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去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总共有七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开国大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女排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十一号飞船着陆成功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与朱日和训练基地阅兵。
七个部分中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故事与蕴含的思想。开国大典部分讲的是当时电动升旗这一种新技术在开国大典前几个小时临阵磨枪的故事,让我感受到国家多少大事背后都有一些奋力付出的人们,胜利是由不断的失败中取得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部分讲的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在原子弹爆炸前夕阻止了一次事故,自己却为此患上绝症,与女朋友偶然相见的故事。在国家大事与亲情友情之间,男主选择了为国奉献生命;女排夺冠部分讲了冬冬与小美小时候的真挚感情,女排夺冠时,他们却面临着分开的难题。数十年后终于相见。同样体现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联系;香港回归部分讲的是香港一个修表工为英国代表调校手表时间以达到0:00分准时升旗的事;北京奥运会部分讲的是出租车司机张北京拿到了一张开幕式门票后在儿子与父亲在汶川大地震中死去的13岁孩子之间决定的故事;神舟十一号飞船着陆部分讲的是两个西北青年思想被净化的故事;阅兵部分讲的是女飞行员的优秀品格。
一个又一个故事虽然讲的都是一个人,但那每个人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正是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我们的祖国才变得越来越好。电影名叫《我和我的祖国》,更是着重强调了“我”与祖国的联系。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己,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寒假我看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叫《我和我的祖国》,它由宁浩,徐峥等七位导演共同指导,并由黄渤,张泽,杜江等演员主演。
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其中我记忆最深的便是前夜。黄渤饰演的林志远,让我体会到了基层劳动人员深深的爱国情怀;天安门广场喂了开国大米全面封锁;半夜生更乡亲们来到大典筹备处为坏掉的阻断球捐助相应的修复材料。虽然这些都很精彩,可是最让我难以忘却是焊接时的情景,林志远一行人驱车来到天安门广场,却因车辆禁入被拦,林志远拿起工具箱便跑向广场,到达旗杆下后,患有恐高症的林志远勇敢地爬向旗杆,不管上面的风吹得响,再大,他还是一节一节往上爬,最终,成功完成了阻断球的焊接。开国大典时,他站在***主席的身后,见证着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成功升起,这也还表明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当下,现在不管是人手还是升国旗的装备,不知比当年好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不止,可是我们呢?有些同学升国旗时不认真,有些不把升国旗当回事。有的甚至不会唱国歌。看完这部电影我决定:以后我一定要爱国,不可以不尊重国旗。回首过去的70年,不过是弹指一瞬间,然而就是短短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飞跃。70年劈波斩浪,70年风雨兼程。古老的中国经历了许多磨难,变得更加强大,虽然他变了许多,但不变的就是坚强不屈的精神!
祖国,我们与你同行,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有一种感动叫感同身受,当听到空灵的歌声响起,混合着的是满屏的中国红,突然心中就有一种国泰民安,盛世太平的满足感,有时候爱国情怀并不需要那么慷慨激昂,涕泗横流,细水长流的感情也是感动的。
典礼前一夜最后的准备,测量数据、无法实地排演的不便,高空焊接旗杆,困难迎刃而解时的松了口气。第一面红旗升起的意义是我们走出沉痛的扬眉吐气;蘑菇云在天空出现,一段爱情因奉献而错过,小我的牺牲换来了中国的成长。但这漫长长久的路程牺牲了太多人的人生,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亲情,健康等很多东西。
在这里想到了以邓稼先为首的研究人员,他们牺牲了自己去换取了中国人民的底气;女排连冠,上海弄堂邻里间一场赛事直播观看,跑上跑下的孩子是新生的活力和希望,从上到下的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香港回归,无论是谈判官,升旗手,还是钟表师傅,警察,市民,都渴望着祖国的怀抱。《东方之珠》响起,承载着无数人民的期待;奥运之喜、汶川之伤巧妙结合,伤感、喜悦一起而来,最终走向温馨的小团圆,是千万人民的幸福感;少年强则国强,正确的爱的教育,使幼苗长成国家的栋梁,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护航,是一种使命。总有许多默默付出的护航人在守护者前路的平安无阻,这是他们对祖国最长情的告白。
一个个小生命,一个个普通故事,平凡人的故事和共和国的成长紧密相连。平凡百姓见证了历史,感受了时代的进步,人情味十足。方言,造型这些无不拉近了他们与现实人的距离,亲切又温暖。而不是乏味的、空泛的。这一桩桩值得铭记的瞬间,被人们一一回忆,人民因此得到了很好的爱国教育。
今天是国家的70周年,在这一天里,有很多爱国的电影,都上映了。比如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等。这些电影都是描写了国家的,伟大事迹,我和我的祖国主要讲了,就是前夜、回归、夺冠、白昼流星、护航、相遇,这七个故事描述了咱们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
其中前夜讲了在国家成立之前的一夜。为了制造国旗。用尽了所有的材料,最后在第二天国家成立之时这个红旗成功的升起。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回归讲了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正式回归。一位年轻的士兵经过在下边的无数次练习,在升旗仪式上,掐好时间的把国旗升了上去。时间是非常可贵的,不能浪费。护航讲的就是一位开飞机的女兵,他经过无数次练习,想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因为她太完美了,所以就不能让他上去,要不然有突发事故没有人能去。帮助别人,所以她就变成了护航的那个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好处,也有每个人的不好之处不能随心所欲。白昼流星这个故事是中国的宇航员登上太空回来的时候在大草原落地。有一对儿兄弟去帮他就在这时候他们才懂得了他们爷爷的良苦用心。夺冠是中国女排打赢了一场决赛的经历,一个小男孩儿,为了让全村的人都看上电视,他就放弃自己喜欢的女孩儿去帮他们看电视。全村的人都夸他说他是个好孩子。相遇。是咱们中国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在紧急情况下拉动关闭阀门是这个任务没有白费。他们隐姓埋名的制造原子弹使到最后他们终于造成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这些故事都蕴涵着,非常多的正能量比如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时间的可贵等等。我非常喜欢这些故事,因为这些故事能告诉我们非常多的道理,也告诉我们,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我们即将走向未来,未来由我们少先队员来继承。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在的时间,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国家而付出。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用七个平凡的故事反映了祖国的发展历程中许多重大的事件。从平民的角度来展现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精神,贴近生活的镜头和台词在不知不觉中让人们产生共鸣,从细节中获得感动。
《我和我的祖国》最触动我的是它的“真”。不像惯有的大片用英雄主义的角度来震撼观众,《我和我的祖国》把视角缩小到出租车司机、小学生、手表匠、飞行员这种真真切切的身边小人物,反而更好地将“爱国”的情感渗入到我们心里。
祖国的伟大不就是由每一位老百姓付出的一点点努力和贡献累积而成的吗?中国十四亿人,每一个都为祖国的繁荣做着一点一滴的奉献,尽已所能,才能完成中国70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
电影里最富有小市民的性格情趣的是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张北京。幽默、张扬、不拘小节但又善良温暖的人格让角色生动饱满。这是一个处于社会基层的最普通不过的人,但也是伟大的、富有爱国情怀的、热情善良的无名英雄。
而最动人心弦的要属核弹研发成员高远了。隐姓埋名,献身科研事业,冒生命危险抢救基,遭核辐射牺牲……这样的人生不需要多少渲染和点缀,就足够绚丽和耀眼了。在那个人才济济的时代,在那个需要大量贡献的年代,有无数这样默默无闻的英雄,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没有人知道他们为这个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他们很可能不会被载入史册,但是他们的心血融入了现代的、发展的祖国。
这部电影给我的不仅是震撼,更多的是来自小事的感动:放弃见小美而去撑天线的东东、深夜扎堆来送金属小物件的百姓、钱被偷了却用极大的爱和包容教育少年的老李……“爱国”不一定是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从帮助身边的人这种小事做起,为这个社会尽一份力,我们的祖国就会越来越好!
天才的神童音乐家莫扎特在这个世界上只生存了短暂的三十五年,三十五年生活的悲凉与生命的辉煌如此矛盾地在一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来,傅雷说“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琐碎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的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后世的人单听他的音乐,万万想象不出他的遭遇而只能认识他的心灵——多么明智、多么高贵、多么纯洁的心灵!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假如贝多芬给我们的是生活战斗的勇气,那末莫扎特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生命的信心。在他清明宁静的艺术和他悲凉沧桑一世的生涯对比之下,我们更确信只有热爱生命才能克服生活中的忧患。莫扎特多次说过“人生多美啊!”这句话就是解读莫扎特生命辉煌的钥匙。
广义的生活可以涵盖生命的所有过程,比如我们平时说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情感生活、工作也可以说成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在病中,在牢狱中,我们似乎也可以说成是病中生活、牢狱生活。
但是即使是从广义的生活这个概念出发,我们也不能得出它可以涵盖生命的全部内容,就拿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来说,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吃饭肯定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延续生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在吃饭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常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有人享用着美味佳肴,会想起“秀色可餐”,有人吃着绿叶蔬菜可能联想起环保绿色工程等等,这种在吃饭时候产生的想像、思绪、情感我们就很难用生活两个字来涵盖它们。这些东西只有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才会发生,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的含义远远地大于生活所能涵盖的内容。
当叶挺将军在囚牢之中,当小平在江西的农机厂里,他们的生活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但我想他们的思绪、情感是决不会就陷在那方寸之间的,这就是灵魂,人的灵魂是可以飘离他生活的环境而存在的,而灵魂正是我们生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平出山后在中国大地谱写了一幕改变历史的壮阔篇章,使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中国人至今还享受着伟人的恩泽。生命真正精彩的意义就在于它和我们的灵魂的高尚相连。
有些人他们的生活或许非常地惬意,舒适,甚至也有精彩,比如我们大家知道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隋炀帝,南宋偏安一隅的赵高宗,同样是皇帝,他们能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完成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康熙大帝相比吗?在中国近二百个帝王中,康熙是一颗特别璀璨夺目的明星。如果说他是中华帝国众皇帝中最出色的皇帝,一点也不为过。他在位时期,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订「尼部楚条约」,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爱民如子。康熙大帝好学敏求,勤於政事,雄才大略,崇尚节约。在位六十一年,由於他的文治武功,中华帝国的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开创中华帝国的另一黄金时代,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很显然,他和隋炀帝,赵高宗享受的帝王生活也许差别不大,但是他们生命的价值却有着天壤之别,只有后者的生命才是最最精彩的。生命真正精彩的意义就在于它和我们从事的事业相连。
贾宝玉和宝妹妹同床共裘的.时候,我想或许宝二爷的思恋却在林黛玉的身上。祝英台被父母强嫁给马员外的公子时,以死向抗,她的生活与生命似乎都一起结束了,但我要说她的生命的意义却得到了后世不朽的颂扬。正如没有华伦夫人就没有卢梭,没有梅克夫人也就没有柴可夫斯基一样。梅克夫人在看了《天鹅湖》之后给柴可夫斯基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很爱您,因为您是一个天才,您无比优美的心灵让我那么感动,沉浸在您的音乐里,我的全身心都感到无比愉悦,我渴望吻着您的手,渴望着每时每刻都能够看着美丽的音符从您的手指间流出!是的,我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我的美貌会吸引您,我的财产也足以使我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我知道,您是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一个平凡的男人,您不可能没有男人都有的特性。亲爱的柴GG,请原谅我,不是我不相信您,爱情不可能长留您的心中,与其让庸俗生活毁灭我们对彼此的美好想象和热切的向往,不如把它们保留下来,让我们的爱情天长地久。”看来梅克夫人是懂得珍惜生命的真正意义的,她虽然和柴可夫斯基致死都没有见过面,但她却给了柴可夫斯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支持。生命真正精彩的意义就在于它和我们情感的张扬相连。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无限地张扬,互联网精彩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命也将更加绚烂。大凡网络中人,他们的生活和生命已经与我们的互联网紧紧地相连在一起了,他们在网上浏览新闻,阅读文章,和朋友们聊天,搜索资料,学习知识。一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信箱,阅读友人的来信,给友人回函,睡觉前还得上上网,和网上的朋友聊上一会。不少人在网上还找到了灵魂和情感上的恋人,那种游离与肉体之外的精神交流互通给网上人带来了无比的愉悦,灵魂深处爆发的震撼会令人激动不已,即使没有见过面的朋友,可以在QQ上了解了对方,在邮箱里倾诉着衷肠,互联网将相隔千万里的男女、朋友连在了一起。他们不能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们却能够着神魂相交,心灵互通的喜悦,享受生命,体验生命的无穷乐趣。生命真正精彩的意义就在于它和人们精神享受相连。
著名诗人席慕容说60岁的诗人仍然可以写出16岁的花季情感,她说;我把是生活和生命分开的人,生活中的我已经是60岁了,但是我还在写情诗。是啊,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诗人,一个把生命看作情感、灵魂享受的诗人用她最精辟的文字为我的这篇生活。生命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前夜》、《回归》这2个纪实故事张力略显不足,气氛渲染不够,至少没有让我感到振奋、澎湃或感动(感受了一下同场观众大家也都表现得挺平淡,总之在激发“某种”情绪上始终差一口气;
《白昼流星》不可否认陈凯歌作品的画面场景是美的,但这个故事本身简直如同小学生作文一般,放在整组电影小品中非常不和谐;
《你好北京》各方面表现较为均衡,相对在几个故事里表达最饱满,市井的烟火气、小人物的苦与乐,骨子里的善意和人情味……总体来说比较喜欢;
最喜欢的一段是《夺冠》,我看着觉得滑稽的场景,爸妈乐不可支的告诉我:太有共鸣了,这不是搞笑,这是真实啊。在那个我父母尚未邂逅的年代,他们在各自的弄堂支着桌椅、搬来黑白电视、摆弄天线,和街坊邻居幕天席地观看霍元甲、上海滩、女排比赛……徐峥在向后来出生的我描绘我父母的青年时代。小朋友那段虽然夸张但戏剧性上没问题,只是结尾成年后的部分实数多余有点减分。虽然我一直吐槽不喜欢徐峥,但我觉得作为导演他很可以。(不过外地观众也许会对这个故事水土不服,因为地域性太强有的人会出于本能感到不适……
《护航》、《相遇》这两个故事比较寡淡,印象最不深刻(当然故事上比白昼好,不过《相遇》最后衔接《夺冠》楼下举着女排的场景衔接是做的最好的。
最后,遥记二十年前绝大多数人总是不甘不愿被迫在学校/单位组织下观摩此类“主旋律”电影;二十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人自行购票甚至这午夜场都近乎满座……
我们的生活、人们的行为,比电影更为生动的、真真切切告知着祖国“变化”。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