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公元前245年,叙拉古的国王艾希罗交给金匠一块纯金,命令他制出一顶非常精巧、华丽的王冠。当王冠制成後,国王拿在手里掂了掂,觉得有点轻。他叫来金匠问是否掺了假。金匠以脑袋担保,并当面用秤来称,与原来金块的重量一两不差。可是,掺上别的东西也是可以凑足重量的。国王既不能肯定有假,又不相信金匠的誓言,于是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解此难题。
一连几天,阿基米德闭门谢客,反覆琢磨,因为实心的金块与镂空的`王冠外形不同,不砸碎王冠铸成金块,便无法求算其体积,也就无法验证是否掺了假。他绞尽脑汁也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他去洗澡,刚躺进盛满温水的浴盆时,水便漫了出来,而他则感到自己的身体在微微上浮。于是他忽然想到,相同重量的物体,由于体积的不同,排出的水量也不同他不再洗澡,从浴盆中跳出来,光脱脱地从大街上跑回家。他先把王冠放到盛满水的盆中,测量出溢出的水。又把同样重量的纯金放到盛满水的盆中,再次测量出溢出的水。结果他发现第二次溢出的水比第一次溢出的水要少。于是,他得出金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也由此,他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原理,并在名著《论浮体》记载了这个原理,人们今天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
这里的记载记下了阿基米德发现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相等这一特点。其实这个故事传说后来还有下文。那个工匠被国王斩首,而阿基米德也得到了国王的嘉奖。若干年后,有一个老妇人前来找阿基米德,老妇人拿出一个黄金的圆球,并请求阿基米德帮忙测试她请人做的这个金球是否被别人偷取了黄金!阿基米德在确定原始总量和金球没有差别后,便用以前的排水法测试体积,结果发现按照他以前的理论,认为该金球被惨进了其他成分!就当阿基米德当众公布结果时,老妇人却气愤得将金球一切为二,出人意料,金球是空心的!原来那老妇人是被国王砍了头的工匠的母亲,为了证明儿子的清白,她用了数年的时间去设法证明阿基米德是错误的。而结果确实被她办到了,因为阿基米德疏忽了皇冠上的无数金饰件中有许多是空心的,而其结果也直接导致了阿基米德这个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体积并不是完全准确的。
虽然由于这一点疏忽造成了阿基米德原理上的不准确性,但这并不影响阿基米德原理上提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的正确性。在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用这个原理来解决很多关于浮力的问题。这种在偶然间获得的灵感造就伟大的故事,对我们同学是否有些启示呢?如果不是长期的知识积累,即使这些偶然发生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也可能仍然是毫无察觉,让知识的升华从我们的身边悄悄地溜走!
那天,我在帮爸爸拿钳子时,不小心将一些螺丝钉打落在地上,我伏下身捡螺丝钉时,忽然发现有几个螺丝钉的表面上有一层像黄沙一样的物质。爸爸说那层物质是螺丝钉生的锈。我小心地将这几颗小小的螺丝钉捡起来,认真观察,心想:螺丝钉生了锈不好看,应该把它的这层“皮”洗掉。我便随手拿来了一杯爸爸喝剩的.茶水,小心翼翼地将几颗螺丝钉放入杯中,盖上杯盖。第二天,我打开杯盖一看,发现茶水全变黑了就像平常用的墨水。望着这杯“墨水”,我又惊又喜,是什么原因使茶水变色呢?一个个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是铁锈和茶叶产生反应还是铁跟茶叶产生反应?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开始做实验:我拿来两个一样大的杯子,分别倒入五十毫升的茶水,贴上号码,在一号杯中放入两颗没生锈的螺丝钉,在二号杯中放入两颗生锈的螺丝钉。一小时后,我发现,一号杯没有什么变化,二号杯里螺丝钉的周围有点变黑,但茶水还是没有完全变色。两小时以后, 一号杯还是没什么变化,而二号杯中的茶水完全变成墨水。看来铁锈才是“原凶”。铁锈为什么会让茶水变黑呢?我还是想追根究底,翻阅了许多科普书籍。最后得到答案:茶叶里含有一种叫单宁酸的物质,遇到铁锈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使茶水变成黑色的液体。
难忘的实验,使我理解了“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攻到自然成”这句名言,同时得到启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我在回家的路上高兴地手舞足蹈,我的实验会不会成功?鸡蛋煮熟后是什么样子?
回到家,我立马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准备好醋、毛笔、小碗,实验就要开始了。我倒些醋在碗里,左手轻轻地捏着鸡蛋,右手拿起毛笔在碗里沾了些白醋,一字一顿在鸡蛋上写了一个“学”字,写好后我的右手迅速和左手合拢在一起,做出一个棒的姿势,也许因为太投入了,都忘记毛笔还在地上安静的躺着。
然后,我双眼死死盯着手上的'鸡蛋,生怕它掉下来。谁知?我的脚不听使唤了,一个踉跄,鸡蛋也不听话了,从我的“牢笼”中逃了出去,鸡蛋好像很开心似的,在空中翻着跟头,好像在说:“终于能逃出来了!”可结果是——鸡蛋破了。
我看着这碎了的鸡蛋,默默的对自己说:“失败了,我还是放弃吧!”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我的心中想起了一个声音,那是妈妈的声音:“你要记住,越是紧张,越不能乱,要冷静地去面对它。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弱,你弱它强。”
我平静心态对自己说:“一次失败算什么,这次我一定会成功的。
第一次实验以失败告终,紧接着第二次实验即将开始。我和之前一样,用白醋在鸡蛋上写字,双方捧着鸡蛋,颤颤悠悠的向厨房走去,把鸡蛋轻轻放入水中。脑袋不断在提醒我:不能摔跤!不能摔跤!要小心!
终于,鸡蛋安全抵达了风干区域。风干后,我捧着鸡蛋,一会儿水就沸腾起来,鸡蛋也跟着这沸腾的水跳起“爵士舞”。 几分钟后,鸡蛋熟了,我兴奋地直接用手去拿,“呀!烫!烫!”我把手放在衣服上擦来擦去。我把蛋壳剥掉,竟呈现了我之前写的字。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所以到网上查了一番:白醋里含有醋酸,写在鸡蛋上之后通过鸡蛋壳和内膜进入鸡蛋,然后与鸡蛋清(蛋白质)产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物质,等鸡蛋煮熟之后蛋清变成白色的,自然就看见你写的字了。
这次实验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经过自身的实践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科学知识真是无处不在啊!
今天,杨老师给我们做了有趣的实验——鸡蛋的沉浮。
上课了,杨老师神秘地从袋子里取出了两个鸡蛋、两个玻璃杯、一袋盐和一个勺子。在同学们期待的眼光下,实验终于开始了。
杨老师先往一号、二号两个玻璃杯里装满纯净水,然后将鸡蛋分别放入两杯水中,这时的鸡蛋就像潜水健儿一样跳进水中,安然躺在水底。这时,杨老师在二号杯子里不断加入食盐,奇迹发生………这时的.鸡蛋宝宝就像睡美人从梦中醒来一样,揉眼睛,伸展懒惰的腰,稍微向上移动!同学们的眼睛圆圆的,大大的,直直地盯着二号杯子,害怕错过见证奇迹的瞬间!慢慢地,慢慢地,鸡蛋浮出水面。突然,教室沸腾起来,同学们同声尖叫,但很快又安静下来,我们的心里充满了疑问。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杨老师似乎看穿了同学们的心,语言重心长说:“我们在水中加盐时,水的密度发生了变化,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的话,鸡蛋就会浮起来。所以我们看到二号杯子里的鸡蛋宝宝浮起来了。”听了杨老师的话,同学们有想法点头。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浮力,接下来,杨老师给我们打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赖奕帆同学扮演鸡蛋,杨老师扮演纯净水,这时的赖奕帆被杨老师紧紧抱住,她用九牛二虎的力量也逃不掉杨老师,杨老师又让几个同学扮演盐,在这几个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赖奕帆同学迅速逃脱了。啊……原来如此,同学们同声说。通过这个游戏,我也找到了物体能否浮在水中取决于密度的答案。在清水中加入盐后,清水变成盐水,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时,鸡蛋的浮力比重力大,鸡蛋顺理成章地被“托”托。
这次实验很有趣!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盐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二是我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实验,可以从周围获得更多的科学道理。
爸爸首先拿出了一只装满水的碗和一个鸡蛋和一报盐。
我看着爸爸准备的东西,心中感到十分疑惑,忍不住发问:“爸爸,你是不是要将蛋浮起来?”“是的。”爸爸肯定地说。“那可不行。”我急忙否认。“Why?”爸爸反问。“因为水的浮力没那么大,不足够让鸡蛋浮起来。”“那我可以让水的浮力加大,让它能够浮起鸡蛋。看我的吧!”“哦,真的吗,我可不信。我小声嘀咕了一句,将信将疑。
开始做实验了,爸爸把鸡蛋放进碗里,鸡蛋如我所料的那样沉了下去。爸爸问我:“奕文,鸡蛋浮起来了吗?”我回答并嘲笑了爸爸:“没有。爸爸你不是能让鸡蛋浮起来吗?”“别急,待伙就成功了。”爸爸将一勺盐放入水中,看得我满脑子疑惑。爸爸忙解释:“这是因为盐能增加浮力,我才这样做的。奇怪,增加了盐的盐水怎么没有使鸡蛋浮起来呢?”爸爸考考我。“难道你的.鸡蛋是假的?”爸爸否认了我。“我来猜,我来猜!”妈妈也跃跃欲试。“难道你加的是糖?”“更错。”爸爸看我二人疑惑不解的样子,只好耐心解释:“那是因为,我只加了一勺盐,并让它均匀地与水融合,才可以让鸡蛋浮起来。”“哦。”我和妈妈恍然大悟。我把鸡蛋拿出水面,在水中猛加了七八勺盐,直到妈妈说了许多遍够了,我才停手。我再把鸡蛋放入水中,“啊,浮起来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
爸爸告诉我原理:“盐能增加水的比重、密度和浮力,所以才会浮起来。”“原来是这样。”
科学往往比科幻小说更奇妙。可是我们只有大胆尝试,敢于实验,勤动脑,多动手,才能发现更多奥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