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好班长,是窦梦涵。因为窦梦涵经常帮助别人,因此,我们给她取了一个好听又亲切的小名:豆子。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操场上玩的时候,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伤了皮,鲜红色的血慢慢的渗了出来,我忍着剧痛,想去医务室包扎伤口,可是脚一动伤口就疼,眼泪不争气的掉下来。当时完全没办法站起来,更别提走去医务室了。这时,班长来了,她看了伤口之后急切地说:“流了这么多血,走,快点起来,到医务室去。”于是,在“豆子”的搀扶下,我终于走到了医务室。当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包扎完回到教室后,我还不停地说:“谢谢你,谢谢你!”可是她却微微一笑,温柔地说:“谢什么谢呀,都是同学,没有什么的!”
还有一次,数学老师发下来了同步练习册,当我一接到练习册就开始做。忽然,我遇到了一道难题,我想了好久都没有解答出来。于是,我就请教了一下“豆子”。“豆子”马上放下手上的作业,认真仔细的给我讲起题来。经过“豆子”的讲解,我一下子就理解了。
豆子不仅经常帮助我,也帮助了不少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学。每一次她的态度都很亲切,而且也不求回报。豆子的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我们班的好班长,她贴心温暖,她善良美丽,她乐于助人。她,就是我们班的好班长——窦梦涵。你们喜欢她吗?让我们一起来和她做好朋友吧!
新学期又开始了,老师让我们推荐新一届的班委。这时,我想到了我们班的夏琳同学。
夏琳同学今年11岁。她长得又高又胖,她的身高在我们班可是女生之最了。她那圆圆的'脸蛋上,一对又细又弯的月亮眉下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真漂亮!夏琳同学还弹了一手的好古筝,听说都已经考过了六级了。
夏琳同学的优点数不胜数,这些优点都不足为奇,她最令我佩服的还是她那优异的学习成绩了。每一次,她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有一次,我们进行了一次数学调研考试,其实这份试卷挺难的,能考到90分以上就已经很不错了。试卷发下来,一看,我得了94分,就在一边沾沾自喜,得意洋洋起来。这时,我瞧了夏琳同学一眼,她正低头,十分认真地订正着试卷,我想:夏琳同学一定是考了80多分。我拍了拍夏琳同学的肩膀,问:“你考了多少分的?”夏琳同学说:“我考得不好,99分。”顿时,我的脸上一阵发烫。她比我多5分,都那么谦虚,难怪她成绩好!
夏琳同学不但自己学习认真,还鼓励同学们一起发奋向上。罗鹏在我们班算最难缠的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可夏琳同学却不觉得他讨厌,还主动要求跟他同桌。上课时,每当罗鹏要做小动作时,夏琳同学总提醒他要认真听讲。一个月后,罗鹏的成绩明显地提高了。罗鹏感谢她,老师表扬她,同学羡慕她,她却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听了我的介绍,你对她有好感吗?希望大家也投她一票!
我们班有好几个班长,但我最喜欢的`班长就是罗一了,她个子不高,身材较瘦,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她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平常爱扎个马尾辫。她拾金不昧,也爱劳动,我们班同学都非常喜欢她。
罗一拾金不昧。有一次我们走路队回家,我是路队长,她是女生队的第一。散队后,因为我和罗一住在同一个小区,所以我们走一条路。到了小区门口,我看到地上有10元钱,便对罗一说:“罗一,那儿有10元钱!”罗一看了看那10元钱,走过去把它捡起来,便回家了。我有些生气,老师都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她怎么自己捡起来独吞了?第二天,我问罗一,她把那10元钱怎么处理了?罗一说:“我交到了大队部。”我有些吃惊,问道:“你怎么不去买你最喜欢的发卡呢?”罗一却回答:“这钱不是我的,我不能要。”我被罗一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罗一 还 非常爱劳动。每一次打扫卫生,都是罗一带头打扫。记得有一次,别的班占了我们的考场,罗一知道后,第二天早上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她一看,桌子里放满了垃圾,有纸片、牛奶盒、水果皮……罗一放下书包,就开始干起活儿来。她先把每个同学桌子里的垃圾都清出来,一起倒进垃圾桶里。接着,她又用湿抹布把讲台、窗台、玻璃都擦了一遍,干净地都能照出人影来。然后再用拖把把地面拖了一遍,接着又用干拖把拖了一遍。同学们来后,看到干干净净的教室,心里也舒畅了许多。这就是一个拾金不昧,又爱劳动的好班长——罗一。
培养“好学生”不是生产“标准件”。在中小学阶段,有些老师眼中所谓的“好学生”,道德品质没有什么问题,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身体也很健康,高中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重点大学,但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却表现平平,并没有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这样的学生不能算作“好学生”。相反,有些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一般,在老师眼中一些所谓的“中等生”,因为从小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到学习上,而是利用课余时间专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身个性得到良好发展,大学毕业后又从事了自己喜欢的相关职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一流的业绩,这应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那么,我眼中中的好学生是什么样的呢?
好学生抱负要远大。你可以走进我们的名校,问一问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很多学生都会这样回答,将来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有个好收入,做一个白领。很少有人回答将来有什么职业理想。如果你让我们的学生做一道选择题,让他在权利、财富和真理三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选择真理。高中毕业之后,许多学生把书丢掉了,几乎告别了学习,到大学就革命到头了,大学毕业就为了有个好工作。特别是近几年的考公务员热的出现,学生们都喜欢做公务员,公务员起码工作稳定,不用吃苦和打拼。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学生越来越没有了远大的抱负,没有理想和抱负的人当然也就缺乏了航标和动力,因此好学生一定是有远大抱负的学生。
好学生品质要优秀。好品质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方面,也是走向成功的关键。那么好学生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呢?好学生喜欢求真。要对真理有一种探究精神,敢于质疑,敢于对抗,敢于求真,要有一种求真的思想品质;好学生善于合作。对同学要有一种合作的精神,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合作与双赢,要有一种合作的行为品质;好学生心中有爱。对父母对社会对亲人对关心过自己的人要懂得感恩,对比自己弱的要乐于帮助,要有爱心和奉献的道德品质。好学生喜欢创新。要敢于对现状提出不满,喜欢变化,喜欢创新,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要有挑战现实,超越自我的品质。
好学生成绩要优良。我这里说的好成绩,不仅仅是我们说的分,是要在乐学会学的基础上的学会。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往往是靠灌输的'办法让学生得一个高分,实际上学生却没有真正形成学习能力。我们这里说的学会也不单单指的是课本知识,而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不仅包括书本知识还应该包括思想,观念方法,道德。所以好学生要有好成绩。
好学生身心要健康。好学生要有好体魄。没有强健的体魄一切都是泡影,好学生必须是喜欢锻炼身体的,不断增强自己体质。好学生心灵阳光。总能够看到光明的一面,对阴暗的东西要有鉴别力,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要有正确认识,要学会换位思考,总是保持阳光的心理状态。好学生有强烈的自信心,不妄自菲薄,不望洋兴叹,不唯唯诺诺,不无所作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好学生积极向上。由于好学生有理想和抱负,心里阳光和自信所以处处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状态。
总之,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就是有远大抱负,有优良成绩,有优秀品质,有健康身心的学生。
明确了“好学生”的标准,要求我们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文化课成绩是否优秀,还应该把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以及不进取、执著追求的精神,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倾注更大的精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开设一系列彰显学生个性的选修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建设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等途径,为每位学生发展个性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
教育不是“拟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做为家庭和学校,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既全面发展,又有一技之长的“好学生”,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创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我眼中的好学生,我感觉,最好能集齐这三类学生的优点:专注,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热爱阅读,最起码在学习上也能有所帮助。那么各位家长,你们想过没有,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具备这些优点或更多的优点?我不敢指导各位,我的女儿也并不是十分出色,当然她身上也有优点,也许还是别人不具备的优点,但我做为母亲,真不敢相信我女儿会是班级里那10%,虽然我期待那样。不过我在养育她这么些年的今天,稍稍有点心得,那就是培养孩子并不需要面面俱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样会不会导致孩子太累?会不会让孩子反倒失去学习兴趣?我感觉,最好能明确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顺着自己的兴趣学习,这是最积极的最具有效率的一种学习方法,比任何教育方法都科学。
提起兴趣,我感到,中国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制兴趣。就是说本来孩子不喜欢,至少表面上目前是不喜欢,但是经过家长的强制约束,导致熟练度提高,引起了孩子的成就感和兴趣。这是不是孩子真正的兴趣我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因为孩子太小,她到底喜欢啥成人真很难确定;然后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证明了强制兴趣的可行性。但在强制的中间孩子丢弃的东西是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这一点有待调查探讨。真的,提起孩子来,我是患得患失,真是进亦忧,退亦忧。
培养孩子的技能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技能包括很多,甚至包括跑步的技能,玩滑梯的技能,拍球的技能等。这些我们给它命名为体育技能吧,也许不贴切。这些技能的提升,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她能为她跑第一而骄傲而自信,她也许为她拍球拍不好而自卑。只说这一点估计大家就都明白了,其实我都太后悔我没能早点明白。在我女儿四五岁时我总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借口而放弃带我女儿出去疯跑,户外运动太少导致现在我女儿各种运动协调能力都不强。唉,不提也罢。关于培养孩子技能这方面,其实重视孩子的父母们都有所研究,也许我说的并不一定对口,这里只是浅浅涉及,但愿能对同样焦虑孩子的家长们稍有启迪。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