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说明了练习的必要性。只有在掌握了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练习,才能够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才能够悟出计算的诀窍,从而全面提升计算的能力。当然,应该讲究训练策略和训练方法的多样性,以免造成学生的枯燥情绪。例如:训练内容要有层次:基本训练(目的是掌握法则、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计算公式等;针对性训练(目的是纠正学生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特殊训练(目的是通过强化记忆牢记常用计算数值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如: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乘积、分母是2、4、5、8、10的最简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训练的方法要多样,如:竞赛式,可以提高速度;游戏式,可以提高兴趣等。训练的手段要多种:如:借用多媒体;借用简单的教具和学具(自制计算卡片、计数器、扑克牌等。
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走神。
前几天晚上,我的“走神”症又犯了,妈妈让我到房间做作业,我一进房间就“咔嚓”一下把门反锁了,我慢吞吞地把作业从书包中拿了出来,我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漫画书,便不由自主的把手伸向了那本书。我随便翻了一下发现:哇,好精彩呀!忍不住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我完全沉浸在了这本书精彩的故事内容中,把做作业的事抛在了九霄云外,差不多看完一本书之后,我一看时间“不,九点多了!”我赶紧拿出了作业本,这时妈妈在门外问我:“做完作业了没啊?”我故意装作镇定:“差一点就好了。”但毕竟一点都没做,我连忙翻开作业本: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个半死。这句话应该是专门来形容我的。光是语文作业就差不多要半个多小时,三科加起来没有一个半小时,绝对完成不了。我一定没有好下场了。我暗暗的想。我赶紧开始做作业,做了一会儿,我禁不住那本书的诱惑:再看一页,看完这一页也花不了多长时间。我的手又不听使唤的翻开了那本书,但书实在是太好看了,我忍不住翻了一页又一页。时间匆匆流逝,妈妈第二次来敲门了,已经被书的内容迷惑得神志不清的我顺手开了门,妈妈进房,一翻开作业本,见我什么都没做,脸一下子黑了下去,我一看:大事不好,赶紧跑!毕竟我是小孩,妈妈是大人,小孩一定跑不过大人,过了一会儿,妈妈追上了我,抓住我就是一阵毒打,我哭着哀求道:“10分钟,再给我10分钟。”过了一个又一个10分钟,挨了一次又一次的毒打,我终于完成了作业。
这次深刻的教训,让我知道了:一心二用啥事也干不成。因为分神,别人用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我却需要一天,没有任何的自由时间。爸爸妈妈也陪着我在家里看牛一样看着我,哪也去不了。我要痛下决心,改掉我的分神症,还我自由。
《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都了解。它讲的是聪明的乌鸦想要喝瓶子里的水,就去叼石头让水浮上来的智慧故事。
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我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状态,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本课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因此,我就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多方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2、开发了语文教学的多种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验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同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个一个”、“渐渐”的意思,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学生在观察瓶中水的变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在这一情景中,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怕孩子们会出现觉得乌鸦的这个办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绪。如果这样,就阻碍了学生去认真体会文本。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像“说说你还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如果你是这个乌鸦你会怎么做?”这一类的问题。而是与学生一起,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去感受这只乌鸦的高明之举。
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请学生自读,然后让他们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孩子们很自然地说:“这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好!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我心里暗暗想着。“哦?是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只乌鸦很聪明呢?”
生:“它把小石子丢进了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我知道了,你是想说它想的办法十分不错,对吗?”
(学生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师(皱眉:“可我觉得这只乌鸦有个地方却好像不太聪明,你们瞧,它都是捡小石子放进瓶子,我想如果能找些大石子不是更快能喝到水吗?”
一句话下去,下面立刻有了反应,不一会儿,有许多地方都冒出了一双双小手。
生1:“不,如果捡大一些的石头,大石头很重,沉到瓶底的时候可能会把瓶子打碎的,那样一来就喝不到水了。”
生2:“那个瓶子的口很小,大石子就卡在瓶口进不去。”
听,孩子们的回答多么有道理啊!这些答案有些甚至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常觉得只有中高段的课文才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妙语佳词,想不到在这篇课文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字在孩子们口中变得可究可探起来。听了孩子们这一个个回答,我忍不住笑着说:“看来这只乌鸦的.聪明还不仅仅因为它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就连挑选石头的时候,它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学生们都纷纷点头,从他们的笑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份说服我的喜悦。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这只小小乌鸦的了解并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表面。
课上到这儿,我觉得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乌鸦聪明的同时发散他们的思维了,于是我请学生们说说“你会用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我会把瓶子打碎,一些大的碎玻璃中还会留下一些水的,我就可以喝这些水了。”生2:“我会去找一根别人丢掉的吸管,把它伸到瓶子里去喝。”
生3:“我会用我的尖嘴在玻璃瓶的下面啄一个小洞,让里面的水流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喝了。”
…… 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富有创新意识的,我想这堂课上我不仅与孩子们一起体会到了文中那个小乌鸦的聪明才智,更让我感受到学生们的智慧。
(1)学情分析不准确。一开始,我的思路并不是补充论据,而是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因为这是考生认为最难得分最无从下手的题目。而这道题是一道综合性运用题,是要求考生对于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有全面的理解掌握才能够做好的。但在第一个班试讲的时候,发现不可行。我所预设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成为了一节只有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课,而不是一节复习课。
(2)课堂有效性不强。后来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我把这一课的内容调整为“补充论据”,让学生可以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在第二个班试讲,是比第一个班课堂气氛好,学生参与感非常强,讨论、发言都很积极,但在学习“补充事实论据题”的这一环节出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答出“什么人经历了什么事最后怎样”,但是他们所写出来的答案相当统一,似乎每个人物都是经历磨难最终成为伟人,写得一不具体二不突出论点。虽然通过答案的对比,学生能够理解要紧扣人物事件具体作答,但由于时间关系课堂生成不多,也就是没有达到预定的第三个教学目标。
1.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
2.缺少“读”,孩子读得少。
3.拓展练习环节课删减。
这篇课文,对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存在相当难度。再加上篇幅较长,而且改编自外国文章,语言风格和叙事结构不同于母语课文,给教和学都增加了不少难度。
课文主要讲了两封信的故事。我让孩子们仔细读课文,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同时鼓励孩子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就会有收获。还让同学们在第二封信中采用了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妈妈想说给爸爸的话,一人读露西想说的话,这样孩子们就能深入文本,体会当时的情境,把露西当时写信的心情表达的更准确。最后,在出示阅读《信》这首诗时,孩子们从读中感悟可以给小鸟写信,可以给花儿写信,可以给云、树写,当然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写信。从而告诉孩子们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
不足之处: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缺少“读”,孩子读得少;在课堂上没能教孩子书写。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精简课堂,删繁就简,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海涅
近来报道称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民情激愤,指责排放废气的化工厂和政府不力的人不在少数,可他们却没有认真地反省过自己是不是也是“大气污染的一份子”。学会反思,反省自己是何等重要。
材料中的那位太太整天抱怨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若不是朋友揭穿事情的真相,估计这位太太到死也不会知道是自己家的窗户不干净而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没洗干净。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根本是那位抱怨的太太只顾着指责别人,却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才会闹出这么大的乌龙。
卫灵公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曾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古人将自省作为一门大学问,以此律己。
奥运会上打进坐式排球决赛的波黑队队员尤索夫在高中时因为不小心踩到地雷而失去双腿,之后几年他一直痛恨战争,把一切苦果都推给战争,他整日想着若不是战争,他该是一个多么有成就的人。当他终于开始反省自己时,他才发现生活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因为自省,尤索夫重新认识了生命,理解了苦难,宽恕了战争。
有一只乌鸦看到老鹰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心生羡慕,想学习,可它却忘记了自己只是一只乌鸦,没有庞大的身躯和锋利的爪子,所以它怎么做都学不会。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人在做错事时或不幸时,第一反应不是反省自己了,而是抱怨生活,责怪他人。世人没有假设如果,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往事如烟,随风飘散,我们能做的只有反省,反思,正如诗人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都不对自己感到负疚。”
有人说请别人挑错是消除谬误的最好方法,但自省却是最简单最直接改正错误的方法。人们通常关注外界,关注他人,却不知正确审视自己与审视别人同等重要。
为心上一把锁,监督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所以,认清自己学会反思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
《一封信》这篇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儿童故事。用极具生活化的语言讲述了露西在妈妈的指导下给出国在外的爸爸写信的事,传达出妈妈的教育智慧。全文篇幅较长,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了解信的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浓浓亲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认读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连贯朗读课文。
3、借助不同的提示语和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
这篇课文重点应在前后两封信在朗读时语气语调的区别上。本课分为两个课时,这节课为一课时。
一课时中,我首先带领生扫清字词障碍,在做这一步时,孩子们分多种形式读记,但是识字的方法较单一。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初读课文,明确露西一共写了几次信(两次。第一次和第二次信的内容分别在哪个自然段,用“——”和“~~~”勾画出来。指导学生掌握提取信息的方法,并提高准确率。
在课堂中,适时运用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小老师、注重积极性的培养。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还有很多,比如在写字板块中,没有范写的环节,展示评价不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些方面都应及时改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