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是多少人眼中的诉求。可金钱可以带来一切吗?不。约瑟夫夫妇得到了钱,丢下了亲情;华歆锄地见金离,丢下了友情;王恺石崇比富,丢下了人情。可见,金钱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财富,可能是一个人的罪恶。所以,不要希望于金钱,要追求忠实的情感。闪光的石头,弃之。弃金钱而得真情。
“舍”,看起来是给人,事实上是给我们自己,要先舍,才能得到,舍与得的关系就如同因和果,也很像投资,若没有投入资本,怎么能获得利润呢?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真妙,你若没有舍,怎么会得,要得就要先舍。
有一则故事是这么说的,从前有位工人,被一位富豪请去豪宅,由于之前这位富翁对他很不友善,所以他打算偷工减料,豪宅完工了,富翁却没有马上入住,反而拿钥匙给工人,说:“这间豪宅寄送给你吧!”工人听了十分懊悔,要是他自己当初舍弃掉偷工减料的念头,就不会得到一间随时会倒塌的危楼。
人们常常想把一切好处留在身边,但这是不可能的,你***再大,你的双手也只有十根手指头,无法容纳那么多的好处,所以你就要舍弃,就和衣服一样,你不可能一辈子都穿着同一套衣服,当你舍弃时,自然而然容量就会增加了。
有人常说,“舍得、舍得,没有舍,怎能得。”许多人都是舍弃了时间、金钱,才能让自己有所成就,像是面包师傅吴宝春先生,他以前并没有读什么书,但现在却是世界知名的糕点师傅,来有景美女中的拔河队,他们牺牲自己时间,勤劳练习,才能得到世界冠军,所以唯有舍弃,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或东西。
舍是弃,选择放弃什么心能甘愿;得是取,得到什么心要开心喜悦,懂得舍得,懂得了解舍与得的重要,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懂得接受好或不好的结果,才不会让自己吃亏,唯有真正了解“舍”与“得”的真谛,才能让自己有所成。
人世间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主人,也没有永远的主人。事物在取舍之间,自有它的定数。是你的,终归是你的,怎么也跑不了;不是你的,巧取豪夺也没用。
有这样一个典故:一个贪财的人背一麻袋金子过河。遇恶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可他舍不得,却最终舍掉生命。身陷绝境,除自身之外,一样也留不得。想必,这财主一定是守财奴式的土财主,他不懂舍得之道。
事物都既相生相克又相伴相生。在人们想到“得”的时候,很可能是得不到。而俗众不想“舍”的时候,可能已舍去很多了。历史上有很多贪财、贪权、贪色的人,常日里,看似得到了很多,最后却又什么也没得到,不想舍,可最后连自由、性命都舍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不“舍”而不“得”。这道理看似简单,很多时候就是领悟不到。
“舍得”是一种人生的哲学。舍是一种本领,一种态度,一种境界。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舍在前,得在后,也就是说“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舍与得是对等的,你先舍,然后才能得。一个人只有施予才能获得,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施予。这就是“舍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当然,这种“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丰润,境界的升华。舍得之间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自个去琢磨,去感悟。
司马迁舍弃男人的尊严,得到了《史记》千古流传;陶渊明舍弃为“五斗米折腰”,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红岩的英烈们舍弃生命,得到了与青山同在……当然这些都是大“舍”与大“得”,虽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普通人却难以企及。
“舍”与“得”可以说是一种交易,一种左手对右手的交易,很公平的'。怎样“舍”,又怎样“得”?值与不值,在于人们心中的等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等价。常听老人们讲,年轻的时候为了学业、事业,我们舍弃承欢膝下,舍弃与家人团聚,我们觉得值,因为我们得到了学业、事业。但当有一天我们再也没机会承欢膝下、没有机会弥补对家人的亏欠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对当初的选择发出疑问:值吗?多少年来,人就在这样的怪圈中,不断地轮回。
墨子说,贫穷的时候显示出廉洁,富有的时候表现出仁义。再有钱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不要奢望得到占有一切。特别是在物质方面,舍得意味着自己的富有。不是一个人拥有很多才算富有,而是给予他人很多才算富有。舍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个穷人把讨来的饭让给同伴那一刻他就是富人了,正是因为贫穷,他的布施才更有意义。因为这体现了他的心量和胸怀,不像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穷得只剩下金子,人世间的亲情和一切都舍去了,够可怜的。
人生需要舍得,舍得丰富人生。
“舍得”,有舍必有得,如今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为何还不释怀。紧握拳头,你什么也没有;摊开双手,你就拥有整个世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