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我既去了郑州旅行,又帮着家里做“春节大扫除”,还放了许多鞭炮,收获可真不小啊,你们想听听吗?就说,到郑州旅游吧,这件事听起来很平常,但是,这一次与以往可不同,以前,我都是由家人陪着,可这一次,我是被“打包”到的郑州,听到“打包”,我紧张极了!难道是要把我像货物一样通过传送带输送到飞机的货舱里,一场虚惊过后,你猜,怎么着?原来我被漂亮的阿姨在胸前挂上一个“无人陪伴儿童”的牌子,然后空姐对我进行全程专门照看。明白了吧!什么叫做“航空打包”。另一件让我自豪的事情是帮着家里做“春节大扫除”。别小看大扫除,工作的项目可不少:擦窗户、拖地、洗被子、擦沙发……
外婆笑眯眯的看着我,说:“咱家这面目全非的沙发可都是你的‘杰作’,打扫的工作就交给你吧!”听到这儿,我不以为然地说:“小菜一碟,难得了我吗?”急匆匆的我,拿着一块湿毛巾,在沙发上一阵狂擦,可沙发上的污迹不但没被我除干净,反而越弄越花,这可怎么办呢?一旁观战的妈妈,看着着急的我,安慰我说:“擦沙发,要用专用的皮革清洗剂,再用湿润的毛巾擦洗、最后打上一层薄薄的护理腊,才能完成清洁工作!”听了后,我恍然大悟,在妈妈的指点下我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通过这件事,我学会了怎样“擦沙发”,同时也明白了,平时应给注意卫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中国有句俗话,叫“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今天,我们家就实行了“大扫除”计划。
早晨我们准时七点起床,吃完饭、刷完牙、洗完脸,七点半准时开始大扫除。我们先来打扫客厅。姐姐擦桌子,妈妈擦玻璃,爸爸扫地,我拖地。安排完之后我们分头开始干。姐姐和妈妈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可我跟爸爸却遇到了麻烦:爸爸东一扫西一扫的,到头来也看不出有多少收获,而我也等的不耐烦了,拖把一拖,爸爸扫的地就前功尽弃了。妈妈看这情况,只好用拖把把垃圾清理到垃圾桶里。接着,我们来打扫卧室。姐姐叠被子,妈妈整理床头旁边的书等东西,爸爸和我的工作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这次,我和爸爸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爸爸一列一列地扫,等扫完之后,我才开始拖,以圆满的“结局”完成“任务”。
我们又开始打扫厨房(包括餐厅)。厨房内的抽油烟机、厨具等就交给妈妈,餐桌交给姐姐,我和爸爸依然是扫地和拖地。不知道为什么打扫厨房里的卫生用的时间最少。
最后我们又打扫了卫生间。卫生间对于我们来说是最不想进入的场所。但由于卫生间里所摆设的东西不多,而且水源方便,也没有垃圾,所以一拖便干净了许多。今天我们实行了“大扫除”计划后,家里焕然一新,我们非常惊讶也非常激动:是啊,只要大家都勤劳一点儿,就会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
今天是当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热闹的忙碌着。
早上“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熟睡的我和爸爸,我们连忙穿好新衣服,然后爸爸把早已准备好的对联、灯笼,拿到门外,先挂上红红的灯笼,再贴上对联,我用手指着对联高兴的念道:“万家春,千里秀。”
过了一会儿,爷爷奶奶来了,我迎上去忙把爷爷奶奶扶进了屋,给他们倒了杯热茶,又给他们削水果,爷爷笑着说;“瞧!我们的孙女儿懂事了!”
吃饭了,我把爷爷奶奶扶进了饭厅,啊,今天的菜可真丰盛呀!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美的鸡汤可、口的干烧鱼绿、油油的波菜……我的手不听使唤的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嚼起来,爷爷举杯说;“祝你学习进步!”我也举杯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晚上,我们一家围着电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有小品,相声,精彩的杂技和唱歌跳舞,奶奶看的高兴的笑了,爷爷看的拍手叫好,我也开心的手舞足蹈,爸爸对我微微的笑了。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礼花漫天飞舞,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天空上盛开的花……,爷爷拿来了送给我的新年礼物,我打开一看,一条漂亮的围巾,爷爷说:“冬天很冷,戴好围巾别着凉了,”啊!爷爷把他对我的关爱送来了,把对我的关心送来了。我心里默默的想着,等我长大了,我也一定会关心你们的。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每个家庭都是充满着快乐的气氛,祝愿全中国的人民在新的一年里都快快乐乐的。
想成为春晚里的节目就一定要好看、好笑、有新意;想成为春晚里的主持人,必定要伶牙俐齿、头脑灵活,最重要的是——长得要好看。那么春晚里的舞台呢?就让我来为你介绍介绍吧!
第一大有点——设计巧妙。一个舞台少不了设计师的设计,而这设计得好坏却直接关系到了将来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好与坏。春晚的舞台从正面看:顶上有几十根方形的长方体,底下也有几十根方形的长方体,它们都能升降。当需要它们时,它们便升降到一定程度,来满足演员的需要。如朗朗和芭蕾舞蹈演员的`节目——《指尖与足尖》。舞台先升起几根长方体,形成一个凸起的台,供演员跳舞,快跳完时再一根一根地升起来,形成楼梯状,把演员导到原来的平面。
第二大有点——美观。舞台没有了美,就等于花朵没有了绿叶,山峦没有了植被,衣衫没有了花边——一点也不好看。春晚的舞台可以说是将这点做得出神入化。它上下左右都有“电视板”来放与节目贴切的动画;还有顶上与底下长方体来进一步地模仿场面。像孙俪和李健唱的《风吹麦浪》。因为是“麦浪”所以舞台四周的 “电视板”就放起田野里金黄的麦子的景象。而“风吹”舞台就交给顶上和底下的长方体们来搞定了。长方体先变成麦子一样的金黄,再像麦浪一样上下起伏,随风摆动。摄像机从左面拍过来:几棵金灿灿大树把他们给围在了里面,橙黄且略带微红的浮云飘在大家的头顶……整舞台笼罩在金黄、橙黄与微红中,就像真的一样,简直就是仙境。
第三大有点——节能。今年的春晚有许多东西都是去年用过的,这是重复利用。有些材料可以重新加工变成有用的东西,不必大量的浪费,这是回收利用。灯泡用节能灯泡可以节约电。用其它的节能材料可以节约好多能源呢!
今年的春晚真是设计巧妙、美妙绝伦、节约能源啊,真是既好看,又节能啊!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