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两点:
1、抓重点、难点内容,巧妙设计合作内容,将需要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
2、领会编写意图,挖掘教材内涵。
教师只有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设计出合作活动,选择有价值的合作学习探究的内容。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目前在“课改课”中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在人人参与、团结互助、激烈讨论、思维碰撞中,时常能使课堂生成出许多让人惊喜的效果,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有效的升华。
但合作学习不能忽视独立思考,实施合作学习是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因为没有独立思考的“蓄势”,就不会有合作学习的“迸发”。目前不少老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盲目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有的老师在学生还没有对文本充分阅读思考,大部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还不到位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而多数学生只是随声附和、浑水摸鱼;有的老师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动辄安排小组讨论,一堂课下来,表面热闹非凡,实际收效甚微;也有的老师让学生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了就匆匆收场,达不到真正的合作学习的目的。以上种种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正确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学生只有在进行独立思考有了疑问后,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解惑的***。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在由分歧,争论、辩解到达成共识这一过程中,才能有认识上的提高。否则时时合作、时时探究,就会使学生产生倦怠、依赖心理,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便会大大削减,不利于其以后的发展。
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合作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创设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活中有太多事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感悟。就连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也含有许许多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小时候,或许是因为学的东西所拥有的知识太少,我一直都不愿去认真地思考。为什么水可以变成冰,为什么磁铁可以吸住一些东西,为什么锅烧汤时会冒烟,诸如此类。面对这些问题,我往往就是摇头,再说“不知道”,也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错过了太多太多。
寒假,天气寒冷,气温骤降,我的被窝再也不暖和,晚上躲进去,蜷缩成一团,还是瑟瑟发抖。找来母亲,她拿出一床被子,铺到床上,罩上被单就成了褥子。晚上,我就可以钻进去,被褥与我变成一个特大号的“肉夹膜”,别提有多暖和。
可是,好景不长,身下的褥子因为我连续不断地翻滚,被单下的被子卷成了球,我身在上边,就像躺在较软的搓衣板上,被窝还是暖的,但使我全身不舒服。
又叫来母亲,两人各扯住被子两角,又拉又扯折腾了半天,才总算把被子“驯服”了,可就算这样,被子依然不肯服输,就这样卷了又扯,扯了又卷好几个回合,我与母亲已被折腾得筋疲力尽,母亲问我:“这是你的床你倒是想想办法呀,总这样下去也不行吧。”我一如既往地摇头,接着说不知道,打算进入无休无止的轮回,直到夏天来临。我转身走出房间,留下母亲一个,叹了回气。
谁知,当我晚上回到房间准备睡觉时,褥子的四角惊现了四个锃亮的大钢夹,仿佛四个大铁钳,紧紧地咬住了被子的四角,被单与被子紧密地合为一体,分也分不开。我目瞪口呆,实在想不到母亲既有如此神力,再想想,却也不是母亲有多聪明,是我太懒于思考,懒于动脑筋罢了。
黑暗中,我躺在床上,却觉得仿佛重见了光明,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思考,思考并不困难,也不复杂,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是思考的对象。
思考生活中的一切吧,思考可以为你的生活镀金,可以为你的人生添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