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本名叫成长纪事的本子,里面记录着我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贪玩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的,我也一样。小时候在乡下看到母鸡很新奇,为什么它们会发出“咯咯咯”的叫声?为什么它们会下蛋?它们都吃些什么呢?在好奇心的怂恿下我趁妈妈不注意偷偷跟着奶奶跑到了鸡棚的外面,我把脑袋探进去看了看,几只母鸡在里面颤颤巍巍的走着,时不时发出几声“咯咯”,我正看的起劲,奶奶把门打开,母鸡们摇晃着身子慢悠悠的走了出来,奶奶把米粒一撒,母鸡都认真的吃了起来。
我把目标锁定在了一只离我比较近的母鸡,我踮起脚尖走了过去,慢慢蹲了下来,这只母鸡似乎无视了我的存在,仍然专心的吃着米粒,我仍不死心,叫了几声:“小鸡?小鸡?”母鸡“傲慢”的\'瞟了我一眼,然后继续低头吃米粒。我再靠近了一点,母鸡不理我,我从口袋中拿出一包饼干,想要喂它吃,可是这只母鸡一点也不领情,还走远了一点。
唉!这可真是只傲慢的母鸡,我把手伸了过去,想要摸一摸它,没想到它居然转过身,用它那尖尖的嘴啄我的膝盖,我顿时眼泪充满了眼眶,我也顾不得去擦眼泪了,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大叫。
我急忙跑回家中关上门,可是这只母鸡却依然等在门口,我开始号啕大哭,母鸡在门口悠闲的走着。
又过了一会,我也哭累了,打开一条门缝看了看,这只母鸡还在门口徘徊着!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像去赴死似的拿起扫帚就冲了出去,母鸡看见我这样冲了出来,无动于衷,我拿起了扫帚朝它打去,母鸡见情况不妙,赶紧跑走了,还不忘“咯咯咯”叫几声,看着母鸡跑走的搞笑的身影,我破涕为笑。
现在想想这件事都会情不自禁的笑。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美好童年岁月,回到天空依旧蔚蓝,回到少年脑海依旧纯净如水,不可能再发生像逗母鸡这样的无知搞笑的事了,只有把这份美好存在心里,慢慢去回味。
成长会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它教会我们要勇敢,教会我们学会珍惜。我踩着星星的尾巴走向星空,那里有着我遗失的那些美好,那本叫做成长纪事的本子。
在寒假中,我去了三亚,在那里发生了一件难忘的事。
初三,我们一家和爸爸朋友共三家坐私人游艇去出海。
游艇可大了,共有三层,底层是四间卧室,中间是餐厅客厅,敞篷休息室,上面是休闲处,可晒太阳。哦!太好了!我们在上面一边听音乐,一边吃东西,一边欣赏海景,真开心!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的游艇停在一个波浪不大的海湾,船老大告诉我们可以在这深海了游泳。
我非常激动,想:我们可以在深海游泳了,太棒了!我连忙拿起游泳衣,冲向卧室,换好了游泳衣,就要跳入大海,水手拦住了我,叫我穿上救生衣再游。我和哥哥、爸爸在海中畅游起来。我想:机会难得,我要好好游!我一会儿仰游,一会儿自由泳,一会蛙泳,真自在。突然,我的手和腿好像被刺了一下,然后火辣辣的疼。我想:这什么东西呀?像针一样,好痛呀!我想看个究竟,就忍着疼痛游到游艇旁,爬上来一看,手上腿上都起了小白泡泡。船老大说:“这是水母咬的,快用白醋涂一涂。”我在甲板上先淡水冲洗了一下,船老大拿来白醋倒在纸巾上,再把纸巾贴在有水泡的地方。我忍着痛经历了这一切。
没想到白白的,像伞一样,漂亮柔软的水母会咬人!
原来,水母那么厉害!我们可不能小看海底生物啊!
我是一只小鸟,生活在大森林中。我的朋友很多:茂盛的杏树、梧桐、刺槐;还有那娇艳的美人蕉、野菊花、紫罗兰;更多的,还是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
森林里经常会来一群群活泼可爱的经领巾,造林护树,为我们做尽了好事。
有一天,当我寻食归来时,天啊!我的家被扔在了地上,大树也倒下了。我急切地飞来飞去,可看到的却是苦苦***的大树们横躺在地上……
没过几天,来了更多的伐木者。白雾笼罩着一切。那些娇艳的花也都受了伤,垂头丧气,奄奄一息。
森林医院,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病房里,大口大口吐白沫的,鼻子出血的,被大树压伤的,高血压上升的,气喘病发作的等等不计其数。“铃铃铃铃……”“森林医院吗?快点来人。”“好,马上到。”“我家孩子……”“尽快!”“我妈血压上升……”铃声不断,嘈杂声不断,进出的人也不断……
我不敢再看下去,急忙来到国王家里。国王正在开会,大象博士也在。我气愤地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应该用法律来平息这场灾难。”“对!跟他们说理去!”“对!”
大家一起来到了伐木场,找到了他们的头,并向他说明了理由,提出要停止伐木。可他却不以为然,说了一大通的废话,还把我们赶出了门。大象博士气愤地说:“他们不给面子,我们只好告到环保局去。”
马上,环保局的人来了。经过审查,发现这是一个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厂。结果,他们被严重处罚!
森林有救了。
临走时,环保局的人说:“像这种违法之事,严惩不怠,你们做得对,森林是属于你们!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一大清早,我和我的父亲就一起去超市买好月饼,就到娘娘家去过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之不易的团聚机会。
中秋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节日,想到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的景象,那滋味实在太美好幸福了!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到来了,为此我兴奋了一整天!我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了晚上。吃好了晚饭,我们就吃起了各式各样品种的月饼,有味如嚼蜡的红豆沙,降血脂的绿豆沙还有是蛋黄火腿味的月饼,都是没有什么新花样。只有传统的五仁才让我是看一眼就想尝尝。
吃完了月饼,我们在窗台前欣赏着这独特的夜空。今天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一个玉盘一样挂在夜空中,整个城市都被月亮的淡淡的光线笼罩了,一切仿佛都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抬头仰望着漆黑的夜空,星星都躲进了云层里,只剩下一轮皎洁的明月在夜空中“执勤”。月亮也真孤独,这使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人,他们在这一天里,思念自己的亲人的情景,让我要好好珍惜这团圆机会。
欣赏完了夜空,父亲告诉我中秋节的来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是一个快乐的源泉;也是我最喜爱的一个节日!在这欢乐的笑声中,我们度过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说做就做,我找来几个马铃薯,好不容易去了皮,并且洗干净了。
切马铃薯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抡起菜刀,可菜刀在我手上却不听使唤,我往东它偏往西。再看看马铃薯,也好像故意跟我作对,在菜板上滚过来滚过去。我定了定神,握紧菜刀,按住马铃薯,小心的切起来。这会儿,它们好像听话了一点,我一片一片地切着,心里乐滋滋的。
一切准备就绪,该炒马铃薯了。我先打着火,然后座上锅,往锅里倒了点油。等油热了,我赶紧把马铃薯推进锅里,顿时,一股油烟扑面而来,呛得我直流眼泪。我一边抹眼泪,一边打着“退堂鼓”: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可转念想起老师几天前的话,又打消了刚才的想法。“咦,哪来的焦味?不好,马铃薯糊了。”我操起铁铲胡乱的铲起来,只见马铃薯在锅里跳起了“迪斯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还有好几片跳出了锅。尽管我炒得大汗淋漓,可马铃薯糊锅却越来越厉害,我只好往锅里添了一小瓢水,盖上盖,焖起来。大约过了五、六分钟,我揭开锅盖一看,还好,焦得并不厉害,我暗自庆幸。
接下来,我又做了几个菜,还有一个鸡蛋汤呢!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将菜端上桌,等妈妈回来。
1:00,妈妈终于回来了,我急切地将她迎上桌,拉着她吃我做的菜。妈妈夸了我一番后,拿起筷子“品尝”起来,我美滋滋的看着妈妈。突然妈妈眉头一皱,我一怔,赶忙问:“怎么啦?”妈妈继而一笑,说:“好吃,好吃!”我伸出筷子一试,“啊!马铃薯又焦又淡。”我失望的伸了伸舌头,不好意思的望着妈妈。妈妈见状,安慰我说:“第一次能烧成这样,很不简单了,不要难过。”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自己平时缺乏锻炼,还要多下功夫,多为父母分担家务。
一年一度的寒假到了,我们结束了,拿到了寒假作业,我在寒假里做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这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没事干,于是爸爸便决定出去旅游。我们上网查了好久,有的太远了,有的没什么玩的。最后,便决定到最近的无锡去玩。我非常高兴,不知不觉第二天到了,我们到了周庄汽车站,准备到无锡。一小时后,到了无锡。经过我们的选择,决定去无锡灵山大佛玩一玩。导游带着我们上了车,快要到灵山了,导游为我们讲解灵山。
到了灵山,不一会,广场大厅开始表演,只见一个佛娃出现了,我爸爸拿起相机赶快录像,我急忙拿了一个杯子去接圣水。听说这种水喝了能让你财运滚滚,学习进步,身体健康。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喝了半杯子。表演结束了,我们又去摸那一百零八个圆桶,这样它会给你带来福气。我们又往前走了好久,看见了一个大手,旁边还有一个老爷爷和一百个孩子,他们有坐有站,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只要摸它就会给你带来吉祥。我们又往前走,只见一个白色的楼梯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爬上去,只见一个像博物馆的房子,里面有许多关于佛的事情,图画等等。
最后,我们来到了佛的面前,在那里抱佛脚,那个佛非常大,使用青铜做的,那佛右手指着天,左手指着地,手上都刻图案。我们下来又往旁边走,只见一个白色的大房子,非常大,可能是个外国房子,我们进去之后,把一层布套在脚上,进去后,那人给了我们三个福袋,里面装了许多好吃得,我偷偷一打开,里面有花生,巧克力等等。在那儿我们看了许多美景,其中,有一间房子,屋顶上一会儿变成红色,一会儿变成绿色。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到了三点,我们坐着88路公交车回到了无锡。
灵山真美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