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霍克,是怕摔市怕踢小学五年三班的一员。
新学期,我们五年三班来了几位新同学。
他们分别叫江琪、江川和江伟,我想:他们是双胞胎吗?
我对他们并没有好感,因为一开学他们就把我的“班级活宝”的称号抢去了。
他们获得“班级活宝”这个称号之前,是费了许多精力的。他们上课时总搞那些没人想得出来的东西。比如,江琪老是在上课时间讲他的名言:老师啊,老师,你讲的课这么难听懂,要不换我来讲吧!话音刚落,班上就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笑声。
我恨的`,心里直痒痒哟。
我决定,要把它们敢下去!
一天,江琪在和一群男生两天,突然一声“砰”的巨响,教室门被我踹开,我气势汹汹的来到江琪更前,说:“敢不敢和我比一下,谁更搞怪?”旁边一个同学回答:“不用说啦,肯定是……”他的话还没说完,江琪就说:“好啊!”
我说:“我们每人说一句让人发笑的话,看看班上的同学会不会笑!”
江琪说:“我来背一句古诗。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不给钱,被人踹下桃花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哄笑声。
现在到我了……
因为有超严格的老师,把我们教的连运动会时,别班都在开心的讨论、说话,就剩有一班,每个人安分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书。老师个性说变就变,很情绪化,不乖、一个礼拜迟到三、四天,不准下课!罚抄课文!老师大部分都是这两种处罚方式,坏学生,老师出马绝对有用!
老师不在怎么办?没关系,有大嗓门的守卫就一切搞定,想讲话?问问班长再说吧!班长常常天使变恶魔不需要几秒,只要他生气,就会跟老师一样彷彿教室蒙上了一层阴影,让大家忍不住替被骂的`人捏一把冷汗,但又不敢讲话,深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班长打“叉叉”,免不了老师骂一顿。
下课啰!顽皮大王带领着个个捣蛋小兵下去撒野了, 他是老师和女同学的头痛人物,非常有名,老师们都认得这大王,最常和一位大将跑来跑去,到处招集小兵。那位大将不知为什么很多女生都喜欢他,算来算去总共 有七个女生喜欢他,但他却是我的头号敌人耶!到现在还是不知道他到底哪里有吸引力呀?
这一班是个充满活力,安分守己的一班,每个老师都对我们另眼相看呢!
作为“90后”我讨厌之乎者也般的教条,但有着李白一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雄心壮志,虽说我们不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忧国忧民,但是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读诸子百家,学庄周的洒脱,学孔丘的孝仁;我们背唐诗宋词,寓情于诗地抒发一两句感慨。我们也看鲁迅,知道要强壮中国人,必先要强壮我们的魂。若有人抵毁传统或偷窃文化宝藏,我们是愤怒的,当看见我们的渔船在钓鱼山被日本人欺凌时,我们会毫不犹豫的冲到保钓第一线,因为我们仍在乎属于我们的那一方故土,那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
我们因乏味而追求刺激,崇尚冒险。我羡慕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情,羡慕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而我也只能做到羡慕而已了,我们是出生在温室的花朵,襁褓在这钢筋水泥的城堡之中,从小也被命令不得独自外出,我们甚至没见过稻谷,没见过天上水的黄河,所以我们只能想方设法还在仅有的寸土上玩冒险。尽管我们是无聊的,我们内心一直有把声音呼唤着自然的回归,像陶渊明那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以为我们心中有着自己的桃花源。
我们是充满着爱的,抗震救灾,我们尽可能地伸出自己的援手;我们仍是充满活力与爱国的,奥运会志愿者哪里少得了我们的生影?我们也同时是疲惫的,虽然没有战火的危险,体味不到贫穷的艰苦,但我们却在和甚至是自己的友人进行无形的战争,经历着“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悲哀。
我们这代人是不同于以往的“90后”,是21世纪的开拓者,是炎黄子孙未来的顶梁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一代人。
“傻丫头”,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会联想到天真,可爱这些词吧!没错,我要介绍的这位小女孩呀,就是这样傻得可爱,傻得天真。至于这“傻丫头”是怎么来的呢?嘿嘿,还是老师帮她取的呢。
这个家伙年龄比我小,个子也不高,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她头发长长的,红扑扑的脸蛋圆溜溜的。巧的是她那黑宝石般的大眼睛,总是傻乎乎地望着我。我最喜欢她笑,她一笑,那双乌黑透亮的'眼睛就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了。
说到这个“傻丫头”呀,她还有不少的“傻”事迹呢!想听吗?就让我来为大家一一讲解吧!
那还是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在上数学课,同学们正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听老师上课。当我们做到一道应用题时,同学们都纷纷举手想要解答,因为这题实在是太简单了。周老师随便叫了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这位同学飞快地把自己的思路告诉了大家。“对!”“就是这样的!”“我想对了,哦耶!”……同学们发出不一样的声响,表示对解题思路的赞同。“错了,错了!”是谁呀,在那里大喊大叫,一个念头从我脑海里猛然而生。我仔细一听,嘿,这不是“傻丫头”的声音吗?(因为她是大嗓门,所以很好辨认)。她从座位上蹿了起来,反驳道:“这题不是这样做的,应该是这样……”周老师听了,耐心地为她整理思路,告诉她,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傻丫头”就是不听,硬说自己的正确,这可把在座的同学们给惹火了,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起来,“这人真麻烦!”“唉,就知道浪费时间” ……这时,她原本红润的脸已经像两个煮熟的大番茄。 “呜呜呜,我这明明就是对的嘛!”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五十二双眼睛都汇集在一个地方,那就是“傻丫头”身上,她正趴在桌子上,委屈地哭着,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傻里傻气的。
“傻丫头”不仅是在课堂上发傻,课间也不例外哦!
那天刚下课,我就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起了作业,这时,一双小手蒙住了我的眼睛,差点让我把字给写歪了。熊熊怒火从我心中燃起,我使劲地掰开着双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接着我回头一看,原来又是她
屏蔽,是可跨越的距离,还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看似是要保障自己的独立空间,但从实质上讲,就是对父母封闭自己的生活圈,让这一代与上一代形成了无形的屏障。
在相隔了年龄这一道沟渠的关系下,要想接受父母亲上一代的思想的确有些困难,或者是要上一代理解这一代的行为也绝非易事。这时屏蔽大概就成为了避免矛盾的`最佳选项。“我不懂,所以我不理,你不接受,也就不必深入了解了。”就在这样的思想下,两代人的距离逐渐的被拉开。而真正和谐的两代人的关系,一定不是建立在互不打扰到基础上的,屏蔽,带来的可能会是不可跨越的鸿沟,陌生感也会因此而产生。
屏蔽,看上去风平浪静,各自安好,其实早在屏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两代人的渐行渐远。社交网络作为当今社会中最真实的反应生活的途径之一,是大多数人生活状态的显示屏。而这样的社交网络都变成对父母的禁忌,势必会造成两代人不露于形的生疏。
如此的屏蔽,带来的可能会是你回到家后,父母尴尬的开启对话模式,问你一句“最近怎么样”,而你却不太乐意地回答着“还好”,谈话就此结束。他们希望走进你的生活圈,但即使是走进去了,却也只能傻愣愣的站在原地畏手畏脚,生怕给你带来不便。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人屏蔽父母,而父母却无力反对的原因。
存在着亲情,却相隔着时间,想亲近有不知何去何从,想刻意疏远又有那么几分不舍。这般尴尬的局面,似乎不仅仅是存在于网络上的处境,在现实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很少能发现两代人可以在一起畅所欲言,更多的是三言两语的寒暄,单调的不能再单调的对话。所以说屏蔽也就不仅仅限于网络上的屏蔽了,倘若两代人从始至终就没有过共鸣,单纯的网络屏蔽又能算的上什么?即使全透明地开放网络空间,也不见得能有怎样的好转。
想要保持一份亲切又不失尊重的亲情,最重要的是撇开那层薄纱,填满若有若无的鸿沟。距离当然不可无,所以在保持心灵相通的默契下,适当的隔开那么一小许距离也没什么不好。没有那么多的约束,反而会多一份自由,个人空间也会因此更精彩。只要,不是每段对话都是毫无感情色彩的“嗯”“啊”“哦”。
屏蔽之举可以取,屏蔽之心不可有,屏蔽,终究还是不伤大雅的距离。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