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认知突围》,我做了一下的一些感受笔记。
每个人都不能用自己的喜欢来判断别人花钱的标准,因为你没法体验别人能获得的乐趣,所有判断“浪费”很主观。
当你向某个特定的人寻求帮助时,得先确定在这个人内层的人脉用完了,你才能说自己在他这个点以内,搞不定了。确认内层搞不定了,才有资格向外层扩展。资源优先级最高的,肯定是你的“自身资源”,比如你的体力、脑力、钱。大部分的事情,都能在这一层面被解决。比如你花10块钱可以在隔壁的停车场停上两个小时,就别打电话给你的朋友,问他的店面正门前能不能让你“堵”一会儿。
这样做的好处是,长久相处下来,大部分人在收到你的求助时,大概率都会遇到非他帮忙不可搞定,或连他也不能搞定的事情,这样,要么他坦然拒绝,要么他也不会觉得大材小用。这是一种尊重他人能力的行为,也是一种尊重他人时间的行为。
如果说努力可以使某件事情加深,那么选择就是往哪个方向去的问题。
正确的社交方式是极少量的长期社交加大量的短期社交。
其实情商是效果导向的,它需要有敏感的自我感知和感知他人的能力,通过灵活应对来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最终情商的高低,是以有没有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为依据的,而不是你有没有做某些特定的事为判定准则的。
不恰当的、不顾他人意愿的行善,就是作恶。很多人在行善时遇到对方不领情的情况,都会迸出对方“不识好歹”的想法。虽然不会说出口,但其实仅是详细,就已经不是行善,而是作恶了。你想想,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快乐,强行与他自以为的别人的快乐绑在一起,当发现两者并不一致的时候,竟然不立足反省自己,反而用偏见去看待和鄙视对方,这不是作恶,又是什么呢?
真正高效的交往来源于两个拥有独立型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从不以爱或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内,而是只在公共区域进行交流和合作。他们会询问对方的.建议,但从不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预。他们可能会请求或接受对方的帮助,但从不会为帮助对方而过度牺牲自己。
这里最终可能只有社会吸引力是可以通过自我提升而逐渐增加的,其余都是游离于我们的可控范围之外的。所以现实非常残酷,要持久地保持恋爱吸引力,只能不停地提升自己在社会属性上的吸引力,同时将性行为和日常相处的频率降低,直到正向增加与反向减少的速率相等,那么所谓的“恋爱保鲜”才能实现。
我们在对等社交中不仅要主动付出,而且要狠狠付出,让更多的人多多受益,先于你受益,那么很多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降临。
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体验,总是体验重复和相似的风景,其实在人生的时间利用率上是吃亏的。
我们该努力体验一下山顶上的风景,却不该把爬上山顶当成自己的目的。
每一个独立人都无法做另一个独立的人的主,这是由我们不具备替别人承担责任的能力这个天然属性决定的。我们最多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帮助和补偿,但这是两码事,所有对结果的感知、情绪和反馈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自由意志下的自由体验,才是人生唯一的意义。既然是自己体验,“努力”这件事是不是失去了意义了呢?怎么会呢?努力本身就是体验的一部分,努力后的结果也是体验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个努力一定是为了你自己而努力,为了得到更多不同的体验而努力。
对于会总结,会思考的年轻人来说,就是应该多踩坑,多尝试不同的环境,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成长起来才是最快的。
学习也好,职场也罢,人生这场修行,就是不断提升自我格局的过程。至于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体现人生成功的东西,如金钱等,只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而已。当你对世间万物的本质认知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很多东西都只剩下想不想的问题,并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
提升格局首先要做的是:虽然看不到上层格局的世界,至少能看到不同格局的层次。实现的方式是关闭“抵触”开关,树立推到积木就是更快建造正确的大厦的正确观念。
扩展空间跨度的方式就是扩展自己的思维树,用白话来讲,就是将尽量多的相关对象和影响方式归纳到自己的思考范围之内,理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这个过程在头脑中完成有困难,可先尽可能多列到白纸上,然后借助工具慢慢梳理。
当你对事物的认知较之以前更为接近本质和核心时,你的格局就提升了,眼中的世界也将随之改变。
在工作室的引导下,我读完一本关于介绍学习心理学规律的书一一《认知天性》。这本书是我布满文艺色彩的书柜中为数不多的一抹别样亮色。记得有个人说过一句话:“不要总读自己读得懂的书”。咋一听这句话平淡无奇,仔细琢磨非常有道理,如果总看自己熟悉的类型的书,毫无难度,阅读肯定非常顺畅。然而,总保持在自己读书的舒适区内,难免无法接触其他领域的讯息,无法获得其他领域的知识。读《认知天性》就是这样的体会,感觉就像是在品茶,一品苦涩,二品甘甜,三品回味无穷。
这本书汇集了11位认知心理学家经过10年的科研心血,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规律,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了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介绍了关于人如何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对于我们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实际指导意义。全书内容分为以下8个部分。
书中揭示了如下几个学习领域的终极规律:
(1)为什么说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
(2)只需一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08%月签为39%。
(3)知识是平面的,复合型知识是立体的。
(4)哪些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
(5)别在无法克服的学习困难上浪费时间。
(6)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7)掌握几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会事倍功半。
书中介绍这样的科学实验是不是能够很好的解释了死记硬背、反复操练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那么什么方法才能够让大家学得更好,记得更牢呢?诸多研究成果发现:主动检索一一考试一一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是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书中也介绍了一些简单实用的策略,比如:各种形式的检索练习。包括低权重的小测验和自测、间隔练习、穿插不同但相关的科目或技能的练习,在别人教给你解决方案前先试着解决问题,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取基本原理或规则等等。
在“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当中,有写给学生的学习策略,有给职场人士的学习策略,给教师的学习策略和给培训者的学习策略。
给教师的学习策略中提到了,老师应向学生解释学习的过程,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并且在课堂上创造合意困难。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最后,分享本书阅读中记录下的金句:
你要让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脑子里随时待命,这样你才能在以后遇到问题时思路清晰,并抓住解决问题的机会。
谈到学习人们有一些共识,首先要想学以致用就必须记忆,其次,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并记忆终生不怠。再次学习本身是一项可以获得的技能,最有效的策略往往不是靠直觉。
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
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是说明你正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
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这个方法是说,任务延期的后果是客观的,但对于由此产生的影响认知,是主观的。所以可以人为把影响现实化、严重化。
蔡垒磊在书中举了例子,对于任务延期,你可以想象,这会影响团队业绩,影响领导对我的看法,下次升职加薪就没有我的份,我被边缘化,被裁员……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说服信息,如果能够唤起消极情绪反应,例如恐惧,也能增加说服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的恐惧程度越高,感觉越脆弱,说服效果越好。
但是,根据小松的经验,我们也要防止另一种情况的出现:“瓦伦达心态”,越在意的,就越容易失去。
瓦伦达心态,带来的是不良压力。这种压力的根源,是患得患失。抱着这种心态的人,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在反复担心,失败以后会怎么办,这会导致一个人胡思乱想、精力分散。
小松自己在做电台,有次比较幸运,节目被推至首页展示。巨大的兴奋感过后,在做下一期节目时,沉重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以往做节目,小松是以一种轻松积极的态度面对,感觉是“我新发现的好玩实用的干货,想和听友分享”。可经过一次推首后,小松的注意力放在了“我这期节目怎么出彩呢?这次内容听众会不会喜欢呢?如果没人听怎么办?”
录节目时,一开口,小松就知道,这次感觉不对,发出的声音干涩怯懦、犹豫迟疑,完全没有往日的自信洪亮,收听率也大大下降。
所以,小松的经验是,适当的压力是动力,可如果太过患得患失,考虑太多,反而会失败。
“后刻意练习”所讲的就是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间隔学习使知识存储的更牢固,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在这基础之上,间隔学习比连续学习效果要好。比如,一个八小时的课程,一天学习四小时分两次(在两周里)学完,要比一次学完好。这样可以给大脑一个缓冲时间和回忆的刺激。穿插学习不同的内容,比学习单一内容好。道理和上面的类似,不停的折腾就是为了刺激大脑,这样可以加强记忆。我们的数学作业题量比高中时要少,却比高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正是因为其考察的往往不是当天所学的内容,而是一周前的知识,给予我们大脑回忆的刺激。
之前看了《认知突围》,我做了一下的一些感受笔记。
每个人都不能用自己的喜欢来判断别人花钱的标准,因为你没法体验别人能获得的乐趣,所有判断“浪费”很主观。
当你向某个特定的人寻求帮助时,得先确定在这个人内层的人脉用完了,你才能说自己在他这个点以内,搞不定了。确认内层搞不定了,才有资格向外层扩展。资源优先级最高的,肯定是你的“自身资源”,比如你的体力、脑力、钱。大部分的事情,都能在这一层面被解决。比如你花10块钱可以在隔壁的停车场停上两个小时,就别打电话给你的朋友,问他的店面正门前能不能让你“堵”一会儿。
这样做的好处是,长久相处下来,大部分人在收到你的求助时,大概率都会遇到非他帮忙不可搞定,或连他也不能搞定的事情,这样,要么他坦然拒绝,要么他也不会觉得大材小用。这是一种尊重他人能力的行为,也是一种尊重他人时间的行为。
如果说努力可以使某件事情加深,那么选择就是往哪个方向去的问题。
正确的社交方式是极少量的长期社交加大量的短期社交。
其实情商是效果导向的,它需要有敏感的自我感知和感知他人的能力,通过灵活应对来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最终情商的高低,是以有没有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为依据的,而不是你有没有做某些特定的事为判定准则的。
不恰当的、不顾他人意愿的行善,就是作恶。很多人在行善时遇到对方不领情的情况,都会迸出对方“不识好歹”的想法。虽然不会说出口,但其实仅是详细,就已经不是行善,而是作恶了。你想想,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快乐,强行与他自以为的别人的快乐绑在一起,当发现两者并不一致的时候,竟然不立足反省自己,反而用偏见去看待和鄙视对方,这不是作恶,又是什么呢?
真正高效的交往来源于两个拥有独立型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从不以爱或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内,而是只在公共区域进行交流和合作。他们会询问对方的建议,但从不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预。他们可能会请求或接受对方的帮助,但从不会为帮助对方而过度牺牲自己。
这里最终可能只有社会吸引力是可以通过自我提升而逐渐增加的,其余都是游离于我们的可控范围之外的。所以现实非常残酷,要持久地保持恋爱吸引力,只能不停地提升自己在社会属性上的吸引力,同时将性行为和日常相处的频率降低,直到正向增加与反向减少的速率相等,那么所谓的“恋爱保鲜”才能实现。
我们在对等社交中不仅要主动付出,而且要狠狠付出,让更多的人多多受益,先于你受益,那么很多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降临。
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体验,总是体验重复和相似的风景,其实在人生的时间利用率上是吃亏的。
我们该努力体验一下山顶上的风景,却不该把爬上山顶当成自己的目的。
每一个独立人都无法做另一个独立的人的主,这是由我们不具备替别人承担责任的能力这个天然属性决定的。我们最多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帮助和补偿,但这是两码事,所有对结果的感知、情绪和反馈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自由意志下的自由体验,才是人生唯一的意义。既然是自己体验,“努力”这件事是不是失去了意义了呢?怎么会呢?努力本身就是体验的一部分,努力后的结果也是体验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个努力一定是为了你自己而努力,为了得到更多不同的体验而努力。
对于会总结,会思考的年轻人来说,就是应该多踩坑,多尝试不同的环境,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成长起来才是最快的。
学习也好,职场也罢,人生这场修行,就是不断提升自我格局的过程。至于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体现人生成功的东西,如金钱等,只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而已。当你对世间万物的本质认知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很多东西都只剩下想不想的问题,并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
提升格局首先要做的是:虽然看不到上层格局的世界,至少能看到不同格局的层次。实现的方式是关闭“抵触”开关,树立推到积木就是更快建造正确的大厦的正确观念。
扩展空间跨度的方式就是扩展自己的思维树,用白话来讲,就是将尽量多的相关对象和影响方式归纳到自己的思考范围之内,理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这个过程在头脑中完成有困难,可先尽可能多列到白纸上,然后借助工具慢慢梳理。
当你对事物的认知较之以前更为接近本质和核心时,你的格局就提升了,眼中的世界也将随之改变。
结合阅读本书前和拿到这本书时,我对自己的提问如下。
书中有很多的干货,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条是最最重要的。因为从前的自己就是所谓的.“完美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想把其中各种的细节想好后再行动,以至于很多事情到最后也没做。
就比如说写文章,之前的自己就想着先学习各种课程,等学好了再写。这其实就是错误的思维,如果不先开始着手去做,在开始练习写作中成长,那么永远也不会写出好文章。一口吃不成胖子,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成的。只有先做起来,才能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光想是达成不了想要的结果的。
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脑子里随时待命,这样你才能在以后遇到问题时,思路清晰,并抓住解决问题的机会,让知识成为条件反射。首先,要学以致用,就必须记忆;其次,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并记忆,终生不怠;再次,学习本身是一项可以获得的技能,最有效的策略往往和我们的常识截然相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