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而在我眼中,中国的集体教育是从孔夫子开始的。为什么要把很多人集中在一起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古往今来的专家们给出了很多解释。但学校教育确乎是一天天发展壮大了。
现在你要是问别人“你为什么要上学”,那人准会愣在那里,因为上学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不需要理由。可是学校教育的弊端似乎也是越来越严重了。到底为什么要上学?学校教育应该干什么?也真到了该问一问的时候了。
《学校在窗外》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
作者黄武雄认为,人的原始旨趣有三项:维生、互动、创造。他认为维生不必教,创造不能教,能教的只有互动一项。所以作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做而且只能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为什么学校教育应该做这两件事呢?作者的解释是:“未受教育的人,虽然对周边的生活有深刻的体验,但他的经验世界狭小,没有太多机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拿来,与别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经验相互印证,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经验。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开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
如果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作者认为那就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那么现代学校是按照这三件事去做的吗?显然不是,作者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套公式,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作者以其独具一格的眼光发现了这个属于所有学校的通病。现代学校教育,重知识不重经验。由于学生只忙着去背公式,背死的知识,他没有时间去接触实际的世界,无法去摸索、积累丰富的具体的属于他自己的特殊经验。等他从学校里毕业,进入现实社会,缤纷多变的现实会使他迷惘,他发现很多事是没法套用公式去解决的。但学校教育给他形成的习惯让他无法发挥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他只是一再地回到公式中去,生搬硬套地去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因此,很多从学校里出来的人,他的思维始终是浮离于真实世界之外的,无法与真实的世界融合。这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高分低能”。
学校教育应该打开人对世界的实际经验,而不应该只是把学生封闭在书本之中。只看重学习抽象知识的成绩很明显是错误的。
很多人是在离开学校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学习。我想,这也正是本书的书名——“学校在窗外”的真正含义。
1、创造原来是人的天性,人在创作活动中固然会有挫折,会有困顿,但终究会因此感到充实,感到愉快。正是创造工作的挫折与困顿,才使人真切体会到生命沉甸甸的价值。把创造活动交给别人代工,是违反人的天性的,也会扭曲人的价值判断。创作的***被压抑,时间一久,人自然会惶恐、焦虑、怀疑。
2、维生、互动与创造,三者是人存在的三个支架,也似乎是人类天生所共有的原始旨趣。”《学校在窗外》由此而论,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每日在于孩子的互动中共同创造,并借此维生,我们的生活该是何等的幸福啊!因为此人生之三味,我们不费吹灰之力便已同时占有。我们真该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啊!
3、成千上万的知识精英,被训练成看守事物规律的守卫,却忘却了问题的来源。这些知识的守卫,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并非为了解决或思考某些重要的'根本问题,才去汲取前人已经建立的知识以寻求答案,或重构前人所创作的知识,加以修正或另辟蹊径,以创作新的知识,解决原来的根本问题。相反的,他们只学习知识,把知识当作事物的规律去学习,学习这些事物的规律,不为了解决或思考问题,而是为了要维生,借看守这些事物的规律,谋求好的职业。
4、作为教师我们引导或支持儿童的学习,并非是让他们掌握进而守卫那些知识。我们要支持的是儿童对于于个人有真实意义的问题的探求和解答。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创造***的满足,是与世界联结的原初动力。我们培养孩子的理性,是为了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普遍性,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中位置。
5、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用虚构去呈现真实的人性,而这里所谓“虚构”,便是用这种抽象的手法去探讨人性中的普遍品质,再将这普遍品质还原于有血有肉的故事里。文学的意义便在于人浸淫于文学作品,把自己的特殊经验融入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借之印证人性中的普遍品质,在印证中批评整合重构价值。
6、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的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去复制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因此,中国教育只弊病,不在教学方法的强制灌输上,而在于政治化阶级化奴化的核心价值观,假如不能让教育独立于意识形态,则无法形成人的教育。
7、我们期待学校教育能“把知识当作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积累的经验,并随时与人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不断验证、不断修正;帮助人发展抽象能力,帮助人意识到抽象是为了从特殊经验撷取普遍经验,再放回特殊现象,那么学校便完成了它的功业”于是学校只要“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即可。
最近,拜读了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等一连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探寻和揭示了学校教育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从而引发我们进行深入思考,重新去认识学校教育,认识社会……作者认为,孩子去学校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于与世界联结。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要做两件事,一是打开人的经验世界,二是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学生应能通过学校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复制成为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那么,我们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学校教什么?孩子如何学?现今的教法与目标是否正真适合孩子内在的发展呢?我们的教学宗旨,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事实上,教学时,大体都是将“套装知识”和简单技能进行传授,给予学生简单的知识骨架的建构,这些知识技能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为了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出路而服务的,是一种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标的实用主义的行为。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失了知识积累过程中的自我经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而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当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就会对曾经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在学校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们考完试会把书本扔掉、撕掉,呐喊道我们自由了、我们解放了。相对封闭的学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很难适应这个大环境。他会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跟这个社会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会自暴自弃。当孩子视学校为樊笼,书本为锁链,那么这种学校的存在和这样的教育方式一定不符合和不能适应孩子的内在成长。
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作为一名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探索经验、交流经验、验证经验的机会,并通过各种方式拓展知识的视野,把知识真正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的学问,而在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们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
读完此书,我深深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审视一下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去进行一些改变,做真正适合孩子内心成长的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价值的根源在于同情。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来,了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从同情、从感同身受,一步步脱离认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领域中,讨论价值,讨论善,是危险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价值、善,甚至把爱、同情本身,当作既定的美德来宣扬。这样,价值、善、爱与同情,都会沦为教条。学校应该思辨价值,但不能宣扬特定价值。因为价值、善、爱与同情,必须发自内心,绝不能也无法外加。价值、善、爱与同情,只要来自外加,都无法内化为人的主体经验,而使人信守不渝。
价值与善一经强加,人容易变得伪善。爱与同情,尤其不能公众化。爱与同情是个人内在的东西,只有属于个人,爱与同情才可能出自内心,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从人的内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长,慢慢学习,爱与同情才能随着年岁逐渐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
以上三段援引于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它使我对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产生了思考。在众多公开课的听课经验中,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总是要动很多心思设计出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思维升华,借以彰显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如讲到自然保护区,会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讲到地震,会提升到“我们要保护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思辨方向。到后来,讲到什么主题,学生居然能自己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师教育的成效可观。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这种告知、训练而得来的结论未必是他们感同身受体验出来的,未必是真情实感。由此,黄武雄先生继续剖析道:
由于同情是世间一切价值、善与爱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该做的只是选取镜头,让镜头聚焦在世间那些挣扎奋斗,或受苦无依的人身上,让学习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内心去同情,去思辨,去发展他的价值。教育者只能从旁协助讨论与思辨的进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学习者做结论,替学习者建立他们的世界观。
诚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么学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适时适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影响、守望,精心培育静待花开,而不是揠苗助长,强制花开。
秋天的晚上,晚风凉嗖嗖的,我趴在窗口向外看去,夜空还下着蒙蒙细雨,路上的行人撑着雨伞匆匆走过。
对面楼房窗户的灯透过窗帘 ,穿过朦朦胧胧的雨丝发出黯淡的彩光。
一盏盏路灯像一个个婷婷玉立的少女裹着白纱站在雨雾中。借着路灯的光亮,白天里看到的一棵棵大树和一片片树叶鲜花,晚上只能看见它们的轮廓,树叶像一把把黑色的雨伞罩着树杆,挺立在夜色中,如同一个个英姿飒爽的士兵站在雨雾中,保护着小区居民的.安全。
路灯下的草坪像绿色毛茸茸的地毯,被雨水冲刷过的小路在路灯的照射下熠熠闪光,像一条条缎带缠绕在树木的周围。
不时传来的蛐蛐的鸣叫声给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活力,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潮湿的空气中带有一股草香的气息。
啊!夜晚的窗外仿佛比白天更美丽。雨天里独享宁静的感觉真好!
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惯性思维认为所有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都应该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当身边有一位朋友,他们的孩子是没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他们选择小学阶段由父母来教孩子相应的知识,有些科目请专业的'教师来教,我从心底挺佩服他们的勇气,当然也有所怀疑这样的方式是否存在弊端?
书中大江健三郎对于孩子为什么要去学校阐述的观点是:为了与世界联结,进而反观自己,了解自己。
我比较认可这样的观点,人活在这个社会中,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人总是与其他一些人相互联结的,首先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等,还有就是同学,朋友,同事等等。孩子去学校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在学校生活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学习知识。
关于学习知识,很多教育者们都提倡孩子自主学习,我在想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而言,他们如何懂得自主学习?现在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学期从学习拼音开始,然后学习认字、写字,数学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被迫的学习,孩子们在期中和期末都要面临考试,对于考试家长和孩子都很紧张,分数考得好的孩子家长自然高兴,分数低的孩子家长心里不舒服,可能会对孩子各种批评,此刻想想自己也是这般焦虑的家长之一。
我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认字,有没有想过我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来的?在我小的时候我好像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只知道老师教认字我就认字,教写字就写字,很少去思考过我为什么要学习认字,写字,读书?似乎就是应该做的,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那么这个学习上的主动性要从哪里来呢?我不记得小时候老师是否惩罚过抄写生字多少遍的事情,现在却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孩子写错了题,某老师会惩罚孩子写多少遍?对于这样的问题,孩子会有怎样的理解?有一次,我儿子有几个字写错了,他的堂姐建议多多抄写,我反问我侄女,对于惩罚抄写是否有效,他的回答是无效的,我很奇怪明知无效的方法却仍然选择,其实这样一个惯性的思维,因为她以前也是被老师和家长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过,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去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而不能用惯用的方法来对待孩子。
最近还有一个问题使我很纠结,儿子期末考试考得不是很好,孩子爸爸觉得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所以他要求孩子在这个暑期把学习过的课文都默写,对于这件事情,我开始不是很同意,当然我开始是心疼孩子,也有一些觉得不妥的地方,只是似乎说不出来,通过看了《学校在窗外》,我似乎有点明白,背多少书,写多少遍也只是让孩子在重复着机械的工作,这样的默写意义在哪?孩子通过默写只是会多写几个字,多背诵几篇文章,那么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是被我们一点点破坏掉呢?
这些问题我还需要慢慢的去思考学习,或许在《学校在窗外》这本书可以帮助我找到答案,我要继续细细读下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