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三原,有各种各样的冰糖葫芦。比如:香蕉的,一截截香蕉,外面裹着一层浓浓的黑色巧克力,巧克力的外面是透亮的冰糖。有的在香蕉之间,还嵌着山楂,像是黑泥土中的两朵玫瑰花。核桃豆沙的,把山楂从中间切开一大半,像一张裂开大嘴的娃娃,“娃娃”的嘴中含着一块豆沙,豆沙中镶嵌着半颗核桃仁,一串上面大概有五六颗的样子,每个“娃娃”都穿着一件晶莹透亮的纱衣。还有提子柿饼的,第一个穿的是山楂,上面点缀着些芝麻,好似一个满脸麻子的宝宝,第二个穿的是柿饼,一个薄薄的柿饼,在冰糖中包裹着,就像美丽的冰花,第三个穿的是青提,在冰糖的衬托下,青提更似玻璃匣子中的绿宝石;还有……真丰盛,让我垂涎三尺。
吃冰糖葫芦时,我喜欢顺着棍子把山楂搂下来,然后把山楂含在嘴中,慢慢地让糖在口中融化,那种甜味直沁心田,等糖水流下肚后,就把山楂咬碎,然后再下肚。如果吃核桃仁的或提子的,我就一口把它全咬碎了,更有另一种味道,让你回味无穷。
听了我的介绍,你爱上冰糖葫芦了吗?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孩纸,我所熟悉且喜爱的一种传统美食,叫做“果条”。
这是一种瑶家人只有在过年时节才做的特色小吃。年后走亲访友,瑶家人大多都拿着几盘果条作礼,互赠给亲友品尝自己的手艺。
“果条”这个名字,是根据瑶话音译而来,大概类似北方的“馃子”。实际上这两者的做法也类似,都是高温油炸而成,只不过北方馃子的原材料是面粉,而果条则是由大米磨成粉做成。
果条的.形状看起来像小时候妈妈纳的千层底儿。据说,果条正是依照瑶族人民的板鞋的形状制作的,寓意是亲友之间要多走动、多联络,是亲情和友情的象征。
果条颜色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若是配以另一种瑶族特色小吃——油茶,那就是瑶家人在劳作之余一种很好的享受了。除了直接吃之外,把果条煮着吃,也别有风味。把果条拆散,放水里烧开,加入自家种的鲜嫩蒜苗,就是一顿软糯香甜的大餐了。
做果条可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整个家族的人一起动手参与才能完成。记忆中的农村生活,每到年关时,大家就忙起来,洗净大面的匾箩,拿出专用的大锅,浸泡好芝麻,买好白砂糖,把少则几斤多则几十斤的籼米糯米浸泡后磨成粉,然后各家就开始陆续做果条。
但果条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
首先,和面就是一个体力活,一般由家族里的男人来负责。和面的时候,先把所有面粉分到几个大匾箩中,然后先取一小份面粉,多放开水,充分揉开,作为母本,然后把母本分作几份,分到各个大匾箩中,几人同时进行揉面。各个匾箩中,面粉和白糖充分混合,在母本的黏合作用下,逐步加入开水,最终把所有面粉揉成一团。揉好的面团如果一时还用不到,则需要用湿棉布覆盖,以免失水变干。
这中间需要注意开水要慢慢加,千万不能一下子加多了,加多了水则会导致面团太软,无法盘果条。还要注意加了糖的粉,会越揉越软,所以水一定要慢慢加。有些新手往往就是揉面这步做不好,有时候把所有米粉用完了,还是太软,导致还得再去打粉,这样一来就耽搁了工序,最后导致天黑了还完不成。
和面考验体力,而盘果条和炸果条则是一个技术活。我所知道的,盘果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取一团面,做成厚度均匀的大饼,然后在饼的两面都撒上芝麻,再用剪刀螺旋式的把大饼剪成条状,最后拼接为一盘果条。另外一种是直接取面团一边搓成均匀的长条状,滚上芝麻,一边盘成螺纹圈,最终捏合为一盘果条。由于后一种方法比较省事,而且做出来的“果条头”(黏合部分比较小,所以现在大多是用这种方法。
这边在盘果条,那边就可以烧油锅准备炸果条了。盘好的果条,盘得再漂亮,最终的成品还得看油炸这个环节。如果技术不到家,那么果条可能在锅里就散了,或炸出来的果条不平整,歪歪扭扭的不好看。油锅烧好之后,两手捏住果条头,轻轻的放进油锅,在炸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夹子调整变形的果条,最终保证炸出来的果条都是平整的。最近几年,都采用那种大的平底锅,放浅浅一层油,这样果条不容易变形。一般来说,刚放进锅的果条是沉底的,熟了之后就会浮起来。
经此流程,果条就做成了。但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把果条做得好吃的。好吃的果条,酥脆得当,甜度合适,芝麻迸香;不好吃的果条,会硬得啃酸了大牙。
要做出成功的果条,籼米和糯米的比例搭配很重要。籼米太多,做成的果条太硬,啃不动;糯米太多,则炸出来的果条太酥太油没嚼头,且容易碎,还没送到亲戚家就散架了。而具体是多少比例,则是老师傅才能说得准的了。另外,大米在打成粉之前,需要泡多长时间,也需要讲究。还有,做得好的果条,“果条头”(就是各个分支黏合的部分会比较小,整盘果条的硬度是均衡的。总之,从一盘果条,可以看出当家主妇的手艺如何,从而也可以看出她的持家能力如何。
只要别人一聊起美食的话题,我就会眼睛发亮、全神贯注的听着并且参与其中。我喜欢的食物不胜枚举,其中布丁巧克力蛋糕、生菜沙拉、焗烤意大利面……都是令人胃口大开,食指大动的极品。
布丁巧克力蛋糕是我最喜爱的甜点。品尝一口浓郁的巧克力,那甜甜的味道在嘴巴里蔓延开来,十分可口,巧克力入口即化,一股美味冲击着我的味蕾,让我舌上开了一朵又一朵的花,令我赞不绝口。香甜的布丁配上可口的巧克力脆片,真是人间美味!
生菜沙拉是我们家最受欢迎的食物。嚼着嫩绿的莴苣、紫色的高丽菜,再吃一口淡淡黄色的马铃薯沙拉,就好像吃到了清爽的薄荷冰,让我全身的细胞都甦活了起来。使我彷彿置身于天堂中。
焗烤意大利面则是我们家“美食名单”中的第一名。香浓的起司加上米白的蘑菇,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弹牙的面条手牵手,在嘴里跳着轻快的华尔滋,挑逗着我们的味蕾。独一无二的焗烤香气,使我不由自主的狼吞虎咽起来。
香浓的布丁巧克力蛋糕、清爽的生菜沙拉以及香味四溢的焗烤意大利面,都是我喜欢的食物,能吃到这些美味食物,真是太幸福了。我更要感谢这些充满爱心、厨艺精湛的厨师,要不是他们心中有爱,为食物添加了好滋味,我就没办法尝到这么美味的食物了。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行动倒是适应的很快,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远大志向来的快去得也快。
这三分钟,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第一分钟船才刚刚接触某个东西,并对它产生兴趣。第二分钟开始着手准备去了解和学习它。而第三分钟,你开始实现你的想法,然后这件事情就没有然后了,从此结束了,没有第四分钟。三分钟热度的过程也就是虎头蛇尾的结束,所以我们往往喜欢将它等同于半途而废,你的人生是不是也有很多个这样的三分钟热度。
慢慢的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三分钟热度确实不少见。有时会想这东西好像挺不错的,也很有趣,要不就学一学,然后迫不及待的就开始了去学习它。很快三分钟的旅程结束了,对这样东西的新鲜感也消失了。所以会经常让人误以为所有的东西都适合自己胃口,但味道怎么样?还是试过之后才知道。而在我们试过之后,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食之无味,抛之脑后。以前,我看见周围很多人在学吉他。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帅气的事情,所以就想自己也要找个时间学一学,但是学了没多久就把它放到一边,现在那把吉他不知道被堆在房间哪个角落,沾染着不知哪里飘来的灰尘。就在去年,我还因为对建筑有一点兴趣,然后就找了一大堆关于建筑的书,在网上搜寻关于建筑的资料,还特地为此加了很多建筑系学生的联系方式。然而书并没有翻开几页就已经不再感兴趣了,列表里建筑系的朋友,我也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关于建筑的知识。我也经常告诉自己,不要总是三分钟的热度,每一次类似于三分钟热度,出现时总会伴随着一种叫“罪恶感”的东西。它拿着鞭子拷问你的内心,破口大骂你怎么又没坚持下来,你垂头丧气承认错误,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事实上,像书上所讲的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很少,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在于三分钟热度,这个怪物进行抗争。
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看到一个想学街舞的同学,因为身体不协调个子有点矮。在面试舞队的时候被淘汰了。一般的人经历了这样的挫折与否定,也就放弃了。但是后来我发现他竟然在自学,每天拿出一定时间来排练,经常和其他学街舞的人交流学习。如今四年过去了,去年他考进了舞蹈学院的街舞专业,他摆脱了过去的`自卑,也参加了不少比赛,和圈子里的人都混的很好。当我遇到他的时候,看到他的现状,我经常会想起他当时失落的样子。直到有一次闲聊的时候,他告诉我:“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自己也才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靠热爱坚持下来的,所以三分钟热度,也许是因为你还不够热爱,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坚持下去。设定目标,分解目标,再制定计划,有点收获的时候就奖励自己,不足的时候就惩罚自己。但这一切最终还是要出于最纯粹的喜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仔细想一想,三分钟热度真的那么可怕吗?为什么每个人都嗤之以鼻,在凡事都有两面性的现实之下,我更愿意去看一看它的另一面。而它的另一面就是因为我们害怕结束,所以不敢开始。我们因为害怕自己的三分钟热度,所以就拒绝了一切的尝试。其实你想一想,有很多事情,你尝试了你就可以这样坚持的。
不要为自己的三分钟热度所担忧,勇敢的去尝试。我们不做三分钟热度的手下败将。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难过了啊!就以周三为例,你帮我评判评判,看是不是。放学回到家,打开电视才三分钟,电话就响了起来。
“喂,妈,怎么了?”
“是不是到家了?到了的话,赶紧写作业去!都期末了,少玩一点,别给我不做啊。回来发现给你买的习题没做的话,周末不许玩手机。”
妈妈就是神灵般的存在,不管她在不在我身旁,都好像明了我的一切。她有一双千里眼,她还有一双顺风耳。
为了周末的幸福生活,我只能拿起妈妈给我买的升级版优+全能大考卷,赶紧埋头做起来。
终于做到妈妈规定的页数,这才放心地打开电视。
三分钟不到,门开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看什么电视,学习去,都快期末了。”不用说,这是妈妈回来了。
我知道讲理没有用,就回房间发呆。时不时装模作样写一写作业,作业还真是多。
吃完饭,心里默数三分钟,就赶紧回到房间做作业。迟一秒,紧箍咒就会上身,我摸摸头上,并没有孙悟空的紧箍啊。
唉,这日子是越来越难过啦。
在江南松江县,有一个姓吕的人,乡试中榜上有名,考上了廪生。他这个人性格很豪放,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豁达先生”。
有一天的后晌午,吕廪生豁达先生到县西某镇拜会朋友后回家,路过西乡,天渐渐地黑下来了。刚刚翻过一个小山坡,穿过一畦菜地,忽然看到一个妇人身材苗条,面部搽着淡粉,画着浓眉,急急忙忙地拿着绳索向前走着。她望见了吕廪生略停了一下,便跑到路旁一棵大树下躲起来了,但手中所拿的绳索却丢失在地上。吕廪生走到前面从地上拾起绳索看了一下,原来是一条草绳,用鼻子闻一下,有一股阴冷腐臭的气味。他心里马上明白过来,这可能是别人讲的“吊死鬼”,便将草绳藏到怀里,若无其事地一直朝前走。
姓吕的正朝前走着,那个妇人从树后走出来,不一会走到前面拦住了他的路。吕廪生从路的左边走,她就拦住左边;向右边走,她就拦住右边。左边走,左边拦;右边走,右边拦,反复多次就是走不过去。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了……姓吕的心想: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鬼打墙”了。你“鬼打城”我都不在乎,更何惧你“鬼打墙”!于是他不顾一切地便向前硬冲撞过去。
那女“吊死鬼”拦他不住,突然大叫一声,马上变成披头散发,满口、脸到处都在不断流着血的凶恶样子,连舌头都从口中伸了出来,越伸越长,一会儿伸了一尺有余,向着姓吕的跳跃。姓吕的对这女“吊死鬼”说:“你刚才搽着粉,画过眉,打扮得漂亮的样子是想迷惑我;接着拦住我走路,不让我回家是想遮拦我;现在又变作这么副穷凶极恶的样子来,是想以此吓唬我。这又有什么用呢?你的三套本领都用了,我还是不怕的。我看你再也没有其他的本领使出来了吧!你还不知道我这个人,我就是豁达先生。你知道我这个豁达先生吗?”女鬼听了这番话后,只得恢复了原形,立即跪在地上向吕廪生跪拜不止,然后急急忙忙地走开了。吕廪生豁达先生仍然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只要不受假象的迷惑,不畏困难的阻拦,不怕恶势力的恐吓,勇往直前,就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