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一年级学生写的短文100字以内)

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一年级学生写的短文100字以内)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4-11 09:00:37
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一年级学生写的短文100字以内)

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一】

七月份看完第一遍,九月份因为要送给别人做礼物于是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笔迹。

它讲的是一个混血家庭的故事,说起来比较复杂:詹姆斯李是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从小就害怕别人觉着自己和周围人不一样,极度自卑;玛丽琳是她的妻子,纯正美国人,梦想是当医生,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医生大多是男人,极少数才是女人。但她一直在努力追寻梦想,可以说是在做自己,所以追求的是与别人不一样。然后他俩结婚了。其实我一直在怀疑两个人之间的羁绊到底是不是爱,李娶了一个美国人,这证明他跟周围人没什么区别,因为纯正美国人娶得也是美国女人,这是我认为他被玛丽琳吸引的原因;同理玛丽琳之所以选择李,我觉得她可能在李的身上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样想就觉得很可怕:玛丽琳最怕平庸普通,可李看上的也许就是她的普通;李最怕与众不同,可玛丽琳看上的也许就是他的与众不同。多讽刺!

玛丽琳的妈妈一生都在做普通家庭妇女,一辈子围绕着厨房。她不同意这段感情但玛丽琳一定要嫁,于是玛丽琳结婚之后,他们再没联系直到玛丽琳的母亲去世。这个家庭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和小女儿汉娜。前两个孩子出世之后都很顺利,算是家庭和睦。在生第三个孩子之前玛丽琳的母亲去世了,她去母亲家里整理遗物,发现母亲这一生什么都没留下来,算是受到了刺激,她决定继续以前的梦想,她要完成未完成的学业。她把母亲的家当全部收拾掉了,只留下一本烹饪书,本意是来提醒自己不要向母亲那样过一辈子。

回到家之后,她收拾了行李不辞而别去追求她的梦想。儿子在这期间迷上了天文学,当他忘记了母亲的离开而兴高采烈的告诉父亲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李给了他一耳光!忘了说这几个孩子除了二女儿的眼睛是蓝色的以外,其他的都是黑眼睛,所以自然而然的二女儿是这个家的中心。受了一耳光的儿子自此决定以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家。二女儿在这期间发现了妈妈带回来的烹饪书,她误读了玛丽琳的意思,决定只要妈妈回家她什么都听妈妈的。

在外求学的玛丽琳因为发现自己怀上了第三个孩子被迫回家了。她心死了,她知道回家就再也不能继续她的医生梦了。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培养二女儿,更巧的是二女儿早就在心里许下了“她什么都听妈妈的”诺言。于是,这个家庭的悲剧自结婚起始到现在已不可挽回。

长期为了迎合母亲而学着自己根本不理解的课程的女儿,同时还要在爸爸面前营造出一种我有很多朋友的假象,父亲长期的自卑和希望融入周围环境的心态使得他无比在意女儿的人际关系,不堪重负的女儿最终选择了自***。而给了二女儿致命一击的是她的哥哥。哥哥曾经在母亲回来之后的一天里,将这个妹妹推进了湖里,那一瞬间哥哥明白了自己对于妹妹的恨和嫉妒,而妹妹非但没有责怪哥哥,反而因此明白了在这个家中,眼前这个男孩和自己一样痛苦,只不过她负担的所谓的爱太重,而他则正好相反。后来哥哥考上了哈佛就要离开这个家,莉迪亚失去了一个了解她懂她的人,她无法在这个家里独自负重前行,选择了自***。

小女儿汉娜的出场不多,但是她在这个家庭里面算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人物。但是她很小就明白她不是这个家的中心,她也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姐姐离世导致母亲崩溃的时候,她也不敢去抱抱妈妈,尽管她非常想这么做,但她不会。

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这样。巧妙的是书上是从女孩的死亡开始揭开这一层层真相的。

读完之后我就是觉得很恐怖。一个病态的家庭!其实它也涉及到真实的做自己还是遵循他人和世界的要求活着。在很多其他的书籍的宣扬理念中,甚至是现今社会的所谓鸡汤都在宣扬活出自我!而《无声告白》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无论做自己还是合乎所谓规范都没有好下场:妈妈玛丽琳坚持做自己,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害了自己的孩子;女儿莉迪亚一心活成妈妈希望的样子,最后竟然自***了。

所以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如何平衡活出自我和融入环境成了一个引申出来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动作,甚至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也别无二致。和所有人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么?我以前是这么以为的。可是有时候想想跟这个世界相处就得去习惯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所以趋同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趋同不代表被同化!趋同仅仅是为了跟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平稳地活下去。但是心底里永远都要清楚我要的是什么?我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我最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不一定就能改变什么或者能达成目标,但是最起码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奔头。

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二】

二月,柔和的阳光驱散了冬日的严寒,送来了春天的温暖.春风唤醒了万物,枝丫间拥簇着点点新绿,那其中的一点便是你,一个渺小得微不足道的生命.

姗姗来迟的春雨送来了甘露.万物争先恐后地吮吸着.你顶着细雨,张着嘴,如饥似渴地喝着"营养液",在默默地生长着.

时光的轮子眨眼间就转到了夏季--一个蓬勃向上的季节,同时也包含着许多困难与挑战.你一路走来,又成长了许多:暴风雨的洗礼让你磨练了意志;烈日下的煎熬让你学会了忍耐;台风的强悍让你懂得了坚持......

你成熟了.可你还来不及享受自己的人生,却又迈入了衰颓.萧瑟的秋风将你吹得满面皱纹,面黄肌瘦.眼看着秋风无情地夺去同伴的生命,自己的内心也更坚定:要坚持到底!

凛冽的寒风开始肆无忌惮地纵横。干枯的大树毫无遮拦地承受着摧残,它们似乎在瑟瑟发抖。

最后一片枯叶悬在枯枝上,被风刮得摇摇欲坠。那正是你,一个生命垂危的你似乎还在和寒风较劲。虽然看起来有点自不量力,但你依然在努力坚持着。

可是,风终究是无情的。它向枯叶展开更猛烈的攻击,枯叶被刮得生疼,身体开始无力,最后你手一松,脱离了树枝,随风旋转着,之后沉落到地上--一个不算是墓地的墓地.此时,枝头的乌鸦发出几声凄惨的叫声,为逝去的生命奏响了一曲悲歌。

叶落归根。

死亡似乎结束了你一生的精彩.其实你并没有逝去,你将一年的积累投入大地,化作养份,化作春泥,这不正如龚自珍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吗?

叶子的飘落,既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它要回到大地这个生命的归宿,亦是另一个奉献的地方。

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三】

七月份看完第一遍,九月份因为要送给别人做礼物于是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笔迹。

它讲的是一个混血家庭的故事,说起来比较复杂:詹姆斯李是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从小就害怕别人觉着自己和周围人不一样,极度自卑;玛丽琳是她的妻子,纯正美国人,梦想是当医生,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医生大多是男人,极少数才是女人。但她一直在努力追寻梦想,可以说是在做自己,所以追求的是与别人不一样。然后他俩结婚了。其实我一直在怀疑两个人之间的羁绊到底是不是爱,李娶了一个美国人,这证明他跟周围人没什么区别,因为纯正美国人娶得也是美国女人,这是我认为他被玛丽琳吸引的原因;同理玛丽琳之所以选择李,我觉得她可能在李的身上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样想就觉得很可怕:玛丽琳最怕平庸普通,可李看上的也许就是她的普通;李最怕与众不同,可玛丽琳看上的也许就是他的与众不同。多讽刺!

玛丽琳的妈妈一生都在做普通家庭妇女,一辈子围绕着厨房。她不同意这段感情但玛丽琳一定要嫁,于是玛丽琳结婚之后,他们再没联系直到玛丽琳的母亲去世。这个家庭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和小女儿汉娜。前两个孩子出世之后都很顺利,算是家庭和睦。在生第三个孩子之前玛丽琳的母亲去世了,她去母亲家里整理遗物,发现母亲这一生什么都没留下来,算是受到了刺激,她决定继续以前的梦想,她要完成未完成的学业。她把母亲的家当全部收拾掉了,只留下一本烹饪书,本意是来提醒自己不要向母亲那样过一辈子。

回到家之后,她收拾了行李不辞而别去追求她的梦想。儿子在这期间迷上了天文学,当他忘记了母亲的离开而兴高采烈的告诉父亲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李给了他一耳光!忘了说这几个孩子除了二女儿的眼睛是蓝色的以外,其他的都是黑眼睛,所以自然而然的二女儿是这个家的中心。受了一耳光的儿子自此决定以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家。二女儿在这期间发现了妈妈带回来的烹饪书,她误读了玛丽琳的意思,决定只要妈妈回家她什么都听妈妈的。

在外求学的玛丽琳因为发现自己怀上了第三个孩子被迫回家了。她心死了,她知道回家就再也不能继续她的医生梦了。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培养二女儿,更巧的是二女儿早就在心里许下了“她什么都听妈妈的”诺言。于是,这个家庭的悲剧自结婚起始到现在已不可挽回。

长期为了迎合母亲而学着自己根本不理解的课程的女儿,同时还要在爸爸面前营造出一种我有很多朋友的假象,父亲长期的自卑和希望融入周围环境的心态使得他无比在意女儿的人际关系,不堪重负的女儿最终选择了自***。而给了二女儿致命一击的是她的哥哥。哥哥曾经在母亲回来之后的一天里,将这个妹妹推进了湖里,那一瞬间哥哥明白了自己对于妹妹的恨和嫉妒,而妹妹非但没有责怪哥哥,反而因此明白了在这个家中,眼前这个男孩和自己一样痛苦,只不过她负担的所谓的爱太重,而他则正好相反。后来哥哥考上了哈佛就要离开这个家,莉迪亚失去了一个了解她懂她的人,她无法在这个家里独自负重前行,选择了自***。

小女儿汉娜的出场不多,但是她在这个家庭里面算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人物。但是她很小就明白她不是这个家的中心,她也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姐姐离世导致母亲崩溃的.时候,她也不敢去抱抱妈妈,尽管她非常想这么做,但她不会。

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这样。巧妙的是书上是从女孩的死亡开始揭开这一层层真相的。

读完之后我就是觉得很恐怖。一个病态的家庭!其实它也涉及到真实的做自己还是遵循他人和世界的要求活着。在很多其他的书籍的宣扬理念中,甚至是现今社会的所谓鸡汤都在宣扬活出自我!而《无声告白》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无论做自己还是合乎所谓规范都没有好下场:妈妈玛丽琳坚持做自己,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害了自己的孩子;女儿莉迪亚一心活成妈妈希望的样子,最后竟然自***了。

所以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如何平衡活出自我和融入环境成了一个引申出来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动作,甚至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也别无二致。和所有人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么?我以前是这么以为的。可是有时候想想跟这个世界相处就得去习惯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所以趋同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趋同不代表被同化!趋同仅仅是为了跟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平稳地活下去。但是心底里永远都要清楚我要的是什么?我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我最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不一定就能改变什么或者能达成目标,但是最起码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奔头。

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四】

从昨天到现在,我花了所有空余时间,看了你所有的博客。才觉得你的凉薄是漫长的岁月堆积出来的,并不只针对某个时刻某个人。看着那些冰冷的文字才明白,一个人可以凉薄无望至此。可是又是那些凉薄将你支撑着走到现在。看着那些消极厌世的思想,快要被你带进暗流。站在悬崖的时候,你享受那一刻的宁静与释然,之后决绝地转身,你始终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并不担心你会飞身而下。你那厚重的壳保护你不受伤害,只是也隔绝了所有温度。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伤害,让一个人早早独立变得沉稳与淡漠。该怎么形容呢?仿佛一杯冰水放在了一桶热水里,当拿出来喝的时候才发现,这杯水只有外缘这一层是暖的,喝到胃里依然凉。那种凉,比直接喝一杯冰水要更寒心。不能长时间地看你的博文,看多了心会结冰。可是好奇心又驱使我看了一篇又一篇,看了一遍又一遍。一开始觉得神秘莫测颖悟绝伦,后来才知道把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努力想变得优秀得到认可的人,他活得有多累,多冰冷。不过是想要一点点温暖,结果依然活在冰冷的世界。

我在看《无声告白》读到写内斯的部分,心里全是你。在看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年轻的时候》时,却又觉得潘汝良跟你也有相似的地方。我拼命地想要你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可是却发现你身上的刺,正在一点点地戳伤我。

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五】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是无声告白的开头,作者以极其平淡的语气宣告了莉迪亚的死亡。

事实上,正是莉迪亚的死亡牵引出这个特殊家庭的过往,也让我们一步步在作者的指引下找出莉迪亚的真正的死因。

让我们回到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和父亲詹姆斯相遇的时候,玛丽琳是哈佛的一名学生,而詹姆斯是历史课的助教,两人相互吸引并坠入爱河。这看似是一个十分美好的爱情故事,实则暗含深意。

首先,詹姆斯是随父母偷渡到美国的华人,尽管他成绩优异,但始终不被周围环境所接纳,而这一切都源于他那黑头发黄皮肤,可他却十分渴望融入美国社会融入人群,于是他选择了玛丽琳来作为他实现这一目的的跳板。

其次是玛丽琳,她对当时社会倡导女性回归家庭的思想不屑一顾,她追求与众不同并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于是自见到詹姆斯起她就被迷住了,只因他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但一切并未向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玛丽琳***了,由于当时法律禁止堕胎,她不得不放弃学业与当医生的梦想转而成为一名家庭主妇。

与此同时,这个奇特的家庭也似乎与周围的邻居格格不入,詹姆斯的追求也没能实现。

两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他们悲剧性的人生也对三个孩子,尤其是莉迪亚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莉迪亚是三个孩子中最像母亲的也是最懂事的,她小心翼翼的按照母亲规划的为成为医生而努力,同时她也为父亲的要求而努力多交朋友。

她似乎寄托了父母全部的期待,她是家里的网连接着每一个成员,并努力让这个早已支离破碎的家庭维持稳定。

但她活得太累,事实上她并不喜欢化学和当医生,而平时与她交往的那些朋友也是为了抄她的作业才在詹姆斯面前装装样子。

她的生活是扭曲的,没有希望的,但她仍想通过自己努力克服对水的恐惧来获得新生,但最终她还是在水中失去了生命就如堕入期待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本书的主题就是开头的那句,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终此一生,不能让爱捆绑住飞翔的心灵,我们之间的爱,是托举你飞得更高,让你去做更好的自己。

莉迪亚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生于期待,死于期待。我们每个人都理应拥有繁花似锦的人生,这个繁花似锦不是他人眼中所谓的美好,它只能是纯粹属于我们自己。

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六】

特别喜欢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关于我是谁的哲学问题,回答好真难,于是我们一直在从别人口中知道自己是啥样的人,在社会中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地位,其实00后10后他们更勇敢,知道自己的价值并不仅是单一的为社会做贡献,在多元文化中他们更有自信, 他们的小宇宙中有各种华丽闪耀的可能性,做各种自己想做的事情。

无声的告白不再是语言,那些小心翼翼遵守父母的话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其实内心心思细腻而敏感,他们为了不让父母师长同学失望,一直乖巧听话,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轨道走,而一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他们会非常恐惧,如果再失去了外界支持,结果会有些糟糕。书中的小女孩莉迪亚在窒息的家庭环境中,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要实现父母无法实现的梦想,尽管她不喜欢,她一一按照母亲的吩咐,努力的想当一名医生,一直以来,她都只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守护一家人脆弱的幸福,一个不敢说出拒绝的女孩。小女孩一直生活在水里,当一直托着她不让淹没的哥哥内斯去上大学了,她最后的支持也失去的时候,她选择了沉溺,用无声的方式向父母倾述自己的内心,真相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谁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但有时也会过于沉重。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想把世间最好的一切给你,无形之中我们就有了沉重的负罪感,一种道德的枷锁,而朋友同学之间的情谊是不一样的,他们有时会比我们的亲人更理解我们,那些一起度过的荒唐岁月似乎都有了镀金的色彩。

今天收到好友的坦白说,说我心思敏感细腻,其实我有时候神经也很大条,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毕业即将分离前,那些温暖的拥抱,那些善意的嘱托,都值得用一辈子来回忆。毕业了,看着同学朋友们的刷屏照和视频,越看越揪心。用朋友的话说,有一条路只能往前走,那就是青春。青春纵然有些遗憾,但我们都有很认真的告别。感谢青春的那儿可爱的人儿,和你们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原本单调的生活有了缤纷的色彩,有了前行的动力,让我知道原来青春还可以这么活。原本的生活枯燥无味,而你们就像一束光,像黑夜中明亮的星光。

无论我们的青春岁月是荒唐,还是充满奋斗的色彩,那些都将成为回忆,前行的路上会带着彼此给的鼓励和勇气,这些是无坚不摧的盔甲,挡得住风吹雨打,也是最有力的武器,不再担心前路的未知和迷茫,到时定会如期赴约。

最后只想真诚的说一句:有像你们这样的同学真好啊!

悄无声息的小作文100字【七】

最后一章是哭着看完的。

抛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和“按图索骥的人生不会那么顺利”,我想谈谈这个家庭。

我同情玛丽琳,但也只有同情。我觉得她并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去追求詹姆斯的,而是一见钟情吧,而且在后来她也是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同时在自己丈夫出轨后表现出来的沉稳从容与智慧令我刮目,她痴情——“哪怕只是为了生下莉迪亚,我也会嫁给你一百次,甚至一千次,你不必为此自责”,她选择了原谅。我觉得她是那个最累的人了。

相反,詹姆斯——一个虚荣,没有安全感的黄种人,他所想要的呢?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拼命想融入集体的种种行为令我鄙视(但从他小时候留下的阴影来看我又十分同情他)。而且一有困难就寻找别的女人当作发泄的出口也着实是一种懦夫的行为。

莉迪亚是这个家庭的牺牲品,她自***的源头是母亲出走,她害怕随时都可能缺失的母爱,所以母亲说什么她都会顺从(如果不是这种恐惧感,莉迪亚完全可以大声反抗“我讨厌物理生物化学我讨厌当医生”,妈妈也不会误以为她对这方面一直是感兴趣的)。

内斯就比较幸运了,谁说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呢,在不被父母关注的情况下生活着,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一直坚持着,如果说唯一的一丝丝缺憾,可能就是缺少父母的一点点关心和对妹妹深深的无能为力吧。

汉娜是那么招人怜爱,这个家庭却不肯给她留出一丁点的关心留意与疼爱,不过看结局,希望她能被温柔以待吧。

希望每个家庭的幸福都不要那么脆弱,希望家人之间都能够坦诚相待,多交流,多倾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