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地看《奔腾年代》这部电影,并把自己的网名改成“海洋饼干”,两个小时在我看来,却是至今的挥之不去的余味。曾经古人形容“语音绕梁三日不绝”用来形容这部电影对我的影响,再合适不过了,借用孔子的“三日不知肉味”,我想把《奔腾年代》比作一道大餐,体育电影界一道“形”“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首先来说说“形”,“形”便是该电影的结构。它的主线是一匹马和三个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奋斗史。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波三折。
查尔斯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可是中年丧子,家庭粉碎,这是第一个起伏;如果说有人是含着银勺子长大的话,那么瑞德可以说是从小在漂泊中长大,最后在拳击场上沉沦,这是第二个起伏;汤姆是个优秀的驯马师,却一直被埋没,恰似失去钟子期的俞伯牙,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第三个起伏;“饼干”虽有优秀的血统,但是身形矮小,生性懒惰,被人弃之,这是第四个起伏。而这四个起伏聚集到一起,便成了海上汹涌的波涛,爆发出惊人的震撼力,那赛马场上场下的欢呼声,说明了这一切。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在取得成功后,又不遗余力地刻画失败,在克服失败后,又在用外界的考验来推波助澜,至此,影片的后半段是个高潮,瑞德和马受伤后,影片用大量手笔平静地叙述着他们的生活,恰如龙卷风的风眼中总是一片平静,而在风眼周围,作为观众的我们,无不伤心落泪,感叹命运的无常与无奈。
如果影片仅仅是叙述这样一个故事,那么这样的起伏在希区柯克面前,也算不上一流。对于它的结构,点睛之笔就是影片的虚实相生。历史的照片,穿插在现实的镜头中,是那么自然,不留任何修饰痕迹。在现实灰暗的时候,那些黑白照片带给我们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或许年代是萧条的,但记忆却是充实的。这样的照片,让我们感受到真实;这样的真实,使饼***故事更加切肤。
再来说说“色”,色彩是给我们最直接的印象,在《英雄》里,我们记住了最后飘零欲滴的金黄;在《辛德勒名单》中,我们记住了最后的红玫瑰;在《黑客帝国》里,赋予了绿色独特的气质;在《碧海蓝天》里,梦想成了永恒无涯的蓝色。在《奔腾年代》这部电影里,我们很容易发现影片前半部分是黑白的基调,并且偏重高调。在这样的色彩中,我们感到了压抑,这种高调的压抑,生在萧条的年代,生在波折的人生,压抑更容易把观众卷入到影片中大有“浓阴落尽有高柯,昨日流莺在何处”的意味。
直到海洋饼干出场,它懒惰地躺在草丛上,才让人的眼睛一亮,这样的“一亮”,是影片色彩的一个转折。由此,后半部分色彩开始变亮。特别是在赛马取的胜利后,瑞德洒下的花瓣,让人身心愉悦起来。
而海洋饼干和瑞德相伴的日子,色彩完全明艳化,虽然,这样的相伴是个悲伤的故事,那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那平整厚实的跑道,那油漆刚过的白色栅栏,是种难以言喻的美。自古以来,人们见到美的事物,总是那样稍纵即逝,会内心忧伤,而用美本身来修饰悲伤,不禁想对瑞德和饼干说,某一天,我们失散在这世间的哪个角落,无论我们在此岸或彼岸,我们还会相遇,这就是宿命。色彩,让故事做到了“花瓣泪飘落风中,虽有悲意也从容”的境界。
“香”是调动我们除视觉感官外的因素。所以,我更愿意用除视觉感官以外的因素来比喻《奔腾年代》的“香”。
它的香,来自它的音乐,浑厚大气的音乐加之嘈杂的现场声,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赛马运动,各种小乐器加之流利八卦的解说,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整个音乐奠定了它恢弘的基调,音乐的延伸,就是给人感觉:历史,在脚下延伸。
它的香,还来自它的台词。“I was crippled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I got better。 He made me better。 Hell, you made me better。”瑞德叫嚣着这句话的时候,我落泪了,他不愿承受没有赛马之痛的宣言。包括查尔斯的无数次宣言,都让我们感到处在萧条中的振奋。
它的“香”,来自它的细节,从瑞德吃饭的多少,我们可以判断他复杂的心理活动,希望自己骑着海洋饼干创造辉煌,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体型太大,克制着自己的食量。此外,还有很多细节反映时代。
最后,再看看《奔腾年代》的“味”,即给观众的感受。众所周知,这是一部电影,里面面向困难与残缺,敢于挑战的体育精神更是影响着观众。但是,我想,一部电影如果光是描述体育精神,还远远不够,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更深的内容。首先是时代精神,乐观,就是美国精神的主线。好莱坞总是一个早就美国梦想的地方。所以,它从文化背景方面,是美国本土文化精神的体现。其次,我们知道,三个人都信奉着“没有不可能”,他们才能轰轰烈烈地赶出这番事业。但是这样的信奉,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世界上本来没有奇迹,人在最接近奇迹的时候不是上帝向人们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人们认识到世界上本无奇迹的时候,仍然对世界保持执着的时候。所以,当瑞德再次跨上海洋饼干,就是对奇迹的一种宣誓。
这部小说被分为六部分,最让我感动的是《爸爸一直一直是爱我们的》。小说中由于富裕年代,人越来越多,富裕年代的钱已经不多了,丁西西她们在富裕年代没有钱用了,于是丁西西的妈妈准备捐献肾脏,这样就能得到三百万加诺尔。这件事被丁西西知道了,她告诉了爸爸。爸爸迅速赶到了富裕年代,见了丁西西她们,就没有了踪迹。在妈妈捐献肾脏的那一天,一位彩票小姐说她们中奖了。由于富裕年代的钱已经不够了,他们都回到了二十一世纪。这时那位彩票小姐出现了,她说:“我并不是彩票小姐,我是护士人员,而那笔钱是你先生捐献器官的钱。”
丁西西的爸爸为了让丁西西和她的母亲能够生活下去,竟然牺牲了自己。父爱真是伟大啊!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听说我的视力有问题,心急如焚,专门从千里之外的宝鸡市赶回来,丢下自己的工作,忘记了自己的疲劳,第二天又带我踏上了求医的征途。
那天早晨,我们很早起来,走在大街上,行人稀稀疏疏。我发现爸爸一脸倦怠,眼中布满血丝,看上去疲惫不堪。我问爸爸:“你累不累?”爸爸淡淡地说:“没事。”经过十二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到了西安。当时已经很晚了,我们都很疲惫,就找了一个宾馆住下。第二天早晨一起来就带着我赶往医院。来到医院一看,患者挤满了医院的整个走廊,等了两个小时都没轮到我,好动的我是不可能傻傻地坐等的,对医院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在医院里这瞅瞅,那瞧瞧,爸爸只怕我人生地不熟跑丢了,总跟着我屁股后面不停地嘱咐我:“不要乱跑,小心!”。哎!总算轮到我了,可没想到接待的医生却说专家门诊人已经满了,我和爸爸都很沮丧,因为第二天是国庆长假,我们不可能在西安待四五天。没想到爸爸一个堂堂男子汉竟苦苦哀求医生:“医生,我们来一次很不容易,请再给一个号,行吗?”医生见我们的情况的确很特殊,终于答应了。我只是感到很意外。从不向别人求情的.爸爸,竟然为了给我看病向别人低下了头。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是那样弥足珍贵。此时,我心里暖暖的,一下子扑到了爸爸怀里,爸爸用有力的双臂拥住了我,此刻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因为我拥有了温暖如春的父爱。
我想,丁西西和我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身边有一个爱我们的爸爸。
花了几个下午断断续续地读村上的《碎片:令人怀念的80年代》,短暂地抄录后也粗浅地记录一下心情。
事实上我看到的80年代是阻隔而共通的,老校友的回忆里八十年代“青春激昂”,自由到近乎放肆;滚石定义的八十年代是一个破铜烂铁的摇滚年代,age of junk的母题随处可见。童年时在家中无意找到《今天》,年幼读不懂现代诗,长大回忆起来,那是一个激情下十分有趣的试验场,读朱天心的《三十三年梦》,记住最深的除却“水木清华的野村府”(私想那是一种怎样的。葱郁清丽)“灯火离离的京都”,便是温存笔调也掩不过的张扬气。
忽的想起了说郭沫若的诗是“二十世纪时代精神底体现”,这样一个动的不安的.世纪氛围重生在八十年代,背后的原因自然可以深究,然而出于阅读趣味和愉悦心情的目的,我很平素地翻了过去。
那么忧伤的点在何处呢?大概是想起知乎、微博常有人提及自由而蓬勃的八十年代,从中生出一些生不逢时和愧怍——我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求索去试图离那年代更近一些,可以怀着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心。但我深知的是,我永远也不可能活在那年代了,怎样好、怎样差、青春的激情、真实的触摸、热情的投入,于我皆是浮云。我晚生了数十年,追念是最接近的姿态,我写下一些念头,树叶飘荡,河流便流淌开来,而坚冰是不碎的。
“令人怀念”这个形容,本身就使人沉进一种昏黄的心情里。
随意写下这些,毕竟半盆清水便是我的海,草编小舟,取一叶遨游,归来也不过片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