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老师让我们要跟着妈妈学会包饺子,体验一下从择菜、和面到把饺子包好吃到嘴里地过程。我围上围裙,戴上套袖,把手洗干净,准备工作做好了。
第一步是和面,先把面舀一碗放到面盆里,然后用水一点一点的洒在面上准备把面粉和成团。我是第一次和面水加多了面粉就稀了,水加少了面粉就和不成团。“妈妈,快来帮帮我”我都着急了,妈妈过来教我把面和好。妈妈真厉害面和好了,面盆上也干干静静的。
第二步是择菜,我们择的菜是韭菜,先把韭菜坏的菜叶摘掉,然后把韭菜洗干净,晾干上面的水分,再把韭菜切好放到一边。
第三步我们把切好的韭菜放到早就准备好的肉馅里,再把香油、盐、花椒粉、酱油等各种调料放好用筷子把肉馅拌好。我端起来闻了闻,真香,妈妈这时对我说:“香吗?我们赶快去包饺子吧!”我高兴的点点头。
我和妈妈开始擀饺子皮,妈妈对我说:“擀饺子皮要左手拿着皮右手拿着擀面仗,右手使劲擀,左手要跟着转,知道了吗?”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饺子皮擀好了。下一步就是包饺子,我也是第一次包,妈妈手把手的教我。先拿一个饺子皮放在手心里,用勺子舀一勺肉馅放在皮里,再把饺子皮对折边上捏上花边,我好不容易包好了第一个饺子,我很开心。
终于吃上香喷喷的饺子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可真香。通过这次体验让我体会到了妈妈平时为了我是多么辛苦。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冬至里吃饺子,还防止冻耳朵呢!你看饺子的形状多像耳朵呀!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冬,天气变化之快让人无从适应,昨天还是二十度的天气今天就要大幅度的降温,大风刮了一天,昨天还想出门拍一下最后的秋天景色,还没来得及拍,今天的大风就把树上的叶子一扫而光了,真正的冬天已经来临了,有点惋惜没能在镜头里留下秋天的美景。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所以今天正好赶上周日也就有时间在家包饺子啦,是白菜猪肉馅的,味道还不错啦,不过口味好像有些偏淡,但我向来主张不能吃太咸的食物。看!全家人吃的还是津津有味地,不知道其他地区在立冬这个节气里有什么说法?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饺子,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美味。
这不,离除夕还有好几天,勤劳的妈妈便忙开了:先是出门“征集”包饺子的必备原料,再是切馅、和面。望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突然感觉着一切是多么的祥和。妈妈熟练的包着饺子,我在一旁按捺不住,也洗洗手,摩拳擦掌,有样学样的包起来,一勺饺馅放在皮中间,把饺皮对折。咦!同样大的饺皮,同样多的馅儿,在妈妈手里成了可爱的小胖子,在我手里却是个干瘪的小瘦子,我暗自纳闷:怎么回事,妈妈也就放一勺馅儿啊?仔细观察,哦,原来妈妈包饺子时,总是把饺子边折几下,这应该就是原因了吧?果然,我再试一次,虽然还没有妈妈包的好,但也有些相似了,信心大增,于是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越包越好看,耶!我会包饺子了。
晚上,在路边散步,大客车一辆辆飞驰而过,我虽然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为了过个年,都从四面八方来凑春运的热闹。但还是祝愿他们一路平安,快快到家,吃到家人包的美味饺子。
“啪啪啪……”鞭炮声将除夕夜拉开序幕,大家围成一桌,年夜大餐就这样开始了。饭桌上觥筹交错,其乐融融。我望着爷爷奶奶脸上慈祥的笑容,突然发现,爷爷奶奶原来那满口整齐的牙齿,居然都少了几颗,我的心一震:他们老了。是啊,爸爸妈妈忙着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他们,我也忙着上学,几个月都没有回来看望他们了。“喔”好香的味道,一股浓浓的饺香味儿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我赶紧站起来,盛上满满两碗饺子,恭恭敬敬的送到爷爷奶奶面前,大家都夸我长大了,有孝心。可是我却想:这两碗饺子根本表达不了我此时的心情。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关于立冬的一句俗语。据说,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由此,这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再来,咱不是还有句老话,叫做“吃啥补啥”吗,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冬天到了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大家赶紧趁热吃吧!”
随着妈妈的一声喊,我蹭的一下从沙发站起来,一路小跑来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就冲着目标——盘中的饺子而去,也顾不得烫了,慌忙夹起一个饺子就往嘴里送去,咬下一口,嘴里还没品出饺子的香味,一股韭菜的清香味倒是抢先一步进入到了我的鼻子中,真香呀!鼻子闻着饺子的香味,手上和嘴可不能停,要不我的肚子可要跟我发脾气了,可要状告我虐待它了。
一个,两个……我才吃了四个,这一大盘饺子可就没了。这不奇怪,因为我们家人多呀!爷爷、奶奶、大伯、大娘、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和我,叔叔婶婶有事今天没有回来,这一人一个,一大盘饺子很快就被大家消灭了。我是一次往我跟前的小盘里多夹了几个,要不我还吃不了这么多呢。大家可不要说我嘴馋,不懂事呀,这都怨我的肚子,早上老早就饿了,所以就什么也不顾了。
“妞妞、源源、奇奇,今天可要多吃点,这可是冬至的饺子,吃了耳朵就不会冻了。”奶奶生怕我和哥哥、弟弟吃得少,一边吃,一边还对我们三个人进行劝吃。奶奶的这个行为我们都非常习惯,也都非常乐意接受,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们都是吃的饱饱的。
又一大盘饺子上来了,三双筷子同时伸了上去,咦,怎么回事,怎么这个饺子夹不动呀?一看,原来是我和弟弟同时去抢同一个饺子了。算了,我大,不和你争,我再去夹另外一个。不对吧,我瞄准的那个饺子怎么又没有了,再一看,原来是被爸爸夹走了,饺子也已经进到他的嘴里了。不能再看了,得赶紧下手了,要不一会这一盘饺子也没了。没过一会儿,这一盘也空了。这一盘我吃了三个。
“再上十盘饺子来!”我忍不住喊了起来。我的这一声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冬至饺子终于吃完了。我自己计算了一下,我今天一共吃了二十一个饺子。我的肚子吃的那个饱呀!
早上吃过饭,走在上学的路上,爸爸对我说:“今天是冬至,你们学校不知道会不会吃饺子!”我不明白爸爸说的话,就问爸爸:“什么是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爸爸说:“它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我想:也许我们学校中午也吃饺子吧!
到了中午,老师带我们去吃饭。到餐厅一看,真的是饺子。我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就往嘴里边放,真好吃!早上爸爸还说一定要多吃几个,这样呢,这个冬天我的耳朵都不容易被冻。想想爸爸说和话,还真有意思。中午我吃了好多饺子,我想:今冬我的耳朵一定不会冻坏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