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相应,言行相称。”,恰如韩非所言,世间万物有所识故有所欲,有所欲遂有所向。然若不心言相合、言行一致,纵有凌云之志,也终只能匍匐一隅;积以跬步,千里凌云志方有实现之机。
“我心有鸿鹄之志,身负凌云之气。我志在泰山之顶,向往长江之畔。然终累于此身难行,此途实苦;此世须臾短暂,此志实难至臻。”蜗牛自白于心,黯然自伤自怜,殊不知,旁观世人观之皆嗤。你志在四方,却连迈步一行的勇气都没有,连一步两步的路程都未曾累积,那凌云壮志只能沦为笑谈,又怎值他人怜悯?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言得之!
认清自我,定下不负此生,可为之破釜沉舟亦问心无愧的目标。屈原有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世间万物,皆有其所长与所短,要根据自身实际设定目标,方可避免盲目前行以致头破血流或一事无成的结局。在认清自我后拥有心之所向并向其毅然前进,则可将成功的概率最大化。这样一来,在既定的合理方向上所立的千里凌云之志,也能在更加踏实、脚印清晰的步伐积累中逐渐被接近、触摸、抵达。辽阔平原的蜗牛想去吞吐汹涌波涛的大江大河,其志气可嘉,但不切实际;潺潺溪边的蜗牛志在巍巍高山,不认清自己而贸然前行的结果也终将落得失败的结局。设若平原上的蜗牛喜爱身旁十里处的汩汩清泉,溪边的蜗牛不恋高山而恋一棵青葱碧木,那它们的千里志凌云气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有了实现的机会。
目标既定,跬步千里的前提条件也具备后,脚踏实地去践行,一点一滴去积累方为重中之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便体现了陆游对于所学所识后最重要的实践的态度。类比而言,亲躬实践于有目标者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从无字句处读书”更是体现了***总理对于胸有丘壑之人要注重实践的态度。马云曾言:“蒙牛不是策划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的产品、服务和体系做出来的。”由此观之,脚踏实地、跬步积累,不但没有被时间的洪流磨洗得面目全非,反而愈加散发出真理的光芒,指引我们将其应用于现在的前行、未来的方向中。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空有凌云之志而不加努力之人。学子们一边梦想着考上理想的大学,一边于在家中上网课时刷手机玩游戏;青年人一边梦想着升职加薪,一边浑水摸鱼地放弃锻炼自己的工作机会;中年人一边希冀着下一代的生活美好,一边放任自己待在舒适圈里不肯出来……倘若心中有理想的美好模样,扪心自问为何不能为其乘风破浪?任重道远又为何不能脚踏实地、跬步积累?须知千里之志若无跬步积累也终将成为南柯一梦。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为此我们需要在沿途收集星光。跬步积累,方有千里足迹。
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不同的结果。
——霍金
每个人一生都会遭遇无数的磨难与挫折,第一类会果断选择逃避,进而一蹶不振;第二类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心翼翼的触碰着那微渺的希望,一点点前行。但他们只要稍微遇到一点点磨难,就会立刻从试探的边缘退回来,将自己全副武装,再不踏出半步。还有一些人,他们不会顾及太多,只会披坚执锐,勇往直前,拼尽全力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智者对成功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三件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志、力、物。志是指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了灯塔的指引,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力是牵引巨轮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物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火把,失去了它的光亮,人们就会迷了路。显而易见,其中“志”是最重要的一个。坚定的'意志会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清晰的志向会给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凡志不坚者,会像第二类人一样半途而废,落得和第一类人一样的下场。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旨在告诉我们做事须竭尽全力。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由于自己没有坚定继续游览的决心,为自己留下了莫大的遗憾。由此可见志的重要性。
也许有些人会感到疑惑:你看王安石、桑地亚哥,他们的“志”多么坚定,可他们到最后还不是失败了。王安石变法被半路叫停,桑地亚哥到最后也只带回来一副鱼骨啊。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志”很重要,但有时做事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人为因素我们可以轻易改变,但通向成功的外力和物质基础那也是必不可少的。二者虽比不上志的重要性,但有时阻碍成功的还真就在这二者上。如果桑地亚哥能有好一点的捕鱼设备,王安石身边出现一位能说服他慢下来的人,那结果会不会不同?
有些人对这些不屑一顾:不管再怎么样,他们不还是失败了么。还有人要我们向失败者学习,真让人笑掉大牙。
古人说过,不以成败论英雄。桑地亚哥是失败了,但他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失败者身上也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品质,不能一叶障目,片面的否定一个人的价值。
成功,不过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个结果,失败也并不那么可怕。
有的人巧舌如簧,有的人却不善言辞,更多的人也许会认为自己介于两者之间,我自认为属于最后一种。
很多人都会很羡慕巧舌如簧的人,羡慕他们从来不打结的舌头,羡慕他们擦满润滑油的双唇,也很羡慕他们比光还快的思维。在世人眼里,他们有才~~这犹如墨守的陈规,犹如永恒的真理。
庄子不服。《庄子·徐无鬼》云:“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这对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口的大家伙来说可是莫大的`鼓励呵。就是!巧舌如簧的人并不是都值得羡慕的啊~~
才华并不需要舌头来展现她的美丽,舌头也无法展现才华全部的美丽。巧舌如簧,不过是嘴皮子上的功夫,不知哪位大侠曾经用嘴皮子坐上了武林盟主的宝座啊?!金庸的江湖好像没有,古龙的江湖好像也没有。武侠小说里的大侠,功夫盖世吧?嘴皮子的功夫怎么样?不咋的吧?!武侠小说太虚幻,回到现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出入。贾平凹,在公众场合,他显现出他的“弱项”:不善言辞,说话对他是一种负担。他,没才吗?谁敢说他没有才华?你听说过哪个无才之人能像他这样,写出几十本散文、小说?据说他年轻时,有一年竟创下了每周发表一篇作品的奇迹。这不但与“无才”丝毫联系不起来,而且简直可算得上天才了。用汪曾祺的说法,贾平凹是个“鬼才”。鬼才啊~~~世间有几等人可算鬼才?屈指可数。
巧舌如簧,不一定有才;不善言辞,可能内涵深厚。当然,巧舌也有才气横生的非等闲之辈。
《三国演义》读过吧?没读过?诸葛亮总听说过吧?没听说过?今天就说给你听:舌战群儒哪儿来的?诸葛孔明那儿来的,人家可了不得。《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诸葛亮在东吴诸儒的诘问中从容做对,侃侃而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终使“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 “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陆绩语塞”,“严 低头丧气不能对”,“程德枢不能对”,以至众人“尽皆失色”。真可谓三寸之舌能抵百万之兵。这可不是单纯的嘴皮子功夫啊!肚子里的武功秘籍那可是用堆计算的啊,那可是等闲的巧舌所有的?
佩服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吧?羡慕,就要羡慕这样的!
说实话,我偏爱贾平凹那样的。没什么可说的幕布后面,是满腹经典的宏伟场景。
不要总是羡慕巧舌如簧的人嘛~~看看“鬼才”贾平凹,如果你真的很固执,就是要羡慕他们,我也不拦着,但请羡慕比诸葛亮有才的。
武士貌似赢了,但其实输得惨烈,求胜心过强,使他漠视生命卑鄙无知。禅师似乎输了,但胜得彻底,他置声明于度外,睿智而又心怀仁德。
输赢二字,不知论倒了多少君子,又不知论出了多少名败而实胜之英雄。输赢本身就系于“声名”二字,赢者若为图一名而不择手段,是痴愚;败者不求声名而勇退甚至因怀仁而认败,是英武。如若梅为春来而谢,谢之为苍生命脉,故有高名;牡丹为斗艳而生,生之为虚有其表,故曰浮华。英雄,是不会再乎一个表面的成败名声的。
论英雄不以成败,以智慧。禅师其实早已洞悉了武士的伎俩。这是智慧,这番观人洞若观火的思辨,从根本上让他不会沦为败家,即使丢个胜利的虚名给别人,又何妨呢?孔明贾谊之辈,皆未遂愿即亡,但后世未有人敢言二人不是英雄豪杰。孔明坐隆中而知三分,贾谊论苍生成汉景之世,是以智慧捭阖于青史,又何曾与谁狂傲欲争高下?陶潜洞察仕途之腐朽,隐田园而后世颂之;东坡洞悉旷达之真谛,于川上唱大江东去而后世颂之;孙文洞知革命之于中国富强之意义,于一生毕力于民国而后世颂之,皆是此等英雄,智绝于人,而非为求名,为争执。
真英雄,最终是怀仁的。武士求胜而罔顾它物之生死,禅师顾念生灵之可贵而不求胜,对比何其鲜明!怀仁而念苍生者,才配得上胜利的光环。否则,荣耀背后的肮脏,最终也会腐蚀掉虚幻的荣耀,还历史和世人一个真正狰狞的实体。
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是因为我们呼唤真正的英雄,向往和崇拜塑造真心英雄的社会和时代。我们不囿于事物的表象来敲定事物的本质,把自己夸得再高,没有真正的智慧和仁厚的心理,只会摔得惨烈。社会的浮躁,亦会接二连三地发酵出虚假的偶像,或许在当下这个有些娱乐至上,道德迷失的社会风气中,不去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不做手握人民币的高调施善者,不做冠冕堂皇表里不一的假公仆,显得更有实际的意义。即使没有得到所谓主流意识的认可,名义上没有收获,但实际上,你已经成了时代的无名英雄,并且,你也正在推产一个英雄的时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正的英雄,绝对不是迷醉于浮华甚至丧失理智和慈悲之心的人,亦不妄言成败,亦不贪图成败,而是怀着智慧和仁厚的心,在世界的最高舞台或者卑微角落,默默地做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休禅师,用一颗休去了世俗浮名的心,散发智慧与仁爱,做游离于成败之外的真心英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