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吃好饭,奶奶对我说:“嘉慧,奶奶准备做豆腐,你要不要去帮忙呀?”听了奶奶这句话,我很好奇,说:“奶奶,奶奶,当然想啦!我还从来没见过自己也能做豆腐呢?”我跟着奶奶到了另外一个房间,看见一个大桶里装着好多黄豆,黄豆被浸泡在水里,我问奶奶:“黄豆为什么泡在水里呢?”奶奶回答:“只有把黄豆泡在水里,泡胀变软后,才能磨成豆浆,变成豆腐。”接着奶奶交给我了一个任务,把桶里又硬又小的豆子拣出来。“为什么要拣呢?”我问。“因为这些豆子是“死豆”像石头一样硬,机器不能把它磨碎,会影响豆浆的质量。”奶奶回答。接着,我就按照奶奶的要求拣豆子。
捡好之后,爸爸挑着我们拣好的黄豆,跟着奶奶去村子里另外一个老奶奶家磨豆子,那个老奶奶打开机器,听到“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机器的一边马上流出了白里带黄的豆浆,另一边出来的是豆腐渣。我问:“奶奶,这豆浆现在就可以喝吗?”奶奶说:“还不能,要烧开后再加一些调料,才可以喝。”
豆浆拿到家里,奶奶把一大桶豆浆倒到大锅里,爷爷开始烧柴,把整个柴炉烧得很旺很旺,很快豆浆就烧好了。奶奶给我盛了一碗,我往里面加上白糖,一闻,香气扑鼻;一喝,真是爽啊!我可从来没喝过那么好喝的豆浆啊!我一口气就把这碗豆浆喝完了,奶奶又给我盛了一碗,我很快又喝完了。妈妈说:“你吃了那么多豆浆,就等于吃了一大块豆腐呢!”
奶奶开始往豆浆里面倒卤冰,一边倒卤冰,一边用一个大勺子慢慢搅动。过了一会,奶奶用一根筷子插在豆浆中间,等筷子不动了,就是说卤冰已经够了。大概过了十分钟,奶奶拿来了一个正方形的木框,把大纱布放在木框里,奶奶就往里倒豆腐花,倒好之后,用纱布把豆腐花包了起来。最后用一块很重的木板压在上面。压好之后,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奶奶把纱布打开,哇!这就是豆腐,这么大的一块豆腐,能吃一个月呢!
原来做豆腐也有那么多的学问。
在都市里长大的我们是已习惯了繁忙的街道与闪烁的霓红灯。外婆家村上的农家风味和各种未曾见过的各种趣事总让我兴奋不已,比如:做豆腐。
大清早,外公外婆就搬来各种器皿和工具。旁边静静地卧在水中的黄豆,是今天的主角。它们现在还在水中熟睡,但在接下来,它们将在磨、高温、卤水和时间的帮助下,完成一趟趣味十足的旅程。
要做豆腐,首先要做黄豆浆,这里不用豆浆机,而用磨。石磨是两块石盘,下面的固定在地上,上面的靠人力旋转,通过上层石盘的小洞放入黄豆并将其压成豆浆。
接着,要把豆浆煮熟,豆浆在大锅里,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不一会,锅盖下面就传来了水的沸腾声,外婆掀开锅盖,瞬间,蒸腾的水气腾空而起,挟带着热量与浓浓的豆香,迎面而来,厨房变得“云里雾里”般地让人迷失在白茫茫的一片里,白茫茫的锅口之下,豆浆发生了变化,原来不满大半锅的豆浆上漂出无数泡沫,每一个泡沫都很小,却不计其数。它们的形状就像起伏的山脉。我乐极了,抓起一大把,捧着走出厨房,一吹,泡沫分成了小块,飞向空中,像极了洁白的雪花。
可别玩过了头,下面就要到了关键时候:把豆浆变成豆腐。外婆拿出了一样神秘武器——卤水。我对这小半碗卤水很是怀疑,可卤水自信满满。外婆把豆浆放入大缸,慢慢加入卤水,加一勺,搅一搅。别看着容易,这一步可不简单,放卤要掌握分寸,放少了,豆腐不能凝固;放多了,豆腐又太老。接着外婆盖上盖子,在黑暗中流淌的时间和卤水唱着欢歌,大约十五分钟后,我再把盖子掀开,豆腐出现了,这可真是有趣。
最后,把豆腐放进方木盒,用重物挤压,压出多余的水分,豆腐就成形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小块豆腐。刚放进嘴里,我就感到一股豆香,伴着说不出的陶醉让我飘上了青天。
也不知有多少乐趣如同做豆腐一起消失在钢筋水泥和电子世界里了,除了美味,我在豆腐里尝到的还有一股对农村那虽然辛苦却快乐生活的无比向往。
豆腐本是一种极其平常的家用食品,制作起来较为简单,但过程稍微有点繁琐。需要提早把选好的优质大豆加水泡好,用石磨或机器磨成极细的豆磨。然后要用布将豆磨包装好,挤压出生豆浆来,取出无用的豆渣放置一边,将豆浆倒入锅中大火煮熟。这个时候总让小孩子感到很激动,一边询问还有多久好,一边帮着大人加柴火进灶,锅中散发出来的淡淡香味简直要把肚中的馋虫都勾出来。
待把煮好的豆浆放在早就准备好的大盆之中,用卤水或者石膏去“点”豆腐,不大一会儿就能看到原本洁白浓郁的豆浆凝成了固体的豆腐脑。这时可以舀出来一些试吃,余下的就能放进模具上包挤压出水。挤压的程度决定了豆腐的老或嫩,如果偏爱嫩豆腐就可以控制一下力度,不要挤压的太过,移开模具,一板板白花花的豆腐就算完工了。或待客或送人的是豆腐,又不仅仅是豆腐,这都是淳朴的村里人表达好意和祝福的独特方式。
起初,村中年纪较小的一辈人是不太会做豆腐的,打豆腐时就需要村中的老人来教。在这个过程里,其他不会的也凑到一起来学,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哪家打豆腐,其他人就自觉过去帮忙,好不热闹。这段时间总是记忆中最热闹和谐的时光,没有争吵也没有勾心斗角,大家都是真心诚意的帮助他人。现在想想,好像很久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热闹的场景了。
过去豆腐总是和过年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年村里的人相继外出,开始时每逢过年还会回家,到了最后,过年的时候也不回来,就剩下几个老人。平时的东西都不能吃完,过年时又一直大鱼大肉,又怎么会再想起打豆腐呢?回老家呆了几天,在吃了快一周多的大餐后,我反而怀念起了豆腐的味道。
听我提起了想吃豆腐,妈妈买菜的时候特意买了一块。豆腐端上来时,我顾不得妈妈一叠声的“小心烫”,迫不及待夹了一块放到嘴里。虽然因为被烫,根本不清楚咽下去的那块豆腐是什么味道,心里依然感到无比满足。这不只是一块豆腐,更是一辈人一段永恒的记忆啊。
臭豆腐素有“气味难闻,味道鲜美”的美誉,是一种知名食品。这种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听说奶奶会做这种老少皆宜的食物。在我不断的乞求下,她终于同意为我做这道菜。
臭豆腐是清代学者王致和首创的。很好吃,因为是在“臭水里”发酵的。这臭水不是不法商家用的阴沟里的脏水。这个“臭水”做起来很复杂。首先将盐水煮沸,放入竹笋、香菇、辣椒、韭菜等原料;其次,要密封起来,直到水面上有很多泡沫。最后可以把豆腐放进去,夏天泡3个小时,冬天泡24个小时才能捞出来,洗干净放锅里炸。炒出来的臭豆腐虽然臭极了,但是颜色金黄,仿佛一块块长方形的金条整齐地排列在我眼前。“不能急着吃热豆腐。”直接吃刚炒好的臭豆腐,会被烫伤。我不得不耐心等待。这时,房间里已经充满了臭豆腐的味道,我忍不住兴奋地闻到了味道。啧啧,我发现这臭豆腐真的很臭,但是你仔细闻,它也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你不仔细闻,你就闻不到!臭豆腐终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大嘴巴,把它咬下来。臭豆腐的酥脆感伴随着甜甜面酱,瞬间溢出我的嘴巴,然后我细细品味。咸中带甜,甜中带微辣,辣中带香。这种美妙的味道已经从我的嘴里滑落到我的胃里,我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都在一饮而尽。臭豆腐真的是极品。
臭豆腐不仅因其独特的味道而深受我们的喜爱,而且具有最好的营养价值之一。它含有植物乳酸菌,可以***死我们体内的许多细菌和病毒,还能分解豆腐中的氨基酸,更有利于人体吸收。所以我更喜欢吃奶奶做的臭豆腐。它是如此美味的食物。希望你以后能尝尝。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我可以封自己为“小小美食家”,我对菜有一番研究。光菜名,我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说出上百种:北京的烤鸭,内蒙古的小肥羊,西安的羊肉泡馍,山西的刀削面……在这么多香甜的美食中,我最喜欢的便是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不仅看上去好看,而且吃起来非常爽口。麻婆豆腐全身呈红,白色。红红的辣椒面与嫩白的豆腐放在一起,宛如一条条快要活过来的小泥鳅,在上面活蹦乱跳,真是让人垂延三尺。
麻婆豆腐的做法也非常简单,第一步先准备食材:生油,豆腐,辣椒面,和麻油等食材。食材准备好以后,首先把生油倒进去,接着把油烧熟,再把豆腐放进油锅里,这样,金灿灿的油就会把豆腐染成黄色,紧接着再把辣椒面放进去,红彤彤的辣椒面就会与金灿灿的豆腐相逢,然后再把豆腐来回翻一翻,不过一定要特别小心别把豆腐弄烂了。最后就是把盐等佐料放进去,这样豆腐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吃麻婆豆腐也挺有意思的,吃豆腐时,我喜欢用勺子成一块豆腐,然后把它分成四份再把其中一份“哇”的一下吃进嘴里,真是爽口啊!
有一次,我吃麻婆豆腐的时候,不小心把豆腐呛到了喉咙里,害得我咳了半天可出来的时候,我双眼通红,眼泪也流出来了。我狠狠地骂了这个豆腐一顿:你这个可恶的臭豆腐,下次别让我看到你,否则我把你打个稀巴烂。从那时候开始,我给麻婆豆腐取了一个别名叫做——“呛人小豆腐”。
首先,我给嫩豆腐洗了一个“清水澡”,洗完以后,它比原来更白了。接着,我就要给豆腐“分家”了。干这个活儿的时候可要仔细,如果一不小心把豆腐切坏了,那就不好看了。可是,我越想切好,就越切不好。我一不留神就把一块豆腐的头给“斩”了。我想,既然已经切坏了,不如就过过瘾吧,于是一阵乱切,可叹那一块豆腐被我切成了豆腐泥。这还能吃吗?我只好重新拿了一块豆腐。我心想:这次我一定要切好。切完以后,豆腐又要洗一个“热水澡”啦。于是,我为豆腐们烧好了“洗澡水”,把它们放了进去。伴着“咕嘟咕嘟”的声音,豆腐在锅里游着,像一群白白胖胖的娃娃,一会儿浮上来,一会儿沉下去,好不开心。“澡”洗完了,这回可以开始做菜了。
我先在碗里放了些水,把麻婆豆腐的调料放进碗里化开。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往锅里倒了一些油,等油烧热,把切好的牛肉末放了进去。不一会儿,牛肉末便穿上了新衣,香味顿时扑鼻而来。过了一两分钟,我又往锅里倒了些清水,然后把豆腐和调料放了进去。大约过了五分钟,豆腐熟了。我用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真是柔嫩爽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