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谁在河边提着灯笼,寻觅鱼虾,踏着露水。也不知道谁的书房还点着灯,读着四书,苦研五经。一丝悠悠的二胡声,从村边的那间小屋传来,几分惨然,几分忧伤。那是一对孤寡老人的家,相濡以沫的二老,伴过春花也守候这个秋月。
小时候喜欢去那个慈祥的小屋,被灯烟熏黄也熏黑的'墙上,挂着二胡、琵琶还有不知道多少年的桃木剑,黝黑的桃木剑据说可以避邪,一村子都相信,我们都相信。两位老人从来都是精神矍铄,笑呵呵的陪着一大群孩子聊天,讲古,还炒黄豆与向日葵。
老人有女儿也有儿子。习俗女儿不养老,儿子在一个出行工作的日子开始就渺无音讯。于是老人就开始悲苦的日子,村里不好养,因为有儿子,女儿只是帮着种地,仅仅够老人吃饭,烟酒茶,都是靠自己维修笆斗,硝驴皮,还拉二胡伴奏。
六七十岁的老人不服老,说自己才是秋天的月亮,有自己的光环,有自己的亮光。虽然被露水潮湿了脚,还是可以行走,还是可以旅行。原来算是大伯的老人读过私塾,还会吟联颂诗。曾经懵懂的诗词来自他随意的歌唱中。
十年后,我外出打工,在外的日子没有想起老人,也无暇顾及,汗水让自己就想更多的时间睡觉。一年、二年、三年------
回家总是必然的,老人中走了一个,是伯母,听说了,我很潸然甚至悲伤。带着好烟,走进那间小屋,叔叔泡着粗茶,很苍老,很黯然,抽着一元多的一包香烟。对我到来的问候,有点激动,有点泪花留在孤寂的眼睛中-----告辞几分不舍,但是无奈,只能留下一份真诚的祝福,愿健康长寿!
父亲说“回来多看看他!”母亲说;“对长辈应该敬重!”很多长辈在教育孩子,几个也许记住,几个也许忘记,我也偶尔想起,偶尔挂念。
寄居小城的我忙于养家糊口,在四城门穿梭。忘记春夏,忽视秋冬,也忘记了老人。接到电话,是半夜时分,差异后得知老人,应该是村里最后的孤寡老人走了。安详的走了。走之前说自己很快去和老伴相聚,老伴等着他一起享福,还会见到西天佛祖!因为没有礼尚往来,我没有回去。直到那个有点早早清冷的秋晚---
少年到青年的日子,我都喜欢一个人月下散步。不知道是不是天生的情怀还是赋予风雅的装腔作势。野外在没有云彩的月色中,有点神秘有点诗意。不经意走近那悉知是老人是最后的归属地,杂草早已长满了坟茔,没有石碑有点凄凉。勾起了过去的一幕幕,沉浸在那个有趣的茅屋,思念二胡的悠扬----
没有再多的感慨,也没有再多的伤感,我在品味人生的“秋月清冷”,浩渺宇寰----
钟沉沉,荡遍百里阡陌,近黄昏,斜晖情脉脉。一眼望,西子湖上,寒泉凝不漾,碧烟婉婉。长空一色飘彩霞千秋金树,血遍染,鱼燕归,枫林渐晚。
清风起,凉霜降,幽月映寒水,湖心亭中现冰溶玉像,嫦宫仙子凌波样。细指纤纤拂筝琴,心声流淌,苦相思,一支心曲孤唱。心意散,看鱼沉燕飞,料心书难传。昨日一支《阳关》,前方一杯陈酿,不禁心酸。琴弦飞转,飞转,西湖畔,湘竹红叶纷乱,于空蹁扬,玥泛几点冰珠,打琴上,悠——悠——喷然一声弦断!
孤望离恨人,万点流星陨落。
血眼朦胧,百感千伤,冥幻中,见那游子在远方。
“完美之中秋为最”西湖之所以被称之为“人间天堂”,是因为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是,西湖在秋的衬托下愈发显出那份洒脱和孤傲。
明明秋季,漫步在桥上,似有一种豁达,开朗的感觉,其真正的内涵在于它成熟的魅力。风拂过,迎面送来了无边的清新,无意间你会发现自己身边早已是落叶一片,漫天飞舞的落叶,如翩翩起舞的枯叶蝶。叶落到湖中,泛起阵阵涟漪……这时,我才明白,秋天的诗中漂浮着阵阵稻香;秋天的'情感也流溢着苦尽甘来的味道;秋天的生活也蕴含着沉甸甸的永恒。
夜晚的降临,才是“平湖秋月”的主场秀,站立于桥上,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上,一片落叶飘飞着落到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将月光融化……“平湖秋月”是一首要用人生阅历来读的诗。它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字加心就是愁,球带给人的享受不是用眼睛就可以去感受到的。
这是一场让我百感交集的旅行,让我忘记了很多东西。有幽怨,有感怀,有彻悟,有千百种托不起的心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