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山是一座迷人的山,是一座碧绿的山,对于我来说,那是一座十全十美,毫无缺点的山!
家乡的山不论是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都像亭亭玉立的姑娘一样楚楚动人。
瞧!从十里路的小路上往那儿看,家乡的山显得那么渺小,像巴掌似的,但看起来仍然那么迷人。云雾围绕着山,仿佛给山穿上了一层“保暖外衣”。虽然听不见山里小鸟的歌声,但我的心在聆听!
看!站在山脚往上看,啊!从低往高望和从近望的感觉真是不一样。山显得特别大,像是被封印的五指山。哇!好美啊!山碧绿碧绿的,像是滴满了翠绿的油,山间还长满了花花草草,真像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抬头一望,啊!不是吧,好高哇,都快插进云层了!这使我发颤,心中充满了害怕,好像爬上去就会栽倒下来。
家乡的山使我想起一句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爱家乡的山!
岈山是驻马店人人都知道的山,那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而且还是《西游记》的拍摄景地,真是我们的骄傲。
岈山位于遂平县,它在一座座村庄突起,像是大海中的一座美丽的岛屿。
进入山门就可以看到一片四季常青的松树林。树下有绿油油的草坪,人们在这里休息、玩耍和野餐。要看到更美的风景还是要上山去看看。远远看去,岈山层峦叠嶂,山势雄峻,走上登山道,道路被树荫遮盖着,层层叠叠的树枝把道路上的阳光挡住了,非常凉爽,就像大大的长长的太阳伞,绿绿的,加上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更是锦上添花。沿着崎岖的上路登上山腰,你会看到著名的“一线天”。
在群山环绕中,它像是大龟背上的一条蛇,抬头一望,它两块巨大的石头之中只有峡灾的缝隙,石头上印着“一线天”三个大字。人只有侧着身子小心翼翼的才能过去,真是惊险啊!
今天,我来到了顺峰山公园。在那里,最使我着迷的不是争奇斗艳的小花,也不是婀娜多姿的垂柳,更不是清澈见底的鱼塘,而是郁葱的竹林。
夏日的阳光照进了竹林,稀稀散散的阳光显得很温和。不像冬天无力的光眼,夏日的阳光在此泛滥,还带着一种风的感觉。
风的感觉是清凉的,但一到竹林,亦是一种幽静。每一片竹叶,每一个枝头,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早晨被太阳镀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竹叶上打着滚,是因为阳光的淋浴,愈发显得越亮了。深吸竹林的空气,当喜怒哀乐束缚你全身时,这竹林空气会带着一丝幽香,消除你心中的苦闷,让你在迷途中不徘徊。我靠在竹子上,心里不禁发出感叹:无论是城市里的繁华小屋,还是小屋中的高档沙发,哪能比得上这一竹一叶?
“丝——”在竹林里寻找这种声音。它们在松软的泥土里,在竹竿上,躺在竹叶里,留下一串成长的痕迹。这种声音,带着你小小的心灵,一起记住一个美妙的名字——竹林。
刚到了蟠龙山底下我就看见了许多的叔叔阿姨都在呢!接着我们就往蟠龙山的上面走了走,我就看见了一大堆小商小贩在那吆喝!这时我还看见了许的玩的东西,有撇球,还有打台球的,还有套圈的。爸爸说那些东西都是骗人的,虽然我也知道那些戏是骗人的,但是我也情不自禁的.买了2元钱的,结果一个都没有套进。
过了一会我们就往盘龙山的左侧走去,我又看见了许多好玩东西,有滑旱冰的,由骑自行车的,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东西。
又过了一会儿,我突然看见有一排笼子,然后我就随着笼子的方向走过去。
这时我就看见了许多小动物,有猴子,有骆驼,有豹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动物。
听朋友没说,蟠龙山里面有一个蟠龙洞,里面非常恐怖,我心想找个机会我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
到了下午我们就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蟠龙山,虽然很累但是也很值的。
我国有很多名山,我最喜欢的是张家界的山。张家界的山以奇、幽、而出名,它雄奇壮丽,它高耸入云。
它不加修饰、浑然天成、丰富多彩、变化万端。
满山的石柱,奇形怪状,有的像五个手指头,有的像乌龟,有的像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还有的像骆驼……美不胜收。
站在张家界的山顶纵目远望,深谷中升腾起的云雾滚滚如涛,感觉自己好像住进了仙境。
张家界的山真是名不虚传的奇境、幽境、仙境啊!
我们爬上了山,山上长的绿油油的草,还长着一棵颗高大的大树,这些树好像笔直伫立的.战士,保卫着山上的一切。身旁的游客一个接的一个从我们的身旁经过,于是我们跟着大队伍向山上走去。山上有一个庙宇,我拉着妈妈和爸爸的手走进去一瞧,首先引入眼帘是一座座面目狰狞的人像,这冷不丁地看,真是把我吓了一跳。平复好心情,我仔细观察这些“人”,嘿,那是玉皇大帝,我是看他身上的颜色判断出来的,那是王母娘娘,还有二郎神跟他的哮天犬……我看的眼花缭乱。
转了个方向,发现一旁还有一扇大门,我不由感到好奇,门的那边是什么呢?又看有许多人在那进进出出,于是我们走过去,哇,里面的墙壁上全都是画!
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就到了中午,我们离开了那里,来到了不远处的饭店……
我们大吃一顿,吃饱后我们回到车里,又在方山周围的景区逗留了会儿,这到下午,日快落西山,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去了。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我真忘不了方山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