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章可读性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增加文档的页边空白。
在写作和编辑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绝不同时使用粗体、斜体和下划线。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给出了一条放至四海而皆准的原则,那就是:回顾和修改你的文章。写作并不是下棋,落子无悔。相反,写作是在不断的自我修正中寻找完美。直到你认为你的文章已经“改无可改”为止。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就是这样一本神奇的书,它让你从对写作无从着手,到依葫芦画瓢的完成整篇文章;从一个写作小白,慢慢晋升为写作能手。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各种重要的考试之前就已经看过并且熟练运用了书中的技巧,你的分数会不会不一样,你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虽然这只是一本书,但是却会像蝴蝶效应那样改变你的命运。那么现在还来得及吗?当然,它依然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稍微改善了一下笔记方法,就是阅读四十到五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回翻kindle书签并做关键事件与词语的摘录。(其实是因为边读边记磕磕巴巴不太爽
上一次阅读到孟德尔,而短短数十年间“基因已从植物学实验中的抽象概念演变为操纵社会发展的强大工具。”美国有些州甚至立法进行绝育手术,将无辜的女性统一收容,“只要行为、意愿选择或者外表超过人们接受的准则,那么他们就会被划入这个可怕的怪圈。”美洲的种族净化甚嚣尘上,1936年欧洲的遗传清洗活动也不甘示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这中间的一些文学作品,比如《时间机器》,描述了近亲繁殖并且选育后留下的孱弱未来人类种群,《人猿泰山》则坚信虽然生长环境与教育缺失,高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基因仍然会带来聪慧与美好品质。忍不住想起苏联时期著名反乌托邦作品《我们》中的“母亲标准”和“父亲标准”,虽然原著意在讽刺过度标准化的社会,但是在基因选育方面异曲同工。(不知道现在矫枉过正的政治正确和这些历史有多少关系?)
在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带来基因连锁、基因互换、显性遗传图谱等概念后,遗传学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多基因遗传的研究也补足了孟德尔理论在人类遗传性状呈平滑的钟形分布方面无法解释的不足。
作为一个阅读量很少并且不怎么读历史的人,万万没想到看一本基因历史书还能看得心潮澎湃,基因发展的抽丝剥茧真如同一本推理小说。
读《基因传》前我对基因的认知少之又少,虽然会常常惊叹于生活中某些家庭成员外貌、性格、行为的高度一致性,但是从来没有深究其原因,也没有意识到科幻片出现的基因变异怪物离我们并不遥远。悉达多·穆克吉在这本书里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也花了大量篇幅介绍基因理论发展背后科学家们的斗争、合作与艰辛。
基因理论的起源
在基因理论萌芽前,欧洲一直信奉神学,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就连当时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达尔文也不敢公开质疑物种的起源。但是达尔文在非洲考察收集动植物样本后,发现物种的多样性,同一品种的鸟类为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逐渐进化成外表差异显著的物种。进化论的提出反应了当时人类已经开始思考“who am I ?”。
与达尔文同时期的孟德尔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与名望,每次参加高校教师职级考试都以失败结束,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典范了。然而,就是这个职业生涯被命运捉弄的神教工作者揭示了伟大的遗传定律。孟德尔通过培育各种特征的豌豆,几十年如一日,记录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后的特征,有些性状是显性遗传,有些则是隐性遗传,孟德尔归纳总结得出:存在某种不可分割的最小因子决定着生物所有遗传特性,这个最小因子就是基因。
基因理论的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像打开了生物学大门的钥匙,一大批科学家开始涌入生物学领域,生物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格里菲斯通过肺炎细菌转化实验证明里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中心法则,桑格发明了DNA的测序方法,一些科学家通过遗传疾病定位到突变基因。
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一定也会存在坏的一面。基因理论曾被一些极端分子扭曲利用,对一些无辜者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美国在20世纪曾大肆鼓吹“优生学”,无知的政府、学者认为优秀的父母必定能够生出优秀的孩子,而那些没有受到多少教育、精神状况不好的父母所生的小孩智商一定不高,并且以后小孩的精神状态也会跟他的父母一样,他们信奉遗传学中的“马太效应”。美国有些洲竟然将“优生学”编入法律法规,对某些妇女及其子女进行了绝育手术,残忍的剥夺了他们的生育权。德国的纳粹分子也是极端基因论的产物,他们试图通过种族灭绝的'方式避免自己的“高贵”血统被“污染”。基因的发现带来了生物学的革命,而革命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
基因理论的未来
人类认识到基因在遗传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很多家族遗传疾病是由于染色体中的基因发生突变引发的,部分遗传领域学家已经可以定位到某些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理想的情况下只需将致病基因切除掉,替换成健康正常的基因就能治愈困扰了几代人的家族遗传疾病。然后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将违背伦理,如果人类可以自由修改自己的遗传基因,几十万年的进化可能只需在一天内完成,美好远景的外衣下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基因技术将带来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虽然基因技术现在仍然面临着很多争议,但是我相信先进的技术总是在不断摸索、犯错、修正中螺旋式前进的,科学家们将为我们揭示更多基因的奥秘,我们人类也将能够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决定一篇文章的主题后,接下来就是做拆分,把要写的内容拆分成几个部分,在书中,布兰登.罗伊尔老师告诉我们,拆分的内容最好分成三个部分。为什么呢,因为“三是个神奇的数字”,在全世界都拥有着非凡的魔力。在中国就有事不过三,举一反三等众多说法,西方则有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论等。然后我们就需要从写作的六个基本结构中选择一种结构,把拆分好的内容填充进去,最后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再进行归纳整合,文章的雏形就差不多完成了。
第二部分就是
青春的我们,喜爱雨后那一抹七彩的绚丽;青春的我们,讨厌老师那粉笔背后永远也背不完的定理;青春的我们,极力展示着自己的成熟;青春的我们,永远也摆脱不了内在的稚气……年少的轻狂,是我们特有的性格,朦胧的情感,却拥有大声说爱的勇气,青涩的心,也会豪迈地向世界宣布——永不言弃!
张晓风曾这样描述青春:青春美到无论你怎样度过都是一种浪费。其实有时候青春真的没那么美,甚至因为简单,因为激烈,无圆润,不懂妥协,而有些残酷。你在看到少年时代的美,洁白盈盛之外,也会一并看到那些被标识在成长坐标负轴上的细琐情绪,他们同样有峰值和波谷,他们映射在暗处,蛮不讲理,咬紧牙关,彼此抵抗,冲撞,撕扯和交锋,或许由他们组成的才是我们每个人真实的十五,六岁,十七,八岁,而不是一个成年人的遥遥回眸,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宽容,不平视,不自制,不缓合,他们的`犹豫不决和冷凝寡欢,才最终让一段年华出落得如此清澈动人。
青春是夜无法包围的诗,青春是花无法簇拥的舞,青春是行云流水的缠绕,青春是火山喷发的热情,但青春的流星只此一次,划过生命的天际。
新年过后,我将满十八岁,在我的成人礼上,我将告别这美好的青春,走向新的广阔的天地,回首遥望,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当初的开始早已不知在什么时候淡忘了。年华依旧,但此时的年华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年华了,无论我如何地去追寻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席慕容曾说:“青春有时候很短暂,有时候又极冗长。我很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轻过”当青春漫过,年少的笑容已不再单纯。但是,它却让人一生怀念。
青春易逝,年华易老。当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我们站在人生的终点,回首过去,是否会后悔,让美好的青春时光就这样的流逝?是否做过太多的错事无法挽回?但还好,我们还未老,青春还未消逝,它仍把握在我们手里。成长总是教给我们许多该做和不该做的,生活中仍有许多未知,但我们还能以青春作舟,升起自信的船帆,勇敢向前!
把握住自己的青春,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后悔。已逝的青春正如那诗中所写: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可不可以就这样,让我永远在你身旁,不离不弃地守护,只希望你不再受伤;可不可以就这样,让我永远在你身旁,倾尽一生的誓言,只希望你可以永远都不悲伤;可不可以就这样,让我永远在你身旁,无论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闯荡。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说的"风格",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写作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和偏好的文字风格,也就是说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给骨架配上适合的血肉,形成一篇有血有肉、有理有据的文章。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写文经历:题目、主题思想已经敲定,提纲按大一、二、三,小1、2、3,逐条列好,骨架清晰了。可在填充血肉的时候,有些主题根本没有合适的支撑,或者有些事例无法摆出来说,从而不得不修改主题。曾经也看到过别人写的文案,文中事例很多,洋洋洒洒几千字,但所列事例描述不清,根本看不出这些事例对主题起到了怎样的支撑作用,完全没有价值。
专家为同行写一份学术推荐信,只说该同志专业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之类的话,是不是很难让人信服?如果再加一句类似"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他在某某方面取得了某某成果或获得某某奖励”的话,推荐语就很有说服力了。个人简历也是一样的道理,写自己具备什么什么能力和水平,起码应该有学过相关知识,干过相关工作的具体事例来支撑。
使用恰当且个性化的事例,应用准确而具体的词汇或句式表达出来,是所有写作技巧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能反应作者特点的。在阐述事例和细节过程中,应保持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长句,多使用主动语态和动词。因为主动语态更直接、简练,而动词的使用会使文章更富有画面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