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风味食品,大家一定很熟悉。像洛阳的水席、牡丹燕菜、长沙的臭豆腐等等,都是很著名的风味食品。在其中,我最喜欢的风味食品是又酸又辣的酸辣粉。
酸辣粉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三人结义后,桃园的主人专门为他们做的饭菜。桃源的主人选了当时比较为人喜欢的红苕粉做主料,寓意着三个人的友情像这红苕粉一样绵长。刘备又特别加了一种特别辣的小尖椒,和老坛酸菜以及红糖和黄连在里面,刘备的意思是让三人明白酸甜苦辣都不怕。我觉得古人真是非常有智慧,寓意深远。从此,酸辣粉就由此演变而来,源远流长至今。
现在,酸辣粉是四川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人喜爱。酸辣粉主要由红薯粉加工而成的,颜色是棕色或黑色,吃起来滑溜溜的,又酸又辣,在周围还有一些黑黑的海带和绿色的生菜叶子,就光看上去就让人食欲大增,吃起来简直是人间美味。
在吃酸辣粉的时候,一定要多放醋,多放辣椒,这样吃起来才更好吃。
记得有一次,我去小店里吃酸辣粉,我特意告诉老板多放辣椒。我“哧溜哧溜”的埋头大吃,最后还意犹未尽的喝了一大口浓浓的汤。因为太心急了,所以我被辣的大汗淋漓,脖子里像冒了火,脸和辣椒一样红,老板在一边笑了起来,我不好意思的擦擦嘴,急忙走了出去。
直到现在,我在吃酸辣粉的时候还会觉得十分爽口、过瘾。并且一直都会喜欢下去。
“肉冻子”是我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尤其是在冬季,只要你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就常常可以在餐桌上见到这一道佳肴。自从冰箱普及以后,即便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人们也能吃上美味爽口的“肉冻子”。人工冷冻的“肉冻子”由于保持了原汁原味,既下饭又解暑,因此倍受淳朴乡民们的欢迎。
关于“肉冻子”的来历,据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从前,有一位富翁吃猪肉时,往往把猪皮扔掉。他的厨娘看见这猪皮扔了怪可惜的,便把它拣回来,怎么吃呢?她大伤脑筋,最后决定熬汤喝。那时恰好是冬天,到第二天,汤给冻住了。厨娘尝了尝,觉得味道非常好;就端去给富翁喝,富翁喝了也说好;于是厨娘又把剩下的拿去给别人品尝,大家吃了个个称赞。这样,“肉冻子”这道菜便传开了。
传说归传说,但在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高贵品质和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把废弃的肉皮进行“深加工”后,又成了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这实在是“变废为宝”的典型范例。
其实,做“肉冻子”并不难。农家腊月里是做这道菜的最佳时间。猪***以后,用烙铁烙尽猪毛,然后把猪皮剔下来,用热水洗干净;再用快刀把肉皮切成萝卜丁状;接着,准备佐料,肉冻子需要七种配料:辣椒面、生姜、麻油、精盐、花椒、香辣粉、味精、白糖,一切准备好了;就开始炒肉皮,等香味扑鼻后再用水煮,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肉皮吵糊了,否则味苦;把肉皮煮烂后,把它端下来冷却,到第二天,就冻住了,“肉冻子”也就做成了。
等到食用时,便用刀把它切成小块,看起来晶亮晶亮的。夹起一片“肉冻子”送进嘴里,抿一抿吞下去啊,怎一个“爽”字得了!那可真是香、甜、麻、辣四味俱全,口感爽滑脆嫩。你顿时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振奋,食欲大增!据说,“肉冻子”还有“驱风御寒、化食清淤”的功效呢!因此,“肉冻子”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家乡人民待客的上乘佳品。
朋友,你不妨试试吧!“不怕不品,就怕上瘾”哟!
这是陈晓卿舌尖1之后新的一部美食纪录片,今天有幸提前看完了第一集,觉得很值得一看,所以想推荐一下。
我本人算是陈晓卿的半个粉丝,特别是看完圆桌派他做嘉宾那几期之后,果然是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拍出打动人的美食纪录片。
第一集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贯穿了整个亚欧大陆,寻找陆地两头的人所共有的饮食时才和习惯,以及各自的特色。
当然如果这只是讲吃的,就很普通了,和舌尖三并无差别;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人们对一口美食的坚持,每一种食材,都不是轻易得来,每一种味道,都有对应的时节,需要经历等待。
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有两个,一个是镖鱼小哥,在东北风与浪潮之中,捕捉自己等待已久的猎物;另一个是爷孙俩,坐在土阶上,面前是一片麦田,爷爷给孙女带上了一顶草帽。
食物本来就是随着人产生的,所以纪录片本身的关注点还是在人身上;夫妻、祖孙,父子、家庭、家族、朋友之间,每一桌简单的饭菜或一场豪华的盛宴,都建立在这样的关系上。
多的就不再说了,我相信每个人看完都有不同的体验;唯一遗憾的是每个故事之间的转接稍显强硬,以及这种片子还是不适合用IMAX看,因为荧幕太大有点来不及看完每一个画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