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一个人,任何东西没有,都可以重新再来。但是,你绝不能丢失文明礼仪,它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没有它,那就算有再多的金银财宝也没用。
就拿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偶然看到一位载着孩子的妇女不小心撞到一位年轻的阿姨,那位妇女连说:“对不起,对不起”,而那位阿姨却不顾孩子的面子破口大骂,把小孩都吓哭,在众目睽睽之下,妇女也忍无可忍,两个人在大街上对骂起来,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两个人才气冲冲地离开。
相反而言,同样是人,同样是不小心擦出一点小火花,为什么人家小小一声:“对不起”,就可以烟消云散?就可以若无其事地走开呢!就可以脸上充满喜悦?因为他们做到,他们有着世界上最美的习惯—文明礼仪,他们也是最美的人。朋友,退一步既可以海阔天空,所以让一让又何妨呢!
文明礼仪将会永远记在我们心中!
“礼”的意思是什么呢?中国自古以来素为“礼仪之邦”,能够想见我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十分讲究“礼”,而这个礼的源头我们就能够追溯到中国长远的历史。在历史中,各各朝代、各各年代都十分注重礼,无论是典故中的礼记、论语都有记载关于礼的事。
礼,是能够从一个人的生活中所作所为看出他是有礼还是无礼,并且《礼记.曲礼上》说:“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了礼的作用因而能保持和谐,如果没有了礼,就会发生危机。所以礼是一定要学习的,由此可知礼的重要性。
“礼貌”的意思是什么呢?是表示敬意的仪容,能够解释成彬彬有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名,礼貌不仅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良好的美德。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所以有礼貌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能够化解处理纷争,“礼貌”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礼貌会变成怎么样呢?一个无礼的人会使人厌恶他,觉得他是个没有教养、没有品德的人,有一句俗语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又有一句话说:“人而知礼,天下可治;人不知礼,禽兽不如。”也因而在生活当中,“礼”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了礼会使自己被他人排挤,不受他人的欢迎,因而封闭自己无法接纳他人,无法感受到他人对他的好,进而会使自己与世隔离。
“礼”是需要学习的,有句话说:“不学礼,无以立,举止进退皆是礼。”那么要如何才能具备礼呢?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礼的人呢?礼是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而非以命令行事,因为命令是无法打动人心的,况且命令执行只有做做表面功夫而已,无法打从心里真心诚意的表达出来,这样子到头来也只是白费功夫罢了。
一个人待人首先必须有礼貌,因而这样才会有人瞧得起他。总而言之,“礼”在生活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缺一不可的。有一句话说:“礼节为处世之本”,因此礼节是应有的礼貌,也是做人处事应该具备的态度。无论在何时何处,人人都应该具备礼貌,这样才会受到众人的欢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以说,礼仪已经渗透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并已滋养着这个神圣而伟大的民族不断地前进,不断地超越。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当我面对眼前一双双纯洁无暇的双眼,一张张稚嫩单纯的笑脸时,我不禁在脑海中提出了疑问:亲爱的孩子,我该赋予你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让你终身受用?
那段关于习惯的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要“播种”,可是,有谁真正思考过该如何“播种”,而《佩蓉教孩子学礼仪》这本书有如甘露,读来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与一般的礼仪书不同,本书不是告诉读者如何做才得体,而是先要培养正确的观念和态度,然后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样,它们就会成为人生命的一部分,浑然天成了。
俗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本教孩子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特殊场合下举止得体的礼仪书,包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礼仪。
作为父母、老师,总想给自己的孩子、学生提供一个避风港,或是为孩子提供一个保护的屏障。但是,雏鹰终有一天需要独自去翱翔蓝天,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场景和场合,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失去了父母的提醒,他们会变得不知所措,无法应对。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品格篇、家庭篇、学校篇、社交篇、特殊场合下的礼仪和附录,涉及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
我特别欣赏蒋佩蓉女士的观点,她认为礼仪、礼节如果缺少心灵的参与则都是空谈,只有我们帮孩子从内心深处去触摸做事的准线,将内心的位置摆正了,那孩子外在的表现才能与内心的世界相得益彰。她主张教孩子礼仪首先要“心”开始,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礼仪,才能传递着生命之间的彼此尊重和欣赏。
印象比较深的是谈论“真正的淑女”这一章节,作者认为成为一个真正的淑女始于自尊自重,并要欣赏那些使她有别于异性特质,要做到衣着端庄,谈吐温和开放,乐于助人,言语亲切,善待弱者和儿童,说话算数,好客。这些文字读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读之不可不称之为一种享受,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
阅读此书后,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教育无捷径。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纵观自己的学生已经众多的典型案例。我们会发现那些品格高尚、有杰出表现的`孩子,透过他们身后的家庭,总能看到父母的身体力行,亲作表率。也能看到老师辛勤的汗水,无私的付出以及科学的方法。
对照自己日常的行为,才发现自己需要弥补和改进的地方还实在是太多太多。这本书也给我自己好好上了一课,它促使我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我来说,这也是重要的一课。
社会正在进步,时代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就必须讲礼仪,有着高素质才能跨进新世纪的门槛,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
古人云:“自修齐,至治平”。不错,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好礼仪。罗曼·罗兰也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才能学好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合格小公民,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汉若夫所说的“道德的基础并不是对个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体的幸福,即对部落、民族、阶级、人类的幸福的追求。”
“孔融让梨”——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使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虽然还是一个乳臭未***孩子,但是他的那种精神足以让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满腹经文,却只懂得空说,不会实做的大人要强百倍。这件小事之所以会被后人所传颂赞扬,就是因为四岁的孔融做到道德礼仪。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的人,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
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道德的缺陷。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自夸自大,相反一个无修养、无道德的人,将会到处炫耀自己的功勋。就像宣永光所说的那样“无道德,是狗材。无知识无道德,是弃材。既无知识又无道德反自以为有知识有道德,是***材。”
所以说,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为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钱给他,就会在他心中默默的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
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身为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虽小,但我们也是一名合格的小公民,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断多,甚至已超过一些大人。当然,我们就更应该懂法律、爱祖国、尊师长、礼待人。所以,生活处处有礼仪。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要忘记礼仪。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而一个不讲文明礼仪的人,也将跟不上潮流,被社会所淘汰。在学校,我们应该做到尊敬师长,认真听讲,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回到家应该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场所应该讲秩序、举止文明、轻声细语。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生命。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文明礼仪深深地刻在心中,争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成为一个新世纪的公民。利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共同创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文明礼仪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冰冷生硬,它离我们很近很近。记得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资本。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礼仪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所以,从现在开始,从校园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七中开满文明之花。
如果你失去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金钱,你同样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做人的真谛。
文明礼仪,在举手投足间,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在一次次积累中养成习惯,让我们在一次次积累中走向成功!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礼仪著称,它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国家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所以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这一良好的礼仪之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礼仪体现什么?礼仪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和风貌。中国获得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主办权,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示给世人呢?从城市“硬件”来说,十几年来大规模的市政建设使上海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这方面已不逊于许多国外大都市,但在城市“软件”方面,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我以前也不太懂得礼仪,乘电梯时总是随便站;坐公交车时旁边站着一位60多岁得老人也视而不见,虽然知道要让座,但是也不愿站起来;吃饭时总是急忙坐下;有时由于个人原因提早退场;还乱穿马路;不过父母也没有职责我的行为。这时的礼仪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
后来我知道礼仪有许多种,有社交礼仪,家庭礼仪,就业礼仪等等。社交礼仪又分打手机的礼仪,电子信函礼仪,赴宴的礼仪。这时的我才知道礼仪是十分广泛的。从此以后,我时时刻刻的记住这些礼仪知识。有一次,舅舅请我们吃饭,我想这正是体现个人素质的好时机。我主动让外婆靠南坐,给外婆夹一些菜,我吃菜或喝饮料时,小口小口地吃,也不发出很大声响。突然舅舅提出向我们敬酒,轮到我时,我站起身拿起酒杯并面带微笑的对他说:“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宴会结束后,大家都夸我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心里喜滋滋的。
礼仪体现一个人的素质,礼仪能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要做文明的主人,与文明同在!
文明伴我成长,我与文明同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