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养了一条可爱又机灵的食肉小鱼,她就是河豚。每次看到河豚,我就想到一首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条河豚胖乎乎的,长约四厘米,身上有一个个绿豆大小的黑色圆形斑点。她的皮肤是灰色的,但是头颈部的颜色呈金黄色,在晚上还会发出暗暗的荧光。她的肚皮是白色的,摸上去十分光滑。每当我把她捞起来放在手心时,她的肚子就会慢慢鼓起来,好像在生气似的。
你可别小看她了,她能咬死比自己体形大得多的泥鳅呢!有一次,爸爸抓来一条足足有十四厘米长的泥鳅,与河豚养在一起。刚开始时,河豚和泥鳅相安无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后来,河豚慢慢地靠近泥鳅的尾部,看起来要向泥鳅发起进攻了。只见她突然张开嘴巴,使劲地咬了一口,把泥鳅的尾巴给咬掉了。泥鳅疼的四处乱窜,好像在说:“河豚大姐,你饶了我吧,我以后会效劳你的。”
第二天,当我再去看时,发现那天泥鳅不仅尾巴短了许多,而且背鳍也被河豚吃得精光。每次河豚靠近时,泥鳅都惊慌失措,好像惊弓之鸟一般。三天后,我发现泥鳅的脖子被咬得通红通红的,直直地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已经死了。
虽然她咬死了一天泥鳅,但是她对我还是挺温柔的。河豚给我增添了许多乐趣,我十分喜爱她。
我在市场上看到过禁止买卖河豚。“为什么要禁止买卖河豚呢?”我疑惑不解的问爸爸。爸爸一本正经的说:“因为河豚有毒呀!”我的好奇心很强,我一定要知道河豚有什么毒。于是我就上网查资料,找到了。
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河豚生有很细的小刺。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块锋利的刀片。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 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q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原来是这样,河豚的毒真大。难怪古代有一句俗语:拼死吃河豚。不过河豚鱼味道极为鲜美,与鲥鱼、刀鱼并称为“长江三鲜”。 古代有一句俗语: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足以表现出了河豚的味道鲜美。而且河豚的药用价值很高,从其肝脏、卵巢的毒素中,可提炼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巢素等名贵药材。
河豚真是全身是宝呀!
初春,和河豚约会,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长江三鲜养殖基地”。珍稀鱼类博物馆,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鱼类标本和图片,孩子们充满好奇地听管理员讲解长江鱼类的生存现状;河豚养殖池,孩子们紧盯着河面,看工作人员把河豚从池塘里打捞出来……
当鲜活的河豚在鱼桶里活泼泼翻腾跳跃时,孩子们又是激动,又是兴奋,想摸却又不敢摸。我抓起了一条河豚,鼓励孩子们用手摸摸河豚那白白的、鼓鼓的肚子。几个胆大的孩子先伸出手来,慢慢地,所有孩子都围过来触摸河豚:“河豚长得胖胖的。”“河豚身上有白色的、圆圆的小点。”“嘴巴扁扁的,好像在呼吸。”“身上还有刺呢!”“河豚的肚子一鼓一鼓的,好像在生气呢……”呵呵,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河豚宝宝什么时候会鼓起它那白白的肚皮呢?”我提醒孩子们进一步仔细观察,把疑问带回去,一起想办法查询答案。
“老师,我们把河豚放回去吧,刚才那个叔叔说,长江河豚已经很少了,江豚也很少了,还有那个白鳍豚已经没有了,我们要保护它们!”说得多好啊!
来到实地观察,比我们在幼儿园用图片说教管用得多。既然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否就此生成主题活动“可爱的河豚”,一起说河豚、吃河豚、画河豚、唱河豚,让孩子们获得更多更深的活动体验?《幼儿园课程指导》指出:“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一个有意图而可灵活调整的开放的系统。”
长***是我园的一个自然生态背景,由此开发园本课程,一定会有独特的灵动性和生命力。我们以河豚为切入口,排演童话剧《河豚泡泡》,深入了解长江三鲜濒临灭绝的真正原因,引导幼儿初步萌发保护珍稀鱼类的意识……
我发现,抓住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生态资源,寻找并生成适合幼儿的活动,既丰富了园本课程内容,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有利于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