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列举出常见的论证方法,并分别说说哪些作用?
① 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④对比论证:突出论证了……的观点。
格式: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2.试列举出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分别说说哪些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我们用青春、用汗水、用努力在人生的答卷上,勾勒人生的点滴。
——题记
窗外,稀稀落落的光影透过树间的缝隙在地板上旋转,华丽优雅的舞姿像舞台上的聚光灯般光彩夺目。
翠绿的枝叶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生命的活力溶在这动人的绿色中,令人心旷神怡。而我却无心欣赏这般美景,只得埋头,在单调枯燥的试卷中消磨时光。
楼下不时传来孩子的嬉戏欢笑声,清脆响亮的脚步声和那稚嫩的的嗓音渲染着属于他们的欢乐,属于我的孤独。
这一张张答卷像是一只只贪婪的虫子,侵蚀着我所剩无几的耐心和精力,蚕食着我仅存的那么一点自信。我埋下头,抓起手边的笔,在那密密麻麻的题目边随手写上几个胡乱的字母。字迹潦草得令我自己都无法相信那是出自我的手中,但心中却像是释然了不少,把这张随意的答卷扔给父亲,“我做完了,我想出去走走。”我头也不回,便走出了门。转身关门的一刹那,我却隐约望见父亲垂下他那布满青丝的头,深深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又是那么沉重,压在我心头。可心中的烦闷让我来不及思考那叹息的含义,径直走向楼下。
果不其然,外面的空气比家中令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气氛轻松多了。傍晚,我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家中。
“你过来。”清脆的开门声后,父亲低沉的嗓音让我意识到一场暴风雨将会来临。我走过去,坐在沙发上,双眼望着电视机鲜艳的色彩,放空自己,等待着一段无聊而又繁杂的训斥。
“你这份卷怎么做的?怎么错这么多?”刚才因被我发泄了一通而乱填的答卷正安静地躺在玻璃茶几上,一阵风吹过,掀起一角,它俏皮地招了招手,而我却无心搭理它。“唉——”一声叹息从耳边传来,刚才出门的叹息再次重现,是那么的沉重,即便父亲没有一句训斥,但也比训斥我来得更加不安和痛苦。
“老师信任你,才给你这份答卷,让你好好完成,别让她失望。”父亲拿起茶几上的答卷,边浏览边说:“其实人生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答卷,学习、生活、工作,你不能因自己的懒惰颓废而令别人对你失望。你要去努力,做好每一份答卷,交给别人,再完成好人生的答卷,交给自己。别等到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才叹息自己当初的无知和任性。”
放空的灵魂重新找到了方向,回归到自己的心灵,父亲的话如干旱中的一滴甘霖,点醒了我曾经年少无知的任性。
感谢父亲,是他在我人生迷茫的时刻指引我;感谢磨难,让我懂得磨难成就成功。
窗外的枝叶依旧跳动着,我仍然在窗前做着答卷,不同的是心情。我做着人生的答卷,勾勒着人生的点滴。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人生处处是考场,我们随时时刻要面临着抉择,这种抉择并不是学习、事业中要面临的各种测试,的是来源与生活,不知何时,你的面前就会出现一张张考卷,谁又能捉摸得到呢?
我就经历了一次不寻常的测试——38元钱的教训。
那时三年前的一个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我看见了邻居家的门前又几张纸,我把三步并作两步走,拾起来一查,哇,38元钱!这对我来说可是相当大的一笔财富了,我双手紧握,紧张极了,脑海浮现了很多的画面,很多的好吃的与好玩的;失主那焦急的面孔~,一时之间,我也拿不定注意,终于,藏在我内心深处的自私心,驱使我将钱带回家。回到家,我立刻就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妈妈,想不到妈妈并不高兴,而且还分析这钱一定是邻居家谁丢的,她还让我把钱还回去,我一听到就把小嘴一撅,是一百个不满意,任何妈妈讲任何大道理,我都听不进去。推开妈妈自己独自跑进小屋,坐在小屋里,眼泪不知不觉的从眼睛里掉了下来,夜色越来越浓,我手中仍握着那38元钱,但我的自私心仿佛又悄然回到了我内心的深处,我回想起妈妈讲的那些大道理,开始有些后悔。
第二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寓言故事》书。我一向喜欢读书,特别是故事书,更是爱不释手,说着,便拿起了它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当我读到:“一个小孩,到深山里去跟爸爸砍柴,竟和爸爸走散了,他走一了天,仍没走出这个深山,他又渴又饿,但幸运的是他竟无意间走到一个无人养殖的天然果园,他望着树上的果子,走开了。这一点令我迷惑,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看了一下寓言竟是:不拿无主人的东西,我被这个小孩的言谈举止所深深打动,这才恍然大悟,与他相比,我做了一件多么可鄙的事呀!我主动去找妈妈,让妈妈把钱还给失主。妈妈说:“怎么变得这么快,好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呀!”我不好意思地向妈妈做了个鬼脸,妈妈也会心的笑了。后来经查证,钱果真是邻居家的,见到了我把钱送回去,他们很高兴,都夸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通过这次38元钱的教训,让我明白了做人不应该先想着自己,应先想着他人,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因为你交了一张令人满意的人生答卷。
那是一件很小很普通的往事,但它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规范着我的行为,鞭策我做一个清白的人。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张宇根据学过的课文《琥珀》突发奇想要自己制作一块琥珀。这就需要一些松香,我俩商量好下学后到乐器厂去找。
乐器厂后面有一个自行车棚,里面放了一堆黄灿灿的松香。我俩毫不客气地装了一口袋高高兴兴往回走,一心想着如何制作一块精美的琥珀回到家里,我把松香放在桌子上就去写作业了。刚写完作业就听见爸爸在喊我,便赶快走了过去。只见爸爸面前摆着那堆松香,表情十分严肃,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吓得心里直扑腾,嗫嚅着说: “爸,什么事呀?” “这些松香是怎么回事?”爸爸一本正经地问。咳,就这事啊!我这才放下了心,满不在乎地说:“乐器厂捡来的。”“捡的?”看来爸爸对我的态度和回答很不满意,情绪有些激动,继而又克制住自己,耐心地听我讲述了捡松香的经过。大概他认为我是实事求是的,脸色平和了些,但口气却是很严肃地说:
“秋实,从你介绍的情况看,这些松香不是工厂扔掉的,而是他们的生产原料。”“可是他们没人看管,我们进去,也没人阻拦呀!”我争辩道。“他们管理不善是他们的问题,但从松香的质量看,确实是生产原料。”爸爸的语气十分肯定,接着他要求我明天把松香给工厂送回去。
我很不高兴,心想:“这么点小事,爸爸干嘛那么认真?”爸爸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又对我说:“秋实,说起来这事不算大,可你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接着,爸爸给我讲了他小时候因为类似的事情奶奶怎样教育他,对他影响怎样的深远。 最后, 爸爸还给我讲了三国中期刘备白帝托孤时教育刘禅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典故。爸爸语重心长的对我说: “秋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要做琥珀用松香,咱们到商店去买,但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你明白了吗?”“爸爸,您别说了,我明白了。”从爸爸的说教中,我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痛痛快快地把松香送回工厂。
从此,“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就牢牢地记在了我的心中,它将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简评】
这是一篇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的好文章。“不因恶小而为之”这个题目新颖有意义,题目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句话是爸爸讲给“我”的典故。爸爸发现松香追问来因,“我”由“满不在乎”
到“争辩”;在爸爸要求“我”一定要把松香送回工厂,“我很不高兴”时,爸爸给我讲了“三国中期刘备白帝托孤时教育刘禅“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典故。文章就是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中心思想的,文章结尾重复了爸爸说的话,总结全文,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中心。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边城》一书是沈从文先生极著名的一本小说,他自己曾说,他创作《边城》的目的,不是为了描绘一幅与现实隔绝的世外桃源图,而是要表现一种人生形式。并在这个人生形式里,注入了自己在三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人生哀乐。
故事讲述了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文章写出了祖孙之间的亲情,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翠翠与滩送之间纯纯的爱情等等。在一幅风光秀丽的边城风景画中,用淡淡的笔墨添了无数浓厚纯朴的角色。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催人泪下的煽情,给我的感觉,字里行间透着些质朴,透着些凄美。
作者塑造了一个既单纯天真,又聪明伶俐,从来不懂人情世故的乡村女孩的形象。
她与滩送二人之间,没有任何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只是乡村年轻人之间纯朴的感情,可在社会背影的笼罩下,笔下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不堪一击。
后来,也就是故事结束的时候了。爷爷的死使翠翠成为完全孤独的一个人,这样彻底,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碧溪的渡船上只剩了一个清寂的身影.......我们与她相比是幸福的,至少我们还活在父母的关爱之下,还有那么多那么多在乎着我们的人。
作者赋予了每个角色感情,并将他们之间用一条真情的线紧紧地连着。1933-1934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恐惧着,提防着,而这时作者仍能描绘出这样一幅景,刻画出这样一些人,展现了作者意境中的“世外桃源”,描写这样一个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的世界,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其实我们都很明白在追求人生生命自主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现实主义逼着作者又将人物命运朝著悲剧结局上推。最后,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收尾。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让人既期待,又感无奈。
《边城》以它质朴无华的风格,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摇曳着,美丽着,如同一枝野菊花,勾起我们内心悠远的向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