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长途奔波,我们一行人终于到了九寨沟。九寨沟果然名不虚传。放眼望去,九寨沟的山上郁郁葱葱地全部是树木。那绿色绿得深,绿得重,仿佛给大山披上了一件上衣。九寨沟的水,深绿中带着几分蓝,犹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茂密树林中;再一看,又好似一位圣人半蹲着,在静静地思考着什么。但我觉得,九寨沟的美,最能体现在五彩池上。
我们来到五彩池边。只见遍地都是大大小小、形态万千 的水池。无数水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不同颜色的光辉。大的水池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三尺;小的则只有个盘子那么大,水很浅 ,用小拇指就可触到池底。站在远处看,遍地都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水池。池边是用金黄色的石 粉凝成的,像一圈圈丝带,把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的像跃跃欲试的小鹰,有的像一张惟妙惟肖的中国地图,有的[来源于]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还有的像弯弯的.镰刀……让我感觉到如神来之笔。
更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所有的池水都来自同一条溪流,溪水流到各个水池中,颜色却不相同了。一些水池中还有多种颜色。有的水池里左边是天蓝色,右边却是墨绿色;有的上层是柠檬黄,下层却变成了草绿色。真是千变万化,不愧为“五彩池”。
这次九寨沟之行不仅让我见到了九寨沟的神奇风采,还让我真正地领略到了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我见过“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黄果树瀑布,也欣赏过李白笔下“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还去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江南水乡苏州。但是它们都比不过“人间天堂”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那里景色优美,是一个旅游胜地。
我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是犀牛海。这海很深,但是水却很清澈。整个海是翠绿色的,宛如一块巨大无比的玉盘。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
关于犀牛海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犀牛是古代一位得道的喇嘛的坐骑,而这个海,是一片有魔法的海。一次,这位喇嘛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犀牛驮着他来到了这片海。喇嘛喝了海里的水,竟然神奇地康复了。为了感谢这片海,喇嘛便把犀牛留下来守护它,所以这里被后人称为“犀牛海”。
这里的空气也很好!吸一口新鲜空气,空气里有青草和野花的香味,有小溪的味道,还有阳光的味道。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整个人都非常的有活力。
听了我的介绍,你对九寨沟了解了吗?大家一起来玩一玩吧。
国庆节,我和妈妈去了九寨沟。九寨沟内有着108个大小小的“海子”,“海子”是藏民对九寨沟的湖泊、池子的昵称。
先说说五花海,五花海的形状像一只开屏的孔雀,它的色彩也像一只孔雀一样鲜艳,鲜艳的色调中却也不缺少柔和。在水中游动着一条条活泼的小鱼,泡在水里发黑的树叶,倒映在水底的光秃秃的树干,还有白色的细沙和绿色的苔藓,以及蓝天般的水面,构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因此得名“五花海”。
还有一处神奇的景区——树正群海景区,树正群沟全长13。8公里,共有各种湖泊40余个,40多个湖泊,犹如40多面晶莹的宝镜,顺沟叠延五、六公里,碧波荡漾,水光潋滟。最令人叫绝的是树正群海下端的“水晶宫”,千亩水面,深达四五十米,远眺阔水茫茫,近看积水空明。距水面约十米的湖心深处,有一条乳黄色的堤埂,仿佛一条长龙横亘湖底,山风掠过湖面,漾起粼粼水波,看那“卧龙”卷曲蠕动,风逐水波。那“龙”像是摇头摆尾,呼之欲出,美丽无比!
九寨沟的景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真是世界奇观呀!我爱九寨沟,爱它的一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