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世界,千姿百态,每一种物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然而我最欣赏的是蜗牛的魅力。
一场新雨后,来到阳台上,我依稀看到一道银光,好像一道天使划过的泪痕,又好像一条梦幻的丝带……我的目光攀绕着那道银光,最后定格在银色“丝带”的缔造者——一只小小的蜗牛身上。它背负着沉重的房子,缓慢艰难的爬着,似乎每一次蠕动都承载着生命的全部艰辛!但那道美丽的银色“丝带”在阳光的照耀下,却射出了夺目的光辉!它诠释它前进的毅力,它诠释着它的光辉。
它能走多远,这,这让我浮想联翩。
有人曾在金字塔的.顶端看过蜗牛。能够到达金字塔的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还有一种就是蜗牛。雄鹰可以振翅而致,而蜗牛要凭着毅力,坚持每天向上爬,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创造了令人惊讶的奇迹。路上它要经历风吹雨打,也许它爬到半路还要摔下去,只要没有粉身碎骨,它就会重抖精神继续向上攀登。只要站在金字塔上,蜗牛和雄鹰眼前的风景是一样的,但在蜗牛快乐背后的艰辛,雄鹰却永远不到,一路上,蜗牛的坚持不懈让它到达生命的顶峰。
直到今天,看到这只蜗牛时,我才恍然发现:蜗牛身上的特殊魅力便是支持它爬上金字塔的动力,那种坚持不懈,顽强拼博的精神。
这就是蜗牛的魅力,独一无二的魅力。
要学好语文,不仅要认真学好课本上的妙文佳句,还要“海纳百川”,多多积累,以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锤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样,我们就可以信手拈来,恰当运用。
以前,我语文成绩一向不好,主要是不喜欢看书,不喜欢读和背。为了提高我的语文成绩,妈妈便买了一大堆的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书籍,硬让我天天读,天天背,把我弄得是“死去活来”。
日久天长,我倒也记住了不少的谚语、歇后语。
有一次,我去约小明弟弟玩,小明做完作业便和我一起玩。我们在他们院玩时,碰到一位叔叔,叔叔认识小明,便问我小明的成绩如何。小明不好意思说。叔叔便示意让我告诉他。说实话,小明的成绩和院中小亮的成绩不相上下,真是篾条穿豆腐——提不得。当着小明面怎么说呀?我心里面像有一支锋利的矛和一块坚固的盾在打仗一样,矛赞成把小明的成绩如实说出,而盾则认为说了既会伤小明的自尊心,又会伤了咱们的和气。矛和盾打了很久都不分胜负,让我还真拿不准。
忽然,我灵机一动,想:“老师不是教过我们歇后语是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的吗?我只向叔叔说谜面,叔叔一定知道谜底。叔叔听得懂,小明却听不懂,这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叔叔又问:“怎么不吱声啊,有什么难言之隐吗?说出来呀!”
我说:“小明的成绩和小亮的成绩是半斤八两。”叔叔一听:“噢!原来是这样。小明最近的成绩如何?”我说:“外甥打灯笼。”叔叔一听明白了,我和叔叔的对话把小明可搞懵了,他听不明白,瞪着两个眼珠直发呆。
叔叔又问:“小明哥哥成绩如何?”我回答:“芝麻开花。”叔叔听了,对我说:“小子,不错啊!”
这句话让我高兴了好几天。因为我从中体会到了语言的艺术:几条歇后语,巧妙而婉转的表达了我的意思,既不伤害小明的自尊心,又准确回答了叔叔的提问。我想,这恐怕就是语文的魅力吧。从此,我对语文是钟爱有加!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不错的。书是知识的海洋,带着你乘风破浪;书是美好的开始,带着你寻找结果;书是完美的结局,带着你创造历史;书又是乐趣的果实,带着你尝试酸甜苦辣……
在每时每刻,读书便成了我们各种各样的乐趣,像繁花的品种一样多。
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大多数人都把读书当作最大的乐趣。有的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之余,捧起书钻研文化知识;有的在空闲时看书则是为了娱乐,为自己再多增添些快乐的空间;有的人看书是工作需要;有的人看书是为了赚钱……总之,人们看书都是有目的的,多数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
既然书是那么重要,最红火的可算是书店了。在每一家书店里,都会围满男女老少。就拿北京图书大楼说吧,它有三四层呢!每天都会挤满人;第一层看书的都是些谋职的和创业的,都在仔细挑选合适的书,有钱的干脆都把自己喜爱的书买下来;二楼是最热闹的地方——儿童书苑,孩子来看书,家长来陪着,喇叭尽是响些看书拥挤了、不要坐在地上了等等,孩子看书入迷了便席地而坐,家长劝说都听不见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吗,孩子买一本家长就给买一套还有各种的试卷等;三四层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来买政史等书,观看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书……
现在,老师都让我们学生写读书笔记,目的是让我们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写出感受,从而使我们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也就实现了“作文不发愁,出口就成章”的目的。
读书,一种扩展知识的重要途径;读书,会使我们提高作文水平、扩展知识面。总之,我们就要像冰心说的那样: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山雀子噪醒的江南,一抹雨烟。
我独自一人,撑着一把油纸伞,漫步在细雨朦胧的古镇。木屐叩击在青石板上,发出悦耳清脆的响声。远处那断壁残垣内晃动着一抹嫩红,沾着雨滴,好似一个娇羞的小姑娘,探头探脑地打量着外面的这个世界。惹得我一瓣甜蜜,半朵心酸。雨巷蜿蜒而绵长,好似迷宫一般。多希望能逢着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有着丁香般的颜色,丁香一样的幽香,在雨的哀愁里彳亍着。微风吹动着她翩跹的裙摆,就那样悠悠地回眸,与我相视一笑。一切似乎都挺单纯而美好地。
那缠绵的琴丝游荡在空中,好象一根根细线牵动着我的心尖,引我来到这一茶馆。随意地坐在窗边,看着杯中的茶叶似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在水中浮浮沉沉,悠然地舒展开卷曲的躯体,嫩绿从那玻璃杯中浅浅地弥散开来,迷醉了我的双眼,氤氲叆叇,带着丝丝的幽香,直直地扑入我的鼻尖。我的浸泽在甘甜之中,渐渐安静了下来。琴声不急亦不缓,叮叮咚咚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望着那雨顺着青灰色的瓦檐,断线珍珠似地在石板上开出了一朵又一朵剔透的水花。
江南烟雨迷朦了我凝思的双眼,我沉染在这静美的魅力中。
如若我还是古代的一名女子该有多好!斜卧阑干,轻纨团扇,在那向晚的古道里,看那绯红的花瓣纷纷洒落,寻觅着低沉的笛声。品茗论画,抚琴作诗,执子对弈。人生似乎栖息在玄远而淡泊的境界里,忘了纷华,也忘了俗世。
可是这一切都只是如果,我永远都成不了那样的女子。一声哀叹。
起身,离去。雨冰凉凉地打在我的发丝间,我的嘴边泛着甜津津的味道。转念一想,忽又淡然一笑。如果我们都能保有一颗透明而柔软的心,便能从一盏香茗,一叠付梓,一帘松风,一蹊竹月中寻得那种至真至纯恬然的魅力。
那坠落的嫩红在空中滑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点亮了我黯淡的神情。
我沉浸在古镇的一抹雨烟里……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当然最基础的中国话在不同地域、不同人文风情的洗礼下也呈现出了各具风韵的方言。
方言是一个城市的标识,一个城市的'性格。
最地道的成都话上哪儿去找呢?当然就是河边的露天茶馆了。
在成都,只要有河的地方,就有大大小小的茶馆。
那里是老年人休闲的天堂。
走近它,似乎生活的快车道就会靠边,速度会自然慢下来。
一张张方桌、一把把竹椅、一只只鸟笼……鸟语与人们的交谈声揉在一起,仔细倾听,有一种道不出的静谧。
一个人正拿着电话似乎在邀请朋友,“哎呀!来嘛,说好了得嘛,不要甩我们死耗子哈……”旁边的一个老人正左手端着茶盏,右手拿着茶盖,并用嘴将漂浮着的茉莉花瓣吹去,说道:“嗯,这个茶安逸、巴适……”这是成都人对闲适生活的极致追求。
在彩旗招展,人声鼎沸的球馆中能听见成都话,“成都队加油!我们给你扎起!”球队在球迷地鼓励下,越战越勇,这是成都人的拼搏奋进。
在突如其来的“5.12”地震中,一辆辆绿色的熊猫出租车,自发地前往灾区。
在汽车电台中,嘶哑地吼着:“不要做生意了,走!跟我去救人!”网友也呼吁着“汶川雄起!四川雄起!”这是成都人的团结互助。
悠闲舒适、拼搏奋进、团结友爱……这些成都人的性格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成都方言中。
方言是有性格的,它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
当人们的交谈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有趣的对话,“哎呀!你这口音是西安人吧!”没错,方言就是一张名片。
浙江话,一种美得如歌似舞,平静而婉转的方言。
还未见西湖的美,就已从方言中感受到了。
重庆话,一种泼辣的方言。
只要仔细聆听,仿佛就能看见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左手举着啤酒杯,右手拿着筷子,在火锅与碗中“来来往往”的场景。
北京话,十分富有音韵,字正腔圆,远远的飘来一股久远而古老的京城气息。
方言,城市的个性,城市的活力,而它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成都方言在正规场合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更多时候需要普通话交流。
需要口口相传的成都方言,在一代一代传承中逐渐消失!
方言,城市的标识,城市的灵魂,不要让方言成为我们需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去爱、去传承属于我们的方言,成都话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