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承载着整个家族的生活态度、文化理念、价值观、人生观等。良好的家风能让继承者立身于社会,是一种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她让家族的每一代人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塑造出人们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非凡的气度。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等,无不烙印上家风的印记。
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曾出现过很多显赫的家族,他们大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我不禁想起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一门三院士,满庭皆俊秀”这句话就是他对九个子女言传身教的`最好写照。他的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杰出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中国近代的考古学开拓者之一;三子梁思忠,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参加过淞沪会战,二十五岁不幸早逝;次女梁思庄是我国图书馆学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投身新四军,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五子梁思礼是我国著名的火箭控制专家。
这些人里面,最为人们熟知的我想也许是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徽因,而他们的儿子梁从诫先生也是杰出的,他领导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家族之所以这么成功,我们从《梁启超家书》中就不难找出答案。他写给孩子们的书信中用词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子女成长和学习的关心,又不时发出自己的见解和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每一封书信都充满了梁启超先生作为一个父亲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相较之下,我的家庭平凡的太多太多,只是中国千百万家庭中普通的一员。家里有欢乐也有争吵,但更多的是还是快乐和温馨。我的父母虽然没有什么渊博的学识,但他们交给我做人的道理和对生活的态度,让我能够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健康自信的成长。父母对长辈的照顾和陪伴让我明白“孝”的真谛,父亲每晚读书的习惯同样变成了我的习惯,母亲的勤俭持家是我从小就有了节约的意识,奶奶用粗糙的双手教会我要辛勤的劳动才有丰收的喜悦,姥姥告诉我做人要忠厚朴实,诚信待人······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才使我能健康的成长。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这些最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
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小时候总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然后是看着白发增多却是无能为力,总是说要让父母以后更好的过日子。可是到大了,却又很多人忘记了小时候的承诺。都说孩子是父母心头一把刀。儿时的调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时才能让父母省心呢?只有人到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当年的恩情。而此时的父母已过花甲之年,身体大不如前,还能陪伴我们多少年呢?因此孝顺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这种现象,使子女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3、4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
响地端来一盆水。年幼的儿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顺的家风需要每一位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良好的家风才能代代相传。 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见面,每天只是电话的问候,足矣让他们安睡一晚。周末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说说话。外出旅游时尽量带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与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体现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儿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
现在,家风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其实,家风是个古老话题,对家庭成员而言,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风。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别的东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种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说,做儿女的,在好的家风熏陶下,会用好的家风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尚,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有着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等优良家风。我们要在前辈的教导下继承及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在生活中,父母常教导我要传承这些优良传统。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七色的光芒汇成耀眼的白亮,蔚蓝长空之上,游荡着几只雪白的绵羊。举目四望,一片明亮中,点缀着几许阴凉。妈妈带着6岁的我到市场上市。市场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我们来到一处卖菜小摊,我拿起三把油菜花询问价钱。油菜花本是一把六元,可当我给了那满脸皱纹、饱经风霜的老伯伯五十元之后,他却找给我四十二元。我心中窃喜:嘻嘻!太好了,多赚了十元。得快点离开,不要让老伯伯发现。我连忙拿起老伯伯找还的钱和三把油菜花,牵着妈妈离开市场。妈妈问我:“怎么这么急躁?”我得意地把多找的钱拿给妈妈看。妈妈却拽着我,告诉我:“孩子,你不能这样做。我们要做诚实的人。诚实,就是要正直而真实。这是我们家的传统家风。不能因贪小便宜而不讲诚信,快把钱还给老伯伯,知道了吗?”我愧疚地点点头。妈妈带我来到刚才那处小摊。我拿出刚刚老伯伯多找的十元,扭扭捏捏地走向老伯伯,并对老伯伯说:“伯伯,对不起。您刚才多找给我十元,可我因为贪小便宜,没能及时还给您。对不起,希望您能原谅。”说完,我把十元还给老伯伯。老伯伯用他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孩子,没关系。只要知错就改,你就是个好孩子!”就在这一瞬间,我被深深感动。
因为有好家风,我在生活中渐渐养成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看重亲情、拾金不昧、勤奋好学等良好的性格与习惯。这将让我一生受益无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和谐的前提是无数个家庭的和谐,家庭要和谐离不开良好的家风。让我们一起传承美德,让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勤学向上、尊老爱幼等良好家风飘进各家各户,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水,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水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按理我应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掌中宝,可是从我懂事以来我认为妈妈不疼我、不爱我,做什么事情对我都很是苛刻。可不,每天早上妈妈都让我叠好被子,整理好房间,吃完饭后还要自己洗碗才能上学,好几次上学快迟到了叫她帮忙、妈妈都不要。因此我好几次跟她顶嘴。
但是那次去劳动基地彻底让我醒悟了,要去劳动基地的前一天,老师特别强调要提早到校。可那一天我睡得昏昏沉沉的,妈妈也没来叫我,当我睁开朦胧的眼睛时,往闹钟上一眇,哎呀,不得了了,还半个小时就要迟到了。我连忙穿好衣服叠好被子跑下楼去,囫囵吞枣地吃了几口饭,就准备走了。“站住,碗洗了再走”只见妈妈从里面走出来,像只母老虎似的把我“咬”住。“妈妈,来不及了,你先帮我收拾一下吧”,我说。“不行。”妈妈一把拉住了我的行李,“洗碗了再走。”“都快来不及了,您就帮我洗一下吧。”我说。可妈妈不吃我这一套,没办法我只好洗碗再走了。等我到学校时,车已经快开了,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就让我上车了。在车上,我暗暗骂着可恶的妈妈害我被老师批评。不过我心里暗暗自喜,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的视线不用听她啰嗦了。
劳动基地的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将衣被整理的干干净净,这时教官走了进来向周围环视了一下,走到我的.床边,对我说“这是你的床吗?”我心里紧张极了,吞吞吐吐地说“是的。”教官摸了摸我的头说“好样的”又转身对其他同学说:“同学们,要像这个同学学习,他的床是全宿舍最整齐的一张。”我心里高兴极了,心里美滋滋的;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是我们桌吃得最快最干净的,吃完后我不但将碗洗得干干净净的还帮助别人洗碗,当我回宿舍路上时,我看见几个老师指这我说“看那个同学真棒,他一定有一个好家风。我突然恍然大悟,妈妈让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我的,她是爱我的。顿时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我连忙跑回了宿舍……
啊!好家风伴我成长,他给了我勇气、自信、独立。
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慈祥地对我说:“我的爸爸呀,可是一位烈士呢……”讲到这时候,那双睿智而又明亮的眼睛里渐渐泛出对过去向往的波涛,仿佛在想象着那个遥远的年代,硝烟弥漫的临汾战场上,一位勇敢的战士骑着高头大马冲锋陷阵。当我用不解的眼神好奇地打量着爷爷空灵的眸子时,他眨眨眼睛,仿佛缓过神来,慈爱地摸着我的头说:“你的曾祖父啊,可是一位烈士哦。记得那年……”他止住了话头,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努力地回应着他眼角泛起的泪花。
年轮流转,时光飞逝。有一年回老家,爷爷依旧是满面笑容,摸摸我的脑袋,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走到一个柜子前翻翻找找。我好奇地凑过去张望着,只见地上整齐地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相册和书籍。我随手翻开一本相册,爸爸青涩的脸庞呈现在我的面前。“爸爸还带着军帽呢!”我笑着指出来。爷爷凑过来看看这张照片,点点头说:“是啊,你爸爸可是当兵出身的。”“真的吗?”我睁大眼睛问道。“当然了,那年他去参加香港回归仪式,我别提有多开心了。”他脸上每一丝皱纹中都泛出了自豪感。我不忍心打断他的回忆,悄悄往后翻看着爸爸军校同学写下的寄语。透过那笔记上工整的一笔一划、一个个朝气昂扬的签名,我仿佛看见了爸爸刚刚穿上军装时的欣喜,看到了他训练时黝黑但却神采奕奕的脸庞,看到了他在分别时与即将天各一方的战友们依依惜别、互相勉励的样子。
爷爷翻出一本微微泛黄的大书,书面上写着—《xx县志》。他像捧着珍宝一样翻开,笑着指着一个名字对我说:“你看,这是谁?”我惊讶极了:“爷爷,这不就是你吗?”他点头赞同着。读着简介,我发现眼前这个年过古稀的老人,竟然一生忙碌着为国家做出贡献,我的内心油然生出一股尊敬之情。原来爷爷的一生并不像是我想象得那么简单,他也曾是一个为事业为梦想奋斗着的人,直至现在,只是我未曾留心而已。
因为家中两辈都是当兵人,我对那一套绿色的军装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兴亡而抛头颅、洒热血?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崛起而倾尽所有?正是他们无悔、无私的付出,新中国才迎来了又一次的辉煌!五千年来,祖国历尽风风雨雨,但这群满腔热血、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们浴血奋战,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他们是历史的见证人,虽然他们如今已不再年轻,但他们却以不变的热血教育着我们,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从小家里的老一辈就常常教育我说,要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出一份力。他们这些年来对我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对任何人都要恭谦有礼,任何事情都要怀以最大的热情去尽力做好,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等等。春风化雨般的教诲常常在我的耳边响起,我的内心也正像那春风中的小苗一般,茁壮生长。
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能够像我的前辈们那样,站在祖国发展的光明舞台上奉献自己的力量。或是当一名女兵,守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或是当一名教师,为祖国输送新鲜的血液;或是当一名法官,惩治不良的行为;或是当一名海外归来的游子,奉献自己的学问。
以言语教育着我、激励着我的前辈们,亦或是那些甚至未曾谋面过的长辈们,都告诉着我这样一个道理:无私奉献自己,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前途,也要为了他人,为了祖国。家风正,世代传。这一精神将激励着我家族中的一代代人,一点点地传承下去。让我们大家携手起来,把这优良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吧!
自古流传一句话“富不过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经历强盛后走向灭亡。这其中的缘由,值得人们深思和探索,世人都想把自己的家业一代代传下去,永兴不衰,可为什么最终没有实现呢?
如果我们细细去观察不难发现,各朝各代各家之所以走向灭亡,是因为自己的子孙没有好的传承祖宗的宗训和家风。
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各个朝代和各位帝王各个家族和其家业的兴盛,开始都是以德立业,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奉公守法、福民泽世,修德不仅是立业的根本,也是成功事业、幸福人生、家业能够源远流长的关键。
而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一些人放弃了精神修养,扭曲了世界观,许多豪门还达不到“富不过三”,而是富不过一、二代,甚至几年,其原因不外乎是道德缺失。有些人富起来后,和原先判若两人,骄奢淫逸,以逸待劳,肆意妄为,违背伦常礼法,自己挥金如土,全没有为民众造福的观念,长此以往,他们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自作孽不可活”,这句古话不无道理。高尚的德行要培养并保持下去,良好的家道要秉持传承下去,才能使家族和家业昌盛不衰。常言道,厚德载物,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才能将家业世代传承。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我们自己,搞好家庭和谐,让我们的子孙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才是国泰民安的基础。其实中华祖先给我们后世子孙留下来了很多好的家训,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如“了凡四训”、“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等等。在家风方面,宋朝范仲淹为世人做出了典范,他平生尽为善事,设粥厂、办义学、兴天下之利,他贵为宰相,朋友和大臣们给他办后事,去后边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但范公的高尚道德被千古传颂,至今范氏子孙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
在家庭中,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妇要学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兄弟姐妹要意比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让我们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家庭和事业泽世流芳!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中庸》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沿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核心“孝”道,孝作为各大世家的家训家风,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的,传承中华文化必以“孝”道为核心。
家风是一个家族历经岁月的沉淀,世世代代的相传,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的风气,是一种让后代继承人立身于社会,让后代继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形成优良家风,“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继先人之志,传承先辈之业。这使得优良家风能够经久不衰,这是传承家风的核心内容。子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为人子要孝顺尊敬父亲,为人父要关爱教育儿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风,这也是构建和谐家庭达成“家和万事兴”的基本途径。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渊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家风主要是教育后人成为栋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学孝,羔羊尚且跪乳,乌鸦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万物灵长自诩?古人较为重视家风的作用,培养子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更兼以悌、忠、信、礼、义、廉、耻,让继承的后人懂得进取,胸怀凌云,心系国家民族之荣辱,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这也正是我们当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现今,倘若我们都重视家风的作用来重振家风,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得到弘扬,社会风气将会蔚然成风!
老与子,孝也。孝者,能传承文明圣火也。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孝,必以孝为核心。有一本看似不起眼的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是据《论语》等经典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编写而成,其中蕴藏着先哲对我们后人的教诲,是传承家风的宝典,当代社会可以通过这类优秀国学经典来弘扬中华优良家风。
依稀还记得春节时期央视有关家风的调查和访谈,人们都淡褪了对家风的重视和理解甚至是漠视。传统的家风,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融入新时代的气息,但“孝”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需在此基础上革故鼎新,培养后人践行八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持以“孝”为核心,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于东方。传承优良家风,昭示于后代,将永世莫忘。我们后继人则任重而道远哉!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而我们家的家风是:热爱读书、享受精神陶冶。
忆往昔,每每走进爷爷的屋里,我就会看到那个大大的书架,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类书籍,那时的我,虽不认识字,但从他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戴着老花镜看书的专注神情,我就感觉到书中肯定有吸引人的“东西“,要不他怎么一拿起书就爱不释手、读的那么津津有味呢?妈妈脱掉白大褂回到家,闲暇之余就翻书,有时还听到他们谈论什么“理论”“实践”等深奥的问题。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
上了幼儿园,我比同龄人记得字多,就开始看绘本故事。我第一次从书中看到了卖火柴的小姑娘的可怜、丑小鸭的艰难历程、白雪公主的善良。书中一件件催人泪下的故事,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话语,常常叫我废寝忘食。从那时起,我爱上了读书,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朋友。
看今朝,我是一名小学生了,那些绘本故事已不能满足我读书的***。为了读到好书,我每天放学的第一时间就去“博通”书社还书、借书。回到家我一写完作业,就迫不及待地捧书阅读。《狼王梦》让我知道了动物间的弱肉强食和母爱的无私;《钢铁是样炼成的》让我懂得要做一个正直、勇敢、机智、坚强的好少年,《上下五千年》让我领略了古人的高尚品德和对昏君的无奈与气愤……
而如今,我已经读五年级,阅读的书多了,并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在老师眼里,我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四邻八舍和远亲近友眼里,我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小姑娘,在父母眼里,我是一个诚实守时的孩子,在同学眼里,我是一乐于助人的好伙伴。我深知身边人给予的评价,我暗喜好家风的潜移默化。
展未来,读书不仅影响到个人、家庭,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如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书助学。“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好家风熏陶,那么咱们的社会风气将会更加纯洁,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辉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