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高级中学的胶粒操场上,有一个半径15米的圆圈,正中还有一个半径3米的中圈,一说要比赛了,学生们就扛着三个球门走过来,以等圆周距离放在外圈上。看看他们手里拿的球,样子更是奇怪:如同大号的粽子。三个球门,三支队伍,三角形的`球,这个就是海安县最具特色而且是自主创造的一项运动――三门球。
三门球俗称粽子球,在海安的学校中很普遍,海安县内砷所中学,有20多所都把三门球列为体育课教学项目。全省每年都会有“省中学生三门球比赛”,老牌的三门球队至今已有9年历史了,在很多人眼里,这个三角形的球类运动很独特,甚至很难想象三支队伍怎么同台竞技,但是这项新奇运动在学生们眼里只用两个字形容就足够了――“刺激”。
“海安县十年前的学校里,很少有大操场,能打半场的篮球已经很好了,但是那么多学生,怎么可能人人都有球打。”刘瑞武在1998年的时候就开始想,总该有种运动,占地小,比如连半个篮球场都不用,玩的人多,还得有趣,“那样孩子们就能一边玩一边锻炼身体”。
刘瑞武在海安从事教育工作很多年,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就开始实施,他想到了篮球有三步上篮,想到橄榄球可以在对抗时抱住对手,想到手球的动作迅速可以让人思维活跃……还想到了足球,冰球的运动特点,甚至还有桥牌的算分方法。跟家里熬了一个礼拜之后,刘瑞武就把这些想法都柔和到一起,写了一套方案出来。“名字早就想好了,三角球看起来像粽子,就叫粽子球了。”
刘瑞武就是这样想出了江苏省学校体育的一个新名词,粽子球。在最开始的一年里,他和同校的体育老师们就按照设想的样子在操场上练习,把“撞”出来的灵感再写出来,修改了很多遍之后的粽子球运动,就和现在看到的没有很大区别了。三个队同场竞技,以将球有效射入对方任何一个球门得分为目的,这种“攻二防二”的独特竞赛规则让孩子们每次都玩得大汗淋漓。三门球需要学生们懂得”“兼顾”这个词,因为两个球门需要更宽阔的视野才能兼顾攻防,男孩子们更喜欢冲撞对抗,因为感觉好像在打橄榄球赛,女孩子们则更喜欢用巧劲,力量不足可以比速度。“玩的时候可以是15个人,要是有30个人都在圈里就更有趣了。”一个女孩子笑着说。
最近几年,刘瑞武和其他体育老师一起,把粽子球推广到了安徽,浙江,河北,湖南,福建,上海等各省市的学校里,并且把粽子球融入到社区,期盼有更多的人能认识这项运动并加入其中,刘瑞武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以后人们一提到海安,除了大公镇的农运会和海安花鼓,还有海安高中的粽子球。“希望它早点成为海安的另一块文化招牌,哪怕你吃粽子的时候能想起还有一项运动叫粽子球,我也心满意足喽。”刘瑞武笑着说。
我爱吃粽子,特别是刚出锅热乎乎的,每到端午节,只要有人煮了粽子,那味道准会香飘十里,老远就能闻到。
说道粽子,就不得不提起屈原,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那一年,屈原的国家打了败仗,他向皇帝提了一个建议,皇帝不仅没有听他的建议,还撤了他的官职,无奈之下,屈原只好跳江自***,人们打捞屈原的尸体,却怎么也找不着,人们不想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把米扔到水里喂鱼虾,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习惯。
每年农历五月,奶奶都会包粽子,她先给绿油油的粽叶洗个澡,然后拿几片叶子,卷成了个角锥形的桶,再在里面放上糯米,添一点肉或红豆、糖之类的,然后用粽叶把糯米裹的紧紧的,不让它们漏出来,最后用一根细细的线把粽子扎紧,就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动作很快,不一会就做好了很多个。
奶奶把它们放进锅里煮,进过几个小时的漫长等待,粽子终于出锅了。
我跑到锅前,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递给我一个粽子,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它,啊,好香啊!
我把线剪断,剥开粽叶,便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啊,糯米的甜和肉的香以及粽叶的清香留在我的唇齿之间,久久不能消除。
我吃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我吃不下,这粽子的香味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我爱吃粽子。
你们可能会觉得凤梨虾球没什么稀奇,一般的餐厅里时常见到,但是真要制作起来,可是需要下点功夫的喔!现在就让我来一一介绍凤梨虾求的作法吧!材料是:虾子、面粉、凤梨以及美乃滋(以上材料份量依照个人喜好调整)。步骤是先将虾子剥壳(也可直接买现成的虾仁),接着将拨好的虾子裹上面粉并油炸,等待油炸的同时可将凤梨切片备用,最后是将炸成金黄色的虾子盛到盘中、摆上凤梨并挤上美乃滋做点缀,金黄可口、香气四溢的凤梨虾球就大功告成啦!
上桌啰!最令人期待的品尝时间来啰!酥酥脆脆的虾球,佐上酸酸甜甜的凤梨,一同放入嘴里的`那瞬间……美妙的滋味就如同小天使在嘴里跳着美妙的华尔滋一般!
妈妈的拿手菜美味可口、妈妈的拿手菜令回味无穷、妈妈的拿手菜令沉醉不已……我希望将它学起来,未来换我做给家人吃,并且加上创新的作法!你的妈妈也有拿手菜吗?赶紧发掘并且学起来吧!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传统的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而是三角形底的锥形粽。你能说出它有几个顶角、几道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煮熟的粽子,由几道米黄色的草绳捆着墨绿色的箬叶,绿油油的,很漂亮;剥开枣儿粽的箬叶,只见鲜红的枣子镶嵌在雪白的糯米中,仿佛是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诱人。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国王不予采纳。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每逢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的形式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传颂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
“粽王诞生了!粽王诞生了!”当我还在睡梦中时,就被这阵噪声吵醒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时光倒流一小时吧!
一群人正抬着一座跟小山一样的粽叶,喊着口号走进一个大帐篷里。人群因为好奇心像潮水一样涌进了帐篷。不一会儿,帐篷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人们。
那群人正式宣布:开始包“粽王”。这时,有人盘起了手:“切!谁信你们能包出粽王呀,肯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粽子!”有的人兴奋地大声:“快点!快点!让我们看看粽王是长什么样的……”
那群人不慌不忙地将粽叶浸在水里,给粽叶们洗了一个热水澡。粽叶们直说:“好舒服啊!好舒服啊!”洗完热水澡,人们又将它们挂在绳子上晒太阳。它们在空中懒洋洋地伸了几个懒腰。
再去看看大锅里,大锅里正有一些糯米大哥在里面游着泳。游完泳,它们也被捞上来,躺在一旁的草席上晒太阳。
晒完太阳,人们又将它们倒在铺满粽叶的大地上,还依次在它们身上放上烤熟透的乳猪,一个牛头。人们将它包起来,用麻绳绑起来,放到大锅里煮。一分钟、两分钟……一小时过去了,"粽王"终于出世了!
我赶紧穿上衣服,跑了出去。哈哈!我跑出去不早不晚,正好是品尝时间,我还尝到了一些呢!
每当我尝到了粽子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次吃“粽王”的场景,真是记忆犹新呀!
端午到,端午的风俗也就随之而来。我的家乡河水很浅,难以承载龙舟这样的大船,但艾蒿还是插的,鸡蛋也是要煮的。煮熟了,揣在兜里,带到学校去,比谁的鸡蛋壳最硬。一切之中,最重要也最麻烦的是包粽子。先是随着母亲,到绿海一样的苇塘里采苇叶,手在上面掰着,眼却不停地在地上睃,生怕有青蛇从草丛里窜出来。糯米是自家水田里产的,红枣是邻居给的,干柴是父亲从河滩的树林子里拉回来的,只消称上一斤白糖,一切工作算是准备停当。
然而那是过去,是记忆中的事情了。现在,村子外的苇塘早被一把火烧个精光,河边的水田也因水位不断下降改作旱地了,更重要的是,传承外婆手艺的母亲也紧随外婆,撒手而去。
包粽子,似乎成了只在记忆中出现的事情了。
不料父亲说,明天我给你们包粽子去!我一愣,连一碗饭都做不好的.父亲,该不是在说梦话吧!但父亲真的来了,还带来了粽叶、糯米、大枣,一兜一兜,大的小的,红的白的,煞是好看!
我知道,像我每天用纸币换取各种必需品一样,这些东西,父亲不是从家里带来的,它们都来自超市!有一样,父亲带不来,也买不来,那是干柴!家乡的河滩上,一棵棵树也都变作记忆,像母亲一样,只能永远把梦藏在远方。
护理田地里的禾苗似的,小心翼翼,父亲把一张张粽叶展平,放上糯米和红枣。像包裹一个睡熟了的婴儿,父亲谨慎地用丝绳系了,放进不锈钢盆里。我笑了。看着粽子臃肿的身子,父亲也笑了。母亲的作品,用侍弄田地的双手,竟难完成。
我也艰难完成了一个,笨猪似的。原来,手握笔杆做细活儿的我,也难传承这样看似简单的手艺!
但我们还是要传承下去。由慢到快,由笨拙到熟练,艰难地,一个一个地,堆起一座绿色的小山。
刷好大锅,生起炉火,一个一个放进去,煮,续水,再煮,然后焖上一夜,扑鼻的清香就四溢开来。原来,丑陋的外表里面,竟包含着和精致一样的味道。
一个一个拾出来,放在桌子上的盆里。热气腾腾中,我看见了母亲,端坐在云雾之上,微笑着,检阅我们耕耘的硕果。
我给父亲盛了一碗,给自己盛了一碗,也给母亲盛了一碗。母亲食量不大,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够了。我拿起一个,慢慢剥开,露出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
我恭敬地递给父亲,父亲指指母亲。于是,虔诚地,我又转向母亲,递到含笑的母亲口中——朦胧中,母亲慢慢吐出了一个字,香!
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当你在端午节的那一天走在大街上时,到处可以闻到粽子的香味。每到那个时候,我便会一口气吃掉两三个,可尽管那样,我还是不知足地埋怨说:“如果天天都是端午节该都好啊!那我就可以天天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上个星期日早晨,我看见家里的冰箱内有许多粽子,便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早饭吃粽子吧!“妈妈听后,欣然同意了我的请求。
一会儿,妈妈让我把粽子拿出来解冻,我拿出粽子仔细端详着,粽子的外面穿了几层军绿色的大衣,衣服外面还系了一根腰带,呈三角形。这时,我就好奇地问妈妈,粽子是怎么裹的?妈妈说道:“首先要把糯米浸泡在水里,让它膨胀,同时把芦叶浸泡在水里,这样才有韧性。过半个小时,把水全部倒掉,拿四五片芦叶,卷成圆锥形,在里面装三勺左右糯米,然后用芦叶将上面封闭,再用绳子紧紧地扎住,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好了。”
不一会儿,粽子外面的冰块就溶化了,妈妈在锅里倒了一些水,打开了煤气灶,等水热了的时候,妈妈将粽子一个个的放到锅里,仿佛要让它们洗一次热水澡,粽子宝宝们好像也很乐意,乖乖地入了锅。
大约过了十分钟,粽子便可以吃了,我顿时感到香气扑鼻,令我垂涎欲滴。
我拿出粽子,把其中最大的一个粽子的腰带解开了,脱去了它的外衣。这时,一阵阵香气沁人心脾,我真想咬它一口,可我还是拿给了爸爸,然后又剥了一个给了妈妈。他们都不停也称赞说:“好吃、好吃。”最后我也剥了一个吃了起来,可真香,有糯米香、有花生香、有咸肉香,还是芦叶香。当我将一个吃完时,手上、脸上都沾有糯米,活像一个“大花猫”。
香,粽子可真香!明天我还要吃粽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