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几十年,为人父母也有十几年之久。看过的教育类书籍不过十几部。说实话,收获不多。读的时候总觉得句句有理,放下书却觉得什么都不会。因为孩子们的状况是花样百出的,真不晓得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既不伤着孩子的心灵,又能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搞教育,畏畏缩缩的状态,怎么去指导别人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同事介绍的,一开始没太引起注意,后来孩子的老师又向我介绍它,于是就到书店买来一本试读。
尹建莉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曾两次跳级,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
作为有从教经验的母亲的教子手记,这本书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
书中第一章说:父母之爱都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我想,教师之爱均如江水,虽然都有奔涌之势,却有质量之分。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教师的学历、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我们实在应该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我们的师爱质量。不仅要知道怎样欣赏孩子们的优点,更要懂得如何看待他们的缺点。
第二章的题目是“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我读这一章时的感觉是“震撼”。她说,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是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而且她强调,阅读的动机就是有趣,这样才会保证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回想我们的阅读教学和指导,尽是些名家大作,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就逼着孩子们去读,他们对阅读怎能不心生畏惧?而作者通常通过诱惑的方式引孩子阅读。她说,强迫只能产生排斥。但很多人,不论教育者还是家长,通常把方法用反!经她这么一点,我真觉得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不高明。
书中其他章节还讲到了比黄金还珍贵的四个字——实事求是;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反对多遍罚写的暴力作业;如何看待电脑游戏;对“儿童多动症”的坚决否认等等。
纵观全书,尹建莉更像是一位艺术型的教育家。她把教育化成了涓涓细雨,巧妙地渗入了孩子的心田。她的孩子是在无痛苦的状态下茁壮成长的。
读完此书,心中感触颇多。一些教育原理被渗透到教育实践中,尹建莉又用易懂的话语把教育细节展示给我们,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很多人也做得很好,但不愿意说,当然也可能不会说。他们没有让自己的优良思想和行为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只能说这是一种遗憾。
不管写书可以带来怎样的经济利益,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阅读此书的理由。当然,每个人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各不相同,还有,大家的阅读口味各不相同,因此,是否愿意打开这本书,以及看后收获有多少,真得因人而异。
我觉得在孩子们的基因无法***的情况下,外界环境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就会铸就孩子怎样的人生。有人主张顺其自然,我觉得这时一种博中彩的心态,中奖率不高。孩子们必然要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关联,你若不为他们创造好的教育环境,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他们就可能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接受低质量的信息。当然,你若认为恶劣的环境可以增加孩子的抵抗力,那任何人都拿你没办法。
还有人觉得为人师或为人父母者足够英雄,就会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榜样。因此,努力进修、努力做事业,就会对孩子们产生最深刻的影响。君不见,财人子女顽劣者多,难道他们的父母不精通商道?高学历家庭孩子,心情抑郁者多,难道他们的父母不够博学多识?
教育是一门学问,有其独特的门路。别为自己的懒惰和不求甚解找美好的借口了。拿起教育类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翻来阅读几页,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助孩子们美好的人生之旅一臂之力吧!
自然,相信一切与一切都不相信,同样不可取,我们得辩证的吸收。我们也不能奢望一本书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只要能得到有益的启示,引起深刻的思考,那就值得一读。
看完这本书我到有种感觉在教学中当遇到学生为题时千万不可随便一处理,而是要静静地思考,选择最佳解决方法,尽可能达到最好效果。真就像作者所说孩子事件件是大事,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的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最重要的还有无处不在的爱心。
在本书中,作者分了七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引导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更好的教育孩子。这些内容不仅对家长教育孩子很有帮助,对我们这些即将工作的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有教师同时也有很大帮助,纠正了我们长期形成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教育误区。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章节中,作者主要引导了我们“如何提高爱的质量”。引言中说“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我个人从本章节内容中主要了解到:在我们成年人眼里的幼稚的小事,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正好与第六章节中所注重的关注点相吻合。作者举了很多与自己女儿相处的事例,让我看到我们平时忽略掉的细节。在我的成长经历和所见所闻中,很多父母对于打针一事,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哄孩子,然而每次打针孩子还是怕的要命、嚎啕大哭,而作者却教会我们一种新方法:提前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关于“捉弄孩子”,我们可能自己就有过这样的行为而不自知,而我们这些行为却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要利用孩子的幼稚来逗大人开心,而要以孩子的快乐为前提。在“给小板凳揉揉疼”中,作者说“善良与豁达是相随的,遇到问题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在这点上,我们应注意到孩子于成人眼光的不同,他们对人对物都一视同仁,我们对待每一个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应该充满善意,这样才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在其他部分作者也告诉我们,一些不容忽视的小细节,让孩子保持一颗童心很重要;我们应正确处理孩子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这件事,正确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好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另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不可避免,正确看待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在这些缺失的方面得到完善。我们教育孩子应掌握合适的正确方法。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在第二章中,作者主要讲述怎样正确的引导孩子去学习,我们不要把学习强加给孩子,而是要让孩子自主、快乐的去学习,发现学习的趣味。在另一方面,作者着重于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阅读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更多新知识,一方面书中所传达的真善美、正能量,也会对孩子的品德形成一定的影响。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学习就是轻松而愉快的。
“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这是作者在第三章节引言部分所说的。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个人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品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孩子的模仿、学习能力都很强,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孩子。
在第四章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在本章节提出很多令人吃惊的观点,如“惩罚你,也不让你写作业”“替孩子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100分”这些大胆而不失理性的做法,可能会有很多人不了解不赞同。但我们要看到作者这些做法背后的实质,我们不是在放纵孩子,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让孩子自觉的学习,保持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被繁杂而沉重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要方法用对了,我相信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伴随孩子终生。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作为家长,必须具备家长应有的智慧。有智慧的家长,才能带好孩子,让孩子觉得幸福。作者在文中说到“做家长的素养和理性就表现在,每当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付出许多理性与思考,教育其实就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你付出一点理性思考和智慧,孩子会用十倍的优秀来回报你。
“儿童无小事”这一点就要求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的观念,不误导孩子。很多我们看起来幼稚、可笑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如果处理的稍不恰当,就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在小事上父母正确的观念,很有可能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
在“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中,作者的。很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一直以来,都认为孩子必须上学前班,而作者却提出“不上学前班”这个观点,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下的一种弊病。另外,我们不能用常规的思路来扼***孩子的想象力,这样会阻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虽然国家现在已经明令禁止不能体罚学生,但仍有很多体罚学生的新闻曝出来,“暴力教育”不但会让学生讨厌老师、讨厌学习,严重些,很可能会造成“教育事故”,我们教育孩子是不需要用暴力来强迫孩子学习的。另外还有很多普遍的教育误区,在此不一一提及。我们如果可以走出这些坑人的教育误区,教育的现状便会焕然一新。
伊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让父母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这本书不但告诉我们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我们怎么教孩子做人,教我们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是从别的学校来的,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因此,在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也不敢举手回答。也许是您猜到了,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别害怕,试一试,不试一下怎么能知道结果呢?答错了是可以改正的嘛!”上课了,我清楚地记得,您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想个办法记住‘鼠’这个字。”我犹豫再三,胆怯地举起了手。您温暖的目光落在了我身上:“璇璇,你说说,错了没关系。”又叮嘱同学们即使我答错了也不许笑。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我听到自己细小而胆怯的声音:“这个字上半部分就是老鼠的米缸,下半部分就是老鼠的腿,你瞧,它的腿上还沾着偷来的几粒米呢。”我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您对我的回答更是赞不绝口:“孙艺璇的想象力多丰富啊!要不是她的好办法,同学们得费多大劲才记住这个字呀!”正因为有了这一次的成功,使我的自信心一点点的成长起来,久而久之,我养成了上课积极发言的好习惯。那一刻,我感到您像妈妈一样引导我。
我从小就体弱多病,经常因为生病没法上课。您却天天买上水果,到我家给我补课。一边耐心讲解,一边问:“听明白了吗?”还不时问我:“感觉怎么样?好些了吗?累不累?”那一刻,我感到您像妈妈一样,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还关心我的身体。
在您的帮助下,我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班上表扬了我。老师,为了我的进步,您花了多少心血呀!因为您的鼓励,使我在这漫长的学习道路上增加了信心和勇气,让我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因为您的领航,使我学习的小舟奋力地向胜利的彼岸划去!
那次下雨天,路上又湿又滑,您看到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担心我着凉生病,弯下腰把我背了起来。我伏在您温暖的背上,流下了热泪。在路上您有几次险些摔倒,您对我说:“把伞往后面移一下,别淋着!老师是大人不怕淋雨,你是小孩子,淋了雨是会生病的……”我哽咽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雨呀,请别下了,莫打湿了老师的衣服,路呀,请你不要那么滑,莫让我敬爱的老师摔倒……那一刻,我感到您像妈妈一样爱护我。
那次我妈妈生病住院了,您天天领着我,让我在您的家里吃午饭,让我在您的床上睡觉,看书。我的鞋子被雨水打湿了,您去给我买了一双新鞋。我的铅笔没了,您带我去买新的,路上还买了好多水果,怕我白天不喝水,我会发烧上火。那一刻,我感到您像妈妈一样关心我。
夏天来了,教室里热得要命,当同学们拿着扇子、书、本子、拼命在扇的时候,您去给我们每人买了一只冰棍,您却一边喝着白开水,一边看着我们一个个贪婪的吃相,脸上是无限的慈爱与满足。那一刻我感到您像妈妈一样心疼我们。
当我们做错事的时候,您并没有大声呵斥我们,而是轻声细语的问清了事情的缘由,给我们讲明道理。我很感动,您是非分明,不像别的老师,不管是谁对谁错,都先批评一番。那一刻,我感到您像妈妈一样耐心的对待我们。
啊,我亲爱的老师!您为了祖国的花朵,为了祖国的明天,您在我们身上花了多少心血啊,我要深情的对您说一声:“老师——妈妈,谢谢您!”
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好!
一直以来都不断地接到家长朋友的电话咨询,也收到了很多家长的来信,感谢各位家长朋友对我工作的肯定、支持、配合、理解,特感谢牛华婷、梁巍缤、王璐瑶、李昊东、韩宇轩、申宇翔、陈炳文、田家裕等小朋友家长的来信。有家长提出孩子应何时开始学习乐器,一般来说中班后半学期就可以开始正式学习,幼儿期是对孩子兴趣培养的关键期,目前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各种渠道让幼儿感受音乐,多给孩子欣赏、试听不同类的音乐,还可以对孩子进行节奏方面的训练等。
有家长提出害怕孩子日后苦练的单调生活致使孩子半途而废,这方面我想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有些时候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这就要看家长,家长必须要有坚持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尽量安慰、鼓励幼儿,我们可以稍稍减少孩子的练琴时间,偶尔给孩子放一天小假,让他暂时性的尝点小甜头,或者对孩子暂时进行物质的奖励,比如好吃的,对孩子进行精神的奖励,比如奖励小红花,或看电影,或买本孩子爱看的书......
对孩子放松的时候有时也是我们家长调整状态的时候,再练习乐器的时候我觉得有时是我们家里人共同勉励的时候,当孩子退缩时家长会鼓励孩子,当家长准备放弃时,看到孩子有巨大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我想家长一定会有一种瞬间的欣慰感而又一次的坚持下去。选择老师方面我个人认为要选稍微专业一些的老师,这样可能不会走太多的弯路,同时选择上小课,针对性强,效率较高。总之练习乐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酸甜苦辣的滋味都会有,但是最后我们可能会收获快乐,喜悦,孩子也因此会养成坚持的品质,认真的品质,而且还会有很强的耐力......
我们相信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我们也相信,透过这样的音乐艺术教育,我们将孕育出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嘴巴会唱、手能演奏、身体能够舞蹈并表现的孩子。期待家长朋友和我们一起用心陪伴孩子成长。以上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拿来和家长朋友们共同探讨,沟通,希望我们以后会有更多交流,为了我们的孩子,我愿和大家携手共同努力!我的电话是xxx家长可随时咨询或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也可通过电话加我微信!
田老师
20xx.3
今天我要介绍的书是我在一年多前即将当妈妈时买的,不过之前就对其中比较感兴趣的几个章节草草阅读了一遍,后来由于有了孩子,事情多了,就没怎么去细读这本书。前几日知道要汇报读书体会,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这本书,想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老师是一位教育专家,教育硕士,她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女儿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最主要的是,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感受到作者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这是一本家教读本,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和无所不在的爱心。可供家长读,也可供教师读。
本书有7个章节,每个章节里都充满着作者与她女儿或身边的人的家庭教育故事,其中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案例。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个章节:第四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还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作者提倡的适当使用逆向思维。她讲了一个故事:三位无聊的年轻人,闲来无事时经常以踹小区的垃圾桶为乐,居民们不堪其扰,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别人越说他们踹的越来劲儿。后来,小区搬来一位老人,想了一个方法让他们不再踹垃圾桶。有一天当他们又踹时,老人来到他们面前说,我喜欢垃圾桶被踢时发出的声音,如果你们天天这样干,我每天给你们一美元报酬。几个年起人很高兴,于是他们更使劲的去踹。
过了几天,老人对他们说,我最近经济比较紧张,不能给你们那么多了,只能每天给你们50美分了。三个年轻人不太满意,在踹时就不那么买劲了。又过了几天,老人有对他们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给你们10美分了,请你们谅解。"10美分?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10美分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大声说,另外两个人也说:"太少了,我们不干了!"于是他们扬长而去,不再去踢垃圾桶。老人是位攻心高手,他把几个年轻人的"乐趣"变成一种"责任"他用减少支出刺激他们对踹垃圾桶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适当的使用逆向思维,刺激孩子的热情,不要刺激孩子的厌恶之情。把这种教育思想运用到学生的作业管理上,就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了。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而不能刺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还有一篇内容是“替孩子写作业”,孩子如果会写某个字了,他只要写一遍,剩下的老师布置的都由妈妈来写,看起来是很荒唐的事情,实施起来是有前提的,这个孩子必须是始终被尊重的,一定是懂得自尊自爱、实事求是的,而且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用心。
在第二章“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作者主要在孩子阅读的问题上展开,作者有许多看法。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样。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来教训他。
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中,作者说到: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许多家长的失误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事的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很多的实例,看的我心服口服。其实这本书也适合各位班主任推荐给班中孩子的家长,甚至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工具书。作为一名教师,也有许多教育观念需要改进,并可以把一部分方法运用到学生身上,使孩子们发挥天性,品格优秀,爱上学习。
亲爱的家长: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资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洗澡时总是赖着不起来,路上的小水坑总是不忘踩上一脚。在你们看来是不讲卫生,顽皮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难得的探索外界事物的时机。试着参与孩子们的活动中来,一起进入“奇妙的水世界”吧,让我们一起游戏、实验、交流中感知水的特性,发现水的变化,探索水的秘密,了解水的作用,并一起用各种形式表现对水的喜爱,培养孩子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节约用水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中,家长朋友不妨抓住生活中的现象和孩子们一起探索水的秘密:下雨的时候,一起走雨中体验雨滴落在伞上的感觉;洗手的时候,一起和孩子玩玩吹泡泡的游戏;浇花的时候,观察洒水壶里水喷射的样子;吃冷饮的时候,观察冰融化的现象......
抓住孩子的兴趣就是抓住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在玩水游戏中增长知识,体验其中的乐趣。我们期望您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1、与孩子一起收集关于水的图片。
2、玩关于水的游戏,或带孩子去游泳等。
3、与孩子共同完成“水宝宝日记”调查表。
4、欣赏水的表演,丰富的,如喷泉、商店里的水景观。
5、收集装水的物品;瓶子、杯子、小勺等,收集可以吸水的物品;棉花、海绵、毛巾等。6、培养孩子的一些自理能力;自己洗脸、洗手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