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小孩实现发展是大人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居高临下地把小孩拉上去,而是为小孩创造环境,稍稍给予他们一些垫脚石般的力量,让小孩攀登上去。弄清现阶段小孩的知识状况,设定一个小孩刚好可以通过努力而达到的水平。对于小孩的错误,不是否定,而是予以包容。当小孩运用错误的图式时,发现问题并创造条件,让小孩注意到自己的图式存在问题。
将小孩的发展阶段与知识的阶段相结合,创造能让小孩自主发现问题并进步的环境,设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是他们坐在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
所以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必须成为教育的熟练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让自己成为一名不懈学习的探究者。
大森林隐蔽的角落,流过一条澎湃的大河。河岸上藏着一条鳄鱼。知道这里有鳄鱼的人尽力避免遭受危险。那些不知道的人却常常落在可怕怪物的大嘴里。
一天,***害了一个在椰子树下睡觉的人以后,鳄鱼流了许多眼泪。
“瞧瞧鳄鱼!”一只埃及檬对它的小儿子说,“伪君子,现在掉眼泪,过一会儿就死人!”
“噢!”小獴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事实上,鳄鱼很快又摆出了人肉宴席。
鳄鱼吃饱了,感到满足和幸福,躺在河岸上打瞌睡。它张开大嘴,允许它的朋友,叫做特勒吉罗的小鸟落在嘴里,清除牙缝里的残羹剩饭。
鳄鱼睡着觉,张开巨大的颌骨,让小鸟安安静静地剃牙缝。
埃及獴在埋伏的地点,对它的孩子说:
“注意看,我的孩子。怎样消灭这些无情无义的野兽!”
獴立即向鳄鱼嘴冲去,并且对准了喉咙。獴从喉咙里冲进胃,用尖利的牙齿到处咬,最后,又进入肠道,再大咬一阵。
鳄鱼一下子被惊醒,可怕的巨痛使它在地上打滚。鳄鱼恐怖地嗥叫,感觉到在揪它的五脏六腑。鳄鱼肚皮朝天,鼻孔里呼出了最后一口气,终于被埃及獴咬碎了。
决不能怜悯不该怜悯的家伙!算计别人也终将被别人算计!
持有旋转烤肉式认识论(灌输、堆砌知识的父母认为,多记住一些东西是很重要的。在他们眼里,小孩尽可能高效地掌握海量的知识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父母、亲人仅单纯对孩子记住的诗歌、单词等大加赞赏,甚至给予物质奖励,而不去鼓励孩子去探究和发现更深层的知识,长此以往,小孩慢慢地开始觉得,相比于做自己喜欢的事,用语言记录并记住大量的知识片段更为重要。这样一来,小孩从小就习惯了要记住学到的东西,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却丢失了与生俱来的自主发现的能力。
我们大部分父母,都停留在对孩子灌输、堆砌知识的层面上,因为我们本身已经习惯于用“系统1”对待几乎任何事,对各种信息、知识不予思索,或被动接受,或充耳不闻,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消化分析,新知识不能在我们已僵化的系统中进行动态更新。
而持有探究性认识论的探究者,针对各种各样的现象,会主动提出“为什么”,主动去发现知识,去使用知识,让它成为自己身体和系统的一部分,并和系统共同变化。探究者的培养,基本上也是从如何培养这样的认识论开始的。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持有探究性认识论的探究者,那么小孩持有同样认识论的可能性会很高。那些不关注自己的小孩,认为好的、值得期待的培养方法只有一种的父母,与那些细心观察小孩,与小孩共同成长,并思考更好的(不是最好的途径的父母,育儿的方法自然大相径庭。
所以,父母必须做到亲自积累探究经验,品味其中的乐趣,并使之成为习惯。
孩子会通过玩游戏,提高把物体象征化的能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关于游戏的五项原则:游戏必须是快乐的;游戏的.目的就是游戏本身,而非其他(例如,读书、练习说英语;游戏必须是参与者自发的选择;游戏必须是参与者的能动行为,而非被要求的结果;游戏是脱离现实的、演技一般的活动,小孩在游戏中假扮做某事。
大人应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常见的那种“用玩游戏的感觉来学习”,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游戏?上述五项原则满足的是小孩的需求,因此可以称为游戏。而学校和父母所认为的游戏,在小孩看来只是“自己被要求去玩”或者只是“学习的一种”。如果小孩认为,自己只是被动地接受安排,便不能称为“游戏”。
孩子能从游戏中学习到什么,取决于父母的意识。一旦父母高高在上,掌握着游戏的主动权,并产生了教育的想法,那么对于小孩来说,就不再是游戏。比如,父母像考试一样提问绘本中出现的单词的含义和故事情节,小孩就不会觉得读绘本是一件快乐的事,进而失去读书的想法。为了能够更好地答出问题,小孩不再品味书中所写的关键词及故事的寓意,而是转变成了想努力将其记住的态度。
给小孩选择玩具时,不要把小孩看到的一瞬间立刻飞奔过去的玩具作为判断的标准,而是应该考虑:小孩在玩这个玩具的过程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并将其象征化,展开创造的翅膀。在游戏中,父母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游戏方式。更重要的是,父母要能够成为懂得小孩的理解方式和快乐的方式,并与小孩的个性和各个成长阶段相适应的、有着能够和小孩一起玩耍想法的探究者。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标签,有些是别人给我们贴上的,有些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我们要时刻检视这些标签是否与真实的自己相契合,对于不契合的标签,我们要及时地进行清理。
当然,从这本书中最应该学到的是遇事都要深度思考的动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
所谓深度思考,就是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
这个解释通俗易懂,但要真正的做到却是异常艰难,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打破固有思维模式,还要经历时间的检验与沉淀,方可寻摸一二。
要做到深度思考,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搞清楚几个思想上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思维惯性。
事情来了就做,怎么做,以及做了之后会出现什么结果?这些问题都不曾想,或来不及想,或者遇到困难再来想等等。这些都是思维惯性,没有养成遇事沉着思考,而是条件反射似得行动为先,干了再说。
另外一种呢,遇事也会思考,但却是固有经验式的思索,是浅显的思考。仅仅凭着过往的常规经验,来判断接下来如何处理手中的事情。这是经验主义、本本主义,更是要不得的主义。
这两种思维惯性下,所导致的事情处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一种情况,行动为先、干了再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能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结果毋庸多说,运气成分太大。
第二种情况,凭着过往常规经验,这是很危险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当下环境与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过往的常规经验很可能造成误判,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中,这两类情况普遍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人干事,都养成了不思考的习惯,就是常说的干事不带“脑子”。
这样做事情的结果,于人于己都是不负责任的。而那些经验主义者,做事情结果更是可怕的,思维的僵化、行动的刻板,做事所带来的后果更是毋庸置疑的失败。
第二个误区:习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笃信天道酬勤,大部分时间用来埋头苦干,却很少抬头看路!这一类人群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其处理事情的过程是值得同情和肯定的,但这种战略上的懒惰是可恶的。事实上,任何深度思考前的盲目勤奋,注定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徒劳。
在现实社会中,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却习惯用别人安慰鼓励式的话语“努力了就好,不论结果怎样!”,来掩盖自己的失败,而表现出一种“伪豁达”。
用战术上的盲目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来掩盖失败的结果,你不觉得这样更可耻、更无知吗?
在现今社会的竞争中,信息化的速度、智能化的进程,让竞争进入了高阶领域,而决胜的关键不在知识多寡、勤奋的程度,更在于是否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
遇到复杂问题时,要想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摒弃周围的干扰信息,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然后,战术上的勤奋和战略上的优化同时推进,这才是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养成深度思考的能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去通过每一件事去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升。然后不断实践,不断修正提升,久而久之经历时间的沉淀后,就会形成一种深度思考的思维模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