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开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black 》我开始越来越喜欢印度电影。又一次被印度片折服。 整个片子大气、温婉而细腻精致!与中国的《大魔术师》一样的魔术表演,但却提升到这么令人炫目如诗一般的艺术的高度。
而且与此前喜欢的印度电影一样,其表现的主题并不是空泛无物的,它直面了生与死最深刻的主题。人类选择安乐死——死是人类最后且唯一的自由吗?
原本无法由一部电影判断的课题,但印度电影却勇敢地面对了这样的课题!而且令我扼腕叹息的同时,竟然不禁进入电影的情境中不能自己,它没有如中国的主题电影那么索然无味!
这部电影真正吸引我的是这样哀伤严肃的题材,却一点不压抑!
如《背影》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人生而拥有生命权,现在的社会,任何人和组织都不能以非法的手段剥夺或者伤害,但是那个人自己呢,自己***死自己,自***是怎么算?是否有错,能否被法律和社会接受?
本片中主人公伊森向法院申请安乐死,但是宪法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安乐死。我觉得伊森是代表广大有安乐死意愿的人在奋斗在抗争,他是一个代表,典型代表,有巨大影响力的代表。他曾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术师,被朋友陷害脊椎出问题,幸存下来,写书、主持广博电台,在精神上帮助像他一样的,真正的名人,广大民众心中的偶像。如果主人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民众,恐怕唯一的直接的最后的选择是,在“索菲亚”的帮助下安乐死了,因为他甚至连***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很遗憾法院最后宣判没有同意伊森的请求,不过伊森和索菲亚的选择做出了无言的抗争。其实最后有些像大团圆结局,伊森和索菲亚结婚了,好像找到了生活希望,不会安乐死了,觉得应该明确表现伊森在索菲亚的帮助下自***了。
影片中给出的安乐死理由是尊严,因为伊森这类人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吃喝拉撒都要靠别人,完全找不到存在感,荒度时日。伊森还好,他在瘫痪的14年时间内是一名斗士,但是斗士最后都无法忍受了,普通人呢?
最严是第一位的理由,再者是能够给亲朋好友减轻负担,安乐死后他们都轻松,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的事,不必那么累,还心力憔悴。钱也是个问题,许多人,患了绝症后,或者遇到事故瘫痪了什么的,没有几个家庭可以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直到病人死亡(电影中伊森那样的人都没有足够的钱)。既然根本治不好,何苦在让病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花去一辈子中90%的医疗费,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家,自己难过,家人痛苦?还不如在青春美好的时候多享受!
他们更愿意打个商量,能不能把那些医药费找补给我,让我生命大好的时候花,花这笔钱让我吊着命痛苦算什么回事?
我在想影片中的故事是不是真实的,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何时才能有掌控自己生命的权利,即法律能够同意安乐死?
正如电影所说,他绝对是一个斗士。从魔术界巅峰的宝座上,被别人用如此卑劣的方式扭打到痛苦地无尽深渊。十多年间,用无法用语言或画面表现的毅力与意志,出书,创办电台节目,用自己残缺的生命体验他人生命的痛苦,拯救别人于心理崩溃而轻生的悬崖边缘。但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要思考,他要愤怒,他要发泄。他经历太多地痛苦他实在需要疯狂。当然这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地,即使是日日陪在身边的Sofia也不能。
他明白死亡在传统意义上是不道德的,也竭力避免了十多年,但活火山总有爆发的那一天,痛苦地积累让他实在无法忍受,无怨无悔地“自寻死路”。然而在他痛苦的时候,他仍充满生活的情趣,幽默而有点“坏”。不停地“挑逗”(当然是开玩笑)Sofia,甚至在法庭上仍镇定幽默不减。他知道Sofia对他的爱恋,却聪明地选择“装傻”,因为他明白,对有夫之妇Sofia而言,原本的关系要比公开恋人好得多(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
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如《白杨礼赞》的文中点题就是一种对前文小结同时又点示文章主题的;而《菜园小记》则主要是启示下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