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两位班长,一个是王睿群,一个是柴瑞琦,我们班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学习活动他们两个功不可没。还是两年前我刚接这个班 的一天,我要去开班主任会同时接到要让学生做一份试题的任务,没有办法同时兼顾我想开完会再说吧,就把试题放在了王睿群的座位上。没想到当我回来时这个孩子已经组织学生们开始答题,组织的有条不紊,让我这个班主任都觉汗颜。如果说王睿群的长处是心思细密,那柴瑞琦就得说是直爽和泼辣。
柴瑞琦不是那种细心、敏感的小女孩,有时甚至还大大咧咧的,但是这种性格使他成为一个敢作敢为的班干部。有一次,下午的第三节课是自习课,学生们在班长的带领下安静的做作业。这时柴瑞琦却和班里的一名男生争执不下,原来柴瑞琦检查作业时发现他的语文作业写得不认真,坚持让这位同学重写,而这位男生不肯,最终作业重写了,柴瑞琦才破涕为笑。可能这两件事只是他们做过的无数事中的部分,这种做事负责任的态度却令我肃然起敬。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叫许泉,也是我们班的班长。她有着一双明亮的黑眼睛,好似黑水晶;小小的嘴巴,像个红樱桃;头上扎着一个小马尾辫,一摇一摇的;她还会走“大象步”——声音很大。因此,有了“大象”这个外号。
许泉不光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老师的小助手,老师“迟到”时,她便迈着“大象步”走向讲台,用她的“大象音”喊了声“安静”,把正在嘻嘻哈哈打闹的同学吓了一大跳,误认为是老师来了,像弹簧一样“嘣”的弹了起来,可一看是我们的“大象”啊!全班同学又弯着腰,抬着头大笑起来,可这时她却恼怒了,把门“砰”的一声关了起来,大喊着什么,我却只听到了同学们的杰作——“叽里咕噜、呱啦叽里、嘻嘻哈哈……”这时,一声巨响,震动了同学们,这回,他们可不敢了,就在这时,老师来了,她高兴地夸许泉真棒,真会管纪律!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她也会撒娇哦!
昨天晚上下了杭州城的第一场雪,当时我正在去少年宫学自然英语的路上。大雪纷纷扬扬挡住了开车的视线,妈妈不得不一再放慢车速。我的心里确在暗暗期盼:“雪再下的`大些吧,希望明天一早看到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样我就能和同学打雪仗了。”想着想着,我噗哧笑出了声。
今天一早,我迫不及待地推窗望去,楼下车棚顶上果真是白乎乎的覆盖了一层,虽然没有积得很厚实,但也呈现一派冬天的景象。还有花坛丛里,树木稍上,草坪里,都零星洒满了薄薄的积雪,好似调皮的孩子不小心把棉花糖撒满一地。让我觉得特别想伸手去抓一口尝尝。
不一会,院子里就到处是小朋友们的身影了,个个欢声笑语,满脸兴奋。如果恰好碰见是同班同学的,更是亲切的不得了,貌似雏鹰小队又开始活动了。只不过,这次的主题是:“雪”。
我们一路踩着积冰追追打打,听着喀嚓喀嚓破冰的美妙音律,偶尔会去抢抓一把别人车上那不多的一点点冰雪,但足以让我们开怀嬉戏。我特意双手捧了一块巴掌大的冰块,让妈妈给我拍照留下纪念,因为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冬天的早晨真的很美丽!
冬天的阳光和春、夏、秋、这三个季节的阳光可不同。春天的阳光是“柔”,它代表着活力;夏天的眼光是“美”,它代表着激情;秋天的阳光是“妙”,它代表着丰收;冬天的阳光是“奇”,它代表着温暖。冬天的阳光不像春天阳光那样轻柔,不像夏天阳光那样的娇美,不像秋天那样的惊妙。它洒在远出的山坡上,给山坡的树木们系上了一条微黄色的头带;它射在近处的湖水上,给湖水上的水藻镶上了一串黄色的钻石;它嵌在洁白的云朵上,给云朵化了妆,化了妆后的云朵更加的娇艳了,和湛蓝的天空一搭配,让纯纯的蓝和灿烂的金黄融和在一起,那颜色是多么奇异呀!它扑向那条幽静的小道,给小道围上了一条暗黄色的纱巾,使小道透出几分秀气;让人看了心里觉得暖和和的。
雾是最不寻常的。看,那雾跳动在树杈间,给树蒙上了一块白色的头巾;雾游走在湖泊上,刹那间面上起了一层白白的烟,荡漾着,摇曳着,绿色的水和白色的烟相互交融,仿佛一块翠绿的没有瑕斑的翡翠被一块白色的丝绸给盖住了,从上往下看,淡淡的绿色中透出几分神秘,雾越来越浓,把整个家乡罩起来了,除了白色别的颜色都没有,雾中的家乡像一块白色的水晶,晶莹剔透。雾把一切都变得那么的美好,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安静中。
北方的冬天是看不到绿色的,树木的叶子被送秋的顽童带走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杆、树枝、树杈。而家乡的冬天绿色随处可见,不论什么树都是那么的青翠挺拔,送秋的顽童带不走它们,因为它们永远属于这座城市。树们像一个个坚强勇敢的卫士永远保护着这座城市,让这城市不受任何自然灾难的侵略,它们永远是我们的朋友,永远、永远,家乡的冬天因它们而精彩而美丽。
家乡的冬天是美丽的,是可爱的,也是温暖的。它永远是那么年轻,有活力,有魅力,有别处地方没有的颜色,它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永远……
人生旅途中,会看到许许多多的风景,但总有一些风景,触动着我们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触动心灵的风景,并不一定美丽,但却足以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因此感动。从事看过太多的美景,也不一定能遇到触动心灵的风景。但,在灾难来临的时刻,在威海这个小城市去了往日秀丽的风景时,我却看到了触动我心灵的风景。
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同学们都在紧张的进行生物复习,可一瞬间,教室里的寂静被一阵惊呼打破。不知是谁先发现的,在距学校很远的山上生起了卷卷浓烟,正借着风势向海边散去。坐在窗边的我,一回头就看到了这幅景象,心中不免一惊:山上起火了!只是当时在上课,无暇顾及太多,在老师的呵斥声中,我们继续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不料,上第三节课时火依旧烧着,而且越烧越旺,浓烟也渐渐弥漫开来。海边的楼房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只有较近的几栋楼还若隐若现。一半的天空都已经变成昏黄色。
最后一节课时,烟已经布满了整个天空,再也找不到一丝蓝天,学校也被烟雾笼罩着,即使关着窗户也有些呛人。有些同学已经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终于到了放学,路上的行人有的已经戴上了口罩,我也用湿巾捂住了口鼻;路上有些堵车,唯有消防车鸣着警笛在路上飞驰着。到了家后,火势已经蔓延过来,消防官兵正在组织我们尽早撤离……这些看似杂乱的画面交织在一起,但却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灾难并没有使人们慌乱,反而更加镇静。
第二天,仿佛一切都平静了许多,但我知道,消防官兵还在山上辛苦的工作着,有许多企业默默捐献着需要的物资,有许多旅店也放弃了端午节大赚一笔的机会,免费为避难的人们居住。这些风景,无一不触动着我的心灵,使人感到温暖。
这次的大火,最初带来的风景让我们悲叹,但消防官兵以及所有付出的人们,一起创造出了一幅触动心灵的场景。
苏轼在一次夜读中忽然听到一阵老鼠啃东西的声音。他估计这声音是从床 下传出来的,于是用手在床 上使劲地拍打了几下,想借此把老鼠吓跑。然而这种办法收效并不大,仅仅安静了一会,老鼠又不停地啃起东西来了。
夜里老鼠啃东西的声音既令人心烦,又让人恼怒,因此,苏轼吩咐书童去捉老鼠。
书童端着烛台往床 下一照,发现咕唧咕唧的声音是从一个被绳子系住了口的严实袋子里发出的,于是高兴地说道:“哈哈,老鼠被关在袋子里面了,它还能往哪儿跑呢?”书童小心翼翼地解开系紧袋口的绳子,只让袋口露出一条狭窄的缝隙,试图等老鼠刚一露头就捉住它。可是书童等呀等呀,不仅没有等到老鼠出来,而且连一点响声也听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书童打开袋口,端起蜡烛把袋子里面照了个通亮。他发现袋中一动不动地躺着一只死老鼠。书童惊讶地说道:“这真是怪事!刚才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东西的活老鼠,它怎么会突然间死去呢?如果这只老鼠刚才就是一只死老鼠,那么啃东西的声音难道是鬼发出来的吗?”
好奇心驱使书童进一步往下追究。他两手抓着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几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个结果。可是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没有旁物。他只听见老鼠落地“嘭”地一响,还没来得及去捡那只死鼠,却看到死鼠突然复活,一溜烟就逃走了。
苏轼被老鼠的吵闹折腾了半天,结果老鼠把他的书童弄了一个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说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这么狡猾!它无法咬破坚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声 招人来解开袋口;当你守候在袋口伺机去捉它的时候,它却装死蒙骗你放松警惕。一个小动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骗得过人,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一只老鼠,其体能和智能远不是人类的对手,但是这不等于说人类与一个弱小的对手相比,没有自己的短处。书童因为只看到了人类具有思维能力的长处,而忽视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对手所捉弄。这一故事告诉我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仅是一个人取得节节长进的关键,而且是排除各种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至不惜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30方里的俸禄。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卫人说:“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天气,抢在陰晴转换的那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如愿以偿。”
不能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有了机会再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王出了一个主意。这匠人对燕王说:“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需要有锋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体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据我所知,棘刺的顶尖与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专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锐利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进行雕刻呢?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君王用不着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卫人说:“用的是刻刀。”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穿,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智慧;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法宝。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