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妈妈给我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红的,一条黄的。它们的眼睛圆鼓鼓的,不时地盯着我,可爱极了!我在鱼缸里放了新鲜的水草、鱼食和沙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搬进“新家”。它们在鱼缸里欢快地游来游去,简直就是两只活泼的小精灵!看着两条小金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着,一个问题萦上我的心头:常听别人说“如鱼得水”,那么,水对鱼儿到底有多重要呢?我决心做个小小的实验!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找来一个空的鱼缸,在里面放了少许的水,并把那条红色的小金鱼放了进去。刚开始,小金鱼勉强在缸里游着,但由于水较少,它游起来不那么有活力。过了几分钟,我把鱼缸里的水慢慢地放光了。顿时,小金鱼躺在缸底,连滑动和翻身都感到吃力。我看着它张大嘴巴喘着粗气,眼睛瞪得大大的,不解的看着我。而这时,原来鱼缸里那条黄色的小金鱼,焦急的在水中“上蹿下跳”,时而在鱼缸里快速地游着,时而稍作停留。而它的眼睛里,充满了悲伤,也似乎充斥着愤怒。
总不能让它死吧!它也是一条生命啊!我赶紧在鱼缸里放了点水,再把小红鱼,连带着水一起倒入了它先前的“家”。慢慢地,小金鱼扭动了一下身体,接着眼睛转了转,嘴巴似乎也开始均匀地吐气了,然后它猛地一个翻身,奋力向前游去。哇塞!它又活过来了,太棒了!只见它迅速地恢复到先前敏捷的状态,又在鱼缸里驰骋了,嘴里还不时吐着泡泡望着我,好像对我说:“谢谢你,水又让我重新获得了生命的力量。”而它的小伙伴,也不再紧张了,它们俩又可以在一起“摇头摆尾”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实验,但是我却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如今世界很多地区和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
在一望无际、茫茫的大海里,拥有成千上万条珍贵的生命。是什么,使它们存活?是水,水赐予它们生命,让它们拥有生命,是一件多么珍贵的事。然而,它们这一秒可能在快活地游玩,下一秒可能就会丧失了生命。是什么,让它们失去了生命?是人类。人类可以让这些生命存活,也可以让这些生命丧失。是人类的自私,使它们一代比一代活得困难。人类让废水放肆地进入纯洁的海洋;人类让遗弃的垃圾滚进干净、没有污点的海洋;人类让鱼钩垂向大海,把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扼***掉。
这一切,都是人类犯下的错。但是,人类已经知道悔改了。人类成立国家保护动物。人类现在节约用水、低碳生活……。这一切的一切,已经证明,人类知道自己犯下的错。人类现在已经用实际行动鉨补自己犯下的错。
让大家一起珍惜吧!珍惜生命之源——水。
大家对水都很熟悉,而且也离不开它。我喜欢水,不单单是因为水对人类的贡献,还有它独特的魅力。
我喜欢水,是因为水的韧性。有一个成语叫做“滴水穿石”,意思是一滴一滴的水只要长久的滴在石头上,就能把石头滴穿,它的这种毅力使我敬佩。
我喜欢水,是因为水的柔性。当水遇到大山时,它不会硬着头皮冲上去,而是绕道而行,它的这种能屈能伸的生存态度让我敬佩。
我喜欢水,是因为水的刚性。当水遇到阻碍道路的石块时,它不会就此罢休,重回到头路。而是一天一天地冲击着石块,一点一点地磨平它、磨圆它,最后到达美丽的大海,它的这种执着让我敬佩。
我喜欢水,是因为水的无私。不管什么东西,无论它有多脏,只要经水一冲、一洗,便会立刻变得洁净起来,它的这种奉献精神让我敬佩。
我喜欢水,是因为水的乐观,永不停歇。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它总能以欢笑应对,去克服困难,它的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敬佩。
我爱水,爱它坚强的毅力;爱它生存的态度;爱它惊人的执着;爱它无私的奉献;爱它的不知疲惫,永远向上。
语文课上,曹老师要给大家做一个实验,全班同学喜出望外,争先恐后挤到曹老师跟前,想看个究竟。
眼前是一个盛满水的水杯,它静静地立在桌子上,纹丝不动,仿佛再加一滴水,水面就会开裂。只见曹老师取出一盒回形针,散发着金属光芒的回形针被她轻轻提起,问我们这水杯里还能装多少个回形针?
“十几个吧……”“不,能装50个……”“应该只能装30个……”议论声此起彼伏,我们众说纷纭,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水杯。
曹老师微微一笑,然后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把回形针放入盛满水的水杯里。1个,2个,3个……回形针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水杯,杯子里除了回形针,就是同学们的目光。全班41张嘴窃窃私语,我也趴在桌子上,心理念叨不停。
10个,20个,30个……放了50个了,同学们惊讶地面面相觑,有的皱皱眉头,和其他人窃窃私语;有的狐疑地看着水杯,思考着什么;有的则大声嚷嚷:“还能再放20个,30个……”
曹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继续加快速度放回形针。不知不觉中,整整一盒回形针落水了,100个啊,在一片啧啧赞叹声中,水杯依旧安然无恙。我们仔细观察,水面抬高了一些,略有弧度的水面像一个泡泡,似乎一触即破了。我们屏息凝神地看着曹老师又拿出了一盒回形针如法炮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时间仅仅过去几分钟,可我感觉仿佛过了大半个世纪,30个回形针又滑入了危如累卵的杯子里。所有同学一个劲地说,还能再放30个,40个……只见回形针有半根小拇指那么高了,可回形针还在不断地增加,水面也似乎快撑不住了,就像气灌得太多的气球,随时可能爆裂。我紧张地咽了口口水,不时有同学小声提醒别人不要大声说话,生怕声音会震破水面。我们的胸口如兜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心砰砰直跳,仿佛心跳声都能划开水面。
200个回形针下水了,全班一片哗然。曹老师不知从哪里又拿出一盒回形针,又如法炮制起来。肆无忌惮的回形针扑面而来,乐此不疲地抽打着摇摇欲坠的水面,水杯好像承受不了如此百般折磨,显得力不从心,上升的水面超过了杯口,但是水的边缘牢牢地吸附在杯沿上,支撑着水面一次次化险为夷。和水面一起增高的那片银色,一点一点吞食着岌岌可危的清水。最终,老师的回形针用光了,300个回形针已躺在水杯里***,但水面仍牢牢地挺立在杯口,刚才鸦雀无声的教师爆发出了久久不息的掌声,愈拍愈烈,声音其实不响,却感觉响彻云霄。水杯静立,略带嘲讽地看着我们,鼓凸的水面是它自豪的笑容,我们不禁自惭形秽。它一鸣惊人,一跃成名,成了英雄,成了王者,万众瞩目。
我知道,是神奇的表面张力收缩每一滴水珠,水越往中间,吸力越小,所以会呈现出拱形,一个个水珠黏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即使300个回形针,它仍旧巍然不动。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春风料峭,我沉浸在巨大的喜乐中,不得不感叹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水的力量有多么不可思议,水杯万岁!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有了它才有了生命的气息,有了它才有汪洋的大海,有了它才有了秀美的山色,有了它才有了一切。
星期日,我在玩玩具,妈妈在卫生间洗衣服。
忽然,我听见哗的一声。我跑到卫生间一看,原来是妈妈把洗衣服的水倒进了马桶里。我急了,说:“妈妈,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涮拖把拖地,然后再冲厕所。”妈妈笑着说:“你真懂事,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很自豪的说:“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了,我还知道,洗菜水可以用来浇花,淘米水也可以浇花,这样能节约用水。”
“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爸爸听见了我的话问道。我想了想说:“水是需要花钱买的。”“还有呢?”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了,要不我们去网上查一查,老师说网上能查很多东西。”“行,你去开电脑吧。”我很快打开了电脑,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查到了。原来我们能利用的水很少,只占地球总水量的白分之零点二,而我们处处都需要水。
大家看,我们能利用的水多么少多么短缺!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感哦!一定要时刻记着:节约用水。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珍惜水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水,自古以来是生命的摇篮,人类发源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约在45亿年前,地球还是个大熔块时,地下的岩浆喷发,冷却后形成了水蒸气。后来下了一场大雨,这场大雨下了几千年,但只有现在水的1/2,其他的水是从外太空的`彗星中带来的。
又过了很久,距离现在有数亿年,水里的细胞诞生了各种生物。后来大地升上来又进化成双栖动物,又变成了爬行动物,直到现在繁华的景象。
水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一个探险者吃饱喝足遇险后,坚持了35天,等人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了。一位印度人,地震中靠喝水待到了65天,还心跳正常。美国一户人家在滑雪时困在了冰山中,靠喝冰水坚持了几个月。
在我家里,停水比热锅上的蚂蚁还急。我宁愿一年不玩我心爱的qq堂,也不愿两天不喝水。然而,有许多人不珍惜水:用纯净水浇花;一瓶水喝一口就扔了。我国一些地方水比金子贵,如果这些人将浪费的水捐去,就能解决国家头号困难。
大家想想,如果世界上没水的景象:土地龟裂。动物和人干渴而死。那些浪费水的人,多么想喝水,哪怕是他们浪费的水,就算只有一口、一滴,都可以。
大家为了不想有这个结局,就请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吧!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没有水源,人类将无法生存;植物也将枯萎;动物也将灭绝。大家口口声声讲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可我们做到了吗?
不!没有!有些人却大量浪费水,许多干净的水洗过脸就倒掉了。正确做法应该洗过脸后,用它来浇花或冲马桶……还有些顽皮的同学,将水龙头开的好大,用水来当“喷泉”四处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拧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可能丝毫感觉不到水的危机。据统计,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个小时浪费0。18升水,一个月就将浪费139。6升,可以维持一个人69。8天的生命。
你们可知道我们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虽然有很多水,但是大部分是咸水。在我国660多上城市,其中就有400多个供水不足!我国北方还经常发生干旱,许多地方发生人畜饮水困难。有些地方还流传着这样感人的故事:一头老黄牛拦住送水的车,可怜巴巴的望着司机,无论司机怎么赶都不走,它乞求给点水喝。可这一车水是要运往城内解决人们基本生活的。万般无奈的司机还是破例盛了一碗水放在路边。老黄牛兴奋的叫出一只小黄牛,一眨眼间就将水喝了个精光……
请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