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老舍先生的《我这一辈子》。特别佩服这些大家们,就是不一样。薄薄的一本书,里面不过十几个小故事,却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暗娼,巡警,农场管理人,镖局,留洋博士,泼妇,虚假善人,开医院的骗子,到社会底层的人,性格截然不同的哥俩,穷学生,争强好胜的人,简直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巡警,我们可能都会以为是一个肥差,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个受气包的差事。看到事情得管,又不能得罪人,还得完成任务,又没人给你撑腰。夹板气得受不说,还得人模狗样的装,装管事的,其实是孙子。
作家往往都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老舍先生的作品包罗万象,他的知识面太宽了,经历太丰富了。
老舍先生的语言非常有特点,用普通的话来描写,看起来却特别有滋味。三言两语,就将事情交代清楚,一点也不啰嗦。凡是重复说的地方或者是细说的事情,一般都是有伏笔的,后面会有进展的交代。
老舍先生的故事,你不一定能看了开头就猜到结局。这样的故事才能吸引人,让你大开眼界。
所以,读书要读经典,看书要看大家的作品,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
今年看了不少大家的作品,有丰子恺先生的,梁实秋先生的,汪曾祺先生的,蒋勋先生的,太值得了。这些人的作品都不卖弄文字,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写普通人的生活,说老百姓的事。
看完这本书,第一个想到的是余华的《活着》,令读者感到欣慰的是,主人公的结局比《活着》要显得更加温暖,人生也稍微顺遂平和一点。联想到本书作者老舍最后的结局,更加能体会到为何会给主人公安排这样的人生,毕竟但凡还有一丝汲取温暖之处,人还是会留恋生命的。
主人公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员,又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员。当他成为巡警后,貌似碰触了特权阶级,实际上依然是平民阶级的一员,甚至还因成为夹心饼干反而会受到其他的非难。但人生不正是如此吗?看似顺风顺水,内里依然有不为人知的深夜崩溃。
主人公很聪明,也很勤勉。老话说万金在手不若一技傍身,于是书中便详细描写了为了获得一技之长所需要面对和忍受的辛苦和磨难。枯燥重复的劳动、强度大休息时间短、时刻要听从老师傅突如其来的要求和命令,做学徒的日子非常人所能忍受,但主人公不仅忍下来,而且出活出师学到了真本事,并且依靠这一门手艺,好不容易娶了老婆。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外乎老婆孩子热炕头,因而主人公格外喜爱好不容易娶回来的老婆。然而生活的压力让主人公常年在外奔波,以致于后院起火,而煽风点火的人竟然是最知心的朋友,现实版的为女人插朋友两刀。主人公很宽容,也很仁厚,他并没有责怪和抱怨老婆和朋友,至多心里腹诽下妻子昏了头的选择,竟然同能力模样并不如自己的朋友私奔。或许在他眼中,嫁汉嫁汉,只要穿衣吃饭吧。然而情感需求和陪伴的价值,在当时连吃饭穿衣都比较艰难的时代,自然被忽略和漠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生活上不顺遂,工作上也产生问题。主人公学到的手艺是裱糊匠,为红白喜事裱糊各种中看不中用、专用来充排场的花花架子。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景气,自然带动了打肿脸充胖子行为的销声匿迹,因而主人公的生存压力愈大。这里看出主人公的积极乐观,他宽容的接受了时代造成的整个行业的消亡,也清醒的意识到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非螳臂当车。
所谓站在风口上猪也能上天,而反之亦然。每个人都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自己的个人生涯和时代保持一致,勇敢的从夕阳行业中跳出温水煮青蛙的困境,找到新时代的切入点以便搏击浪头汹涌向前。主人公至此放弃了辛苦学到的裱糊匠手艺,一门心思的钻营进巡警队伍,以便能更好的生存。
尽管巡警也并非朝阳行业,能带来身份地位的巨大变化,但主人公身上固有的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让得过且过的巡警日子充满了勃勃生机。靠着巡警的收入,主人公养活了一对儿女,同时留心学习,主动提升自我技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坚持读书看报、自学骑马。这是人到中年,朝气尚存,暮气不重之时,最好的生存状态。
日子是温吞吞的向前过,儿女们的成长需要花费的金钱越来越多,导致主人公对巡警工作的依赖程度愈发严重。因为害怕改变工作会导致收入变动,想想嗷嗷待哺的一双儿女,主人公只能掩耳盗铃,继续留在巡警队伍中一步一个台阶的混资历、升职称。而越是年岁增长,越是做事和稀泥,这样的行为究竟是个人对社会的无奈妥协和适应,还是已然进入暮年、垂垂老矣、不能饭否。
通过一个平凡小人物的一生,展示一个时代的悲剧,生存在这个时代中的万物刍狗,都只能随波追流、沉沉浮浮、浑浑噩噩度过无悲无喜的一生。笔者挺喜欢主人公的形象,虽然这浓缩后被展示出来的一辈子充满了悲情,但其中多少能感受到主人公的积极、勤勉、温和和宽容,就像生活中很熟悉的温柔中年人一般,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今天,看完了老舍先生的《我这一辈子》。特别佩服这些大家们,就是不一样。薄薄的一本书,里面不过十几个小故事,却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暗娼,巡警,农场管理人,镖局,留洋博士,泼妇,虚假善人,开医院的骗子,到社会底层的.人,性格截然不同的哥俩,穷学生,争强好胜的人,简直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巡警,我们可能都会以为是一个肥差,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个受气包的差事。看到事情得管,又不能得罪人,还得完成任务,又没人给你撑腰。夹板气得受不说,还得人模狗样的装,装管事的,其实是孙子。
作家往往都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老舍先生的作品包罗万象,他的知识面太宽了,经历太丰富了。
老舍先生的语言非常有特点,用普通的话来描写,看起来却特别有滋味。三言两语,就将事情交代清楚,一点也不啰嗦。凡是重复说的地方或者是细说的事情,一般都是有伏笔的,后面会有进展的交代。
老舍先生的故事,你不一定能看了开头就猜到结局。这样的故事才能吸引人,让你大开眼界。
所以,读书要读经典,看书要看大家的作品,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
今年看了不少大家的作品,有丰子恺先生的,梁实秋先生的,汪曾祺先生的,蒋勋先生的,太值得了。这些人的作品都不卖弄文字,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写普通人的生活,说老百姓的事。
前不久读了老舍的力作《我这一辈子》,读后颇有感触。
书中描写了一个旧时代的小人物,他平凡而普通,但他也要强,对生活他也是充满信心,可是生活却一次次的和他开着玩笑,心爱的妻子被朋友拐走,为了孩子,为了生活,他学习手艺,可是就这样他的生活依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代的变迁,他的手艺没有用武之地,无奈之下,只能做起巡警,困苦的生活一直眷顾着他,就是这样,他依然能笑对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
看后,我的心情很沉重,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为什么始终不能摆脱自身的困境?生活为什么总是开他们的玩笑?他们的每一次的努力与付出,为什么最终终成泡影?总也走不出悲剧的命运啊?我想,老舍是通过小说中主人公的思想变化带着我们去审视这个社会,告诉我们旧社会的黑暗与腐败。生活要想变得正义与光明,除非变了天。
忆入往夕,看今朝,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人们丰衣足食,和这个旧巡警比起来,我们的日子简直是飘在云里一样,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
书是历史的记载,记载着一个时代的世故人情,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诉说着人们的控诉与心声。读过老舍先生的很多作品,初次拿到《我这一辈子》这本小说,有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我,让我能够在品读中渐渐靠近他们的世界,理解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悲凉。
《我这一辈子》反映了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书中主人公聪明,勤奋,善良,但这一切的品质却没有用,并不能让他摆脱困境,逃出悲剧的命运,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成梦幻般化成了泡影。他单纯善良,对于妻子与师哥的暧昧,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有时觉得妻子有点“野”,但却不进行干涉。他的“善良”没有换取妻子的爱,给了她与别人私奔的机会。对于不如自己的师哥,他困惑,迷茫,始终被包围在雾霭一样的困惑之中。
当他做了巡警后,我们看到的是官场的腐败,军队的涣散,一片骄奢好逸的生活。在混乱的世界中,人格,尊严丧尽,甚至发生兵乱是,当兵的强盗抢东西,抢劫的百姓比当兵的还多。老舍先生没有对他们批判,命都没有了,还讲什么尊严与道德,不由让人心中生出悲哀。
文中写道“我”要强,自信,在“我”心目中,自己一直是聪明的,“我”记得好几段《聊斋》到如今还能说得很齐全动听,不但听的人都夸奖我的记性好,连我自己也觉得应该高兴,这样的一个聪明人,却一生坎坷,多灾多难。“我”的字写的不坏,自信可以做个很好的“笔帖下”,连字不如我好,连整句话都说不出来的人都可以做高官,我为什么不能呢?我怀揣这样的梦想,却在十五岁是被家里送去作学徒,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整个故事表现了“我”的沉痛,委屈与义愤,却只能用笑来表达,当笑与泪碰在一起的时候,却分不清哪里是笑,哪里是泪,但是还是得笑,笑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笑着让世界换个样儿。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我”已经心死了,才会如行尸走肉般的存留在这样污浊的世界。
想想当今的社会,有多少人因为社会的不公平造就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品尝着世间的冷暖。用自己的悲惨命运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演绎着他们的悲欢岁月。人生苦短,也只仅仅数载,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用智慧与激情去逾越道道坎坷,用坚实的手掌托起自己的命运。回首往事时,看着自己曾经留下的奋斗足迹,也许会欣慰的一笑,能说自己的一辈子是有意义的,虽留有遗憾,却更能衬托出它的美丽。
一个94岁的老学者,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应该会有可借鉴和学习之处吧,我毫不犹豫地买了此书。
其中有一
认识自己是比较难的一件,容易出现两种偏差,一种是自大,另一种是自卑。而季先生这样描述自己:“我剖析得有点过了头,我的自知之明过了头,有时候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季先生觉得在学术文章和文学作品上自己虽然数量很多,但是真正满意的屈指可数。
在人的品行方面,季先生的分类也很有意思。只替自己着想的是坏,多为别人考虑的为好。为别人着想和为自己着想,后者能超过一半者为好人,低于一半则为不好的人,低的过多的就是坏人。
季先生坦言自己说过不少慌话,但非此则不能生存!但他更多的时候是
这本书是一个大杂烩,是将老舍先生各个经典作品的一部分选出来编辑成的,有小说也有散文,像《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我这一辈子》还有小学课本里曾学过的《猫》等。
书的封面和配图是一个叫老树的人的画,在微博上的ID叫:老树画画。虽然增加了书的趣味,可是总给人一种丰子恺的书的感觉。
作品里处处都可以发现老舍先生是非常爱北京的。北京的春夏秋冬,无论你随时想感慨点什么,就会想到,啊,原来真是如老舍写到的那般可爱啊!
老舍的语言又是非常的贴近生活的,总让你感觉像是在听一位非常有趣的长辈讲述过去的故事。当你看到生活中的口语被一本正经的写进书里时,会不自觉的小小的笑一下,这不是老妈平日里说的话吗?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选节整体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想了解更多,最好还是找专门的作品来看比较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