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 月4 日是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星期六那天我们一家照常回到家乡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杜牧说得真对,清明下了整整一天的牛毛细雨,不过并没有扫我们一家回乡下祭祖的兴。因为爸爸说:“下雨‘水’指的是财,表示这一年我们一家将会财源滚滚。”
中午雨稍微停了,我们去祠堂拜完后,就上山了。因为下雨,所以路特别泥泞,很滑。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来到坟头,只见周围到处长满杂草,爸爸要我们一人拿一把锄头,铲去杂草。做完着一些后便拿出祭品,摆在墓前。然后拜神,人人告诉祖先自己的愿望,告诉你吧,我像祖先许的愿望是:今年希望能考上重点中学。不过我知道,光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实力加运气才行。拜完后,便敬酒了,哥哥装酒装了满满的三杯,说:“让他们喝醉点吧!”然后开始烧冥币、汽车、麻将等,真是应有尽有啊!烧完冥纸后,开始鞭炮了!“霹雳拍啦、霹雳拍啦、霹雳拍啦....”鞭炮很响,震耳欲聋,妈妈说:“鞭炮越响,越有福气!”一切做完后,我默默地在心里对祖先们说:“明年的今天,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安息吧!”
的确,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光不等人啊,同学们一定要捉紧时间,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人们带上清明果、纸钱……上山扫墓。
听我爸说,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在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门上都插上柳树枝,告诉人们清明节到了。最有趣的要数吃鸡蛋和剪头发了。
清明节那天一定要吃鸡蛋,鸡蛋里面还要放点葱。因为葱和聪是同音字,所以鸡蛋里放点葱人们叫“聪蛋”也就是聪明蛋了。还有就是清明节那天一定要剪头发,剪了头发会变聪明起来,所以人们称“聪明头”。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就是我们那里的清明节,我爱这已有2500年的历史和独一无二的清明节。
清明将至,为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哀思,祭扫的人渐渐多起来。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祭扫的形式也正悄然发生变化,“互联网+祭祀”方式受到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不必长途跋涉实地祭扫,只需通过微信填写寄语就能表达对先人的敬意,这是与时俱进的祭扫方式,值得提倡。
时下,多元节日文化正在冲击青少年的节日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正西方节日被青少年所喜爱,一方面是因为西方节日的趣味性十足,而且一些青少年认为过“洋节“很时髦;另一方面,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太熟悉,缺乏新鲜感。在鲜明的对比下,很多人对传统节日提不起兴趣。
有趣才能理解,理解才会认同。传统节日是文化瑰宝,必须要一代一代地传承和发扬下去。但时代的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追求新事物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而传统节日如果不能及时跟进,适应青少年一代的文化需求,势必会被漠视。因此,传统节日要与时俱进,找到青少年的兴趣点,让他们觉得过传统节日并不落后,甚至是一种很时髦的事情。
“清明祭扫+互联网”益处多多。回乡祭扫固然能显示出十足的诚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回乡祭扫。或工作繁忙,人们分身乏术;或者远隔千山万水,对于不宽裕的人来说,回乡祭扫的开支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而如果有一种既能寄托哀思又能提高效率的祭扫方式,何乐而不为呢?它能唤起人们对清明佳节的仪式感,将人们拉回对传统节日的记忆。而且,传统节日与互联网结合是大势所趋,如“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就是成功的案例。
与时俱进方能绽放传统节日的魅力。传统节日保留内核,这是向传统致敬,也是传统节日的存在方式;而每一个时代又都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节日要与时俱进,让其在新时代散发迷人的文化气息。清明节的内核是寄托哀思礼敬先人,当我们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哀思和敬意的时候,何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为清明祭扫人为制造障碍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