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第一次踩高跷是在最近一次的大课间活动,这玩意儿以前也在电视上看过,这回也算是了了我的一桩心愿。
以前我总是以为玩高跷很容易,不就是脚踩在上面,手扶杆嘛,谁不会?可说的容易做的难,我拿着高跷,怎么也站不上去,一站上去就摔下来,最后还是靠孔老师扶的,真是有点泄气。
泄气归泄气,高跷不玩白不玩,就凭这个信念,我又踩了上去。但我没有一瞬间就能学会的本领,险些摔个“狗啃泥”。看着别人踩着高跷倒着走,我心里羡慕得不得了。
我观察到高跷玩得好的同学双手紧握高跷,看看自己,高跷也不握紧,不摔下来才怪。找到窍门后,我玩起来容易多了,能走几步了,尽管不算好,但也是一大进步,心里十分高兴,信心十足。
后来,经过一番努力,老师也给我提了些建议,高跷也玩得熟练多了。倒着走是不行,但我能踩着它到处走了,心里是说不出的喜悦。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玩高跷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加深了我对警句的理解,一举两得。
今天,是个特别激动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校三、四年级的踩高跷比赛,我想:场面一定很热烈、壮观吧!所以令我激动。
下午,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走到操场上。终于轮到我们班了,前几个同学踩着高跷摇摇晃晃地出发了。突然,一个人差一点儿就摔了一跤,不过,那时他刚好用左边的高跷往前一撑,才没摔跤,可把我吓了一大跳呢!
到我上场了,我拿了一对粉红色的高跷,先把手放在前面,用脚踩在踏板上。这时,我的心里可紧张了,好像装了几只活蹦乱跳的小青蛙一样,跳个不停。只听“预备,走。”我便一摇一晃地向前走去,像个蹒跚学步的小娃娃。终于走到终点了,评委告诉我成功了,我激动极了,马上把高跷给了下一位同学。
当得知我们班得了第一名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想:这个看起来全不费功夫,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第一名可是我们每一次认认真真的练习换来的呀!
踩高跷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民间运动。我经常在电视上看见一些人把脸和衣服弄得花花绿绿的,踩着高跷,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特别引人注目。尤其是春节、元宵节等一些传统节日,那场面是相当的.热闹。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想试一试,但是一直没有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我们学校在三年级段开展了踩高跷这项运动,而且是要的哦!我们每天一有空就练。刚开始,同学们对这项运动都很陌生,拿着高跷不知从何下手。我也一样,拿着高跷没走几步就摔下来,真让人丧气!后来,张老师讲了踩高跷的要点:要手脚并用,步子要小,重心要稳。我牢记这些要点,慢慢琢磨其中的奥秘。渐渐地,我摔跤的次数少了,我越走越快,越走越稳,考试对我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了吧!
真正的考试来临了。我们每十个人一组进行,每个人途中只能落地四次,否则可就不能过关了。时间过得真快,该我上场了。虽然,我心里像装了只小兔似的怦怦直跳,但是我信心十足,我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随着哨声的响起,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我把高跷放在身体两侧,用肩膀夹紧。然后我先把右脚放在高跷上,稳住身体,再用左脚飞快地踩上另一个高跷。这个动作必须一气呵成才行,要不然会摔下来的。开始向前走了,这时手和脚要配合默契,手要有节奏地提着高跷,脚要随着手的节奏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这样脚就不会踩空了。
紧张的考试结束了,我们拭目以待评委老师的分数,希望有一个满意的结果。经过评委的评分,我们班全部都过关了。我们欢呼雀跃,一蹦三尺高,每个人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上个星期一,我听说星期三要举行踩高跷比赛。这时候,我既开心又紧张,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时间过得真快,就要比赛了。我拿好高跷,不知怎么了,腿脚不听使唤,都在发抖。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听老师响亮的一声开始,我踩上高跷,开始走。我沉着稳定地踩着高跷,一步一步往前走。虽然才短短几分钟,但是就象过了好长时间。终于,比赛结束了。裁判员告诉我说:“你一共掉了零次。”这时候,我开心得不得了。一蹦三尺高。我终于成功了。
我想“辛勤努力的结果是不会白费的。”虽然我成功了,但是我也不能骄傲。俗话说:“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今天是我们学校秋季运动会召开的第二天,我将参加男子组踩高跷决赛。早上,我早早地到学校练习踩高跷,原来我的成绩是二十几秒,现在竟然是十三秒多,这样的练习成绩给我增加了信心。
八点钟到了,广播里说:“请三年级男子踩高跷的同学到检录处报名。”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又兴奋又紧张,连忙去检录处排队。排队时,大家个个夸自己的踩高跷水平高,个个不甘示弱。接着老师把队伍带到比赛场地,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开始了,我双手握高跷,一只脚放在高跷上,等待老师发号施令。老师说:“预备——开始!”我满怀自信地蹬上高跷,迅速向前踩去,刚走到一半,就觉得摇摇欲坠,重心不稳,我连忙调整一下,又踩了起来,大步流星地向终点跑去。耶!我冲破终点了。由于我太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排名第几,就主动当起老师的助手,和老师一起统计成绩。统计完后,我知道自己的成绩排名第五,可以为班级争得2分。我惊喜若狂,连忙把消息告诉妈妈。
今天,我踩高跷取得第五名,是我平时训练的结果,真可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