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他用自己亲切优美的语句,细致深入的描写,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让人们百读不厌。
《昆虫记》是一部动物的百花园,写到了许许多多大家熟悉或者的动物,比如蝌蚪、蚌珠、池鳐、螳螂、田螺、小鸭、虾米等等。我最喜欢的动物非蜂类莫属。《昆虫记》告诉我们,蜂种类繁多,有马蜂、蜜蜂、泥水匠蜂、猎蜂等等。它们形态各异,生活习性也多种多样,真得让人大开眼界。其中,切叶蜂是一种会缝纫的蜂。它常常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还有一种野蜂,我也非常喜欢。它们把窝巢藏在空蜗牛壳的盘梯里,还有一种蜂,把它的蛴螬安置干燥的悬钩子的杆子的木髓里。这些蜂类神奇极了,我非常喜欢它们。
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我觉得法布尔那种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态度,值得我们尊敬,也值得我们学习。
一天,天气非常晴朗,我和奶奶在阳台上晒衣服。突然,飞来了一只蜻蜓,我马上溜到它身后,猛地逮住它的翅膀。“啊哈!”,终于逮到它了。我对奶奶说:“看,我逮到了什么了?”奶奶说:“不就是只蜻蜓吗?我小时候逮得可多呢!”我说:“哇!奶奶好厉害!”说完,我就下楼告诉爷爷:“爷爷,爷爷,快给我拿个空盒子,我逮到了一只蜻蜓!”爷爷拿了一个空盒子递给我。我把蜻蜓放了进去,得意地把盒子放在了桌子上。
我在桌子边坐下,刚才兴奋得意的心已经平静下来,我要开始观察它了。蜻蜓有个细细的黄色的身子,尾巴的那一端深一些,头那一端浅一些,还有些毛。它的头像一粒种子,上面有两个黄色的大眼睛。它还有两对晶莹剔透的翅膀,前面的一对小,后面的一对大,上面还有像蜘蛛网一样的纹路。
在我观察地起劲时,爷爷突然走来问我:“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吃什么?我可不知道。”我说。“蜻蜓和青蛙一样也是吃蚊子、苍蝇的。所以它们都是环保小卫士。那你知道蜻蜓是单眼还是复眼吗?”“当然不是复眼,它又没有很多眼睛!”我说道。“错了,它是复眼,它的眼睛是由二万八千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呢!”爷爷说。
突然,我发现蜻蜓不怎么动了。我对爷爷说:“蜻蜓也有生命,把它放了吧。”爷爷说:“好的。”说完,我们就把蜻蜓给放了。
看着蜻蜓飞走的身影,我有些依依不舍,但我觉得,放了它,我们的世界就可以减少蚊子啦!
这十几只来回飞舞的小虫搅乱了我的思绪,仔细观察其动静,还真有一番趣味。
它们非常喜欢光亮,从窗户缝隙神不知,鬼不觉得溜到正在“开夜车“的我面前,我知道这些小家户并非冲我而来,而是看上了我面前台灯所发出的亮光。它们像一个个要出征的战士,个个精力充沛,“摩拳擦掌“,前面那滚烫的灯等好似跳高用的竹竿,小虫们都跃跃欲试想冲刺。可是每次迎来的都是失败的面孔,前面的电灯好象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悬崖,虫儿们一触到边,就像被高压线电了,嗖地一下就回归到大本营,每个小冲好象都在唉声叹气。每一次突破他们都会掉一小撮毛,有时要挑战,它们甚至会因体力不支掉下地面。
看者小虫们一个个勇往直前我的心被震撼了,被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震撼了。它们向往光明,他们前赴后继,为了心中的梦想,扑腾着柔弱的翅膀想困难发出挑战。虫儿也是有思维的!因为它们有梦想,有信念。飞蛾扑火,它不是盲目的牺牲自我,因为光明,问年在它的心中是那样神圣,那样美好,它们执着地去寻找梦想,它们执着地去实现梦想。然而我们人呢,他是万物的主宰,却那样的虚伪不真实,他们为了自己的颜面,把心中的梦想久久地尘封,只有在猛里才去想那美丽,春节的理想,他们把自己儿时那幼稚的梦永远的埋藏在无人地带,从没有人去挖掘,去开采,让梦想永远是不可实现的梦。这一点我们和飞蛾相差甚远,至少他们还有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全面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
确实,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能死读书。在读书的同时,还要怀着对事物的好奇心、用与众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
我觉得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生活,昆虫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的弱小、无趣。昆虫世界奥妙无穷,让人大开眼界。
就像法国作家、昆虫家法布尔,他从小就非常喜爱昆虫:他六、七岁时就对昆虫着迷;十一、二岁时就在自家的菜园里观察昆虫,三十岁时就写下了著作昆虫记。《昆虫记》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也是一部科学著作。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昆虫记》一书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生机和情趣。其中充满了法布尔对生命的关爱之情,与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读书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谛。
“有一次,我曾看到几只蚂蚁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蚂蚁,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从井里拉出来。”
“蝉只好放弃所凿的井,无奈地选择离开。不过,这口井的浆汁很快就会被喝光,而蚂蚁们为了再喝个饱,还会找机会去抢别的井,以图再一次地痛饮。”这两段话令我深有感触:这些蚂蚁真是太无耻了!它们不仅是一群乞丐,还是一群残暴的强盗。而蝉才是辛勤的劳动者。真是好心没好报!蝉好心地让蚂蚁喝自己辛苦所凿的浆汁,而蚂蚁竟然将蝉赶出去,独霸浆汁。
看来,不能一味地相信寓言,要多读一读真实的、有依据的文学、科学著作。
今天,何老师让我们观察蚂蚁。
吃完中饭后,我们就走出教室。我们先来到一处有蚂蚁的地方,然后拿出一粒米饭放在一只大蚂蚁的面前,它先是闻了闻,然后就站在那儿,用自己的前足摆弄触角。过了一会,我们等的不耐烦了,于是就把这只大蚂蚁给弄到了别的地方。
我们看到了另外一只小蚂蚁,于是我们也在这只小蚂蚁前面放了食物,这只蚂蚁在食物面前,用自己钳子般的嘴巴在食物上啃了啃,然后就去叫救兵了。我们发现,这只蚂蚁在叫救兵时,发现了一只蚂蚁,就和它的触角碰了碰,然后就往前走。我们等了好几分钟,由于叫救兵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就去观察另外的蚂蚁。
我们来到草坪的旁边,看到了一只特别小的蚂蚁。跟前面一样,我们把食物投放到了蚂蚁的前面。蚂蚁兴奋极了,他先是在食物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再啃一啃,看看这个东西合不合适,再立刻去找救兵。就在这时上课铃响了,我们就去上课了。下课后我们惊奇的发现食物只剩下了一点点。
蚂蚁可真厉害啊!
今天,我读了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完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就是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记》。
读过《昆虫记》和法布尔的生平,我感受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